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峰;闫广谋;唐雨顺;刘永华;李冰
目的 制备产朊假丝酵母尿酸酶(uricase,URI)脂质纳米粒,并分析其药效学特性.方法 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3批URI脂质纳米粒(lipid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uricase from Candida utilis,LNURI),检测其包封率、URI活性、酶的适作用温度和适作用pH值.采用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大鼠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h经尾静脉注射LNURI和游离URI,建模后3、5、7、8、12h,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结果 制备的3批LNURI的平均包封率为(64.27±2.26)%;LNURI的适作用温度为40℃,适作用pH值为8.0,在同样的作用温度和pH值条件下,LNURI的活性明显高于游离URI; LNURI降低高尿酸模型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的效果较URI更显著.结论 成功制备了产朊假丝酵母尿酸酶脂质纳米粒,其可降低高尿酸模型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
作者:王娜;赵春景;黄开顺;滕永真;张景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原核表达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Gottfried株和SB-1A株截短的VP8*基因,纯化重组蛋白,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 经PCR从含有全长VP4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CR4-Gottfried VP4和pCR4-SB-1A VP4中分别扩增截短的VP8*基因(△VP8*,64 ~ 223位氨基酸),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ottfried-△VP8*和pET-28a-SB-1A-△VP8*,分别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 (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应用ProBondTM Resin纯化两种重组蛋白,重组蛋白与Al(OH)3佐剂混合后,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两种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两种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25 000,均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存在,均可与鼠源抗Histag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纯化的两种重组蛋白纯度均在95%以上,免疫BALB/c小鼠可产生较高的血清抗体水平.结论 成功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了PRV Gottfried株和SB-1A株截短的VP8*基因,纯化的两种蛋白免疫原性较好,为进一步研制安全、高效的PRV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魏晓曼;闻晓波;冉旭华;崔玉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安全、快速、经济的新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 在狂犬病病毒弱毒株HEP-Flury基因组Ψ区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基因,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重组病毒rHEP-eGFP,分别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及电镜观察等方法对rHEP-eGFP病毒进行鉴定;分别绘制rHEP-eGFP和亲本毒株HEP-Flury的生长动力学曲线;将rHEP-eGFP在BHK-21细胞中连续传代9次,测定各代次rHEP-eGFP的滴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采用TCID50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标准攻击毒株CVS-11和rHEP-eGFP的毒力;以rHEP-eGFP病毒为抗原,建立新型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luorescent antibody virus neutralization,FAVN)-eGFP,对25份犬血清的抗体效价进行测定,并与标准FAVN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荧光显微镜观察、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和电镜观察表明,成功拯救出rHEP-eGFP病毒;重组病毒rHEP-eGFP与亲本病毒HEP-Flury的生长特性相似;rHEP-eGFP连续传代9次,均能稳定表达eGFP; CVS-11的毒力为l08 TCID50/ml,rHEP-eGFP的毒力为107.3 TCID50/ml;FAVN-eGFP与FAVN测定25份犬血清抗体效价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建立的新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FAVN-eGFP)准确度高,特异性好.
作者:薛向红;郑学星;盖微微;李岭;马金柱;冯娜;王铁成;黄耕;赵永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miR-45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Ywhaz基因表达的靶向调控.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miR-451的靶基因进行预测,PCR法扩增靶基因3'UTR全长片段,插入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miR-RB-REPORTTM vector中,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miR-Ywhaz-3'UTR.将miR-451 mimics和NC mimics分别转染高糖培养条件下的小鼠系膜细胞,将miR-451 inhibitor和NC inhibitor分别转染低糖培养条件下的小鼠系膜细胞,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iR-451和Ywhaz的表达水平;将miR-451 mimics和NC mimics分别与pmiR-Ywhaz-3'UTR共转染高糖培养条件下的小鼠系膜细胞,miR-451 inhibitor和NC inhibitor分别与pmiR-Ywhaz-3'UTR共转染低糖培养条件下的小鼠系膜细胞,检测各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Ywhaz基因3'UTR区有11个碱基与miR-451种子序列匹配,其中7个碱基呈高度保守性;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经测序鉴定构建正确;miR-451在miR-451 mimics组呈高表达,在miR-451 inhibitor组表达降低;miR-451可抑制Ywhaz的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miR-451可通过与Ywhaz3'UTR的结合,抑制Ywhaz的表达.结论 miR-451可直接靶向糖尿病相关基因Ywhaz,抑制其蛋白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451调控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查何;彭惠民;马晶;周吉;王瑞敏;尹频;文利;张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2a成品中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的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size exclus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HPLC),并进行验证.方法 应用SE-HPLC法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2a对照品及供试品蛋白质含量,并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准确性进行验证.采用建立的SE-HPLC法检测5家企业生产的24批样品中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同时每批样品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测定生物学活性,并计算比活性(IU/mg).结果 重组人干扰素α2a在0.3648~ 11.6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用建立的方法连续进样6次,检测对照品溶液的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RSD为2.4%;同一批样品进样12次,检测供试品溶液的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RSD为2.8%;同一批样品取6份进样,检测供试品溶液的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RSD为2.1%;5家企业生产的24批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5%,平均比活性为1.65×108 IU/mg.结论 建立了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的SE-HPLC法,该方法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准确性好,可用于重组人干扰素α2a成品中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的测定及比活性评价.
作者:李永红;裴德宁;陶磊;韩春梅;饶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筛选与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的功能小肽,并检测其对气道上皮细胞HBE16分泌黏蛋白(mucin,MUC)5AC的影响.方法 以重组人IL-13为靶蛋白,采用固相包被法对噬菌体随机展示十二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并进行测序;将获得的与IL-13具有高亲和力的小肽偶联到嗜孔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载体上,制备KLH偶联肽K1、K3、K4,通过夹心ELISA法检测3种偶联肽对IL-13的封闭作用;通过细胞试验检测3种偶联肽对HBE16细胞分泌MUC5AC的影响.结果 经6轮亲和富集筛选,获得了3个与IL-13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插入的十二肽编号依次为P1、P3、P4;3种偶联肽K1、K3、K4对IL-13均具有明显的封闭作用;经K1+IL-13、K3+IL-13和K4+ IL-13处理的HBE16细胞中MUC5A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IL-13对照组(P<0.01).结论 经偶联肽封闭后,可减少IL-13刺激的气道上皮细胞HBE16中MUC5AC的分泌,为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作者:温建立;李琪;周向东;尤列·皮尔曼;维克·多克罗索夫;刘胜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纳米乳是一种新型的载药系统,作为佐剂应用于流感疫苗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乳佐剂的结构特点,将其应用于流感疫苗研究的诸多优势,以及纳米乳佐剂的组成成分、主要制备方法和工艺等.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将纳米乳佐剂应用于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刘洪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脊椎生长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对软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检测各不同发育年龄段小鼠椎间盘Notch信号分子mRNA的表达情况,筛选调控脊椎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信号分子,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验证.用重组腺病毒介导Dll-1、Jag-1、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在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细胞中过表达,RT-PCR检测软骨细胞特征性标志物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和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Ⅱ,COL2A1)的表达,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基质分泌情况.结果 小鼠脊椎生长发育过程中,Notch信号分子mRNA的表达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Dll-1、Dll-3、Jag-1下降趋势尤其显著;Dll-1和Jag-1广泛表达于软骨细胞胞膜,随着小鼠年龄的增大,二者在椎间盘中的表达显著下降;BMP-2过表达可促进NP细胞成软骨分化,ACAN和COL2A1表达升高,甲苯胺蓝染色增强;Dll-1、Jag-1过表达可显著抑制BMP-2诱导的成软骨分化效应.结论 Notch信号分子,尤其是Dll-1、Jag-1对正常脊椎生长及椎间盘软骨细胞的成熟分化具有明显的负性调节作用.
作者:曹光彪;李明;何通川;毕杨;罗庆;罗聪;何昀;宿玉玺;杨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狂犬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广西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狂犬病疫苗接种记录和随访登记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5剂免疫程序[分别于就诊时(0 d)、3、7、14、28 d,经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1剂疫苗,幼儿可经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和2-1-1免疫程序[分别于就诊时(0 d)经左右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1剂疫苗,再于第7和21天各注射1剂疫苗,幼儿可经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结果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201/9 572),不良反应中以单纯发热(>38℃)为主,占81.10%(163/201);2-1-1免疫程序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7%(128/5 398)明显高于5剂免疫程序[1.75%(73/4 174)](P<0.05),5剂免疫程序接种后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前3针次,2-1-1免疫程序接种后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第1针次;低年龄、受伤程度为Ⅱ级、被狗以外的动物致伤和按2-1-1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高.结论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10岁以下儿童好采用5剂免疫程序,以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少新;张振开;冯厚滨;潘海;任正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Aurora-A高表达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Aurora-A全长表达质粒pEGFP-C 1-Aurora-A转染至食管鳞癌细胞KYSE 150,经G418筛选获得Aurora-A高表达的细胞株(Aurora-A高表达组),同时设空质粒pEGFP-C1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作为对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urora-A蛋白的表达;采用小管形成及鸡胚尿囊膜试验检测Aurora-A高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Aurora-A高表达对裸鼠移植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urora-A高表达对KYSE150细胞中VEGFR-2及p-VEGFR-2(Tyr1059)表达的影响.结果 Aurora-A高表达组中总Aurora-A蛋白的表达量约为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的2.5倍,提示Aurora-A高表达细胞系构建成功;Aurora-A高表达组生成的血管数量、MVD值和p-VEGFR-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Aurora-A高表达可促进食管鳞癌中的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活化VEGFR-2有关.
作者:路娜;赵艳;王康;覃秀桃;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体外构建HBsAg缺失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细胞模型,并探讨HBsAg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定点突变pch9质粒上HBV 1.1倍体基因S蛋白表达区,构建HBV1.1倍体HBsAg突变质粒,并进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突变质粒瞬时转染HepG2细胞,设未突变pch9质粒转染细胞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转染72 h的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的表达;South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72 h的细胞内HBV DNA的复制水平.结果 定点突变质粒经测序证实构建正确;突变质粒转染72 h的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 A450值为(0.06±0.003),表达呈阴性,对照细胞A450值为(1.82±0.010),表达呈阳性,转染突变质粒72 h的细胞内HBV DNA条带浓度明显高于转染未突变质粒的细胞;转染突变质粒的细胞内HBV DNA绝对拷贝数分别为9.33×106、5.26×106,约为转染未突变质粒(6.91×105)的7.6~ 13.5倍.结论 已成功构建了HBsAg缺失型HBV复制细胞模型,为HBV DNA复制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推测HBsAg是HBV DNA形成的自限性因素,能够负调控HBVDNA复制.
作者:潘万龙;方岩;许舸;罗强;黄媛;陶颖;黄爱龙;胡接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确定贾第虫滋养体内核糖核酸酶P(RNase P)RNA 3'端序列及其存在形式.方法 提取贾第虫滋养体总RNA,大肠埃希菌(E coli)Poly(A)聚合酶加polyA尾后,进行反转录,扩增出加polyA尾后的cDNA,经PCR及测序进行鉴定,确定其3 '端序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分别检测RNase P-GLsR15共转录体与RNase PRNA成熟体的总表达量,两者之差即为RNase P RNA成熟体的表达量,确定贾第虫RNase P RNA的存在形式.结果 RNase P RNA 3'cDNA大小约300 nt,3'端序列与GLsR15 3'端序列一致;RNase P-GLsR15共转录体和RNaseP RNA成熟体的总表达量与RNase P-GLsR15共转录体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已成功克隆了RNase P RNA 3'端序列,证实RNase P RNA和GlsR15的共转录体即为RNase P RNA成熟体的存在形式.
作者:高珺珊;吴威;宫鹏涛;李建华;杨举;李赫;张国才;张西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囊泡转运蛋白(colgi-vesicular transport protein,P115)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株BGC-823中增殖相关因子细胞周期素D1 (cyclinD1)、微小染色体维持缺陷蛋白2(mini 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115-shRNA2(P115-shRNA2组)和阴性对照质粒shNC(阴性对照组)转染至高表达P115的胃癌细胞株BGC-823中,并设未转染组,经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P115、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cyclinD1、Mcm2和PCNA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115、MIF、pERK1/2、cyclinD1、Mcm2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检测BGC-823细胞中P115与MIF间的相互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IF的分泌水平.结果 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P115-shRNA2组细胞中P115、MIF、cyclinD1、Mcm2和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BGC-823细胞培养上清中MIF的含量明显降低;P115蛋白可在抗MIF的免疫沉淀物中检出,P115和MIF在BGC-823细胞中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结论 P115基因沉默下调胃癌细胞中cyclinD1、Mcm2和PCNA的表达,其分子机制可能与P115通过调控MIF的表达和分泌,进而启动下游的ERK1/2信号通路有关.P115可作为研究胃癌细胞增殖分子机制的新靶点.
作者:邓玮;易永芬;屈玉玲;闫田静;文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半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半纤维素是植物多糖的重要成分之一,而木聚糖则是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木聚糖酶(xylanase)可催化木聚糖的水解,在各种生物体内均发现木聚糖酶.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有上百种木聚糖酶基因被克隆至同源或异源宿主内来表达木聚糖酶,以期改变宿主特性并适于商业应用.本文综述了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并对基因工程技术在木聚糖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解吸附处理对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各型多糖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分别用胰蛋白酶、NaOH解吸附或未解吸附处理,十三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制品1和制品2)分别用胰蛋白酶、NaOH解吸附(10、30、90 s)处理,应用免疫化学分析系统(IMMAGE 800)测定各型多糖含量.结果 除14型外,未经解吸附处理的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各型多糖含量均显著低于经胰蛋白酶解吸附和NaOH解吸附处理后的多糖含量(P<0.05);除23F型多糖外,经胰蛋白酶解吸附处理后的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各型多糖含量均低于经NaOH解吸附处理后的多糖含量.经胰蛋白酶解吸附处理后,制品1中的14型和制品2中的1型多糖含量低于经NaOH解吸附处理后的50%;随着NaOH解吸附处理时间的增加,制品1和制品2中19A型多糖含量急剧下降.结论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进行各型多糖含量检测之前需进行解吸附处理,胰蛋白酶解吸附和NaOH解吸附处理对多糖含量检测结果均有影响.
作者:陈琼;石继春;王春娥;王珊珊;叶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的流行因素,探讨水痘疫苗的保护效率.方法 采用1:1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即以病例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班级、同性别,且无水痘患病史的相同数量未发病的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组.使用自行设计的水痘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病例和对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此次疫情共报告32例水痘病例,总罹患率为0.80%.波及深圳市龙岗区某学校4个班级,其中二年级23例,五年级9例,各班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过水痘疫苗的病程时间(中位时间5d)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病程时间(中位时间10 d)短;经常与其他年级或班级学生玩耍感染水痘的危险性是未与其他年级或班级学生玩耍的10.71倍,接触班里水痘病例的危险性是未接触的41.89倍;水痘疫苗的保护效率为6.76%,95%CI:10.00%~83.51%.接种进口水痘疫苗的罹患率远低于接种国产疫苗的罹患率(P<0.05).结论 这是一起发生在某小学的水痘暴发疫情,经常与其他班级或年级的学生玩耍以及水痘疫苗保护效率欠佳,是此次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罗念慈;李刚;李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新型层析介质对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和黏附素(pertactin,PRN)3组分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调整PT和FHA发酵液上清的pH值和电导后,PT经Capto SP ImpRes和Capto MMC进行两步层析,FHA经Capto SP ImpRes进行一步层析;PRN热处理原液经Capto Adhere和Capto SP ImpRes进行两步层析.纯化产物经4%~12% NuPAGE进行鉴定,ImageQ分析纯度;LC-MASS(Thermo LTQ Velas)进行蛋白质的质谱检测;PT和FHA经BiaCore T200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各步回收率.结果 纯化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3组分纯度均达95%以上;PT和FHA的总回收率均在30%左右;电泳图谱上的各组分条带经LC-MASS鉴定,均与Uniprot Bordetella pertussis数据库数据高度同源.结论 采用新型层析介质有效纯化了无细胞百日咳疫苗PT、FHA和PRN,提高了抗原纯度,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
作者:田阳;史秋明;隋礼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IVIG)Fc段生物学活性检测条件,并验证该方法的重复性.方法 基于《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人免疫球蛋白Fc段激活补体的试验方法,优化致敏红细胞的抗原(白喉类毒素)效价(25、50、100、150、200和250Lf/ml)、IVIG浓度(5、10、20、30、40和50 mg/ml)和补体效价(15、50、75、100和150 CH50/ml)3个试验条件;采用优化的试验条件,对1批IVIG制品重复测定10次,计算变异系数(CV),验证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 在致敏红细胞的抗原(白喉类毒素)效价100 ~ 200 Lf/ml、IVIG浓度50 mg/ml和补体效价≥75 CH50/ml的条件下,补体介导的溶血反应动力学曲线呈典型的“S”型,可准确计算出IVIG Fc段激活补体的指数(IFc).采用优化的试验条件,对1批IVIG制品重复测定10次,溶血反应动力学曲线几乎重合为一条,10次测定的IFc值的CV=8.91%.结论 优化了IVIG Fc段生物学活性检测条件,优化后的检测方法重复性较好.
作者:何彦林;张璘;张继鹏;张齐明;刘晓;杨晓东;张安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在Vero细胞中表达牛干扰素γ基因,并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鉴定.方法 将牛干扰素γ全基因克隆至pcDNA3.1(+)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及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阳性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Vero细胞,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和干扰素γ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检测其抗病毒活性.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绿色荧光,表明牛干扰素γ蛋白在Vero细胞中得到表达,转染效率约为50%;Western blot检测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 000的目的条带,进一步验证了该蛋白的表达;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显示细胞病变明显减少,表明表达的干扰素γ蛋白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结论 成功在Vero细胞中表达了牛干扰素γ蛋白,其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宋佰芬;冯振月;孙虎男;马金柱;曹宏伟;崔玉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国内和国外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315份血清样本,比较两种试剂检测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Abbott Architect i2000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检测315份样本的乙型肝炎血清学五项指标后,再用进口(简称“Roche试剂”)及国产(简称“国产试剂”)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试剂盒进行复检,比较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试剂定性结果阳性符合率为60.6%(134/221),阴性符合率为100%(94/94),总符合率为72.4%,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对HBsAg阳性或阴性样本,Roche试剂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国产试剂(P均<0.01),灵敏度为导致二者检测结果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定量结果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表明,两种试剂定量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不同试剂盒检测HBV DNA灵敏度差异较大,本实验国产HBV DNA定量试剂盒灵敏度较低,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吴星;周诚;黄维金;蓝海云;辜文洁;梁争论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