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香
目的:比较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40R与甘舒霖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6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用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30R治疗, B组用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40R治疗,A组每日早、晚餐前15~30 min皮下注射甘舒霖30R,B组每日早、晚餐前15~30 min皮下注射甘舒霖40R。比较两组患者7个时点末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低血糖事件。结果 B组三餐后血糖明显低于A组(P<0.05),空腹血糖(FBG)两组相似;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甘舒霖40R对餐后血糖(2HBG)控制更满意,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王论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6月应用手法复位治疗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舒适护理组(37例)与常规护理组(37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即按照普通模式护理,舒适护理组则应用舒适护理,观察患者复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 ),且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中的作用。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给予药物降压治疗,采用袖带式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仪,记录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舒张压、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24 h平均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24 h后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值均为良好。结论氯沙坦钾单用或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可在24小时内稳定控制血压,为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降压药物。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与莫沙必利联用方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5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与莫沙必利联用方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0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熊去氧胆酸与莫沙必利联用方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鼻-鼻窦内镜手术( FESS)后鼻腔冲洗频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制定鼻腔冲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耳鼻喉科就诊并接受鼻-鼻窦内镜手术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6例):三组均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行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各组冲洗频度不同:A组序贯冲洗即术后第2天开始2次/天,2周后改为1次/天;B组1次/天;C组2次/天。连续治疗2月,分别观察、统计、比较三组在治疗1月与2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月后A组疗效优于B、C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2月后A、B、C三组疗效依次递减,且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鼻-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频度影响临床疗效,序贯冲洗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一贯冲洗,应该作为临床鼻-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首选方法。
作者:尹三;王凤珍;杨美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临床确诊的102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中IL-6和MMP-9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观察比较脑出血患者在不同出血量(小、中、大量)时上述指标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与病情和出血量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6、hs-CRP和MMP-9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脑出血组患者中,大量出血组血清IL-6、hs-CRP和MMP-9水平高于中量出血组及小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血清IL-6、hs-CRP和MMP-9水平高于小量出血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均<0.05)。结论检测血清IL-6、hs-CRP和MMP-9水平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较高临床价值,且对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有积极的反应作用。
作者:王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方法将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口服孕三烯酮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孕三烯酮(剂量减半)的治疗方法,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并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要明显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差异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减少激素的使用量基础上还可以减少复发率。
作者:姚金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前恶性淋巴瘤发病较多,但脾淋巴瘤较少见,伴有骨髓毛细胞增多的病例更少有报道,我院2002年发现1例,又于2012年发现胃多发占位性病变,其临床典型症状报道如下。
作者:高晓冬;韩凤山;邹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宫颈粘连为妇科手术后的少见的并发症,可以导致痛经,继发不孕,难产等。我愿近收治1例足月妊娠并宫颈粘连病例,为我院近20年来首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云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84.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和喘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见效快,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主要成分为孟鲁司特钠,是能显著改善哮喘炎症指标的强效口服制剂。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生物测定显示,孟鲁司特对I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有高度亲和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与其I型受体结合。通过上述作用来抑制白三烯介导的效应如支气管收缩、粘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等。从而达到缓解喘息的目的。其不良反应报告有感染、出血倾向、鼻衄、心悸、胃肠道紊乱、过敏等,亦有神经系统紊乱及精神系统紊乱的报告。
作者:田京晓;李锦霞;杨俊营;陈会昌;胡巍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心脏穿透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救治心脏穿透伤14例,根据外伤史、体表伤口及临床征象进行早期诊断,均急诊手术。结果11例痊愈,1例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术中死于心力衰竭,1例手术后39天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心脏穿透伤病情危急,快速明确诊断、迅速及时手术控制出血解除心脏压塞及术后合理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尹宏建;秦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用PDCA和环节质量把控的手段提升保洁人员医院感染HAI(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防控执行力。方法自2012-05~2014-05根据医院内保洁人员的现状,运用PDCA和环节质量把控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计划及实施方案,加强环节质量的重点把控,通过检查、处理不断循环渐进,促进保洁人员在工作环节中主动参与到HAI防控,自觉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结果保洁人员的HAI的防控意识增强,自身防护意识逐步增强,在HAI防控的操作流程的执行力明显提升,执行力的统计学分析P值<0.01有明显意义。结论运用PDCA和环节质量把控对保洁人员进行管理可提高执行力,降低医院感染率,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洁净的就医环境。
作者:兰雁;罗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院这个巨大的“数据库”,面临着数据迅速膨胀变大,大数据的到来对医院统计工作者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医院的发展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氛围下,医院如何充分运用医院统计信息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基础以及竞争优势的源泉。
作者:舒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切口出血、胆内胆管残余结石、胆漏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78.18%。结论急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文娟;殷月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 ICC)患者术后的预后相关的临床影响因随。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肿瘤科诊断并治疗的98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Log-rank法进行各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8例入选患者的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4.07%、32.40%、19.82%。根治性手术患者、姑息性手术患者和非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21个月和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肝吸虫病史、术前血清AFP、CA199、CEA、总胆红素、AST水平是I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ICC患者术前血清CEA、血清CA199、总胆红素为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手术是ICC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血清CEA、血清CA199、总胆红素是ICC病人术后预后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常金哲;王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3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18)与观察组(2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一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心绞痛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脂下降以及生活质量满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到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晓艳;张芳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6例胃溃疡患者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给予中医辩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西医治疗方案相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6月确诊为神经性耳鸣的患者共90例进行分组对照,将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45例)和西药常规治疗组(45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穴位注射组在使用西药的同时给予耳穴穴位注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00)。结论采用耳部穴位注射对于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
作者:赵惠智;张蕾;邹芙蓉;李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单纯髓核摘除术、腰椎融合术两种术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我院诊治的1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其中I组( n=81)采用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 II组( n=98)采用椎间盘摘除联合腰椎融合术,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的腰腿痛症状疼痛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复查,I组头侧邻近节段退变率显著低于II组(P<0.05)。结论单纯髓核摘除术、腰椎融合术两种术式均能早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单纯髓核摘除术长期随访较少发生病变间隙头侧邻近节段退变。
作者:雷军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