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研究

万月芬;刘芳;夏频珍

关键词:跌倒, 危险因素, 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在衢州市第三医院老年科就诊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 586人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近1年内跌倒情况和健康状况.将有跌倒史的334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1年随访干预研究.对照组在就诊时由护士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干预组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来降低跌倒发生率.结果 1 586人中近1年发生跌倒334人,跌倒发生率21.06%.跌倒发生场所主要是洗手间(28.84%)、厨房(13.90%)和卧室(9.54%).年龄、糖尿病、痴呆和骨关节疾病是老年人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干预措施对于降低跌倒再发生,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防跌倒工具和防滑措施的使用、运动和室内东西摆放合理性均有显著效果.结论 针对老年人发生跌倒相关因素,评估其身体和居住环境,加强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天津市河北区基层卫生监督员培训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河北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监督员参加培训情况.方法 以天津市河北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全体监督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培训工作档案的方式,对监督员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8-2016年,天津市河北区卫生监督员共计参加离线培训3 805人次,31 428学时,其中2015年监督员参加离线培训多,达到了人均176.59学时;监督员参加的专业知识类离线培训量多,占总培训学时的48.43%,综合素质类离线培训量少,仅占5.45%;省级部门和所内自行组织的培训是目前基层监督员接受离线培训的主要途径.结论 天津市河北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监督员培训工作整体发展良好,应继续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形式,保证基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队伍建设工作持续发展.

    作者:赵璐萌;孙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同伴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对同伴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在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自我效能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浙江省舟山市某相邻两个社区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n=86)和实验组(n=86),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同时联合同伴教育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的骨质疏松症危险情况、运动及钙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伴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薇薇;陈飞舟;郑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区麻风患者对消除歧视现状的感知调查

    目的 了解麻风患者对于消除麻风歧视的认可情况.方法 使用国际抗麻风协会联合会(ILEP)麻风歧视感知调查问卷面对面调查高中低流行地区社区麻风病患者对于政策法规水平、社区水平及个体水平歧视的感知情况.结果共调查麻风患者100例,其中80%的患者认为享有同等公民权益,82%的患者认为享有同等居住权益,53%的患者认为社区政府取消了对于麻风的不合理规定,38%的患者认为社区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征询了麻风患者意见,63%的患者认为社区政府向地方知名人士提供了消除麻风歧视信息.47%的患者认为享有同样工作权益,76%的患者认为享有同样学习权益,90%的患者认为享有同样公共设施使用权益,56%的患者认为麻风对于婚姻没有影响,34%的患者认为得了麻风不会遭受言语嘲笑.残疾对于患者工作权益和婚姻机会有显著影响(x2=10.121,P<0.05;x2=12.885,P<0.05).结论 麻风歧视在宏观政策领域不明显,但是在工作权益、婚姻状况以及人格尊严等涉及患者具体事务方面不同程度存在.

    作者:管芸;陈拥群;王景权;于德宝;邢少云;田春华;章广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宁波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

    宁波市基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了慢性病防控模式探索.近年来,宁波市不断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出台《宁波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3-2016年)》.在规划期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19项有关政策,逐步建立联防联控慢性病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打造扎实有效的基层慢性病综合防控网底,提升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控能力;打造“三位一体”医防整合专业防控体系,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慢性病的职能;发展完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慢性病医卫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通过各种抓手为居民提供多维度慢性病防控服务,推广应用适宜技术,满足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需求.目前,宁波市已基本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政策出台、网底建设、医防合作、信息化发展、适宜技术应用”为特点的慢性病防控策略,取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陈洁平;李辉;叶莉霞;崔军;应焱燕;许国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二五”期间主持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十二五”期间主持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的方向、参加单位、参加研究人员、申请/获准专利和研制/完成技术标准等情况,客观评价该疾控中心在传染病重大专项科研工作方面的优势、特点和制约因素,为完善科研能力提出建议.方法 筛选中国疾控中心“十二五”期间主持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相关信息和数据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中国疾控中心“十二五”期间主持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在能力建设项目中获得的课题数和经费数都是多,参与单位以事业单位为主,其中与医疗机构合作不多,与企业的合作更少;项目参加单位较多,投入人力资源充足;课题产出以申请国内专利为主,国外专利较少;多个课题的成果涉及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或完善.结论 中国疾控中心“十二五”期间主持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投入大量的人力,取得的科技成果为国家政策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建议进一步加强与医疗机构的科研合作,加强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加新发传染病发病机制等应用基础性研究,进一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作者:张莹;何天伦;杨曦;王吉春;陈亮;何广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晋城市2009-2017年乙型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7年山西省晋城市乙型流感病原学特点,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8月1日-2017年3月31日哨点医院采集的3 857份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流感病毒核酸.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IL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8个监测年度检测的ILI样本乙型流感核酸阳性率分别是6.68%、0.00%、29.08%、0.61%、11.56%、0.62%、12.37%、0.70%,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821,P<0.05).2013-2017年4个监测年度,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交替出现并分别占主导流行.乙型流感流行季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各年龄组的乙型流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350,P <0.05),其中,6~11岁组阳性率高,60岁以上年龄组未检出.各年龄组中甲型流感的阳性率均高于乙型流感.除6~11岁组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监测年度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675,P<0.01).不同性别人群的流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4,P>0.05).结论 2009-2017年,晋城市乙型流感呈隔年流行,4个年度中BY系和BV系呈交替流行.各年龄组甲型流感阳性率均高于乙型.小学生为乙型流感高发人群,应进行重点防控.

    作者:王静;张国平;张玉涵;牛俊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维持培养基组分对流感病毒增殖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维持培养基不同组分对流感病毒增殖的影响,提高病毒增殖效率.方法 通过改变维持培养基的组分,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TPCK-胰酶、谷氨酰胺、葡萄糖和丁酸钠,用其对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进行增殖培养,在24h、48h、72h、96h对培养物进行血凝素(HA)滴度测定;同时检测不同浓度的丁酸纳对MDC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流感病毒新甲型H1N1、A(H3N2)和B(Victoria)增殖的佳胰酶浓度为3μg/mL,B(Yamagata)佳胰酶浓度为2μg/mL;各亚型流感病毒增殖的适宜谷氨酰胺浓度为4mM;适宜葡萄糖浓度为(20~30)mM;佳丁酸钠浓度为0.5mM,过高的丁酸钠浓度对流感病毒增殖有抑制作用,丁酸钠降低细胞活性的能力随浓度提高而增加.结论 调节维持培养基组分浓度能够提高流感病毒的增殖效率,为高效地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和流感疫苗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黄世腾;杨瑞军;吕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黄岛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综合干预及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市)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综合干预效果,为提高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设计方法,对黄岛区70 868名成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为期3年的规范化药物、饮食、运动等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分析规范化管理和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水平和危险因素的影响.结果 较于对照组,规范管理组摄盐达标率、饮酒率和吸烟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统计分析t值分别是58.22,73.96,22.21,P<0.01,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年龄、性别变量后,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是否规范管理均是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规范管理是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年龄、体质指数、是否饮酒是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需要在长期干预随访中验证.

    作者:张振堂;管晓蕾;陈向华;张栋;赵甫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使用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使用行为的相关作用,为抗生素知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方便抽样法抽取广东省1 096名居民进行抗生素知识和使用行为问卷调查,采取EpiData3.01软件录入数据,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Sobel检验分析中介作用.结果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和行为得满分比例分别为2.3%和8.5%,各条目得分均值分别为(0.71 +0.43)分和(0.55±0.4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因素预测抗生素知识模型的解释力为4%,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用药知识获得意愿是居民抗生素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个体因素、抗生素知识预测抗生素使用行为模型的解释力为2%,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用药知识获得意愿和抗生素知识是居民抗生素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抗生素知识在受教育程度、用药知识意愿对抗生素使用行为影响中起中介作用(P<0.05).结论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合理使用水平偏低,抗生素知识在个体因素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应加强居民抗生素知识教育.

    作者:钟苗;杨文丰;高桂娟;关见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展与监管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展现状,找出风险关键点,促进并规范互联网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和观察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互联网医疗企业机构基本情况.结果 互联网医疗企业平台运行模式主要有网页、APP和微信公众号等,三者分别占75%、65%和55%;互联网医疗企业主要提供预约、咨询、转诊、远程会诊、诊疗等服务;综合平台和线上平台均开展内外妇儿等常见诊疗科目,综合平台开展的项目尤为繁多;目前互联网医疗企业提供诊疗服务的方式主要以在线图文为主,占48%;互联网医疗APP的客户端使用记录保存在后台数据库,而这些大型云存储服务器安全防护级别高.结论 互联网医疗企业平台中涉及的执业行为存在诸多漏洞,运行模式和诊疗方式多样化增加监管难度,互联网医疗服务中承担责任的主体须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依赖技术手段,应尽快出台互联网医疗监管专门法律、法规及电子数据证据取证工作的相关规定或指导意见.

    作者:郑晓霞;缪伟;张海燕;王雯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在衢州市第三医院老年科就诊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 586人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近1年内跌倒情况和健康状况.将有跌倒史的334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1年随访干预研究.对照组在就诊时由护士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干预组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来降低跌倒发生率.结果 1 586人中近1年发生跌倒334人,跌倒发生率21.06%.跌倒发生场所主要是洗手间(28.84%)、厨房(13.90%)和卧室(9.54%).年龄、糖尿病、痴呆和骨关节疾病是老年人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干预措施对于降低跌倒再发生,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防跌倒工具和防滑措施的使用、运动和室内东西摆放合理性均有显著效果.结论 针对老年人发生跌倒相关因素,评估其身体和居住环境,加强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月芬;刘芳;夏频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和掌握哈尔滨市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干预措施,为开展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工作及干预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2个城区4所学校的9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65份,有效回收率为96.11%.结果 被调查的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29.36%,其中超重检出率为13.06%,肥胖检出率为16.30%;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19.16%、20.04%)高于女生(6.33%、1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300和9.814,P<0.01);不同学段学生在营养状况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98,P<0.01);男、女生在营养状况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531,P<0.01);非超重肥胖、超重、肥胖学生在饮食行为方面比较,在过去7天内喝含糖饮料、吃新鲜水果及吃饭速度、限制饮食和饭菜油腻程度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哈尔滨市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还存在着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健康减肥行为方面不健康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学生超重、肥胖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施“学校-家庭”的综合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

    作者:张振峰;邓美荣;杨超;舒东娇;刘矣航;朱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广州市2016年居民三方面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 026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广州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7.45%;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2.4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5.98%,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8.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是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职业和年龄是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户籍是居民基本技能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不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

    作者:孙爱;罗林峰;罗敏红;邓雪樱;何子健;陈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深圳市社区居民三类传染病指数认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三类传染病指数的认知情况,进一步完善传染病指数发布工作,提升社区居民的传染病健康知识水平.方法 由东向西抽取三间大型购物商场开展现场拦截调查,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AS8.1进行x2检验.结果 共调查817人,其中女性占73.8%,年龄以14~35岁为主占82.4%,高中及本科学历占77.4%,非深户籍占75.4%;流感指数、登革热指数、感染性腹泻易感指数的知晓率分别为19.6%、20.3%、15.2%,三个指数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72,P<0.05);南山区社区居民的传染病指数知晓率高为39.7%,宝安区传染病指数知晓率低为17.1%,三个地区传染病指数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63,P<0.01);50.0%受访者认为三类传染病指数提供的信息已足够,获取途径主要为电视(67.9%)、网站(52.1%)及微信(36.2%);97.1%及97.9%的受访者表示基本相信指数提供的风险等级及执行指数提供的预防建议.结论 深圳市传染病指数具有良好的健康教育作用,但目前知晓率总体不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宣传.

    作者:逯建华;何建凡;许舒乐;杨永存;冼慧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济南市2008-2017年尘肺病发病特征及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尘肺病的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尘肺病的监测和预警及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008-2017年济南市新发尘肺病例进行整理,对其分期、病种、平均诊断年龄和接害工龄的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趋势检验.结果 2008-2017年累计报告尘肺病新发病例1 601例,报告病例数除2012年小幅上升、2015年和2016年大幅升高外,其他年份趋于平稳.1期尘肺始终占新发病例的绝对多数.矽肺和煤工尘肺共占病例总数的91.50%,各年间变化趋势和尘肺病一致.报告病例集中于采矿业,为1 314例(82.07%);制造业228例(14.24%).2008-2017年间,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平均诊断年龄均无趋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病累计新发病例平均接害工龄为(16.02±8.85)年,接害工龄在14~ 19年间波动,各年间变化无趋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肺病防治形势严峻,呈现明显的行业、病种集中趋势,政府政策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尘肺病的发生.政府、企业、劳动者须多方努力,方能使尘肺病的防治工作日见成效.

    作者:王静;彭秀苗;蔡俊丽;陈传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上海老年人生活形态调查”数据(n =799),以上海市养老机构及居家养老的中高文化层次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显示,有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占77.8%,其中独居、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有更多的需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是否入住养老机构、同住情况、社会参与情况和患病种数是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人有四个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高龄、入住养老机构、社会参与程度低、患病种数为4种的老年人对健康管理需求更大.

    作者:郭延通;姚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国公共卫生综合监管体系、监管内容与工具的探讨

    公共卫生综合监管制度建设是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我国综合监管制度体系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公共卫生综合监管的目标以及所需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索设计我国公共卫生综合监管体系,进而探讨我国政府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突发紧急医疗救治和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监管内容和监管工具的选择.监管内容主要包括关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总量、结构和布局是否合理,有关机构在突发紧急情况下的人力、床位、设备等资源投入水平、处置数量和质量、专项经费使用情况以及政府、服务提供机构、患者、公众等各方满意度等,监管工具主要有公共卫生规划与资源配置计划、基于绩效的资源配置制度、公共卫生绩效评价和奖励制度、突发应急救治相关法规和制度等.后,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综合监管体制机制的政策建议:加快加强法制建设,明确公共卫生监管主体并界定相应权限;合理分工,促进协同式监管体系的发展;多元共治,促进行业组织与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

    作者:严晓玲;沈群红;邱五七;孟月莉;刘立煌;李静;饶克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0~2岁儿童母亲妇幼保健知信行现状研究

    目的了 解辖区内0~2岁儿童母亲妇幼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促进丽水市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 自制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305位0~2岁儿童母亲进行调查.结果在14项知识题目中,知晓率高为87.54%,低只有13.44%;305位调查者中认为获得知识非常必要的有297人(97.38%),坚持母乳时间6个月以上有168人(55.08%);保健行为方面按时服用鱼肝油的264人(86.56%),按时给宝宝称体重的110人(36.07%).孩子户口和知、行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母亲年龄和行为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母亲文化程度和知、信、行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家庭月收入和信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同住人数和知识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辖区内0~2岁儿童母亲对妇幼保健的知识掌握程度欠佳,保健态度有待提高,保健行为需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工作者应利用现有资源,采取适宜的方式有效地开展妇幼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周小燕;雷军;金海菊;刘丽丽;胡敏霞;翁美雅;陈斌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黑龙江省2017年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黑龙江省食源性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及流行线索.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系统”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16 164例,<5岁、25 ~65岁年龄组占比例较大,主要以儿童、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民、学生为主.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热、乏力,粪便性状主要以水样便和稀便为主.5-10月为就诊高峰(83.4%).水果类及其制品为暴露食品的比例为18.2%,肉与肉制品为17.2%,蔬菜类及其制品为15.8%、粮食类及其制品为13.2%.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分布和进食场所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暴露食品为家庭自制的比例高,为39.9%,进食场所为家庭的比例高,为76.4%.结论 黑龙江省食源性疾病主要暴露食品依次为水果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蔬菜类及其制品、粮食类及其制品,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应当作为目前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

    作者:刘忠卫;高飞;高源;李敬晶;马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学科服务团队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干预研究

    目的 分析多学科服务团队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干预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由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等组成多学科服务团队对研究组进行1年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社区干预.1年末分别对两组采用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SSforPM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并分析复发指标.结果 干预后1年两组在病耻感、阴阳性症状、社会功能缺陷评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社会支持评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基线、评估6个月、1年后三个时点进行自身重测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服务团队综合干预有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减少疾病复发,帮助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作者:郑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