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制PI3K/PKB信号通路提高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谢霞;高青;王艳丽;田翀

关键词:LY294002, SGC7901细胞, SGC7901/VCR耐药细胞,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抑制剂LY294002提高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亲代细胞SGC7901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分别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和SGC7901/VCR对化疗药长春新碱(VCR)的敏感性;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LY294002处理前后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1,MDR1)和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of apoptosis,XIAP)基因和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LY294002处理前后细胞PKB总蛋白水平和磷酸化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2×10-5 mol·L-1 LY294002能明显增加SGC7901和SGC7901/VCR细胞对VCR的敏感性(P<0.01),其IC50分别由(0.20±0.03)和(8.09±0.60) mg·L-1降至(0.05±0.006)和(1.70±0.20)mg·L-1;降低细胞MDR1和XIAP的基因和蛋白水平;降低磷酸化PKB水平,而对其总蛋白水平无影响;LY294002联合VCR用药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VCR处理(P<0.01).结论 LY294002通过降低耐药基因MDR1和抗凋亡基因XIAP的表达,提高耐药和非耐药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此过程与抑制PI3K/PKB通路密切相关.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萘哌地尔抗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 研究萘哌地尔(naftopidil,Naf )对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A)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培养的VSMCs经NA诱导其增殖,分别用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Naf对VSMCs增殖的影响;荧光法测定细胞内钙浓度([Ca2+]i)及Real-Time RT-PCR检测c-myc、c-fos、高血压相关基因(hypertension related gene-1,HRG-1) mRNA的表达.结果 萘哌地尔(10-7~10-6 mol·L-1)能够抑制NA诱导的VSMCs增殖,并明显降低VSMCs [Ca2+]i,降低c-myc、c-fos mRNA表达,增加HRG-1 mRNA的表达.结论 萘哌地尔明显抑制NA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VSMCs [Ca2+]i、拮抗NA上调c-myc、c-fos mRNA的表达和拮抗NA下调HRG-1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利生;孙安盛;余丽梅;吴芹;黄燮南;袁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G蛋白抑制肽抑制野百合碱所诱导的右室重构

    目的 探讨G蛋白抑制肽(GCIP-27)对野百合碱 (monocrotaline,MCT)所诱导右室重构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MCT模型组、GCIP-27低剂量组(30 μg·kg-1)和GCIP-27高剂量组(90 μg·kg-1).MCT造模后1 d~21 d给GCIP-27 (ip,bid) .造模d 22右心导管术测肺动脉压;称右心室自由壁重(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重(LV+S),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RV/(LV+S)];HE染色光镜观察右室形态学改变;电镜观察右室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右室心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GCIP-27能明显抑制MCT所引起RVHI的升高、右室心肌细胞肥大及线粒体肿胀、变性和右室心肌细胞PCNA的过表达.高剂量GCIP-27降低MCT所诱导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的升高(P<0.05或P<0.01),但低剂量GCIP-27(30 μg·kg-1)仅降低肺动脉收缩压的升高(P<0.05).结论 GCIP-27能明显抑制MCT诱导的右室重构.

    作者:杨丹莉;李晓辉;张海港;杨晓娇;郝雪琴;苏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抑制PI3K/PKB信号通路提高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抑制剂LY294002提高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亲代细胞SGC7901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分别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和SGC7901/VCR对化疗药长春新碱(VCR)的敏感性;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LY294002处理前后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1,MDR1)和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of apoptosis,XIAP)基因和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LY294002处理前后细胞PKB总蛋白水平和磷酸化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2×10-5 mol·L-1 LY294002能明显增加SGC7901和SGC7901/VCR细胞对VCR的敏感性(P<0.01),其IC50分别由(0.20±0.03)和(8.09±0.60) mg·L-1降至(0.05±0.006)和(1.70±0.20)mg·L-1;降低细胞MDR1和XIAP的基因和蛋白水平;降低磷酸化PKB水平,而对其总蛋白水平无影响;LY294002联合VCR用药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VCR处理(P<0.01).结论 LY294002通过降低耐药基因MDR1和抗凋亡基因XIAP的表达,提高耐药和非耐药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此过程与抑制PI3K/PKB通路密切相关.

    作者:谢霞;高青;王艳丽;田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衍生物CJX1对人耐药肿瘤细胞P-gp 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CJX1与K562/DOX (耐受阿霉素的骨髓粒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ATP酶的相互作用.方法 由K562/DOX细胞制成细胞膜,定磷法测定膜上P-gp ATP酶活性.结果 CJX1可提高基础P-gp ATP酶活性,Km值为(8.6±1.4) μmol·L-1,CJX1与P-gp的亲和力高于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动力学分析提示,CJX1可非竞争性抑制Ver激活的P-gp ATP酶活性,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可竞争性抑制CJX1激活的P-gp ATP酶活性,环孢素A (cyclosporin A,CsA)分别以非竞争性和竞争性方式抑制CJX1和Ver激活的P-gp ATP酶活性.结论 CJX1与Tet在K562/DOX细胞P-gp上可能具有相同的结合部位,CJX1与Ver或CsA在K562/DOX细胞P-gp上可能存在不同的结合部位.

    作者:姬汴生;何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肉毒毒素A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肉毒毒素A(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 后处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右侧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CCI术后d 3始,CCI同侧肢体足底注射BoNT-A 7.5、15、30 U·kg-1或等容积生理盐水,或对侧肢体足底注射BoNT-A 15或30 U·kg-1.分别于术前、术后1、3、5、7、14 d,测定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结果 CCI手术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NT-A可以增加大鼠的MWT和TWL,对侧应用BoNT-A对MWT和TWL无影响.结论 BoNT-A可以通过局部作用减轻CCI手术同侧肢体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作者:申文;苏小虎;张井浪;唐元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大黄苷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与机制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BBB)改变,并从对纤溶酶系统调节的影响方面探讨大黄苷元、BMSCs移植及其联合保护微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BMSCs;大鼠随机分组;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术后3 h再灌注24 h,将BMSCs由同侧颈内动脉移植入脑,大黄苷元灌胃用药;观察脑微血管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MSCs移植后d 7(早期)、d 14(中期)和d 28(后期)IgG和LN、tPA和PAI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微血管残缺、破损,脑组织IgG和tPA表达增强,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LN和PAI表达减弱,其中PAI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减弱趋势.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苷元组d 7、移植组d 14和d 28、联合组各时间点大鼠微血管结构改善明显;大黄苷元组各时间点的IgG和tPA表达均减弱,LN增强,d 14的PAI表达增强;移植组d 14和d 28的IgG和tPA表达减弱,LN增强;联合组各时间点IgG和d 14的tPA表达减弱,d 7的LN和各时间点PAI表达增强.联合组d 7的微血管结构较移植组完整,其d 28的tPA表达分别较大黄苷元和移植组降低,d 14和d 28的LN、d 7和d 28的PAI-1均较大黄苷元和移植组增强.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微血管基底膜层连蛋白降解明显,BBB通透性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BMSCs移植后早期保护微血管受损的作用不明显,此后随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大黄苷元可使BMSCs移植早期的作用提前及中、后期作用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PAI-1表达以调节纤溶酶平衡,进而减轻微血管基底膜胶原降解有关.

    作者:李建生;刘敬霞;孙捷;赵跃武;苏静;郭晓燕;李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苯那普利与厄贝沙坦对心衰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AngⅡ受体及ACE2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厄贝沙坦及两者联合用药对心衰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2型受体(AT2R)及ACE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致心力衰竭模型.苯那普利或(和)厄贝沙坦连续给药8 wk,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脏指数、心肌和血浆AngⅡ含量、心肌中AT1R、AT2R和ACE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心脏指数、LVEDP、血浆和心肌AngⅡ的含量及心肌AT1R、AT2R和ACE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心脏指数、LVEDP明显下降;苯那普利组血浆和心肌AngⅡ的含量降低,厄贝沙坦组心肌AT1R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而AT2R和ACE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联合应用苯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改善心衰大鼠心室重构具有协同作用,可能与AngⅡ和AT1R的下调而AT2R和ACE2的上调有关.

    作者:任亚丽;徐济良;虞珏;孟国梁;赵喜;吴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大黄素增强平滑肌细胞钙离子依赖的氯离子电流

    本文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大黄素对大鼠近端结肠ClCa电流的直接作用,并探讨该作用的信号传导途径.

    作者:徐龙;娄婷;吕农华;朱萱;徐萍;陈幼祥;余保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存在起效延迟的不足,这不仅降低了病人的依从性,还增加了其自杀的危险性.因此,如何研制出高效低毒且快速起效的抗抑郁药物成为研发热点.研究表明,选择性5-HT1A、α2自身受体拮抗剂及5-HT2A受体拮抗剂可加快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及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等抗抑郁药物的起效速度.此外,5-HT/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及5-HT/NE/DA三重重摄取抑制剂起效时间也缩短.该文将重点围绕单胺系统对抗抑郁药物起效延迟的原因及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薛瑞;张有志;邹莉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EGFR/HER-2双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拉帕替尼的研究进展

    EGFR/HER-2是理想的抗肿瘤分子靶点.拉帕替尼(lapatinib)是口服的小分子EGFR/HER-2双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体内外的临床前试验证实了lapatinib的抗肿瘤活性,Ⅰ期临床研究显示了它的安全性,治疗侵袭、复发、炎性、脑转移乳癌的Ⅱ、Ⅲ期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对乳癌生物特性的理解,选择特异的肿瘤亚型(HER-2过表达),进行分子靶向治疗(例如lapatinib)正成为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案.

    作者:陶黎阳;符立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灌服与喂饲次黄嘌呤复制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初探

    目的 考察次黄嘌呤和尿酸酶抑制剂联合使用,观察造模后受试动物不同时间段血清尿酸的变化,探讨复制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方法 采用次黄嘌呤灌胃给予和饲料喂养,同时皮下注射尿酸酶抑制剂,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大鼠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采用喂饲50 g或100 g次黄嘌呤/kg饲料,皮下注射尿酸酶抑制剂200 mg·kg-1,可明显升高大鼠血尿酸值(P<0.01),且可维持48 h.结论 采用喂饲次黄嘌呤饲料,同时皮下注射尿酸酶抑制剂的方法造模,所复制的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具有血尿酸值高、维持时间长、操作简便的特点.

    作者:徐立;时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钒化钠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 研究钒化钠对食管癌细胞系EC109的增殖抑制作用, 探讨钒化钠对其增殖抑制及cyclin D1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 MTT 法测定钒化钠对食管癌细胞系EC10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用 Western blot 的方法检测钒化钠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 一定浓度的钒化钠对食管癌细胞系EC109有生长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细胞增殖周期密切相关的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一定浓度的钒化钠能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系EC109细胞株的生长,钒化钠的抗肿瘤机制可能与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吕军;姜树原;邵国;龚向峰;付玉华;周立社;闫少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蛋白降解途径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

    帕金森病重要的病理特征是Lewy bodies的出现,α-synuclein蛋白是Lewy bodies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神经细胞内蛋白积聚有密切的联系,而蛋白的降解是细胞防御蛋白过度积聚的重要手段.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溶酶体自吞噬途径是细胞内两种重要的蛋白降解途径,在细胞内可溶性蛋白的降解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对细胞内两种重要的蛋白降解途径和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植物雌激素等对帕金森病的保护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朱国旗;程月发;王梅;刘景根;李庆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基于他克林的多靶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目前治疗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一个重要靶点.其中基于他克林的二联体(dimeric)和杂合体(hybrid)的研究得到广泛重视.设计思路正由同时结合AChE双位点提高抑制活性和选择性转变为针对AD多靶点定向作用的开发.该文综述了基于他克林的二联体或杂合体的抗AD研究进展及对其展望.

    作者:叶敏忠;成志毅;皮荣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Aβ寡聚体与阿尔采末病及其靶点药物研究进展

    Aβ在阿尔采末病(AD)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寡聚化的Aβ分子被认为是AD发病的原发性因子,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神经毒性作用,引发记忆损伤和神经元丢失,以Aβ为作用靶点的药物开发和应用也已初露端倪.该文对Aβ寡聚体在AD中的毒性作用和以Aβ为作用靶点的药物开发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明;辛现良;周瑞宇;杜晓光;耿美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黄芩苷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常用中药.已有研究证实黄芩体内外具有抗肿瘤作用[1~3],但对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未见报道.本实验对黄芩苷抑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作者:洪铁;杨振;绳娟;姜红柳;刘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PKC蛋白表达的影响

    心肌肥厚是增加心血管病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独立预测因子[1],但其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荞麦花叶总黄酮(TFBFL)是从天然蓼科植物甜荞麦花叶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兼有抗氧化、钙拮抗和抗肥厚心肌局部RAS作用[2,3].本研究观察TFBFL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厚大鼠PKC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

    作者:姜妍;韩淑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白藜芦醇对SGC-7901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对SGC-7901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Res对SGC-7901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Res对肿瘤细胞凋亡和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从形态学鉴定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Res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其IC50为164.69 μmol·L-1,当Res剂量为44、88、176 μmol·L-1时,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为:29.693%、33.986%、85.634%;此外,肿瘤细胞周期G1期细胞的比例减少,S期细胞的比例增加,G2/M期减小;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随着Res剂量的增加,镜下凋亡细胞比例逐渐增加,肿瘤细胞的核质比减小,细胞核高度固缩,染色程度加深,凋亡小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结论 Res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诱导其凋亡.

    作者:阮圣仁;张秀娟;安鹏;季宇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宾赛克嗪对胆碱酯酶抑制剂诱发犬循环衰竭和普鲁卡因胺诱发犬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目的 在胆碱酯酶抑制剂塔崩诱发犬循环衰竭模型和普鲁卡因胺诱发犬心源性休克模型上,评价新药宾赛克嗪的治疗学作用.方法 塔崩中毒循环衰竭模型:3只健康成年♂杂种犬,体重12~18 kg.在麻醉状态下,肌肉注射塔崩,直至循环衰竭,观察循环衰竭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宾赛克嗪0.1 mg·kg-1的治疗作用.普鲁卡因胺诱发犬心源性休克模型:4只健康成年♂杂种犬,体重12~15 kg.在麻醉状态下,静脉快速推注普鲁卡因胺100 mg·kg-1,直至循环衰竭,观察循环衰竭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宾赛克嗪0.1 mg·kg-1的治疗作用.结果 2种休克模型,在循环衰竭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心肌纤维缩短速度(Vpm),均明显下降; 左室舒张压(LVDP)和等容收缩期压力(IP)明显增高.塔崩诱发犬循环衰竭模型,宾赛克嗪0.1 mg·kg-1救治后1 min,与循环衰竭时相比,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电图开始明显改善.普鲁卡因胺诱发犬心源性休克模型,宾赛克嗪0.1 mg·kg-1救治后1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开始明显改善,60 min后心电图才明显改善.结论 宾赛克嗪对胆碱酯酶抑制剂诱发的循环衰竭具有强效和速效治疗作用,优于对普鲁卡因胺诱发的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作用,表明其抗循环衰竭作用具有特异性.

    作者:刘念;曹洁玮;龙超良;王汝欢;汪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黄皮酰胺对糖尿病大鼠海马HO-1和HO-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皮酰胺(Clausenamide,Clau)对糖尿病大鼠海马血红素加氧酶1和2(HO-1和HO-2)表达的影响.方法 ♂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8 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给予不同药物治疗3 mon后,分别以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海马HO-1和HO-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① RT-PCR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海马的HO-1和HO-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Clau(50,25 mg·kg-1)治疗组大鼠海马的HO-1和HO-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表明Clau可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海马HO-1和HO-2 mRNA的表达水平;②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海马HO-1和HO-2的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P<0.01),表明HO-1和HO-2蛋白质的异常表达参与了糖尿病障碍的过程,而Clau通过抑制HO-1和HO-2的蛋白质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起到保护作用的.结论 黄皮酰胺可能通过抑制海马的HO-1和HO-2 mRNA及蛋白质表达起到糖尿病大鼠的海马保护作用的.

    作者:侯软玲;李炳;魏林郁;梅燕;刘林;林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