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前进;王亮;甄相周;陈宏峰;杨彦亭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32例脑血管病并发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病例532例,合格病例有488例,治愈198例,好转174例,死亡67例,放弃治疗49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为主;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脑血管病并发吸入性肺炎临床较为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病死率较高,应以综合治疗为主,适时行鼻饲饮食,同时应根据病原学进行有效抗菌治疗。
作者:董晨光;王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学生在学校经过理论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再通过对实物、实例的学习,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临床实习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带教老师手把手的示范,进行初步的临床技能培训,对将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来说,意义重大[1]。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务人员的法治意识相对滞后,妇产科学又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学科,完全涉及女患者的隐私,实践性非常强,男实习医生(以下简称男生)接触女患者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男生在妇产科的实习过程中注定会遇到诸多实际困难[2]。本研究旨在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到如何解决问题对策,跨越此障碍,能让每位男生很好的完成在妇产科的实习任务。
作者:黄明钜;毛世华;谭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肾癌螺旋CT的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56例小肾癌患者的螺旋CT图像特征,并对误诊患者的原因予以总结。结果螺旋CT扫描影像表现正确诊断52例,全部经术后病理证实,正确诊断率为92.9%(52/56),2例误诊为错构瘤、2例被误诊为复杂肾囊肿。结论螺旋CT在小肾癌的定性和定位的临床诊断及鉴别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提高小肾癌的检出率,是小肾癌影像学诊断的准确可靠的方法。
作者:朱永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对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的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心理健康干预为主的路径式健康教育,并在三个不同时间点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1天SAS和SDS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以及出院前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SAS:(50.7±2.8)、(36.1±2.3);SDS:(51.4±2.6)、(34.4±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64.6±3.7)、(51.1±3.4);SDS:(63.5±4.3)、(57.3±2.7)][SAS-t:20.153、24.611;SDS-t:16.235、32.82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7.5±3.5)、(7500.2±225.2)、4.3%]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2.2±4.2)、(9125.5±242.9)、13.6%,t或χ2:5.753、32.936、4.509, P<0.05]。结论以心理健康干预为主的路径式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疗效率、减少医疗成本,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作者:吴燕利;廖解志;晏玉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病原体特点。方法选取确诊肺结核患者158例。收集患者病历结合临床医师报告,由专门人员填写统一表格后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取患者新鲜痰液,经细菌分离和鉴定分析病原体特点。结果继发性肺结核、肺结核复治、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合并基础疾病作为自变量均为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均≥2,P<0.05)。病原学分析发现,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真菌分别占感染致病菌的25.95%、70.25%、3.86%。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链球菌比例高。药敏实试显示头孢吡肟(马斯平)敏感性高(87.8%),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性高(72.0%)。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继发性肺结核、肺结核复治、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合并基础疾病。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常规应用普通青霉素及一代和二代头孢类效果并不一定理想,应在药敏结果回报前考虑使用三代头孢、半合成青霉素、喹诺酮类及氨基苷类等敏感度高的药物。
作者:邬恒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均在常规稳定斑块、扩张冠脉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凝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χ2=4.142,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SV、CO显著高于对照组(t=2.475、2.397、3.052,均P<0.05);两组治疗后MAADP、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93、12.285、10.38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MAADP、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82、8.668、8.051,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5、4.39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TC、TG、HGL、LDL等指标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6、2.834、2.448、3.298、3.006、2.927、2.446、3.695,均P<0.05);观察组再发冠心病、再次入院人数均优于对照组(χ2=4.126、8.256,均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通过更加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凝血功能达到快速、高效抗栓作用,提高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且短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作者:仇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条形码管理系统在白内障手术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条形码管理系统的要求制定眼科白内障手术器械的管理流程,对2856台白内障手术器械包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环节使用条形码技术进行管理,总结应用效果。通过模拟实验组有31件和对照组有21件灭菌白内障器械包不合格进行追溯,实验组使用条形码管理系统进行追溯,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追溯,统计两组器械质量追溯花费时间并比较差异。结果 2856台白内障手术的器械包都应用条形码管理系统进行了管理,整个器械使用流程直接、简单、易操作,工作效率提高。实验组白内障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时间(2.12±0.62)min,短于对照组的(34.78±13.51)min,两组追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P<0.1)。结论白内障手术中实施器械质量条形码系统管理,完善了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机制,提高了眼科白内障手术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器械质量的追溯时间,为白内障手术器械质量追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潘雪萍;杨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基础西药治疗同时加用中药芪麦汤煎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观察铁蛋白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加用中药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血清铁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主要观察在基础西药治疗同时加用芪麦汤煎剂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FPG (8.3±1.3)mmol/L 及 SF(208.70±110.62)ng/mL 明显降低,FINS(8.54±4.28)uIU/mL、FCP(2.43± 1.24)ng/mL及HOMA2-%B(3.97±0.41)明显升高;SF与BMI、HbA1c、FPG、FINS、FCP及HOMA2-IR呈正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基础西药治疗联合中医辩证施治能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及铁蛋白。
作者:李唯佳;陈雄威;田云龙;葛星;楼南方;丁丽清;嵇兴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随着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 mg/d治疗,B组给予10 mg/d治疗,C组给予20 mg/d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三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同时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为87.9%,对高脂血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A组及B组(χ2=6.54,P<0.05);三组治疗后血清TC、TG、HDL-C及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C组较另外两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5,P<0.05);三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张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动脉 CT血管造影(CTA )检查,采用 CT多种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获得CTA图像,其中有41例存在下肢动脉病变;40例为双侧,39例为双侧或单侧均有严重狭窄或闭塞;25例存在明显的侧支循环。下肢动脉各个节段CTA与DSA比较两者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87),阳性预测值92.5%,阴性预测值98.6%。延迟扫描后,CTA对足动脉血管支数显影增多,结果与DSA检查一致。结论 CTA能准确评估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可作为该病变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高艳;陈连红;王甲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60岁。以腰痛、活动受限4年,咳痰带血5 d于2014年4月8日入住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患者于2010年发病初曾经骨髓穿刺、固定免疫电泳等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Gλ型”,先后完成4个疗程VAD方案化疗,末次化疗于2011年中旬结束,化疗后腰痛等不适症状完全缓解。其后患者停止治疗,亦未定期复查。2012年5月再次就诊,骨髓穿刺示原浆+幼浆占96%,再次予以单周VAD(长春新碱0.4 mg+吡柔比星18 mg)方案治疗2疗程,治疗后腰痛再次缓解。2012年12月初感双侧季肋部及双下肢虫蚀样疼痛,予曲马多缓释片止痛治疗。2013年1月初自觉排尿困难,予导尿对症处置。因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期,泌尿系感染,予改善肾功、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好转后。2014年4月无诱因出现咯血,左鼻腔流血,咯血4~5口/d,量少,为鲜红色,呈痰中带血,伴周身不适。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结节灶,可见毛刺影。胸椎、肋骨、胸骨及肩胛骨多发低密度灶,右侧肾上腺小结节灶,双肾周多发小结节灶。查体:神清语明,贫血貌,周身皮肤无瘀点,睑结膜轻度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胸骨无压痛,左侧第5~8肋骨压痛阳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无哮鸣音,心律齐,率整,各瓣膜区均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动,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可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检查 IgG 63.8 g/L,λ轻链27.6 g/L,β2微球蛋白38.2 mg/L,本周氏蛋白阳性,红细胞沉降率145 mm/h,总蛋白112 g/L,白蛋白32.7 g/L,球蛋白79.3 g/L,尿素14.6 mmol/L,肌酐322.7μmol/L,血清胱抑素C 3.34 mg/L,癌胚抗原(CEA)1.72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0.17 ng/mL,细胞角化19片段(cy211)2.59 ng/mL。骨扫描、腰椎MRI检查提示骨质均有破坏。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为右肺腺癌。
作者:刘渤娜;尤振宇;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门诊药房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2013年1~6月73493张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样,每月抽取2 d的处方,共计5158张,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条例》标准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有191张,占全部抽查处方的3.70%,其中不规范处方119张、用药不适宜处方50张,其他不适宜22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2.31%、0.97%、0.43%。结论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门诊处方合格率达96.30%。处方点评是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合理用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余爱民;汪克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雌激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63例,分别进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测,根据血管狭窄程度,依次分为IMT正常组(A组)、IMT增厚组(B组)、斑块组(C组),同时以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NS、FPG、HbA1c、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等。结果C组FINS、IR、HbA1c、TC、LDL-C较A组增高(t=16.83、14.44、2.50、2.38、2.42,P<0.01或P<0.05),E2、HDL-C下降(t=7.32、5.51,均P<0.01);D组FINS、HbA1c、TC、LDL-C、FSH、IR均较C组降低(t=19.74、36.44、8.64、7.95、27.13、6.71,均P<0.01),HDL-C、E2升高(t=11.34、8.72,均P<0.01)。经过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E2与FINS、IR、TC、LDL-C 呈负相关(P<0.01或P<0.05),与HDL-C 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与FINS、IR、HbA1c、LDL-C呈正相关(OR值=2.94、72.63、27.30、98.18,均P<0.01),而与E2水平呈负相关(OR值=2.94,P<0.01)。结论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雌激素是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李开军;吴聪聪;吴伟东;吕玲春;曾春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4例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恶性肿瘤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化疗次数、化疗时间、用药途径、是否联合用药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次数为(1.6±0.8)次,用药时间为(47.7±11.4)d,用药途径口服36例、静脉86例,联合用药113例;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6±1.0)次、(27.8±11.1)d、39例、35例、51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或t=15.581、12.102、9.983、18.425,均P<0.01)。结论化疗次数、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均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作者:陈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小儿鼻窦炎患者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小儿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进行治疗小儿鼻窦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χ2=10.23,P<0.05),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少于对照组(33.33%)(χ2=12.48,P<0.05)。研究组患儿细菌清除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细菌清除率(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P<0.05)。结论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鼻窦炎可提高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提高细菌清除率,有益于患儿恢复健康,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林永东;段汉忠;夏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应用间苯三酚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均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碎石后15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观察组碎石前15 min应用间苯三酚,观察两组排石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58.8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0,P=0.00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肾绞痛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0.101,P=0.646、0.749)。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前15 min应用间苯三酚可以促进结石排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吉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青年组(<60岁),分别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第2周检测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水平,与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老年组和青年组CD3[(51.87±2.56)%,(58.98±3.87)%]、CD4[(35.01±5.12)%,(42.12±3.54)%]、CD4/CD8[(0.89±0.49)%,(1.08±0.8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69.38±8.54)%、CD4(48.21±3.45)%、CD4/CD8(1.87±0.85)%(t=10.586、5.998、10.087、6.093、5.170、3.236,均 P<0.05),老年组和青年组 CD8[(32.68± 3.64)%、(30.24±2.4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6.10±2.89)%]水平(t=6.777、5.531,均P<0.05);老年组患者的CD3与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青年组患者(t=8.472、6.394、3.059,均P<0.05),老年组CD8水平高于青年组患者(t=3.114,P<0.05);化疗2个周期后老年组与青年组患者的CD3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t=10.233、16.847,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C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化疗后CD4水平低于青年组患者(t=7.130,P<0.05),两组化疗后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患者的CD3水平明显高于Ⅲ~Ⅳ患者(t=1.584、1.721,均P<0.05),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辅助针对性的免疫治疗,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临床分期调整患者化疗药物剂量。
作者:李全奎;徐梅;傅新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输血过程中出现抽取血型标本与患者血型不符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与研究郑州市20所医院输血科2008-2012年间发生的抽取血型与患者所需血型不相符的事例,分析输血错误的原因。结果血液标本不符49.6%,取血和输注错误31.2%,仅输注错误15.2%,干细胞移植后血型改变4.0%,导致血液标本错误的原因主要有血液中心或者血站提供的血液与标识血型不符16.13%、用血申请单填写错误20.97%、检验血型错6.45%、血液标本取错29.03%、血液标本标签贴错27.42%。结论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坚决杜绝血液标本错误的发生。
作者:韦良枝;郭俊芳;李楠;司亚东;杨莹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