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键;金正贤;卞卫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来1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案和效果.结果:本组14例中,均痊愈出院,1例病人术后5d出现腹痛、腹胀,经保守治愈.随访至今,未见肠梗阻复发症状.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损伤轻、术中暴露好、术后恢复快、再粘连几率小,是术后肠粘连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小龙;张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胸腔置管引流联合香菇多糖加顺铂与香菇多糖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9-07~2011 -06收治的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进行胸腔置管引流后,左侧胸腔先随机注入香菇多糖加顺铂或香菇多糖单药治疗,右侧胸腔则注入另一组药物治疗.1次/周,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侧胸腔积液的改善情况.结果:顺铂加香菇多糖组总有效率72.22%,香菇多糖组总有效率3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采用胸腔置管引流联合顺铂加香菇多糖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以较好的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的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奕宇;邹文蕙;杨文;唐武兵;伍楚蓉;潘兴喜;张永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经验,并评估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病例,对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0例经过手术和精心的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是关键,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叶文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发生急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变血液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33例,共4752例次血液透析.170例次发生低血压,25例次发生心律失常,130例次发生症状性高血压,90例次发生肌肉痉挛.经积极处发生穿刺时渗血35例,血透中渗血52例,血透后渗血68例.其中2例因患者局部肢体未制动及1例下机时牵拉血路管至针头部分脱出,出血约50 mL,余渗血均少于5mL.结论:血液透析急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田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护理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9-12~ 2011 -01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患儿.结果:32例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中好转27例,未愈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建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T定位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及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并脑出血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 -01 ~2010 - 12共应用CT定位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及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进行分析.结果:CT定位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及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8例,术后CT复查45例,血肿基本消失14例,仍有少量血肿残留21例,血肿明显减少7例,血肿仅有少量被抽吸3例.术后近期疗效(1月内):良好15例,轻残22例,重残5例,死亡6例.结论:CT定位锥颅抽吸血肿及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手术创性小、疗效肯定,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韦丽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脑卒中的患病率已经从1992年的4.8%上升到2000年的12.8%[1].2008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第三次居民死亡主要原因》表明,中国城乡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其中,脑血管病居第一位,占死亡人数的22.45%[2].卒中致残对患者产生心理应激,随后因社会功能障碍、经济损失及孤独感等导致患者陷入无助、绝望的处境,从而引发抑郁[3].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沉默寡言,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对康复缺乏信心,不能主动进行康复训练甚至不愿配合治疗.卒中后抑郁不仅严重困扰患者,给其造成精神痛苦,对脑卒中的治疗及康复进程亦造成显著影响,受到神经科和精神科医师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亦日益深入,并有信心彻底治愈该病.
作者:邓超;葛北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病因及感染率.方法:利用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具有简单方便、无创伤性、无放射性、可反复、先进、即时、灵敏、特异、快速特点.结论:13C呼气试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军;马军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炎肝硬化晚期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将84例肝硬化晚期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对照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治疗性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体重、腹围、24h尿量、血浆及腹水中蛋白量及肌酐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技术是治疗肝炎肝硬化终末期顽固性腹水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因其价廉、易操作、疗效好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陆长春;蔺咏梅;皇甫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科3年来治疗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体会.方法:对50例(58只手)患儿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术,应用“Z”字成形或邻位皮瓣转移术,全厚皮片移植术包括虎口和指蹼成形术.结果:大部分患儿一次手术治疗成功,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需经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小儿烧伤后瘢痕挛缩原因、烧伤早期治疗存在的问题、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文现;耿金钟;郭甜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腔内超声结合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5 ~ 2011年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7例异位妊娠患者的术前经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诊断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经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为93%,显著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结论:经阴道超声能够准确诊断宫外孕,为临床发现病变,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腹腔镜、开腹术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探讨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 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01 ~2011 -01收治的8~11 cm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8例LM及25例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明显长于开腹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结论:LM于开腹手术相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安全可行.前提是手术医师要有丰富手术经验及缝合技术.如果子宫肌瘤较大手术时间会延长,与取出费时及缝合困难有关,但出血量无增加.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诊治特点,探讨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膀胱非上皮肿瘤临床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32 ~65岁.其中血尿6例,尿频2例,排尿困难1例,排尿晕厥2例.超声及CT检查发现11例膀胱占位病变,均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结果:9例良性肿瘤行单纯肿瘤剜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恶性肿瘤均行膀胱全切术.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放疗.随访3个月~3年.良性肿瘤均无复发,恶性肿瘤2例死于术后3年内,平均存活13个月.结论:膀胱非上皮性肿瘤临床上少见,病理类型复杂,恶性居多,预后较差.误诊率高,深部活检可提高其诊断率.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膀胱全切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良性肿瘤应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应争取广泛切除,结合其病理特点辅助放化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钟键;金正贤;卞卫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在C臂下采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从而消除椎间盘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结果:手术顺利,术后疗效满意,无1例并发症.结论:通过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臭氧髓核消融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农秀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指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及药源性损害,提出医务人员要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静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概述飞行应激对飞行员心理与生理的影响.认为应激时的心理反应与飞行员自身素质和对训练的适应性相关,而生理反应则与飞行员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相关,飞行员飞行训练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加速度等外因和机体自身的适应性密切相关.提出动态检测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激素水平,可因人而异拟定合理的飞行训练计划,对保障飞行员身心健康和飞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祝筱姬;胡德忠;褚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与CT血管造影(CTA)技术时阑尾的显示率和正常影像表现.方法:本文回顾分析114例利用MSCT的薄层容积扫描,重建健康阑尾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健康阑尾大管径可达8.5mm,阑尾管腔内可以含气,肠壁较薄,阑尾周围筋膜清晰,无增厚表现.结论: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是阑尾的佳显示技术;CT血管造影技术(CTA)对阑尾动脉的显示可以辅助阑尾的显示,但不能提高阑尾的显示率.
作者:李洪;皱庆;明兵;罗小兰;周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1~3岁的婴幼儿为主.76例患儿退热时间4~7d,62例治愈出院,14例好转出院,院外继续口服药治疗.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婴幼儿,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血清学MP1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秀华;赵红立;王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短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前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试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糖、血脂检测,比较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OGTT试验表明治疗后血糖水平控制理想,治疗后空腹血糖(FPG)、HbAlc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甘油三脂(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治疗高血糖,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作者:何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病情有轻有重.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以致难于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甚则昏倒,有发展为中风的可能.故及时防治眩晕,辨证施护尤为重要.
作者:程广红;孙永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