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家计委、卫生部编制两年规划 300家贫困县医院将“脱贫”

关键词:国家, 卫生部, 编制, 医院建设规划, 贫困县医院, 贫困县县医院, 农民群众, 县医院建设, 贫困地区农村, 改造建设, 常规设备, 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技术人员, 乡镇卫生院, 专项资金, 运营机制, 疑难病症, 医院培训, 医疗单位, 医疗保健
摘要:继去年下半年国家计委和卫生部启动贫困县县医院建设规划,并安排中央补助6 000万元用于51个贫困县县医院项目建设后,两部委日前正着手编制2000~2001年的两年规划,准备再对300个左右的贫困县县医院进行改造建设。据介绍,经过历时8年的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工作,全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得到了改造建设,使这些地区的农民群众享受初级医疗保健的基础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国绝大部分贫困县县医院房屋破旧、基本装备老化、管理落后,仍无力承担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医治广大农民群众疑难病症的繁重任务,已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的“瓶颈”。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计委、卫生部于去年设立了贫困县县医院建设专项资金,计划从去年起用3年时间,投入数亿元,按照“一无四配套(无危房,业务用房、主要常规设备、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配套)原则,在全国完成250~300个贫困县县医院建设。改造后的贫困县县医院要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起正常的运营机制,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保证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效益充分,两部委要求,对贫困县县医院的建设改造,要按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原则,严格控制新建翻建规模,注意做好各类用房之间的结构调整,主要考虑常规设备的配备。各地在选择确定项目时,必须优先考虑每张床拥有的业务用房面积不足43平方米、且危房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8%的现有国家级和部分省级贫困县县医院。两部委将组织力量,为每一项目医院培训1名院长。(摘自《健康报》2000年3月10日第一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PCR技术检测女性泌尿生殖道EB病毒感染分析

    宫颈病毒(EBV)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多经唾液传播,少数可经输血途径传播,EBV常感染幼儿,且终生存在,如原发感染延迟到青壮年时发生,则多发生单核细胞增多症。EBV通常先感染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然后进入血液感染B淋巴细胞,研究证明其与鼻咽癌及Burkitt淋巴细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由于EBV的转化能力及其致癌性,人们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目前不但完全清楚EBV的全部DNA序列,而且对其基因水平的表达调控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EBV除感染粘膜上皮细胞,还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作者:吴建民;林爱花;李再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实践中探新路改革中求发展——阳泉市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发展的思路

    1 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历程回顾第一阶段,从1967年~1979年为初级阶段。这个时期在计划经济和农村单一的集体经济体制下,农村社员的政治活动、经济收入、劳动分配和生活全部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其特点是合作医疗的资金好筹集、医生的报酬好解决、防病灭病工作好组织。合作医疗主要以土、单、验方和简单易行的方法对农民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虽然档次不高,但开展普遍,人人受益。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坚实,赤脚医生是当时活跃的骨干力量。第二阶段,从1980年~1996年为分化阶段。这个时期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初级发展阶段。农村先后推行了土地承包、联产承包和家庭经营责任制度。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集体经济体制转变为集体经济、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导致了合作医疗的分化,出现了免四费(注射、诊断、小处置、出诊)、合医、合药合医、包大不包小、福利风险型等不同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一些集体经济较好的农村,合作医疗可给农民报销医药费20%~50%或给予一定量的就医补助。这个时期的合作医疗档次较高,农民受益程度较高,但受益面不广、不平衡。

    作者:王保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手法旋转纠正胎头位置异常97例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在头位难产中手法旋转纠正异常胎头的位置的效果及临床作用,提高产科质量,减少阴道助产手术和剖宫产,在具备适应征的情况下,手术者右手食指、中指伸入阴道紧贴胎头枕部,根据胎方位施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成枕前位。本组选择对象97例,成功81例,成功率83.5%,失败16例,失败率16.5%,转位成功86.4%阴道自然分娩,13.5%阴道助产分娩。失败16例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认为胎头位置异常引起的滞产、难产适时手法旋转纠正异常胎方位是缩短产程,减少难产发生率,降低手术产的有效措施,尤其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查向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龄化社会的健康促进对策

    对苏州市1 213名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现况调查,提示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较高,但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健康状况和医疗情况不尽人意。建议从社区、家庭、个人3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创造社会支持环境;进一步开发家庭的社会功能;加强老年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保证婚前医学检查质量需探讨的几个问题

    为了保证婚检工作质量,江苏省吴县市妇幼保健所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的要求,积极与计生办、民政等部门合作,把吴县市城区以及长桥等5个乡镇作为1998年婚检工作的试点单位,本文就试点情况及试点外的婚检状况作一分析,并浅谈需探讨的几个问题。1 婚检试点情况1·1 应检人数为1 379人,实参加妇幼保健所婚检人数为969人(男484人,女485人),检出140人患有各种疾病,疾病检出率为14.45%。1·2 从检出疾病的分类情况看,生殖系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居多,分别为13.62%和21.25%;此外,婚前同居现象较为普遍,占82%,由此造成未婚先孕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其中受检者自己不知而在婚检中发现的妊娠者就达4.48%。1·3 对检出的各类疾病,我们都予以积极的治疗,或提出了指导性的防治意见;对检出已怀孕的24人,同计生办联系,及时采取了终止妊娠手术;对检出的需暂缓结婚的123人和不宜生育的3人,也在进行治疗的同时把诊断和医学意见如实地填写在《婚前医学检查证明》上。

    作者:苗桂芝;宫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浅谈老年性痴呆的保健与预防

    所谓老年性痴呆通常是指60岁以上发生的智能衰退。人体大脑有多种复杂的功能,智能是重要的一种,其中包括记忆判断、理解、推理等。痴呆则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智能障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是在不知不觉中患病,常难于确定开始日期。引起老年性痴呆的真正病因至今尚未清楚,但经尸检证明主要病理变化是弥漫性脑萎缩,主要病变脑皮质萎缩,根本原因是脑细胞死亡增加。一般临床上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多数都伴有脑动脉硬化症,考虑本疾病与此有较大的关系。临床表现病人常有性格改变,甚至一反常态,热情变得淡漠,慷概变得吝啬,性情变得孤僻,有时表现多疑、执拗,思维单调而不连贯,常沉默寡言,分析能力减退,情感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和计算能力极差,轻者颠三倒四,重者错构虚构等,病人的这些症状足以广泛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因此推迟和延缓老年性痴呆是延长寿命,使老人们能过上正常生活的重要方面。

    作者:范玉琴;韩素珍;马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物体表面、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调查

    由于消毒灭菌不严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落实《消毒管理办法》,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对哈尔滨市20所不同级别医院的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包括工作人员手)、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全部样品均用棉拭子涂抹法采样,进行细菌菌落总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1·2 细菌菌落总数:检验方法按GB15982-1995进行。1·3 HBsAg: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 结果结果见表1、表2。

    作者:邱晓茹;牟亚男;刘英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清远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报告

    为了解清远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现况,根据卫生部等五部局《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和《广东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碘盐抽样监测,居民户碘盐合格率为95.31%。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246.0mg/L;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31%,校正肿大率为4.15%。健康教育现况问卷调查,知识合格率94.0%;行为合格率为83.5%,家庭主妇知识合格率为87.1%;行为合格率为91.7%,已经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作者:刘清源;华卫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浙江城乡均有适宜模式沈阳关注贫困脆弱人群

    浙江省日前召开的卫生局长会议确定,在全省范围内扩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政策和工作规范。浙江省卫生厅要求,杭州、宁波、全华、湖州、嘉兴市在年内基本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和扩大试点工作,其中杭州、宁波、全华市初步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其余的市地、县也要在2000年全面启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工作。近年来,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较快,到1999年底,全省11个市(地)已有53个县(市、区)的372个街道、乡镇开展了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试点,试点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0. 23%。杭州、宁波、嘉兴等市对规范化管理、人才培养、补偿政策等方面作出了政策性规定,初步建起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金华、湖州等地的衣村社区卫生服务也颇有特点,已逐步把社区卫生服务、合作医疗、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结合起来。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发性脑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研究

    脑血栓形成伴有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及复发率,复发后其预后更差,因此,搞好初次发病后的预防,减少复发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对近5年来脑血栓形成病人进行随访调查,旨在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打下基础。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设计与对象来源本研究是一次以医院为基础,将近5年脑血栓形成病人为研究群体,进行随访调查,探讨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选条件:(1)住院时属初次脑血栓形成者。(2)调查时尚存活。(3)全部入选病历均经脑CT或MRI证实,并经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核实。1·2 调查内容与方法为统一调查,专门设计一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项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及文化程度)。(2)既往病史及家族史。(3)首次脑血栓形成后情况(服药情况:包括阿斯匹林及降压药物,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包括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情绪变化、大便习惯等)。(4)首次脑血栓形成后发现有相关疾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5)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为易于评定填写调查表,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对每一项目都规定了明确定义:(1)病后恢复情况,指首次脑血栓形成后至随访调查结束之前功能恢复情况,分三级:卧床、生活尚能自理、恢复日常工作。(2)阿斯匹林服用情况:分剂量、服法(长期、间断、未服)。(3)病后血压监测(经常测指每周不少于两次,偶尔测介于经常测与未测之间)。(4)服降压药情况:分长期服、间断服、未服。(5)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及大便习惯。(6)病后检查发现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与病前已有区分统计。

    作者:王惠敏;李云萍;葛焕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如东县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

    60年代后期,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两全两复”措施,即全民性休根和15岁以下疟史儿童复治,流行季节每半月一次的全民预防服药和当年疟史者复治,取得显著效果,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增多,出现疟疾疫情有所反复。80年代后期积极采取检索传染源,现疟病人管理、病灶点处理和流动人口管理为主的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1988年疟疾发病率首次降至0.1‰以下。在不同流行阶段针对不同流行态势及时调整防治政策,1998年已通过江苏省对如东县疟疾基本消灭的考核验收。现将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以1988~1998年全县各乡镇疟疾疫情报告卡统计分析。凡血检阳性、抗疟药物试治有效和临床症状典型的发热病人均作为疟疾病例。根据疟疾个案调查登记表进行疟疾病例分类。凡在本县住10天以上而发病者列为本县感染病例,凡在本县居住不足10天而发病均列为外源输入性病例[1]。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运用“三A”模式探析贫困山区妇幼卫生现状及行动

    运用“三A”思维模式,分析云南省东川市现阶段的妇幼卫生状况,探讨贫困山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和行动;从实际出发,找到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优先权,通过监测与评估、再分析、再行动,周而复始,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支持农村妇幼卫生行动,推动贫困山区妇幼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肖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山区农村卫生工作的突破口

    南漳县位于鄂西北山区,面积3 837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场),538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属全省贫困县之一。由于山区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低,各项农村卫生工作落实的难度大。近几年我们在抓以“初保”为龙头的农村卫生工作中(1996年顺利通过省级评审),深深体会到村卫生室建设是农村卫生工作的突破口。1 基层卫生组织现状分析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点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受到冲击,创立于70年代的合作医疗模式解体,特别是乡村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不完善,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能大大削弱,村卫生室的集体办医形式已荡然无存,一村多室现象十分普遍,并逐渐演变成个体行医。管理秩序混乱,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基层卫生队伍的稳定,严重影响了各项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实。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预防保健工作难落实。二是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市场秩序,村医生队伍素质低,办医条件差,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不高。三是健康教育等社会性工作无人承担。

    作者:黄明才;余庆和;向茂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崇左县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管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广西崇左县历史上是高疟区,中华按蚊是主要传疟媒介。经过多年的防治,至1993年已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此后,重点抓了传染源的检索、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的管理。由于措施得力,6年来没有发现内源病人,疟疾发病稳定在较低水平,现将6年来的管理措施和效果报告如下:1 监测和管理措施1·1 传染源检索各乡镇镜检站继续对“四热”(疟疾、疑似疟疾、感冒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并要求凡近3年内疟原虫阳性所在村屯年血检率10%以上,其余血检率5%以上(1999年改为2.5%以上),村屯覆盖率达100%。各乡镇镜检站月底将血检情况报县防疫站,对阳性血片及时上送县防疫站寄防科鉴定虫种。1·2 现症病人管理及病灶点处理现症病人一律用血检疟原虫阳性确诊,并用氯、伯5日疗法治疗,采用专人送服(送服到手,服后再走),进行个案病例调查,建立档案;凡发现疟疾病人的村屯,一律列为病灶点。在流行季节出现病人时,除治疗传染源外,对病家及周围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同时使用杀虫剂对居民住房及牲畜房进行喷洒灭蚊。

    作者:张世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论城市街道防保工作“块管理”

    盐城市的防保工作有其特殊性。与农村相比,城市人口稠密,居住交织,外来人口多,人群流动性大。加之市民工作、生活的多样性,增加了防保工作的难度。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制约了盐城市防保工作的深化,也为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增添了隐患。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管理方式,消除不良因素,提高城市防保工作质量,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本文就盐城市街道防保工作的“块管理”作一粗浅的探讨。1“块管理”的提出1·1 概念城市的行政区划一般分为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三级组织机构。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防保机构则为区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等)、街道卫生院(所)内设防保科或独立的防保所,有的居委会还配有兼职的卫生保健员。防保工作在区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下,多由街道卫生所负责实施。所谓的防保工作“块管理”,就是根据街道卫生所防保人员的数量,以居委会为基本单位,将每个街道分成若干个“块”,由一个或几个防保人员负责块内的各种防保任务。这样区别于按专业分线管理的“条”。区防保机构负责对各个街道卫生所的业务指导和检查考核。

    作者:郑春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严重威胁着疫区人民健康。为开展疫区人群免疫接种与科学灭鼠工作,我们在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疫区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疫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结果评价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择历年均有发病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实验。疫区为金华县原周村乡高儒村等5个村,干预对象为5个村所有人群。1·2 调查方法培训调查员深入到疫区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本底调查和评估调查。干预前、后问卷采用相同内容,不记名以询问方式调查记录,并进行复核验收。问卷设题10道,每道均有3个答案供被调查对象选择回答。1·3 统计方法将复核后的调查问卷输入Foxbase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作者:郑海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国家计委、卫生部编制两年规划 300家贫困县医院将“脱贫”

    继去年下半年国家计委和卫生部启动贫困县县医院建设规划,并安排中央补助6 000万元用于51个贫困县县医院项目建设后,两部委日前正着手编制2000~2001年的两年规划,准备再对300个左右的贫困县县医院进行改造建设。据介绍,经过历时8年的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工作,全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得到了改造建设,使这些地区的农民群众享受初级医疗保健的基础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国绝大部分贫困县县医院房屋破旧、基本装备老化、管理落后,仍无力承担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医治广大农民群众疑难病症的繁重任务,已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的“瓶颈”。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计委、卫生部于去年设立了贫困县县医院建设专项资金,计划从去年起用3年时间,投入数亿元,按照“一无四配套(无危房,业务用房、主要常规设备、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配套)原则,在全国完成250~300个贫困县县医院建设。改造后的贫困县县医院要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起正常的运营机制,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保证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效益充分,两部委要求,对贫困县县医院的建设改造,要按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原则,严格控制新建翻建规模,注意做好各类用房之间的结构调整,主要考虑常规设备的配备。各地在选择确定项目时,必须优先考虑每张床拥有的业务用房面积不足43平方米、且危房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8%的现有国家级和部分省级贫困县县医院。两部委将组织力量,为每一项目医院培训1名院长。(摘自《健康报》2000年3月10日第一版)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上海市嘉定区农村合作医疗完善与发展意向调查

    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以下简称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定区从70年代初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后,一直稳步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农民对医疗保健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医疗保障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使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嘉定区初保办和合作中心在各镇、街道的支持和帮助下,结合《上海市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改革与发展》课题的研究,于1999年5月进行了合作医疗意向问卷调查,试图对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进一步作一探索。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范围和对象按照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合作医疗现状,选择南翔等11个镇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有管理干部(分管镇长、文卫助理、卫生院院长、合作医疗专职干部及村委企业干部)和农村居民。1·2 调查方法设计调查表,以书面问卷形式征求意见。组织调查员培训。质量控制由区、镇合作医疗专职干部负责。1·3 调查内容调查主要内容是对目前合作医疗意向、满意程度,合作医疗基金、特别是大病风险基金的筹集、补偿基线、补偿比例、统筹形式,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并征询对合作医疗是否应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管理及对有关合作医疗的其他要求。

    作者:朱华英;徐惠明;张黎明;朱文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早孕药物流产手术前后B超检查的意义

    自1997年6月至1998年8月,我们对532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在术前与术后行B超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532例受检者中宫内妊娠485例,异位妊娠47例,带节育器妊娠者59例,双胎妊娠者7例,双子宫一侧妊娠5例,纵隔子宫一侧妊娠者3例,双角子宫一侧妊娠1例,胚胎停止发育2例,葡萄胎4例,子宫肌瘤合并早孕34例,卵巢肿物合并早孕11例,妊娠大于12周23例,妊娠试验阴性2例,8例妊娠试验阳性,B超动态观察3~8天后宫内才见妊娠囊,此外尚发现6例妊娠试验假阳性者。对532例受检者中药流术后出血多于月经量,出血持续10天以上,以及药流术后未见妊娠囊下来者行术后B超检查,发现妊娠囊仍在宫腔者13例,脱膜残留者126例,且有1例伸入到子宫肌层,宫腔积血者5例。

    作者:韩淑杰;赵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救灾防病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价

    1999年夏季,我县境内暴雨成灾,6月份累计降雨量达到751.3cm,超过历史高记录。位于境内西苕溪下游的梅溪镇高水位8.76m,超过警戒水位持续时间长达192个小时,致使全县26个乡镇252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受灾。有8个乡镇受灾较为严重。为了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确保救灾防病工作的全面胜利,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健康促进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 救灾防病健康促进的过程概述县卫生局组织县级医疗单位和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了5个救灾防病健康促进小分队,奔赴荆湾、章湾、宗址、孙家、徐村湾、荆南等受灾严重的行政村开展救灾防病健康促进及医疗咨询服务活动。使4422人次接受了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我们共编印、转发《救灾防病》卫生小报、《救灾防病专刊》以及传单等各种健康教育资料12 500份。在此同时,我们还依靠社会力量协调新闻单位共同参与救灾防病的健康促进活动。在县广播电台增设“救灾防病卫生知识系列讲座”,《安吉报》开辟“救灾防病系列报道”栏目,与县电视台合作,共同拍摄“灾后防病系列知识”和“饮用水卫生与环境消杀”专题片。在抗洪救灾期间,3家县级新闻单位刊播卫生新闻、卫生知识稿件、图片、声像资料46篇次。在整个抗洪救灾过程中,做到了灾后防病工作广播电台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图片、电视台有声像,使灾区群众从不同渠道获得灾后防病的各种卫生知识。当洪水退去后,我们立即制作了《灾后防病知识》宣传版面6块,先后在4个重灾区乡镇进行巡回展出,接受版面宣传教育人数达1 235人次。

    作者:沈伟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