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在口服华法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戴文娣

关键词:华法林, 临床路径, 温馨提示牌,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在口服华法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口服华法林住院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即每次发药时口头指导服药;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与口头宣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口服华法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可显著提高口服华法林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气腹压力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将7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高气腹压组(HP组,2.0 kPa)和低气腹压组(LP组,1.33 kPa),于气腹前后分别监测呼吸循环系统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2组气腹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气腹后,2组呼吸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气腹前显著升高(P<0.01),且HP组较L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放气5 min 后,LP组均恢复至气腹前水平(P>0.05),而HP组均仍高于气腹前水平(P<0.01);气腹后,2组胸廓顺应性较气腹前显著降低(P<0.01),且HP组下降更加显著,放气5 min 后,HP组仍低于气腹前水平(P<0.01),LP组则恢复正常值。 HP组有5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高气腹压力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影响更大,因此腹腔镜手术时,应选择低气腹压进行,并动态监测呼吸循环指标,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术中配合方法及护理要求。方法:32例经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腹腔镜术,做好术前访视、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熟悉手术进程,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整体位,注意保暖,合理摆放仪器设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进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及气腹压力的控制和膨宫压力的设定。结果:3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13例已受孕,受孕率40.6%。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宫腔镜腹腔镜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受孕率的关键。

    作者:栾翠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吸入性麻醉药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血清中cTnI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吸入性麻醉药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脏病且需其他部位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麻醉的方式,治疗组采用吸入性麻醉的方式,比较吸入性麻醉药物和静脉麻醉药物对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和术后心肌缺血事件的影响,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31.25%,低氧血症6.25%,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37.50%;对照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43.75%,低氧血症14.58%,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64.58%,2组术中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组患者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1、2、3 d 肌钙蛋白Ⅰ浓度异常情况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和第2天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心血管药物使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中危非心脏手术时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麻醉策略优化选择。

    作者:张伯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射血分数( EF)、每搏量( SV)、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水平以及Lee心衰积分,并依据Lee心衰积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EF、S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提升明显(P<0.01);2组患者Nt-proBNP和Lee心衰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47.22%,治疗组有效率75.0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邦俊;王志芳;周利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158例,根据术后随访模式分为2组,79例实施传统门诊随访模式为对照组,79例实施延续护理随访模式为观察组,随访1年,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定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健康行为量表评定患者的健康行为,比较2组患者随访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分析2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随访1年时,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护理可显著提升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

    作者:高晓洁;季梅丽;杨阳;俞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前超声对胎儿小脑蚓部缺失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小脑蚓部缺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产前超声初步诊断为胎儿小脑蚓部缺失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产前超声检查诊断的47例小脑蚓部缺失均与MRI诊断结果一致。其中17例为小脑蚓部完全缺失,合并其他畸形11例;30例为小脑蚓部部分缺失,合并其他畸形15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小脑蚓部缺失及合并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胎儿小脑蚓部缺失的有效筛查手段之一。

    作者:臧晓娟;李东海;孙宝娟;赵巧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跌倒、沟通、服药依从性、压疮、便秘及肺部感染等阳性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跌倒、沟通、服药依从性、压疮、便秘及肺部感染等阳性事件发生率均下降(P<0.05~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阳性事件发生情况的认知程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提高(P<0.01和P<0.05)。结论:预见性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提升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陆露;王晓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PICC)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置管完毕后按传统方法使用透明贴膜固定;观察组在置管完毕后使用透明贴膜固定导管并在穿刺点上方3~5 cm处沿血管走向使用水胶体敷料。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0%,对照组为2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胶体敷料在PICC后能有效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白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在口服华法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在口服华法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口服华法林住院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即每次发药时口头指导服药;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与口头宣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口服华法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式温馨提示牌可显著提高口服华法林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戴文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013年蚌埠市某区903名中小学教师健康体检分析

    目的::了解蚌埠市某区中小学教师群体健康状况和疾病谱分布情况。方法:对2013年蚌埠市某区6所中小学903名教师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03名教师疾病及异常指标检出781人(86.49%)。其中高血压193人(21.37%)、心电图异常183人(20.27%)、脂肪肝152人(16.83%)、胆囊疾患114人(12.62%)、肾脏疾患88人(9.75%)、高甘油三脂血症75人(8.31%)、高血糖49人(5.43%),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缓解压力、倡导健康与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预防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谢怀珍;李玲;张琛;袁媛;徐姗姗;计承侠;崔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17例患者,均首先给予保守治疗,6例经保守治疗症状消失;11例因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2例无法置入继续选择保守治疗,1例局部麻醉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结果:所有肾绞痛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8例成功置入双J管中,1例带管期间结石排出,5例留置双J管至产褥期结束后药物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排石,2例排石失败患者均于产褥期结束后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6例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发生意外妊娠终止。结论:膀胱镜下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是处理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安全而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刘贝贝;张家俊;汪盛;陈志军;韩峰;李庆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1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PFF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住院期间11例患者均无相关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Harris评分显著提高(P<0.01);疼痛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合理安排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围手术期护理计划,可以使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梅;朱坤;张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 UAlb)定量检测结果,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 DM )组60例和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 DN )组60例,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等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DN组患者的病程较DM组长(P<0.01),年龄、SBP、DBP和FPG均高于DM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DBP、HbA1c、TG和TC均为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年龄、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晓丽;孙卫华;裴晓艳;张士荣;周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Roy适应模式在老年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在老年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 Roy适应模式引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院时、住院1个月后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和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 PDQL)对2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PSQI和PDQ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住院1个月后,观察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SQI 7项因子评分亦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PDQL 4项因子评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运用Roy适应模式能显著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状况,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推广于临床。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009~2012年安徽省宿州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安徽省宿州市2009~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宿州市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或爆发疫情时流感患者的咽拭子,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标本中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结果:在1672份标本中,共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14例,总阳性率12.8%。2009年共检测标本287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155例,阳性率54.0%;2010年标本729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39例,阳性率5.3%;2011年共检测标本319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4例,阳性率1.3%;2012年共检测标本337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16例,阳性率4.7%。214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主要集中在0~和10~岁年龄组,其次是20~岁,男女比为1.2: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2.0%和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率2009~2011年逐年下降,2012年比2011年阳性率升高,流感病毒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仍需加强。流感发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儿童及青少年,且无性别差异。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在缺齿无齿老年患者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光棒和直接喉镜在缺齿无齿老年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麻醉中的应用,寻找有效的插管方法。方法:缺齿无齿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光棒组( L组)和直接喉镜组( M组)。比较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2组插管成功率、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插管成功率皆100%;M 组气管插管后5min的血压和心率均较L组升高(P<0.05~P<0.01)。2组插管成功后口腔咽喉黏膜和牙龈牙齿损伤、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用于缺齿无齿老年患者插管,具全麻诱导,简便、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阚清芳;吴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国人大脑外侧裂MRI立体定向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MRI图像的大脑外侧裂立体定向解剖学及其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采集30名健康成年自愿者的脑MRI图像,经图像转换和配准,在标准三维立体坐标系中测量,以外侧裂的外侧缘为起点,向内沿X轴方向每3 mm为一取样点直到岛盖内侧面,记录各取样点的X、Y值,Z值为所在层面与AC-PC层面间层数与层距的积,统计所有取样点的三维坐标值,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立体定位数据集。将所有外侧裂外侧缘取样点坐标值进行分析,绘制其在矢状和冠状面上的投影图。结果:成功构建大脑外侧裂立体定位数据集;对30例出外侧裂外侧缘的投影图进行分析,找出了外侧裂的走行特点,并求出了回归方程。结论:大脑外侧裂立体定向解剖学研究,可为脑的立体定向手术及脑图谱的建立提供解剖学资料。

    作者:李成;郭晋;隋东莉;曹承亮;王震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自我效能感在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目的::了解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状况,探讨自我护理、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行手术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护理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喉癌患者82例作为调查对象,在出院3个月后复查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国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喉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年龄段、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是否带管、放化疗的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总自我护理能力及各维度与生活质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护理能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为66.7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8.79%。结论:引导喉癌术后患者培养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周英;杨从艳;赵梅君;张培培;余陆华;鲍丽;杨学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级国际预检系统在急诊内科分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5级国际预检系统(5L NTS)在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内科中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观察组依据5L NTS标准进行分诊,对照组采用传统标准分诊,分别观察并比较2组间患者分诊失误率、候诊等候时间及就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失误率为1.0%,对照组为9.2%,2组患者分诊失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每例患者的候诊时间为(7.44±7.00)min,对照组为(10.12±9.44)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候诊等候时间满意度、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满意度和医生诊疗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5L NTS能有效降低预检护士分诊失误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提高了就诊满意度。

    作者:王飞燕;魏薇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玻璃化冷冻载体对人卵巢组织冷冻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的玻璃化冷冻载体对人卵巢组织冷冻效果的影响,为人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参考依据。方法:预处理人卵巢皮质切成10 mm×1 mm×1 mm大小,随机分为新鲜组( A组)、针浸润玻璃化冷冻组(B组)、表面玻璃化冷冻组(C组)和直接覆盖玻璃化冷冻组(D组)。 A组直接予以固定、组织切片及HE染色;B、C、D 3组采用不同玻璃化冷冻载体冷冻后,投入液氮保存2个月,采用快速复温法解冻后予以固定、切片及染色。行形态学分析,通过计算各组卵巢组织切片中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比较各组冷冻效果。结果:4组共计数809个始基卵泡,其中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分别为:A组96.12%,B组88.14%,C 组80.00%,D组81.25%。行玻璃化冷冻的3组卵巢组织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均明显小于A组(P<0.01);而B组、C组和D组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后人卵巢组织正常形态始基卵泡率较新鲜组织下降,但仍能较好地保存人类卵巢组织,可用于人类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

    作者:郑轶;周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