牛桂林
目的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观察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效果.方法 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对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处理流程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发现消化内镜处理流程存在清洗不彻底、清洗流程不正确、器械处理不及时等高风险失效模式.经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胃镜内腔消毒合格率由改进前的91.7%提高到100%;肠镜内腔消毒合格率由改进前的85.4%提高到98.9%.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能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张丽华;彭虹;陈奕杏;张江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杀菌活性和现场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空气消毒现场试验方法,对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杀菌效果和现场空气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128mg/L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0 min,杀灭对数值>5.0;用256 mg/L的该消毒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作用4.5 min,杀灭对数值>5.0;用1 024 mg/L的该消毒液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作用6.0 min,杀灭对数值>4.0.用浓度为2 000 mg/L的该消毒液以10 ml/m3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密闭作用3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90%.结论 该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都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对空气中自然菌也能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作者:张先菊;苏裕心;任哲;魏秋华;宋世佩;陈晨;邓致荣;张文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含氯消毒剂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检测其耐消毒剂基因.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基因扩增法,对该含氯消毒剂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基因检测.结果 用含有效氯1 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10 min,对悬液内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杀灭对数值>4.00;杀灭标准株H37Ra需有效氯2 000 mg/L的消毒液.用有效氯1 00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2.5 min,对结核分枝杆菌多重耐药株a和c杀灭对数值均>4.00;杀灭多重耐药株d需要作用5 min,杀灭多重耐药株b需要作用10 min.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和多重耐药菌株a与b中检出qacE△1-sulI基因,其他株未检出.所有试验菌株均未检出qacA/B基因.结论 含氯消毒剂对结核杆菌标准株和多重耐药株均有良好杀菌作用.6株菌中qacE△1-sulI基因结果3株阳性、3株阴性,而qacA/B基因均未检测到.
作者:孙巍;李国莉;宋红焕;谈智;徐燕;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二氧化氯储备液(亚氯酸钠溶液)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寻求二氧化氯消毒剂科学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丙二酸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含量,以观察不同条件下亚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结果 pH值分别为12.0、9.0、7.0的亚氯酸钠溶液在放置90d后,其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分别为0.9%、26.8%、60.3%.用氯化锌作为亚氯酸钠溶液pH值调节剂有利于其稳定性;亚氯酸钠溶液适合于用玻璃和PET容器盛装;储存温度升高和光照都会影响亚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结论 亚氯酸钠溶液稳定性受pH值、pH值调节剂、光照、温度及包装材料等因素的影响,提示在生产制备二氧化氯产品应予注意.
作者:宋金武;吴清平;邓金花;陈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肿瘤患者感染血标本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易感因素,为预防血流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某医院消化肿瘤科49例感染患者血液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从49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70株,包括革兰阴性菌40株,占57.14%;革兰阳性菌25株,占35.71%;真菌5株,占7.14%.来自单纯血流感染患者标本23份,占46.94%;其余26例分别从痰液、尿液等标本中检出同源感染菌.革兰阴性和阳性优势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但均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住院肿瘤患者血培养阳性中仅46.94%为血流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优势菌普遍耐药.
作者:林莉;王岩;葛飞娇;翟红岩;赵传华;付亚莉;王淼;徐建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石嘴山市旅店业卫生管理现状,探索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的对策,确保广大消费者的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 对石嘴山市231家旅店业的公共用品消毒效果和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现场卫生监测和评价.结果 2012年旅店业监测231家,公共用品采样4 315份,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3.53%,少数标本检出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菌.大型宾馆饭店合格率高于小型旅店招待所.空气质量监测样品共监测15 665项次,合格项次为14 310,项次合格率为91.35%.结论 石嘴山市旅店业卫生状况整体良好,公共用品的监测合格率在93.53%以上;空气质量监测项次合格率为91.35%,空气质量监测中主要不合格的指标为细菌总数、可吸入颗粒物、温度和湿度.
作者:张建礼;李秀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Ⅰ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与影响切口感染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和目标监测方法,对医院Ⅰ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状况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Ⅰ类手术患者461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0.65%.目标监测甲状腺手术255例,无手术切口感染;血管乳腺手术138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1.45%;耳鼻喉颈部手术68例,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1.47%.结论 目标性监测的甲状腺手术切口无感染发生,其他部位Ⅰ类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提示目标性监测有助于手术切口感染控制.
作者:李荣明;李春凤;罗彪峰;张珊;陈霄;易世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4种市售含碘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以了解含碘消毒剂产品质量状况.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对随机抽检的4种不同含碘消毒剂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以有效碘300 mg/L和1 000 mg/L络合碘作用10 min,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仅达到99.9%以上.有效碘100 mg/L碘伏消毒液对试验菌可达到完全杀灭.复强黏膜碘原液作用5 min以上可有效杀灭试验菌.非溶出性高聚碘原液作用至9 min对试验菌杀灭对数值仅2.22.结论 市售不同种类及品牌含碘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别.
作者:张亚增;宋晖;张亚尼;张福娥;王晓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妇儿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通过病原学标本检测和细菌鉴定技术,对宁波市妇儿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标本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连续5年,从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 229株,2007-2011年鉴定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依次为54.7%、55.4%、46%、41.7%、47.0%.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1.5%.结论 妇儿医院住院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构成比较高,对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尚比较敏感.
作者:何艳;陈群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出有效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选择某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临床医务人员为对象进行医疗锐器伤情况调查,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期间共上报医疗锐器伤医务人员46例,其中护士占54.35%,医师占26.09%,其他岗位人员占19.56%.锐器伤主要发生科室为病房和治疗室,分别占34.78%和21.74%;主要发生环节为输液拔除针头和锐器处理,分别占26.09%和17.39%.暴露源以血源性疾病为主,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占45.65%,但无医务人员发生相关感染.结论 该医院医疗锐器伤主要发生在护士群体,重点是病房和治疗室,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护措施.
作者:郑丽华;尤汉萍;许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医院环境携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状况,制定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渝西地区部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在4所医院共采集各种标本768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0株,检出率为9.11%;其中鉴定出MRSA 59株,占84.29%.50.85%的MR-SA分离自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和病房内物品表面均检出MRSA.结论 该地区医院环境携带MRSA情况较严重,特别要加强室内空气和医务人员卫生管理,防控MRSA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晓英;徐泽强;许银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体温计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体温计消毒是护士每天都要做几次的常规工作.由于体温计使用频繁且易破损,破损后内含汞流出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体温计消毒时护理人员常常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消毒液会伤及皮肤,消毒过程又会占用一定的护理时间.为了更好地防止院内感染,加强职业防护和降低环境污染,我们采用PE材料制作了体温计一次性隔离套,经实验测试效果理想,临床试用效果满意.
作者:田宝文;王振杰;韩丽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监测医院生活用水的细菌含量,探讨感染控制意义.方法 选取有住院患者的7个楼层分别采取自来水、饮用水和生活热水,对设定温度45℃和57℃下的热水分时段采样培养,计数细菌数.结果 7个采样点的自来水含菌量为0~4 cfu/ml,饮用水含菌量均为0;生活热水含泡囊短波单胞菌达1 000 cfu/ml以上,当设定温度由45C调高到57℃时,热水系统储存的热水含菌量显著降低.结论 国家应当另行制定生活热水的生产供应标准,医院生活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应列为医院感染监测项目,以保证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用水安全.
作者:蹇蔚红;徐爱丽;刘君丽;梁贯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本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当日实查住院患者706例,查出医院感染患者21例、2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97%、例次现患率为3.25%.查出社区获得感染患者118例,社区或感染现患率16.71%.下呼吸道感染占52.17%,泌尿道感染占13.04%.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神经外科、急诊科、肿瘤血液科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47.8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54%.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中等水平,下呼吸道感染为防控重点.
作者:杨永敏;徐克玲;王春颖;蒋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宝鸡市金台区各类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状况,找出相关影响因素和薄弱环节,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水平.方法 2009-2011年对辖区216家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现状和消毒卫生质量进行现场检查、采样和细菌定量监测.结果 3年共抽查各级各类样品1 080份,检测合格820份,合格率为75.9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乡镇卫生院级村室和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0.00%、75.07%和70.97%;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无菌器械消毒、紫外线辐射强度、医护人员手消毒合格率分别为70.28%、71.21%、92.14%、82.27%和63.67%;2009-2011年合格率分别为64.20%、71.31%和86.21%.结论 本次调查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消毒质量较差,特别是个体诊所及村卫生室消毒效果较差,应重点加强疾控部门业务指导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
作者:张芝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器械相关性感染情况,以便加强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目标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教学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器械相关性感染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超低体重患儿血管导管使用率为47.83%,呼吸机使用率为14.67%,血管导管和呼吸机相关医院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15.15‰和24.69‰.正常出生体重的患儿血管导管使用率为12.95%,呼吸机使用率为3.13%,血管导管和呼吸机相关医院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0.32‰和1.35‰.结论 出生体重低的患儿血管导管和呼吸机使用率和相关感染率均高于出生体重正常的患儿.
作者:张晓丽;王书会;董荣芝;王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口腔诊所综合治疗台清洁效果.方法 用ATP荧光检测仪,对北京朝阳区部分医疗单位口腔综合治疗台卫生清洁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 监测61台口腔综合治疗台台面、无影灯扶手、光固化机头等部位以及诊疗用水.以诊疗用水污染严重,平均超标率达到88.53%;其次是光固化机头,污染超标率为57.38%;治疗台面和无影灯扶手污染超标率也接近20%.整体卫生质量评价,以美容院口腔科卫生清洁较好,以口腔诊所差.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应用于表面清洁效果动态监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出结果快.
作者:秦小平;郭亮;王荣英;石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驻军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实际状况,为加强部队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对驻军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实查住院患者1 184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9例、例次5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1%、例次现患率为4.31%.调查当日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63.3%,检出的病原菌以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和真菌分居前3位.结论 某驻军医院感染现患率接近国内同级别医院水平,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主要防控措施.
作者:冯继贞;魏丽娟;胡金霞;焦秋红;欧小云;曹春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干热灭菌器过去常用于凡士林油纱、石腊油棉球等油性类物品的灭菌,如今这些一次性无菌物品为生产厂家成品供应,干热灭菌器也就基本闲置了.2010年10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要求,对临床科室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实施集中管理.当时由于缺少干燥柜,我们便根据干热灭菌器的工作原理,试用其进行呼吸机管路的干燥,结果不仅干燥效果满意,而且物品完好不受损坏.通过两年多的跟踪观察,此方法用于干燥呼吸机管路切实可行,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韦清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H7N9禽流感疫源地消毒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采取传染病疫源地消毒处理措施和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一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活禽摊位进行疫源地消毒和消毒效果评价.结果 消毒前采集的褪毛桶、鸡笼、出血桶表面标本,检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在初步消毒后、冲洗清洁后和终末消毒后均未检出阳性;各消毒对象中自然菌的平均消除率均≥90%.结论 该区菜市场内活禽摊位存在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经疫源地消毒后各项指标均符合消毒合格要求.
作者:陈浩;郁旷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