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程郁离;张玉;王维;黄跃华;张萍;罗雅丽;杜玉开

关键词:围产儿, 出生缺陷, 监测, 发生率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出生缺陷发生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出生缺陷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宝安区2006-2010年所有开展助产的医院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发现出生缺陷儿3800例,总发生率为14.27%.前5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畸形(小耳、无耳除外)、唇裂合并腭裂和马蹄内翻足.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户籍人口(1.85%)>暂住人口(1.48%)>流动人口(1.39%);男性(1.54%)>女性(1.25%);孕妇<20岁和≥30岁高于20-29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出生缺陷发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加强优生保健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孕前检查,提高产前筛查及诊断水平,从而有效地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乌鲁木齐市不同性别成年人血清中维生素A、E测定与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性别成人体内维生素A、E水平状况,以便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人血清中维生素A、E的含量.结果 维生素A在89.1~1 425.0 μg/L,浓度范围呈线性(r=0.9996),维生素E在4.6~73.9 mg/L浓度范围呈线性(r=0.9999).维生素A、E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RSD=3.9%)、95.6%(RSD=0.9%).血清中维生素A、E含量有性别差异(P<0.001);SVAD率有性别差异(P<0.05),女性高于男性;维生素E缺乏率有性别差异(P<0.001),维生素E缺乏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乌鲁木齐市不同性别成年人维生素A、E的营养水平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建议针对不同人群加强膳食指导,培养均衡的膳食习惯.

    作者:孙炜;朱晖;刁娟娟;田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干预初探

    目的 了解社区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为残疾人身心康复服务的方法.方法 随机将120例特有残疾证、登记在册的残疾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后两组各脱落2例,共完成116例.对干预组进行团体咨询、个别辅导和家庭干预等心理综合干预,为期1年;对照组则不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SAS、SDS量表分数分别为(35.91±7.16)分、(35.83±10.7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0.56±8.54)分、(40.03±10.7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在改善人际关系和家庭支持方面,干预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心理综合干预对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竹洁;薛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间歇性外斜视( intermitent exotropia)是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指视轴常常分开,初是在看远时发生,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全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先有外隐斜[1].为了提高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对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上海市闸北区居民急性胃肠炎发病现状及就医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城区急性胃肠炎发病现状及其就医情况.方法 采用入户问卷方式,自2010年7月开始至2011年6月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调查工作,询问调查对象过去4周的急性胃肠炎发病及就医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 600份,男女性别比为1.01:1;居民年腹泻发生率为7.97%,发病时间集中在6~10月份;主要发病人群为离退休人员;40.00%的居民回忆有可疑水产品饮食史;85.71%的居民发生急性胃肠炎后不去就诊.结论 现有监测数据不足以反映急性胃肠炎实际患病现状,完善相关监测及调查工作将显得极其重要与必要.

    作者:陈聿华;王向东;顾峥奕;丁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严重多发性肋骨骨折29例临床分析

    肋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病例,在胸壁损伤中占20%~50%.多发性肋骨骨折常由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形成连枷胸,直接威胁到伤者的生命.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除常规处理(吸氧、镇痛、镇静、止血和减少体位活动等)外,还包括胸带包扎外固定、巾钳悬吊肋骨、手术内固定和呼吸机“内固定”.机械通气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特别是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中的作用已获得肯定.笔者通过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经胸带外固定和面罩吸氧无法纠正低氧血症、伴或不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29例患者,使用双向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胡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1年天津市南开区麻疹风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天津市南开区2011年麻疹与风疹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时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 2011年检测2份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均为阴性;检测209份风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116份,阳性率为55.50%.风疹以暴发居多,年龄主要分布在15~25岁组,季节多集中在4-6月.出疹后4-28 d采血的IgM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风疹病例无免疫史或者免疫史不详的占89.00%.结论 加强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聚集场所风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加大消毒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作者:刘凤;李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分析

    目的 评估多途径干预措施对广东省某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单盲法和分层抽样的方法,现场调查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采取完善制度、宣传教育、培训指导、加强监督和奖惩等干预措施后,分析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上升,从33.33%上升到75.34%(P<0.01).医生、护士和助理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升高了35.61%、46.50%和36.94%; ICU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上升幅度大于普通科室;接触患者物品后的依从率仅提高了19.79%,远低于其他手卫生依从性.结论 加强针对性宣传和督察管理,施行美惩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隐患,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邹晓妮;李静静;刘妙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血浆比黏度和纤维蛋白原.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联合用药选择.

    作者:谭君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1656例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生殖健康检查既是掌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维护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措施.为了解我县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我们于2011年对11 656例农村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普查结果进行分析,重点掌握妇科常见病,以便采取可行的检查、治疗和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妇女病的发病率,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作者:朱芳芳;朱怀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护士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调查和对策

    目前,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规化,但在社区医疗机构中此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却比较薄弱.杜区护士作为社区用药治疗的实施者、用药前后的监护者以及家庭用药的随访者,在ADR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1-2].为进一步了解社区护士参与ADR监测和合理用药的现状,2011年10月护理质控中心对本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慧英;黄剑芬;何金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格局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质疑.我们利用政治科学中的历史制度主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历程,为探讨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改革提供更为立体化的历史视界.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转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一些建议.

    作者:黄岩;蔡滨;种波;叶俊;柏雪;张莹;王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国社区护理人才需求现状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健康观念的更新、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老龄化和医疗制度的改革,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国家卫生部在2006年2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到2010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2].到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将有30%以上的护理人员会从事社区护理工作[3].就未来发展趋势看,社区卫生服务将需要大量的社区护理人员,社区护理已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4].

    作者:崔玲娟;杨瑞贞;陈培培;慈海彤;薛雅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围生期窒息导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严重地威胁并影响着患儿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尚无有效改善围生期缺氧所致脑损伤的药物[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肾性贫血和早产儿贫血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2].近年的动物试验显示,EPO对各种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3],但国内尚少见对HIE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应用EPO治疗新生儿HIE,观察用药前后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内环境并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临床应用EPO治疗新生儿HIE的安全性.

    作者:芦菲;董力杰;李梅;宋晓燕;于鑫岩;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科试点病区开展优质服务责任制护理的研究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优质护理服务强调“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要求各级护理工作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人性化管理模式[1].为此,卫生部2010年提出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责任制护理是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模式,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由其责任护士对患者身心健康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佳的治疗状态,促进医患之间和谐的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其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8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部分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制护理,探讨内科试点病区开展优质服务责任制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建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颅脑损伤是由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高达66.7%[1].近年来,随着抢救技术的发展,其存活率大大提高,但致残率呈增长趋势,遗留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者日益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微创理念下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的技术改良

    骨盆骨折是高能量严重暴力造成的创伤.常常表现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传统的保守治疗常造成严重并发症,致残率达50%以上[1].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包括旋转和垂直两个方向不稳定,传统的治疗方法常因骨折复位不良造成骨盆畸形、肢体短缩、疼痛以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预后明显优于保守治疗[2].

    作者:林格生;贾雪峰;邓红平;方基石;王勇;胡灏;王之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银翘白虎汤治疗小儿咽结膜热临床疗效观察

    咽结膜热属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原体为腺病毒的3型、7型和11型[1],临床表现以高热、咽炎和结膜炎为主要特征[2],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一般需要1~2周方可痊愈,患病期间患儿的持续高热常令家长焦虑不安.为探讨自拟中药方剂“银翘白虎汤”治疗小儿咽结膜热的疗效,我们 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标准,于2010年5月—2011年8月将该中药方剂与目前常用的化学药物(更昔洛韦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咽结膜热患儿76例的临床疗效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伟文;蓝陈福;叶宁海;陈建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甘舒霖30R与50R治疗糖尿病80例临床对比

    我国是一个糖尿病高发国家,且以2型糖尿病为主体.据调查我国20岁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已达15.5%[1].研究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9年内,几乎80%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有效控制血糖[2].因此,胰岛素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本研究对甘舒霖30R与50R两种剂型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医生治疗2型糖尿病时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缺血性心脏病住院费用与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将北京市2007-2009年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的3个病种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以期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用SPSS 18.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医院级别、付费方式、性别、年龄和治疗方式对平均住院日和例均住院费用有影响,2007-2009年缺血性心脏病的3个病种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手术费、治疗费和药费增长幅度较大.结论 通过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推行DRGs,实施临床路径,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等措施,可实现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降低患者自付比例,大限度地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王梅;谢学勤;谭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降消”干预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2005-2011年影响深圳市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ilty Ratio,MMR)下降的相关因素,总结推广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从深圳市妇动卫生监测系统提取2005-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并研究参加死亡个案的评审资料,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法.结果 (1)深圳市全人口的活产数从2005年的93599人次上升到2011年的181969人次,增加了94.41%;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9.72/10万下降到2011年的9.89/10万,下降了81.00%,死亡率平均下降速度为11.56%;其中流动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67.91/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2.74/10万.(2)2006-2011年间全人口孕产妇死亡170例,其中流动孕产妇124例(72.94%);死亡孕产妇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59%;保健次数在1次以下的占75.88%(全部为流动孕产妇);30.00%的孕产妇死亡发生在非合法分娩地点;(3)直接产科因素造成的死亡有119例(流动孕产妇占55.88%);非产科原因导致的死亡有42例(流动孕产妇占14.12%).主要死因排序:产科出血(23.53%)、羊水栓塞(15.8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4.70%)、异位妊娠(11.18%)和妊娠合并心脏病(7.05%).常住孕产妇死因排序:异位妊娠(5.88%)、羊水栓塞(3.5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53%)、妊娠合并脑血管意外(2.94%)、妊娠合并肝脏和合并感染性疾病(2.35%).流动孕产妇死因排序是:产科出血(21.76%)、羊水栓塞(12.3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18%)、异位妊娠(5.29%)和妊娠合并心脏病(5.88%);(4)2005年以后深圳市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保障母婴安全,促使全市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呈逐渐下降趋势,出血死亡专率从2005年的11.75/10万下降到2011年的3.84/10万;子宫破裂死因构成比从20062008年的2.94%下降到2009-2011年的0.结论 (1)“降消”项目实施后,深圳市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显示了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2)社会保险制度完善、逐渐实现全人口免费孕产期保健服务将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举措.

    作者:王红;赵光临;刘卫华;刘寿桃;陈少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