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

祝子华;刘建生;田怡;廉伟;付东波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功能性便秘(FC)患病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罗马Ⅲ标准对上海市闵行区>18岁居民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了解FC患病率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2010年5~8月共调查居民2 300人,符合要求者2 113人,FC 139例,患病率6.6%.女性、年龄大、机关科技卫生人员、高收入者、饮食口味重、失眠均可能为FC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上海市闵行区居民FC十分常见,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研究

    目的:建立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以学校为基础的大学生网络成瘾(IAD)行为综合干预模式,评价其对大学生IAD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A校大学生216名(干预组)、B校大学生20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实行健康教育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同伴教育及个体化辅导的综合干预,为期1年;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分别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IAD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状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大学生IAD倾向的发生率为4.63%,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AD的发生率为3.24%,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每次上网时间<2 h的人数显著增加(P<0.01),4 h以上的人数减少(P<0.0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干预后干预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健康促进理论制定以学校为基础的综合干预能有效减少大学生IAD及IAD倾向的发生率,改善IAD症状及个体对网络使用的认知,优化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消极应对方式.

    作者:齐玉龙;王岚;马嬿;高恒;赵静;薛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FNA与MIPPO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目的:比较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接骨术(MIPPO)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PFNA与MIPPO治疗的6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5个月,2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方面均小于MIPPO组(P<0.01).结论:2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相当,PFNA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术后卧床时间更短.

    作者:王雪峰;王江南;李俊;徐应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脑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

    目的: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脑红蛋白(NGB)的水平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进行相关性分析,防治脑缺氧、脑缺血.方法:选择HIE组44例,其中轻度22例,中度14例,重度8例;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10名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3 h、3 d和7 d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NGB水平.于出生后1 d、7 d、14 d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将血清NGB含量与NBNA评分作相关性分析.观察HIE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清NGB及对照组血清NGB含量与NBNA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HIE中、重度组患儿急性期血清NGB水平均明显高于HIE轻度组和对照组(P<0.01).HIE组中、重度组患儿恢复期NGB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HIE组血清NGB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NGB水平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均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血清NGB水平作为早期评价HIE脑损伤程度及脑损伤恢复的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施元美;张泓;周保健;殷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持续电子胎心监护(EFM)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 298例单胎足月孕妇作为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应用中央监护站系统进行持续EFM;同时选取既往产程中未行持续EFM的86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2组的羊水粪染率、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并检测EFM异常孕妇分娩后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结果:观察组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为21.4%,高于对照组的15.0%(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及重度窒息率分别为4.5%和1.4%,低于对照组的7.2%和2.7%(P<0.01和P<0.05).2组胎儿窘迫诊断率、羊水粪染率、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产钳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胎儿窘迫率10.7%,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观察组中EFM异常图形病例脐动脉血pH值为7.25±0.26,低于EFM正常图形病例的7.34±0.18(P<0.01).结论:采用中央监护站系统在产程中进行持续EFM,可以早期发现胎儿窘迫,为早期处理和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陈红波;汪胜友;叶俊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其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5例PCa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BPH组)和4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血清总PSA(tPSA)和血清游离PSA(fPSA)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仪进行测定,并计算fPSA/tPSA的比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PSA和fPSA水平均显著高于BPH组(P<0.01),BPH组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当tPSA的值<4.0、4.0~10.0及>10.0 μg/L时,BPH患者分别占64.0%、30.0%和4.0%,PCa患者分别占8.9%、22.2%和68.9%,正常对照组分别占97.8%、2.2%和0.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fPSA/tPSA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BPH组(P<0.01),而BPH组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4.0~10.0的灰色区域内,PCa和BPH患者在fPSA/tPSA临界值为0.16时,观察组中80.0%的患者fPSA/tPSA比值<0.16,而BHP组中86.7%的患者fPSA/tPSA比值>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tPSA结合fPSA/tPSA 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PCa的重要依据.

    作者:姚少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硫酸镁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常规吸氧、吸痰、抗感染、纠酸、雾化吸入平喘、镇静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硫酸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66.7%(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消失、咳嗽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丁晓曼;张海艳;胡宗娟;夏硕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纯颅骨损害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单纯颅骨损害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组织特征.方法:经临床特征结合CT、磁共振等影像资料,应用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手术切除的1例单纯颅骨损害的LCH进行观察.结果:累及颅骨的LCH病变为圆形或卵圆形溶骨性病灶,具有边界清晰的非硬化性边缘,表现为穿凿状,内板和外板不平衡破坏导致斜边或双边,溶骨病变含有残余骨碎片,病变扩大数目增多可聚合成地图样外观,病理组织学为血管、炎细胞、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构成的幼芽肿样结构,S-100、CD1α阳性,CD68部分细胞阳性,Ckpan、CD45、EMA阴性,Ki-67肿瘤细胞阳性细胞数约为5%.结论:单纯颅骨损害的LCH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及典型的影像学特点,确诊仍需要病理检查,单一的病灶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一般不需化疗或放疗,定期随访即可.

    作者:段祥升;平勇;汤纪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叶酸预防妊娠期妇女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叶酸预防孕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孕妇1 041例作为调查对象,初检孕周12~14周,根据妊娠前3个月和妊娠后3个月有无口服叶酸分为2组;其中A组614例为妊娠前3个月(至少1个月)至妊娠后3个月口服叶酸者,B组427例为妊娠前后从未口服叶酸者.于妊娠15~20周开始对孕妇行血细胞分析,血清叶酸含量测定及系统B超检测,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孕妇平均红细胞叶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前至妊娠后3个月服用小剂量叶酸增补剂可降低孕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唐乃秀;刘靖;张广兰;常红侠;王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数字化X线摄影及术前定位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术前定位技术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变(NPBL)的诊断价值.方法:NPBL 147例均在FFDM引导下行术前定位,术后病理检查.结果:147例中共151个乳腺病变,149个一次定位成功,2个二次定位成功,满意率98.6%.所有定位病灶中146例一次手术切除成功.恶性肿瘤40个,良性病变111个.FFDM及其定位系统对NPBL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2%、90.0%、65.8%、48.6%、94.8%.钙化的形态、分布、边缘及结节的形态、边缘、密度在鉴别良恶性NPBL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FFDM引导下术前定位技术对NPBL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能够指导临床准确切除病灶.

    作者:王玲玲;顾素英;高之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研究进展

    营养治疗是现代外科的重大进展,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危重患者存活率,改善手术的疗效都有重要作用.自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于1968年Dudrick首次应用以来,其在救治外科危重患者、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但PN会引起代谢性和功能性并发症,特别是对肠黏膜代谢及功能的影响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引起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使肠源性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传统观点认为,近年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胃肠道术后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胃肠道手术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术后早期应用EN等作一综述.

    作者:胡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红外线耳温枪在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红外线耳温枪测量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耳温的准确性.方法:110例老年患者采用红外线耳温枪测量体温,同时用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将腋温37.5 ℃以上列为发热组,共测量180例次;正常体温组共测量200例次.比较2组耳温和腋温测量结果.结果:正常体温组耳温值为(36.19±0.49)℃,低于腋温的(36.31±0.51)℃(P<0.01);发热组耳温值为(38.83±0.48)℃,高于腋温的(38.79±0.52)℃(P<0.01).结论:红外线耳温枪测量耳温,可以准确真实地反映体温情况,而且方便快捷,安全准确、节约时间,值得在老年住院患者体温监测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叶荣;余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60经桡动脉(桡动脉组)和240例经股动脉(股动脉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特点.结果:桡动脉组术后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P<0.01).2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3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可减轻术后护理工作量.

    作者:贾苏豫;石增刚;张亮;张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树突状细胞CD83、CD86、CD36、CCR7和μ-阿片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树突状细胞(DC)受体CD83、CD86、CD36、CCR7和μ-阿片受体(MOR)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血糖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和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介素-4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7 d后未成熟DC分3组,分别在含有D-葡萄糖5 mmol/L(NG组)、10 mmol/L(TG组)和25 mmol/L(HG组)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3、CD86、CD36、MOR和CCR7的变化.结果:TG组和HG组DC表面分子CD36、CCR7、CD83和CD86的阳性率均高于NG组(P<0.05~P<0.01),HG组DC表面分子 MOR的阳性率高于NG组(P<0.05),而HG组CD36、CD83和CD86 的阳性率亦均明显高于TG组(P<0.01).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能促进DC表面分子CD36、CD86、CD83和CCR7的表达.

    作者:周诚;买月琴;潘治宇;陶志勇;夏惠;李正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5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血气指标、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分析5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心电图、血气指标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心肌酶学异常组的血气分析水平均较心肌酶学正常组有显著改变(P<0.01).心肌酶学异常组32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与血气分析结果的-BE值呈正相关关系(P<0.01).58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心电图显著改变者51例,其中心肌酶学异常组患儿32例(62.75%),合并心力衰竭11例(18.97%).结论: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参与了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早期改善低氧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利于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血气分析、心肌酶学检测及心电图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和判断病情预后.

    作者:杨晓光;王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180例剖宫产初产妇进行护理,加强对产妇及其家人的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皮肤、饮食和新生儿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无母婴护理并发症发生,护患关系融洽,满意度达99%,电话随访后家庭关系和谐.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产妇及家属掌握了母婴保健知识及育婴技能,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赵化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呋麻滴鼻液致晕厥1例

    患者,女,70岁.2012年1月10日晚11时因鼻塞来我科就诊,检查见鼻腔黏膜充血,双下鼻甲肿大,鼻腔深处窥不清,遂将浸有呋嘛滴鼻液(江苏省云阳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11006)棉片塞入双鼻腔,收缩肿大的下鼻甲以便能窥清鼻腔深处,进一步检查鼻腔是否有新生物.取出棉片后,患者随即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不能坐立等,立即予以仰卧位,吸氧,对症等处理,约2 min后患者神志恢复正常,测量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均正常.患者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有阿尔茨海默病史.

    作者:付航;吕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参与式方法在预防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为促进预防医学人才培养适应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对预防医学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方法:在预防医学三年级本科生中按平均成绩分层抽取20名学生实施参与式课程(参与组);再分层抽取20名学生参加常规专业课学习(对照组).参与组采用双语教学,教师与学生圆形围坐,参与式方法包括小品、画图、游戏、模型等形式,并对考核过程进行创新,后对参与式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学生专业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参与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组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参与式课程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参与式教学丰富了实践教育,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主动性学习行为,可为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王丹妮;王春华;张勤;张玉媛;高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与分型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型别分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CA患者病变部位疣体或分泌物进行HPV DNA(高危型和低危型)检测.结果:110例CA患者中,HPV阳性检出率为100.00%.低危感染占64.55%,高危感染占14.55%,高低危复合感染占20.91%.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HPV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患者以低危型HPV感染为主,高危HPV感染有较高比例分布,提示应加强生殖器肿瘤的防治.

    作者:孟凡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受损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评价肝豆状核变性(HD)患者肝脏受损的效果.方法:超声检查146例HD患者,分析患者肝脏声像图表现并进行分型归类,然后行VTQ技术检测,比较不同声像图类型的VTQ值.结果:146例患者VTQ值为1.14~3.71 m/s.不同声像图分型间VT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声像图为脂肪肝型及星光征患者VTQ值均明显低于树枝状、岩层状和结节状患者(P<0.01),结节状患者VTQ值均高于树枝状与岩层状患者(P<0.01),而树枝状患者VTQ值与岩层状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TQ技术能对HD患者肝脏的受损程度作出客观评价.

    作者:王金萍;李保启;陈晓艺;许红强;常丽娜;伍宏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冰刺激联合电刺激对脑卒中鼻饲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冰刺激联合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困难鼻饲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冰刺激治疗,治疗组加电刺激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困难程度.结果:2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周、4周总拔除胃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4周)吞咽困难疗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改善吞咽困难,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刺激和冰刺激加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作者:魏代香;王辛英;李莲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