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塞脉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陈锦容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塞脉片, 阿魏酸
摘要:目的 建立通塞脉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uBondapakC18(4.6mm×250mm)柱,甲醇-25%冰醋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nm.结果 阿魏酸在0.01034~0.1034m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98.68%,RSD为2.09%.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通塞脉片的质量控制.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RP-HPLC法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ODS(250×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283nm,流速1.0mL·min-1.结果 橙皮苷在0.02208μg~4.416μg(r=0.9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6.85%,RSD为2.29%.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正柴胡饮颗粒中橙皮苷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笑笑;王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工作中常见差错的防范

    通过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实践,对工作中常见的差错进行总结并分析,同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干预差错发生,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黄建勇;陈静;卓佳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的少见不良反应

    分析国内期刊有关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道.结果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皮肤溃疡、过敏性皮疹、低血压等.提醒临床应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时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任贻军;张宏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茺蔚子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茺蔚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从中确定了22种化合物,鉴定组成占挥发油总量的98.3%.茺蔚子挥发油含量虽不是很高,但香气持久独特、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作者:高佳;巫庆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HPLC-ELSD测定注射用羟喜树碱脂质体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析时间短,适用于注射用羟喜树碱脂质体中辟脂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刘文一;谢俊;周建平;严拯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大类招生环境下药剂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适应药学大类招生培养药剂人才的需要,从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改革、优化师资队伍、完善管理体制等四方面提出措施,以达到培养创新药剂专业人才的目的 .

    作者:袁弘;应晓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如何做好中药处方的调配工作

    新修订的<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的调剂工作提出了具体的严格要求.中药房的药学人员要做好中药处方的调配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争取职称.取得合格资质;2.认真学习,牢固掌握专业知识;3.严格审方.确认处方的合法性与适宜性;4.认真审核,准确计价;5.严格把关.准确调配药品;6.增强责任,把好复核发药关.药学人员只有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执行,按照处方的调配程序操作,准确调配药品,才能把好药品流通的后一关,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林燕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胃灵合剂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胃灵合剂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SB-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盐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2.24g和磷酸二氢钠0.98g加水溶解并至100mL)(60:40:1.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 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836~0.501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n=6),RSD为0.8%.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许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院2007年~2008年1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分析本院已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站的156例ADR案例,将患者年龄、性别、药名、给药途径、ADR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等项检索并自动生成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静脉络药途径引发ADR125例,构成比为80.13%;抗感染药引起ADR共82例,构成比为52.56%;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1例)、消化系统损害(43例)常见;年龄40a以上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

    作者:富胜瑛;张林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6例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耐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16例醒脑静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原始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 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无关,与给药途径和用药剂量有关,可发生于用药后各个时间段,临床表现较为简单,主要是皮肤拈膜损伤.提醒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戴逢伟;李敏;雷光远;雷招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麦芽糊精在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时,配方中的麦芽糊精是否会干扰结果.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85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结果 灵芝精粉的量逐渐递减,麦芽糊精的量逐渐递增时,所测得的灵芝多糖含量是与灵芝精粉的量呈相应比例改变的.结论 苯酚-硫酸法能去除灵芝产品中麦芽糊精辅料的干扰.样品前处理中的沉淀葡聚糖步骤是除去麦芽糊精对样品干扰的关键步骤.

    作者:刘琳;俞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盐酸丁卡因壳聚糖滴眼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盐酸丁卡因壳聚糖滴眼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壳聚糖为增稠、增效剂,盐酸丁卡因为主药制备滴眼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并对其稳定性及兔眼刺激性进行考察.结果 盐酸丁卡因在2.5~1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1.54%,RSD=0.69%(n=6);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可满足眼科临床用药.

    作者:蔡永豪;刘小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目的 介绍分子蒸馏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主要依据.对分子蒸馏技术的原理、特点、设备种类及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归纳了分子蒸馏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对天然物中功能性脂肪酸、脂溶性微量成分、挥发油等活性物质的提取纯化,及对药物合成粗产物中目标药的富集提纯.结论 分子蒸馏技术可在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中的活性物质的分离、浓缩与纯化过程中发挥独特功效.

    作者:翟增伟;阎韵;杜佳;陈会圆;周丽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塞通冻干粉针剂致不良反应1例

    血塞通冻干粉针剂为三七总皂苷制成的无菌粉针.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的作用.临床应用颇为广泛,但说明书中对其不良反应记载甚少.现介绍本院1例患者因使用血塞通冻干粉针剂0.4g(本品为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生产,批号:20061003)加入100mL生理中洋流引起胸闷、视物模糊的不良反应.

    作者:薛鸿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目的 对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进行凝胶法干扰试验,建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稀释300倍(0.167mg·m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 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柯正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国医疗机构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纠纷所面临的法律环境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ADR)事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处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时却面临法律依据不足、无ADR认定体系、缺乏相应救济制度、医务人员法律意思淡薄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医疗机构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纠纷的现状和问题,对如何应对此类纠纷提供了初步意见.

    作者:蔡秀琳;黄旭慧;陈淑珠;王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常见妇科抗肿瘤药的毒性反应及注意事项

    据我国卫生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肿瘤发病率已上升为127例/10万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170万人,总数估计在450万人左右.而妇女死因中,妇科恶性肿瘤占第一位.文章主要概述了妇科常见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及相应的注意事项来预防其副反应.

    作者:赵丽华;赵建雪;朱慧萍;陶俊宏;王晨明;莫菊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β-胡萝卜素口服液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β-胡萝卜素口服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增加稳定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光线、空气(O2)、温度、金属离子、pH值等的影响及筛选增加稳定性的方案.结果 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温度>光照>O2>金属离子>pH值;加入0.05%的维生素E可增加本品的稳定性.结论 本品不稳定,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要低温、避光、避氧及加入抗氧剂.

    作者:于小华;刘晓华;李纯球;赵浩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SCS药物缓释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以壳聚糖硫酸酯作为骨架材料,盐酸诺氟沙星为模型药物,研究壳聚糖硫酸酯凝胶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探讨盐酸诺氟沙星缓释凝胶的体外释药规律,初步阐明其释药机理.考察交联度、投药量、湿度、不同释放介质对释药的影响.结果 表明盐酸诺氟沙星缓释凝胶有一定的缓释特性,且具有温度/pH敏感性.

    作者:蒋拯坤;林荣珍;陈九龙;胡静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脲类蛋白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基干靶标的治疗方法被认为是未来癌症治疗的发展方向,其中以蛋白激酶为靶标的押制剂的开发已成为研究的重点.脲类结构蛋白激酶抑制剂于1996年首次报道,因其具有的独特激酶结合模式和澎酶押制构象受到药物学家的青睐,并有多个脲类化合物进入临床实验.本综述将重点介绍用于肿瘤治疗的脲类蛋白激酶抑制剂的新进展.

    作者:胡立业;唐伟方;周湘;陆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