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罡;潘之颖;赵铁柱;娄亚先(综述);卢光明(审校)
目的:探讨急诊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为急诊诊断及治疗周期性麻痹积累临床资料。方法分析急诊28例周期性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病发病年龄20~40岁居多占60.7%,男性高于女性(6:1),有原发病(甲亢)者占46.4%,有明显发病诱因者占67.9;临床表现下肢瘫多见占85.7%,四肢瘫占28.6%,双侧对称者占89.3%;辅助检查低钾占78.6%、正常钾低镁14.3%、高钾低镁7.1%。ECG异常者占53.6%,其中典型低钾表现仅占39.3%;经积极多途径补钾和(或)镁,患者全部康复,无死亡或病情加重。结论周期性麻痹继发于甲亢的比例较高,预防此病应更多关注20~40岁男性患者。临床对称性瘫痪是其特征,且以下肢为主。诊断中低钾多见,但不可忽视低镁的存在, ECG诊断应充分考虑其较低的敏感性。治疗应以实验室检查为依据方可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张晓燕;苏玲;胡嘉坤;刘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股骨近端骨折作为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传统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手段为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患者多伴发骨质疏松,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股骨近端骨折治疗手段得到不断更新,通过总结股骨近端骨折治疗进展,旨在为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孙瑞轩;陈天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搜集2011年3月~2013年3月计划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4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73例术中采用椎管内麻醉,B组73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分析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的可控性及连续性要优于B组,但患者术后疗效及预后较B组差。结论掌握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急性阑尾炎尤为重要。
作者:林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需学监护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采用查阅文献结合病例分析,设药学监护组、对照组进行研究,依据COPD并发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特点,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有针对性提出用药建议。结果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学监护,降低了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同时患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实施的药学监护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到治疗效果,为医院药学的发展和临床药师的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张琴;卢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磁共振对国人脑进行三维重建以便清晰显示脑内解剖结构,以便建立脑部解剖的数字化图像。方法筛选25例中国中青年无脑部疾病的健康志愿者,利用1.5 T磁共振采集其脑部的影像数据,在计算机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ATLAB、SPM及Mango等多种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标准化和三维重建处理,以便立体显示脑深部解剖结构。结果采集的MRI脑图经过一系列校正处理后,对大脑皮质、髓质、脑室、基底核、脑干、小脑等主要结构进行提取并存入数据库,经过多步骤重建处理显示脑三维立体形态,在此基础上确定脑内三维坐标,再把解剖名称按一定顺序与脑部结构进行相应标注,从而通过多功能浏览器用鼠标点击不同层面的脑深部结构,即可实时显示其三维坐标及相应的中英文双语解剖名称,可进行交互式的操作,方便使用者浏览和学习脑部解剖。结论 MRI三维脑图谱对脑神经科学研究及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其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影像指导手术及微创手术等领域起着很大作用。
作者:颜志平;陈志伟;苏素联;罗万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成连琐样反应,临床症状重,伤后多有昏迷没有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就DAI的发生机制、国内外主要临床诊疗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杨永明;荔志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健康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成绩的提高,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药理学属于医学基础学科,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尤其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更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药理教学中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方可能在教学中取得明显效果,笔者认为在药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宫外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4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病情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利于患者采取正确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唐风月;王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站行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患者切口撕裂情况,总结切口撕裂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切口撕裂相关因素为临产、胎方位、胎先露、新生儿体重、子宫下段形成情况、麻醉效果。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勿盲目过多缝扎止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宜手术时机,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兴明;孙黎明;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了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行主责任护士负责制的护理经验。以主责任护士护理组为工作单元,1名主管护师带领组内成员全面负责患者术前完善检查,术后检测生命体征,妥善管理体位,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术后康复,疼痛管理。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时性,完整性,使病人安全满意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李子楠;杨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5月分娩并实施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术的合并子宫肌瘤的足月妊娠患者50例为治疗组,和随机选取的50例同期剖宫产单一手术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次、剖宫产指征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果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较治疗组明显增多、术中缩宫素使用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术后体温、术后产褥发生率、住院天数、复查恶露干净时间等状况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时行肌瘤切除术具有可行性。
作者:何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各种医疗保健检查、检验设施不断更新,成为人们预防保健、诊疗疾病的好帮手。检验、检查报告单是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引发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检验报告单若不能及时准确领取,会耽误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医疗安全隐患,也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1-2]。统计2009年~2011年由于检验、检查报告单误发、丢失、破损等原因引起的医患纠纷7起,占33.3%,为保证患者能及时准确领取门诊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单复诊,减少漏诊率,提升门诊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自2012年始尝试改进工作流程,对门诊检验、检查报告单进行分类、集中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作者:胡绍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对复杂性的肾结石患者予以微造瘘下经皮肾镜行钬激光碎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11月~2012年11月以来,治疗的136例复杂性的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一期行单通道的碎石取石:在术后的5-7天予以泌尿系平片的复查,其中108例结石达到一次取净,其一期清石率约为79.4%(108/136),其余10例为残留的小结石,予以体外的震波碎石。4例行中转开放式手术:其中2例患者术中出血较明显,以致视野模糊,经剥皮鞘后压迫5 min即好转,而继续操作却仍见出血,遂决定予以二期手术,而患者家属则要求实施开放式手术取石;其中2例由于通道迷失予以再次穿刺,但失败后中转为开放式手术。14例由于结石残留的较多行二期的碎石或者取石。其手术时间为105~220 min,(119.8±40.5)min。其术后住院为8~13天,(11.5±1.8)天。全部患者均未予双通道以及多通道的取石,均未出现肠管损伤或者胸膜损伤等临床并发症,均未出现穿刺失败,均未出现术中以及术后的大出血,没有输血,并且无一例出现术后的感染。136例经随访6~30个月,(19.5±8.5)月,有6例出现结石复发,经体外的震波碎石后均治愈。结论对复杂性的肾结石患者予以微造瘘下经皮肾镜行钬激光碎石,不仅高效安全,而且具有创伤小,与出血少,以及恢复快,和结石的清除率高等优点。
作者:曙光;曾春明;李羽佳;吕高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1],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由日本人川崎富于1967年首次报道。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MCLS患儿63例,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小2个月,3岁以下48例,3~6岁15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16例护理体会。
作者:向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芪参复康胶囊对生理应激促发的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低氧组,实验组(低氧+生理应激)和芪参复康胶囊干预组(低氧+生理应激+药物)组。通过测定大鼠肺湿/干比值、肺湿重/体重比值和与细支气管伴行小血管“袖套”面积/血管面积的比值来评定肺损伤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海马细胞外液中的NE含量、肺湿/干比值、肺含水率和血管“袖套”面积均显著高于低氧组( P均<0.05);干预组的海马细胞外液中的NE含量、肺湿/干比值、肺含水率和血管“袖套”面积均显著低于实验组( P均<0.05)。结论芪参复康胶囊能有效预防生理应激促发的低压低氧环境下的大鼠肺损伤。
作者:李允中;马文涛;袁卫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方法对138例小儿咳嗽患者采用止嗽散加味(麻黄、杏仁、桔梗、紫菀、冬花、白前、枇杷叶、桑白皮等)为基础方进行辩证加味治疗。结果治愈136例,总有效率99%。结论本方具有祛风散寒、宣肺止咳之功。
作者:史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需求不断提升,这给医院的医疗设备带来了新的挑战。医院投入较多医疗设备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诸多问题中,医疗设备维修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设备维修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致使医疗设备的使用受到影响,这不仅给患者检查治疗带来了不遍,同时还影响到医院的实际效益,因此,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院方备受困扰。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并且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大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央沟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临床分析。方法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2例中央沟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进行分析,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按Simpson 手术分级评定手术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8例,Simpson Ⅱ级切除4例,Simpson Ⅲ级切除10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复发1例。结论中央沟区矢状窦旁脑膜瘤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保护上矢状窦及中央沟静脉,提高肿瘤全切率。
作者:王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在拉贝洛尔对治疗急性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的作用。方法随机挑选符合急性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标准的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患者;对照组30例,采用拉贝洛尔治疗患者,将两组的血压变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数据显示卡托普利与拉贝洛尔组的患者病症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卡托普利组的患者在血压变异方面显著高于拉贝洛尔组的患者,此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P<0.05)。结论卡托普利能够明显的改善急性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通过提高血压变异而降低患者的死亡人数,此种效果明显优于拉贝洛尔,是一种有效的放心的药物。
作者:柳要伟;崔建洁;侯阳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术前认知干预对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给予常规术前访视,干预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测量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值及心率、血压值。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值,入手术室后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术前手术室护士对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认知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应激的应对水平,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任绪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