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目的 研究并解析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 ~2015年期间我院普外科确诊的5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患者应用石蜡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用泻剂进行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和常规泻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相比较,石蜡油的应用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是相对可观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6%,与对照组63.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和他类泻剂相比较,能够大幅度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副作用小,故此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洪福;邓伟;赖剑;曾翔辉;范琳锋;曾祥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78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服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39例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末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改善实验室指标BUN、Cr、SGPT、CKD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效果理想,改善BUN、Cr/SGPT、CK水平显著.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确诊为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共17例(17眼),所有患者均行1次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5mg(0.05mL),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佳矫正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改变.结果 平均佳矫正视力治疗前为(0.23±0.16),治疗后1个月、6个月分别为(0.28±0.17)、(0.30±0.08);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平均值治疗前为(476±230)μm,治疗后1个月、6个月分别为为(270±127)μm、(307±104)μm.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1个月后,患者视力提高,黄斑水肿减轻,视力和神经上皮层厚度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6个月后,患者视力提高欠佳,黄斑水肿有所减轻,视力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上皮层厚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1个月后视力提高,黄斑水肿减轻,效果好;治疗6个月后,视力回退,长期效果需增加患者例数及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琼;张卉颖;郜忠海;陈靖;江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SIP)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SIP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行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SIP,可提高疗效、促进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靠.
作者:杨耿标;杨南然;郭玲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短小手术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烷诱导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记录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患儿麻醉效果以及产生呛咳、躁动、咽部不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0时刻与T1、T3、T4、T5时刻的RR、HR以及MAP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T2、T3、T4时刻的RR、HR以及MAP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送返病房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停药15min后清醒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停药10min后清醒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术中躁呛咳、躁动、咽部不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七氟烷吸入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均能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中,而前者应用疗效确切. 可促进患儿清醒,减少其苏醒时间,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符永强;徐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 ~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控制肌瘤体积,且并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晨宇;许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胃溃疡穿孔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月4日到2017年4月期间,共收治86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是以单纯手术修补手段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在此基础上,与奥美拉唑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并发症的发病率2.3%,Hp清除率93.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4.4%,并发症的发病率16.2%,Hp清除率65.1%,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溃疡穿孔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手术结果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值得临床对其推广和应用.
作者:常伟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福建南平地区医改调价后以奥美拉唑及雷贝拉唑为主的四种三联疗法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择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0例,对照组34例、A组37例、B组31例、C组2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A组采用奥美拉唑、加替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B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C组采用雷贝拉唑、加替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均治疗1周.疗程结束后4周,查胃镜并检测Hp,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Hp根除率分别为:对照组82.35%、A组89.19%、B组83.87%、C组89.29%;溃疡愈合率分别为对照组91.18%、A组97.30%、B组93.55%、C组96.43%,其中在相同质子泵抑制剂条件下,加替沙星组具有更高的Hp根治率和溃疡愈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对照组8.4元、A组19.32元、B组27.86元、C组44.38元;Hp根除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对照组0.1、A组0.22、B组0.33、C组0.50;溃疡愈合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对照组0.09、A组0.20、B组0.30、C组0.46.结论 从成本-效果角度分析,奥美拉唑、加替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中有优势.
作者:张建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加强门诊处方调剂前审核干预,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6年门诊中、西药房调剂前干预的982张不合理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我院2016年门诊中、西药房调剂前干预的982张不合理处方中,848张西药不合理处方情况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40.68%)、适应症不适宜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6.42%)、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20.75%)、剂型与给药途径不符(6.01%)、联合用药不当的(3.30%)等;中成药不合理处方主要存在问题为证候不适宜;中草药处方不合理情况主要为证候不适宜、用药与诊断不符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等.药师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结论 我院通过采取处方调剂前干预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张敏芳;徐晖;夏丽珍;施淑娟;周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 BNP、FIB、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EF和6MWT显著升高,而LVEDD和LVESD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和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功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雷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从药用石斛的红外近红外鉴定、分子生物鉴定、和指纹图谱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石斛质量控制新技术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石斛质量控制体系,为其质量控制及扩大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张治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过程中遇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和干预,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法 运用审核系统软件对2016年7~12月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归类,并进行不合理分析.结果 审核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共5800张,其不合理类型主要有溶媒选用错误,溶媒量不合理,用药间隔安排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和配伍禁忌等.结论 我院PIVAS对医嘱进行严格把关,及时纠正不合理医嘱;同时不断努力提升药师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审核系统功能.
作者:周海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藏药五味黄连丸(黄连、红花、诃子、渣驯膏、麝香)中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和山柰素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Phenomenex ODS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mL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0.4g,再以磷酸调节pH值为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6nm;柱温35℃;流速1.0mL·min-1;结果 线性范围分别为:药根碱1.5664~31.3284μg·mL-1(r=0.9978),表小檗碱1.6987~33.9736μg·mL-1(r=0.9973),黄连碱3.7294~74.5884μg·mL-1(r=0.9993),巴马汀3.3976~67.95μg·mL-1(r=0.9994),盐酸小檗碱22.7242~227.2424μg·mL-1(r=0.9988),山柰素1.121~22.42μg·mL-1(r=0.999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药根碱100.19%、(RSD=1.92%,n=6),表小檗碱98.74%(RSD=1.57%,n=6),黄连碱98.58%(RSD=1.22%,n=6),巴马汀100.47%(RSD=1.84%,n=6),小檗碱为101.28%(RSD=1.88%,n=6),山柰素为99.53%(RSD=1.97%,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五味黄连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星;鲁晓光;仲格嘉;冯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优选艾可合剂醇提取的佳工艺.方法 以柴胡皂苷a、芍药苷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和用量、回流提取时间和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艾可合剂的优选提取工艺为6倍量乙醇(60%)提取3次,每次提取2h.结论此工艺对芍药苷、柴胡皂苷a的提取率高,为合剂剂型改进为胶囊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潘旭东;黄燕;林雄;何丽芳;张敏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到本院进行治疗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对参附注射液存在不良反应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治疗组,两组患者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时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减少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并广泛使用.
作者:罗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阐述相应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心衰患者6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方法治疗,从静脉的选择及导管等方面加强护理,观察61例患者治疗前后心动超声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LVESd(46.17±2.06)mm、LVEF(55.62±0.31)%,与治疗前相比,指标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98.36%、护理满意度100%.结论 应采用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衰,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于脑外伤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治疗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认可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加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张香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效果及药学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科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肺疾病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和峰值呼吸流速(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给予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多种不适症状,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魏传峰;邱毅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研究间苯三酚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0),于术前开始给予实验组给予静滴间苯三酚,对照组给予静滴山莨菪碱,两组均进行ESWL,术中保持药品滴注.术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开始后10min及20min时的疼痛得程度及术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手术开始后10min和20min两个时间点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2.7%(P<0.05);实验组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4.5%(P<0.05).结论 间苯三酚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行性较好,值得在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曹义国;李文科;蔡昌龙;谭秉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 ~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8例,分成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口腔溃疡面恢复时间、手足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面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7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有着确切的效果,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退热以及口腔溃疡面恢复更加迅速,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温红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