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除疟疾策略研究进展

王晓欢

关键词:疟疾, 疾病控制, 虫媒传染病
摘要:疟疾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WHO发起全球消除疟疾的倡议,支持和鼓励具备消除疟疾条件的国家消除疟疾,开展全球性的消除疟疾工作.该文就世界消除疟疾的历史、面临的挑战及各国疟疾消除策略的进展等做一综述.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福建省3市男男性行为者HIV-1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初探

    目的 了解福建省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1感染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福州、泉州和厦门市哨点监测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1抗体筛查和确证,计算感染率;用BEDHIV-1捕获酶联法对HIV抗体阳性样本进行检测,估算HIV-1血清阳转时间在168 d内的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0、2011和2012年福州、泉州和厦门市MSM人群HIV-1感染率分别为7.1% (39/553)、8.7%(94/1 078)和9.3%(95/1 026);在HIV抗体阳性者中,新发感染率分别为5.8%、2.2%和10.9%.结论 2010-2012年福建省3地市MSM人群HIV的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颜苹苹;张春阳;梁菲菲;林勋;张宏;龚苍涛;郑惠能;严延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接种脊灰灭活疫苗后疑似听力受损1例的处理

    目的 总结1例疫苗接种后偶合短暂性听力异常的调查处置,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提供借鉴.方法 对接种门诊发生的疫苗接种后反应事件进行调查.结果 经调查,婴儿被排除了是由于预防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事件发生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避免了纠纷.结论 对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反应,不管是否与所接种的疫苗有关,均不应推卸责任,应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积极对症处理,消除家长担忧;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疫苗副反应,提高免疫依从性.

    作者:吕秋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起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

    目的 分析清流县某小学暴发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原因,为发生类似事件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分析.结果 疫情累计报告腮腺炎41例,疫情从首发病例至流行终止持续79 d,罹患率2.6%;发病年龄5~14岁,大多集中在7~11岁;性别比1.4∶1;各年级均有病例分布,呈明显班级聚集性.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伴或不伴发热.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追踪,及时隔离治疗病人,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银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茂南区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目的 分析茂南区“外来妇女”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健康教育方式,探讨开展AIDS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 对1990年以后来自广西、云南、贵州和越南、缅甸的外来妇女进行AIDS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形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58人,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61.5%),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59.4%,倾向于以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开展AIDS健康教育多(84.9%),其次通过乡村医生(48.0%).宣传折页、培训和文艺表演等方式接受程度低.结论 “外来妇女”是特殊的AIDS高危人群,在该人群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应提供多样化符合该特殊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

    作者:林坤立;陈彩燕;黎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体式数字化”模式在流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体式数字化”模式的流程在提高流动儿童保健工作水平上的应用成效.方法 调查2011--2012年在新阳街道0~6岁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在实施“一体式数字化”模式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一体式数字化”模式后,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从44.2%提高至92.3%,系统保健管理率从22.6%提高至61.8%,高危儿筛出率从3.1%提高到5.5%,均比实施前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一体式数字化”模式实现了多系统信息共享,门诊服务采用“单向分流”模式,提高了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水平及预防保健门诊工作效能.

    作者:陈昱刚;蔡明慰;吴文忠;李建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福建省2008-2012年麻风病新发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08-2012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特征,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探讨工作的重点和对策.方法 对2008-2012年全省新发现麻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共发现麻风病新病例243例,年均发现率0.13/10万,男多于女,主要集中在40~59岁(47.7%),平均延迟期32.72月.病人85.0%为被动发现,流动人口13例(5.3%).分型:多菌型(MB)135例,少菌型(PB)108例,型比为56%,发生Ⅱ级畸残51例,畸残比为21%.PB新发病例Ⅱ级畸残比高于MB.结论 福建省处于麻风低流行区,仍需加强麻风病早期的发现与治疗,加强对大众的麻风知识宣传和医务人员培训,同时还要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力度,控制传播,减少畸残发生.

    作者:陈烨锦;郑代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长乐市2012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长乐市居民健康状况及死亡原因,分析主要死因及影响居民寿命的疾病,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死因监测系统上报的2012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长乐市2012年居民死亡率为5.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的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和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4.4/10万,占死亡总数的23.9%,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0~14岁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病(13.7/10万),15~44岁主要为损伤与中毒(18.5/10万),45~64岁主要为恶性肿瘤(222.4/10万),≥65岁主要为脑血管病(1217.5/10万).潜在减寿年数(PYLL)前5位是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病.结论 慢性病、损伤与中毒是长乐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防控的重点,中老年是干预的主要人群;损伤与中毒是青年的主要死因.卫生、行政等部门应抓住源头,消除环境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

    作者:周妹华;谢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漳州市2009-2013年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漳州市水痘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漳州市2009-2013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全市共报告水痘4 144例,年均发病率17.0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呈明显双峰分布,高峰为冬季(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和春末夏初(4~6月),分别报告占40.9%和28.3%;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71.5%)为主;性别比为1.4∶1,男性发病率(19.46/10万)高于女性(14.50/10万);共报告暴发疫情9起波及16 981人,事件报告敏感性3~34 d,中位数15.6 d,发病219例,罹患率1.3%,均发生于学校、幼托机构,有免疫史的仅27.3%.结论 为有效防控漳州市水痘疫情,应采取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严格病例隔离治疗、适时开展应急接种、普及防病知识宣传等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许志斌;洪照宽;陈丹红;张艳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福建省农村妇女乳腺癌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乳腺临床体检、彩超与钼靶检查相结合方法对27个县(市、区)36 075名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普查.结果 36 075名35~64岁农村妇女中,过去接受过检查者占17.4%;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29例,检出率80.4/10万,早诊率34.5%,患者平均(49.8±6.5)岁;BI-RADS分级情况:2级和3级各1例(3.4%),4级19例(65.6%),5级8例(27.6%);终诊断情况为:小叶瘤变和恶性分叶状肿瘤各1例(3.4%),导管原位癌6例(20.7%),微小浸润癌2例(6.9%),浸润癌19例(65.6%).结论 普及妇女乳房保健知识和自我检查方法,采用乳腺临床检查联合彩超检查作为农村妇女普查手段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作者:林永添;周衍;江惠娟;肖景榕;马晶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谈做好医学科普宣传工作的关键

    目的 探讨做好医学科普宣传工作的方法,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方法 分析现阶段医学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做好宣传工作的关键.结果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科学素养均有待提高.医学科普市场广阔,可从加强健康知识传播的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时效性和与热点事件结合的密切性等方面提高宣传效果.结论 医学科普宣传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所侧重,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促进预防保健知识的有效传播.

    作者:林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厦门市职业健康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厦门市职业健康基本情况,为开展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厦门市职业健康基本情况调查实施方案》,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627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厦门市主要存在的职业危害接触因素为噪声、粉尘、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等,接害工人占15.8%;2008-2010年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参加率(52.3%)和接害者体检率(87.7%),均逐年提高;新增职业病31例,病种主要是尘肺(48.4%)和职业性噪声聋(25.8%) ;2010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91.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完全评价率8.9%和11.0%;80%以上的企业制定了职业卫生培训和各项管理制度.结论 厦门市职业健康基本情况逐步改善,但仍存在不足.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加强接害人员的健康管理,逐步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作者:赖荔芳;简丽凤;甘林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明市2008-2012年AIDS疫情及防控策略

    目的 了解三明市2008-2012年HIV/AIDS流行现状,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三明市户籍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三明市2008-2012年共报告HIV/AIDS 239例,年均发现率1.83/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感染者年龄以20~49岁的青壮年为主(87.4%),老年人群逐渐增多,职业以农民(20.9%)和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13.0%);经性传播占79.5%,以异性传播为主且持续增高,同性传播呈上升趋势.结论 三明市AIDS疫情虽处于低流行态势,但上升速度较快,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加强健康教育,做好HIV/AIDS的管理,加大疫情监测和重点人群行为干预力度,遏制疫情蔓延.

    作者:朱道斌;罗信昌;蔡敏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广州市花都区某大型企业2013年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花都区某大型企业2013年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与访谈法,分层抽取该厂250员工进行调查及评估.结果 干预后,干预对象AIDS一般知识和传播途径知晓率均有较显著提高;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未显著提高.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均有较明显提高;职工对AIDS人主观看法发生了较明显改观.结论 通过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进一步增强企业职工AIDS防控知识.

    作者:曾剑波;洪觉新;王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调查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生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方法,并采集留样食品和病人排泄物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事件在3.5h内共发生85人食物中毒,84人经治疗痊愈出院,1名深度昏迷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采集的7份标本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强阳性,定量检测32.8~548.0 mg/kg,超过国家强制性标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为一起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使用引起的中毒事件.结论 亚硝酸盐有较强的毒性,其性状与食盐相近,因此,应加强对其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监管,避免误食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丽霞;陈今长;陈湘兵;曾宪程;刘桃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丰泽区2010-2012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泉州市丰泽区艾滋病(AIDS)自愿咨询检测(VCT) HIV病毒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丰泽区2010-2012年VCT人群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人口学特征及求询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VCT人群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4%(2/446)、0.9%(4/424)和0.5(2/382);女性居多(58.9%),20~39岁青壮年占87.5%,文化以初中以上者为主(84.8%);求询原因以“商业异性性行为”和“无高危行为史”为主.结论 40~69岁求询者、文化程度较低者、静脉注射吸毒及男男性行为者(MSM)在求询总人数中比率偏低,应加强对这几类群体在艾滋病VCT服务中的推广及普及,以促使更多的人接受VCT服务.

    作者:庄秋萍;许美凤;蔡津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

    目的 预测分析某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投产后,是否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经验法相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状况良好.在保持设备密闭性,通风除尘(排毒)设备等正常运行,尤其是自主创新的二个一体化转炉,密闭性好、加上连续机械运输转,粉尘和噪声作业量减少,若产量增加,作业点的粉尘浓度、噪声强度(日接触量)可能比旧生产线高;毒物浓度、高温WBGT指数比旧生产线有所改善.结论 建设与设计施工单位应参照有关卫生标准和本预评价书中的建议,补充设计、完善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确保实施.

    作者:周海;李朝晖;史子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福州市某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目的 了解福州某区暗娼人群艾滋病(AIDS)相关知信行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AIDS综合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到现场面对面访谈收集信息.结果 共调查138人,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69.6% ;50.0%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风险,42.1%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检测HIV的必要;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81.2%,近1个月安全套使用频率为70.3%;近1年HIV检测率为24.3%.结论 该人群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不高,健康意识较为薄弱,检测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以科学知识、安全套推广、HIV检测为核心内容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潘蕴蛟;陈舸;杨益昌;吴韶彬;刘美增;林红丹;林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龙海市美沙酮治疗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龙海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龙海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静脉血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152名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1例(0.7%),HCV抗体阳性93例(61.2%),梅毒抗体阳性17例(11.2%);梅毒/HIV、HCV合并感染1例(0.66%);梅毒/HCV合并感染14例(9.2%).结论 龙海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虽处较低水平,但HC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并持续开展HIV、HCV和梅毒的监测工作.

    作者:郑松强;林国华;阮勇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福州市2008-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福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2008-2012年学生肺结核发病趋势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843例,年发病率13.82/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329例,年发病率为5.39/10万;2008年和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16.47/10万和8.77/10万;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86/10万和2.47/10万,分别下降46.8%和64.0%,报告病例数以3月份高,其次是6和9月,12月低;年龄以15~19岁多(57.5%);男生多于女生;城区登记报告率(17.60/10万)高于郊县(12.50/10万);主要发现方式是因症就诊(59.9%);患者就诊延迟率51.0%,且下降缓慢.结论 福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总体疫情仍较严峻,应进一步加强防治.

    作者:吴祖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漳州市免费抗结核药品管理与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漳州市免费抗结核药品的管理与使用情况,间接评价该地区免费抗结核药品的合理性.方法 利用结核病专报系统中免费抗结核药品季度报表数据、肺结核病人发现和治疗转归等信息进行监测分析,计算药品使用核查差异度(参考区间±25%).通过比较理论与实际消耗量差异的方法核查药品使用,粗略评价抗结核药品使用合理性.结果 漳州市2009-2012年共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5 08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427例,涂阴肺结核559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2个月末痰检未阴转率为4.2%;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2个月末痰检未阴转率为15.0%.HRZE组合药使用核查差异度为4.1%;HR组合药使用核查差异度为18.1%; HRE组合药使用核查差异度为-3.0%.结论 建议半年或一年开展一次药品使用核查,同时进一步完善本地区免费抗结核药品供应管理系统及病人治疗管理,确保病人全疗程规律用药,提高治愈率与规则治疗率.

    作者:李卫林;郑智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