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牡荆根的鉴别

高磊

关键词:牡荆根, 原植物, 性状, 鉴别
摘要:本文对牡荆根的来源、原植物、性状、鉴别做了研究,其方法简便、可靠、易于掌握,在实践中可行.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檗碱抗肿瘤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小檗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概况及展望.方法总结小檗碱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结果小檗碱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结论小檗碱是有发展前景的抗肿瘤药.

    作者:王志红;林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临床用药特点和问题.方法调查我院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门诊处方中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使用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中口服品种24种,外用品种1种,注射液1种.结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正朝着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作者:林文盛;陈志霞;陈仁念;魏珠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肤康涂膜剂急性毒性与过敏性试验的研究

    目的对肤康涂膜剂进行了部分动物实验研究,包括皮肤急性毒性试验、过敏皮肤性试验,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将不同剂量的肤康涂膜剂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急性毒性情况;采用致敏与激发接触肤康涂膜剂,观察动物过敏情况.结果肤康涂膜剂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无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结论外用肤康涂膜未产生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

    作者:盛国荣;谢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呋喃妥因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研究糖衣对呋喃妥因片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并设计t检验.结果糖衣溶液在300~400nm范围内无吸收,重复性试验(n=5),RSD=0.44%,稳定性较好,(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衣对呋喃妥因片的含量测定无干扰,不除糖衣可以直接测定呋喃妥因片的含量.

    作者:罗丽娟;谢琼玉;王晓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耦合剂的快速配制

    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甘油润湿后,迅速搅拌分散在沸水中,能快速膨胀胶溶而制得耦合剂,较常法节能省时.

    作者:朱功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牡荆根的鉴别

    本文对牡荆根的来源、原植物、性状、鉴别做了研究,其方法简便、可靠、易于掌握,在实践中可行.

    作者:高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中药汤剂与剂型改革

    中药汤剂多为复方,复方群药合煎液与方药单煎合并液所含的成分往往有差异,药效也不完全相同.因为煎煮过程中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单药分煎后合并不能等同于群药合煎.

    作者:张碧玉;张丽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000年~2003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0年~2003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量逐年增加,缓、控释制剂用量稳步上升,哌替啶用量下降.结论麻醉药品的使用趋于合理.

    作者:陈琴;黄慧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阿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建立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F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对阿昔洛韦葡萄糖注射进行干扰试验考查,采用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进行试验,结果无干扰作用.

    作者:陈宝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丙酮提取法在蜂毒提纯中的应用

    粗蜂毒多数采用层析分离的方法进行提纯,为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成本,我们用丙酮提取法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用丙酮处理后的蜂毒不仅能把蜂蜜去除干净,还使蜂毒的溶血活力从52%提高到90%,水分含量从8.2%下降到2.4%,得率也达到了87.3%.这说明用丙酮法替代层析法是可行的.

    作者:俞玉忠;倪明敏;周正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住院处方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住院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的住院处方,分析其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处方.结果与结论我院抗生素类药物的利用基本合理,但仍有此一应加以改进.

    作者:徐雯;应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对鼠实验性肝脏外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DCBI)对小鼠实验性肝脏外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小鼠肝部分切除术模型,用DCBI防治,测定血葡萄糖、肝葡萄糖含量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实验组血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肝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LT、AST显著降低.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对鼠实验性肝脏外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继革;陈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及其相关物质二醇物的含量

    目的测定氯霉素滴眼液及其相关物质二醇物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 ODS(150mm×4.6mm,5μm)(0.04mol·L-1、pH7.0)醋酸盐缓冲液;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5nm;进样量10μL;柱温40℃.结果氯霉素在20.0~3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3%;二醇物在2.0~3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7%;氯霉素RSD(n=6)为0.9~1.6%,二醇物RSD(n=6)为1.1~1.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性高,为药物生产、贮存过程中产品质量分析提供更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

    作者:庄江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玉屏风粗多糖的提取及药理实验

    目的观察玉屏风粗多糖对肿瘤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提取多糖,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玉屏风粗多糖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动物的免疫功能有升高的趋势.结论玉屏风粗多糖有一定的扶正驱邪的作用.

    作者:周春权;姚欣;林静瑜;周凡;倪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逍遥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逍遥丸(浓缩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KR100 5C18色谱柱(250×4.6mm)流动相:乙腈-水(20∶8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222~1.77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n=6),重复性良好,RSD=1.3%(n=6),平均回收率97.9%,RSD=0.8%(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庄秋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概述

    介绍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的比较研究,建议深入开展两者的比较研究,尽快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认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王政;谢素治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闽产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黄花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SE-54石英毛细管柱共分离出38个峰,鉴定出其中的2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45%.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黄花蒿是优良的药用植物,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作者:兰瑞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例药物中毒病人的快速定性分析

    本文介绍1例中毒病人疑为药物中毒,从洗胃液中进行快速定性分析,检查结果系氯普噻吨中毒,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患者很快治愈出院.

    作者:陈赛贞;袁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促进药物口服吸收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促进药物口服吸收中的应用.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总结归纳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促进药物口服吸收中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较好地促进药物的口服吸收.

    作者:张峻颖;黄罗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中成药是中药的组成部份,在临床治病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但临床使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中药潜在毒性,辩证施治,对症用药以及中成药的滥用等.应合理使用,以确保临床的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梁识崇;陈英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