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胰腺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和影像学表现分析

董志永

关键词:胰腺炎, CT, 价值, 影像学
摘要: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于发病6h~5d内行CT检查。根据对病人临床治疗的随访从而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类型、胰腺肿胀、胰腺周围间隙积液、胆管结石、胰腺脓肿、肾前筋膜增厚等病变情况,比较各项指标的CT检查结果符合率,并分析CT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在急性胰腺炎确诊类型方面,水肿型胰腺炎、坏死型胰腺炎的CT检查结果符合率均达到85%以上,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胰腺肿胀、胰腺周围间隙积液、胰腺脓肿方面,与临床终诊断结果符合率均达到94%以上。肾前筋膜增厚、胆管结石CT检查结果符合率均不高,分别为75.00%和72.7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较高,胰腺肿胀、胰腺周围间隙积液等影像学表现CT扫描更佳,应在疑似胰腺炎急腹症诊断中优先考虑使用CT检查。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对照研究

    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66例,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2组,乳果糖组32例,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乳果糖为联合组34例,观察患者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高于乳果糖组(P<0.05)。两组在大便频次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明显优于单用乳果糖,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罗世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素氮、肌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更有利于清除大中分子毒素,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林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氧氟沙星耳镜下冲洗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耳镜下冲洗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耳镜直视下氧氟沙星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25%氯霉素滴耳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气导听阈值和骨导听阈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耳镜直视下氧氟沙星冲洗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安全、高效,且无内耳毒性的副作用。

    作者:熊剑丁;夏良勇;杨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管结石40例疗效观察

    对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过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结石均已取出。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傅江华;徐欣;王彦升;王峰;刘明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消化道外伤术后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应用比较

    选取我院消化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消化道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E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观察对象均于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EEN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PN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消化道外伤手术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供给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邹国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彭雪秀;林燕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与临床分析研究

    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然后对其进行CT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在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有60例,而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来说,其表现为单纯的胰腺体积增大的患者有60例,而体积增大且密度也增大,胰腺内坏死或者出血的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来说,CT诊断具有更加明显的表现形式,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胰腺炎的病理类型,从而增强治疗的准确性,且CT诊断对患者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作者:庞瑞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万应蝉花散联合抗生素治疗春季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春季结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色甘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色甘酸钠滴眼液联合万应蝉花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中治愈30例、好转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万应蝉花散联合抗生素对春季结膜炎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春季结膜炎的治疗效率,并且能够减少该病的复发率,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小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正畸治疗中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分析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成年双颌前突畸形患者。根据种植方式的不同分为助攻型组与自攻型组,观察两组矫治结束后支抗种植体的脱落数及自攻组治疗前后的X线投影测量值变化。结果两组支抗体的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所有支抗体在上颌、下颌的脱落率分别为6.9%、1.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拔牙间隙关系后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U1-SN、U1-L1、UL-EPlane、LL-EPlane、U1-Y、前牙覆盖均较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钉无需预备种植孔,对骨损伤相对要小,操作简便,能有效内收上颌前牙,矫治上颌前突,使支抗磨牙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家杰;崔国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临床治疗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分为颅内监测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脱水剂使用剂量、术后GCS评分及预后。结果对照组甘露醇使用时间为17.1±7.3d、剂量为900±75g,颅内监测组分别为10.4±5.7d、500±80g,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3.962、19.979,P<0.01)。两组患者颅内压均逐渐下降,GCS评分均逐渐升高。术后第1d开始,颅内监测组患者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d开始,颅内监测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颅内监测组预后不良率更低。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救治具有重要价值,可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并给予有效处置,可避免盲目使用脱水剂,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开华;冉启山;文远超;余云湖;王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急性胰腺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和影像学表现分析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于发病6h~5d内行CT检查。根据对病人临床治疗的随访从而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类型、胰腺肿胀、胰腺周围间隙积液、胆管结石、胰腺脓肿、肾前筋膜增厚等病变情况,比较各项指标的CT检查结果符合率,并分析CT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在急性胰腺炎确诊类型方面,水肿型胰腺炎、坏死型胰腺炎的CT检查结果符合率均达到85%以上,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胰腺肿胀、胰腺周围间隙积液、胰腺脓肿方面,与临床终诊断结果符合率均达到94%以上。肾前筋膜增厚、胆管结石CT检查结果符合率均不高,分别为75.00%和72.7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较高,胰腺肿胀、胰腺周围间隙积液等影像学表现CT扫描更佳,应在疑似胰腺炎急腹症诊断中优先考虑使用CT检查。

    作者:董志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实施功能神经术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都行全身麻醉,待手术结束前0.5h时,观察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而对照组按照同样的方式等量泵入生理盐水,比较诱导前、术后两组患者苏醒时的心率、动脉压及术后的呛咳次数、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前心率与动脉压无差异(P>0.05);而术后苏醒时,试验组患者的心率与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恢复主呼吸时间与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呛咳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啶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并减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兴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研究对象为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标准组两个组别。传统组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标准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指标:(1)预后有效率;(2)不良事件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的差异。结果:(1)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预后有效率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不良事件率更低,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治疗前两组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标准组相比于传统组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晕迷评分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脑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钟军;甘正凯;蒋其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并分别作为弹性成像组、常规组及联合组,诊断结束后,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三组的良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结果弹性成像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8.18%,常规超声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2.73%,联合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6.36%,联合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弹性成像组和常规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诊断价值,但为了进一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可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

    作者:彭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透析治疗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比照探析

    9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预后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平均血压、Scr与BUN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更为显著;试验组并发症率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改善各项生理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疗程,并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相较于保守治疗优势明显。

    作者:黄兵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牙桩核冠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前牙体缺损严重且不需要大角度改变牙体长轴的96例患者于根管治疗后随机均分为金属桩组与玻璃纤维桩组,并分别采用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进行桩核冠修复,临床观察1年。玻璃纤维组患牙修复的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金属桩组的79.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纤维组的2颗出现问题的患牙分别是桩松动与桩脱落,各占50%;而金属桩组的12颗出现问题的患牙主要为桩松动、桩脱落与牙龈炎症,分别占41.67%、25%及16.67%。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牙桩核冠修复中的效果优于树脂桩与金属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选择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及孟鲁司特钠口服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夜间咳醒次数、咳嗽积分、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夜间咳醒次数、咳嗽积分、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辉;苏伟强;陈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2980例足月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足月头位经阴道分娩产妇2980例,按胎数分为第一胎组和经产妇组,按年龄分为16~30岁组和31~44岁组,比较产妇会阴裂伤状况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第一胎组发生会阴Ⅱ度和Ⅲ度裂伤、侧切、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几率大于经产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30岁组侧切率明显高于31~44岁组。不论胎次、年龄,足月头位阴道顺产大部分会阴会裂伤,会阴裂伤以Ⅰ度为主,会阴严重裂伤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高,需避免会阴侧切成为常规。

    作者:刘楚妙;邝凤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商品名金因肽,由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对促进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本院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术后无特殊处理;治疗组使用金因肽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对比两组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术后第3d切口愈合及疼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术后第10d切口愈合分类及疼痛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与肉芽肿形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产妇术后第42、90d比较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裂开、硬结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降低感染率的作用。

    作者:邓娅莉;丁依玲;李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采取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QL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戴望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