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治疗新进展

吴长安;赵三鹏

关键词:胃癌, 综合治疗, 进展
摘要:手术、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胃癌单纯手术的疗效是有限的,晚期病人或术后复发或转移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和放疗。生物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胃癌的治疗要采取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模式。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23例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手术的适应证、术式选择以及操作要点。方法:23例复发患者中,1例行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融合手术治疗,22例采用微创后入路椎板开窗、椎管探查术治疗,采用Nokana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游离髓核未取净或残留髓核再突出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占44%。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作为再手术的治疗方法,优良率达87%,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VA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只要不出现椎管内广泛粘连或腰椎失稳、滑脱,小切口椎板开窗是理想的再手术术式。

    作者:曾宪帆;宋东辉;张蔚然;杨杰;王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贴脐结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

    目的:观察中药贴脐配合125I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贴脐治疗。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积分、KPS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贴脐配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可扶正补虚,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楠;吴毅伟;王长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结合髓芯减压打压植骨治疗犬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结合打压植骨治疗犬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以液氮冷冻法制作犬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将浸泡过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松质骨植入到股骨头内,对照组将松质骨植入股骨头内,术后进行X线摄片、标本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股骨头骨密度较术前增高,透光区较小,组织学显示实验组骨空陷窝数和脂肪细胞直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12周,扫描电镜可见再生软骨表面与正常透明软骨极为相似,成骨细胞增殖活跃,骨细胞成圆形,核膜清晰,趋于成熟。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坏死骨的吸收、修复与重建。

    作者:李晓明;郭东辉;石国君;李瑞亮;张洪相;苏长生;沈润斌;王红玉;李运美;袁福禄;韩广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期穴位贴敷对胆囊开腹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腹部手术后促进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有助于患者早日进食,改善机体营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10年6月-2012年1月,我们对50例胆囊开腹手术患者采用早期穴位贴敷,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益乐;朱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消化道液体灌注测压技术

    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发病机制不明,症状无特异性,缺乏有效的诊疗手段。消化道灌注测压可反映消化道动力性疾病的生理病理改变情况,准确反映消化道腔内基础压力及其压力变化的频率、幅度、动力指数等,对胃肠运动功能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价值。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动力监测的临床及基础试验中,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及胃肠外科术后消化道运动功能的评价有很大帮助作用。

    作者:李楠;尤胜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疏肝利胆中药对胆总管结石ENBD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中药对胆总管结石ENBD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取入选条件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各20例,于手术中、术后第5 d、第10 d分别以酶比色法、重氮试剂法、免疫比浊法测定胆汁中TBA、TBIL、UCB,TC、Ca2+、IgA、IgG浓度。结果:术后5 d中药组TBA(1076.5±117.3)umol/L、TBIL(660.7±74.6)μmol/L、胆汁引流量(598±106)mL分别高于对照组(893.3±108.4)μmol/L、(532±160.2)μmol/L、(421±86)mL,(P<0.05)。术后10 d中药组TBA(1242.3±136.5)μmol/L、TBIL(57.78±6.15)μmol/L、胆汁引流量(542±96)mL也分别高于对照组(950.4±142.4)μmol/L、(504±132.4)μmol/L、(437±76)mL,(P<0.05);但UCB(57.78±6.15)mmol/L、TC(1.25±1.04)mmol/L、Ca2+(0.82±0.15)mmol/L、IgG(0.599±0.32) mmol/L分别低于对照组(143.42±13.12) mmol/L、(1.73±1.07) mmol/L、(1.72±0.68) mmol/L、(0.991±0.688)mmol/L,(P<0.05)。结论:疏肝利胆中药可以促进肝脏分泌正常胆汁,增加胆汁排出量,快速减少术后胆汁中细菌,去除胆汁成石性因素。

    作者:沙盈盈;冯寿全;梁超;王雄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全麻骨科手术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全麻骨科手术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例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啶低剂量组(D1组),右美托咪啶高剂量(D2组)及对照组(C组),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拔管前(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降压药物使用率。结果:D1、D2组T1、T3时的HR、SBP、DBP变化明显大于T0,D1、D2组T1、T3时的HR、SBP、DBP变化明显低于C组(P<0.05)。D1、D2组的苏醒时间和D2组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明显长于C组,D1、D2组的降压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全麻老年骨科手术能减轻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杭建飞;田先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镇痛30例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使用非甾体镇痛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1],抑制前列腺素介导的化学或机械感受器增敏,从而产生持续镇痛作用。2011年5月-2012年1月我们通过观察使用新型非甾制剂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对PPH术后疼痛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志伟;吴达丰;鲁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酸磷酸激酶在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肌酸磷酸激酶(CK)在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27例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手术发现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12例,观察组2(行手术治疗发现无肠坏死者)15例,分别在入院时、术后第1 d、术后第3 d采静脉血,检测血标本中IFABP及CK的含量;正常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静脉血1次。结果:两观察组入院时血清IFABP及CK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第1 d,两观察组IFABP水平均降至正常,CK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第3 d,两观察组IFABP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而CK水平较前明显降低。结论:IFABP及CK是诊断肠缺血、肠坏死的敏感指标,且IFABP对肠梗阻术后的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闫万里;胡凯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0例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对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选用0.7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50μg混合液,对照组选用0.20%丁卡因加1.50%利多卡因混合液行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影响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寒战发生率为7%,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3%。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用于前列腺电切术效果确切,对循环系统干扰小,能降低术中寒战发生率。

    作者:黄连花;陈超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8例的体会

    200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8例,男66例,女52例;年龄15~72岁,平均45岁;发病原因:手术16例,外伤28例,产后10例。病程5~36d,平均11d。住院时间短3d,长59d,平均28d。伴有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炎者9例,原因不明者45例。部位:左下肢56例,右下肢47例,双下肢5例;临床分型:周围型11例,中央型79例,混合型18例。发病时间5~36d,平均值11d。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38例,血沉增快37例,纤维蛋白原增高56例,血脂增高65例。

    作者:秦前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胃癌治疗新进展

    手术、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胃癌单纯手术的疗效是有限的,晚期病人或术后复发或转移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和放疗。生物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胃癌的治疗要采取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模式。

    作者:吴长安;赵三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啶静脉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行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及术中知晓情况。方法:择期行LC患者240例,随机分均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D组给以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和维持,P组则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麻醉诱导、插管及腹腔充气的心血管反应;记录术中用药、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并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D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未见血压明显变化,腹腔充气血压升高(P<0.01),拔管后血压降低(P<0.01);P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降低(P<0.01)。D组麻醉和手术过程心率降低(P<0.01)而P组心率保持不变。P组清醒拔管时间均少于D组(P<0.05)。D组阿托品和乌拉地尔的使用较多(P<0.01),麻黄碱使用较少(P<0.05)。D组术后即时镇痛(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少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选择方法之一,术中注意右美托咪啶诱导给药速度、加强心率监护和管理,且无术中知晓发生。

    作者:吴纯西;李玉红;张寒冰;郭静;杜建龙;刘俊;何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瑞通立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6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系指血液因多种原因的影响,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3千万~6千万人患病,可并发下肢肿胀、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后遗症,严重可引起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我们于2013年1月-2013年4月,采用瑞通立联合尿激酶治疗下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应用“护场”理论治疗乳腺癌溃疡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7岁。2012年6月因左乳癌3年、破溃半年就诊。患者于2009年自扪及左乳房结节,B超检查考虑乳癌可能性大,大小约2 cm×2 cm。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坚持于外院口服中药治疗。2013年1月活检,病理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ER、PR及Her-2均(-)。由于既往行冠脉搭桥术,心功能不全,心脏情况不佳,不具备手术及放化疗适应证,考虑内分泌及靶向治疗获益不大,患者要求继续予中药治疗。2013年3月乳癌肿物增大至3 cm ×4 cm,乳腺胸廓处皮肤出现破溃,破溃处渗液,周边红肿。外院予康复新液外洗后外敷云南白药,未见愈合,且面积迅速增大,基底深凹。查体:左乳头凹陷,左乳上限可见一椭圆形包块,大小约6 cm×7 cm。肿物高处皮肤破溃,基底深凹,呈菜花样,可见脓苔、坏死肉芽、腐肉,伤口极易出血,腐肉难化难脱。渗出量大,滋水淋漓,渗液清稀,伴血腥液渗出。肿块周围质硬,边界不清,周围皮色不变,伴有恶臭(见图1)。予反复换药,抗生素治疗未见缓解。局部辨证属于“阴证”范畴,缺乏“护场”保护,容易内陷及走黄,缠绵难愈。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溃疡灶,将中药药液(花蕊石打粉、30 g、急性子30 g、蓖麻子30 g、干蟾10g、麝香1g、穿山甲6g、皂角刺15g、乳香10g、没药10 g,14剂,酒、姜汁调匀)加热至37°C,用无菌纱布浸泡湿敷。纱布变凉更换,重复2次,覆盖凡士林油纱2层。溃疡周围予中药(天花粉15 g、姜黄15g、白芷10g、赤芍15g、冰片6g、硫磺5g)打粉醋调外敷,早期每天换药4次,1周后改为每天换药2次。嘱患者注意加强营养。1周后溃疡渗液变清,渗出通畅,局部无明显疼痛,已无臭味,未见溃疡面扩张及加深。2周后溃疡中央出现新生肉芽组织,与基底结合紧密,溃疡边界清晰,大小约5 cm ×5 cm,无明显渗血,少量渗液,色澄清。仍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继续外用中药外敷,湿敷方中穿山甲加量至12 g,以加强透托之力;加用生黄芪30 g,以托毒外出。3个月后随访,溃疡面积缩小至3 cm ×3.5 cm,溃疡变浅,面色粉红,有新生组织,边界清晰,无明显渗液渗血,无异味(见图2);精神状况好转,乏力减轻,食欲好转,体重较治疗前上升4 kg。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溃疡面缩小75%,属于显效(溃疡面缩小>50%,超过1个月未再增大,渗出、恶臭减少)。

    作者:何佩珊;刘传波;张可睿;李泉旺;邢姝琴;胡凯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尿酸盐结晶在手足部位的沉积规律

    目的:了解尿酸盐结晶在人体手足的沉积部位,探索其分布规律。方法:128例痛风患者均在双源CT(DECT)上行手足部位的尿酸盐结晶扫描,利用痛风识别软件处理,记录绿色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并统计分析。结果:尿酸盐结晶在手足沉积部位依次为跖趾关节、腕骨韧带、跖趾骨肌腱、掌指关节、胫腓骨肌腱、指浅屈肌腱、踝关节、跗关节、腕关节。结论:尿酸盐结晶在痛风患者手足多部位均有沉积,除关节外,周围组织也存在大量尿酸盐结晶沉积现象。

    作者:张榜;崔炎;吴建萍;刘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偏光显微镜诊断早期尿石病

    目的:尿石发生早期难以确诊,本研究对有临床症状但影像学阴性的肾内微结石探索早期的诊断方法。方法:用乙二醇制作大白鼠草酸钙尿石动物模型,用偏光显微镜对模型动物的尿沉渣和对30例已确诊尿石患者的尿沉渣进行比较,观察尿沉渣中的红细胞、管型和晶体类型,找出其中相同的组分作为诊断指标;尿石患者用叶金胶囊治疗。结果:模型动物及尿石患者的尿沉渣中多数有晶化红细胞、少数有晶体管型,并伴有大量晶体。动物模型晶体可见一水、二水草酸钙晶,十字型晶或无定型尿酸晶。尿石患者晶体特点同时有微晶、亦可见晶体铸型。30例尿石患者口服叶金胶囊,其中有8例排出小结石或镜下结石。结论:用偏光显微镜诊断早期尿石病,方法简单可靠,具有可行性。

    作者:李永岚;王维民;王由;张亚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外伤41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外伤的疗效。方法:对41例手外伤急性期未手术和手术后出现坏死、感染的患者采用祛腐散、生肌散、生肌膏结合抗生素、消肿及坏死骨咬除的方法治疗。结果:41例愈合时间9~68 d,平均29 d。结论:年龄、就诊时间、是否有骨外露以及是否行骨咬除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就诊时间与愈合时间成正相关。

    作者:赵喆;马宝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节镜结合中药热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50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结合中药热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100例KOA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局麻下行关节镜清理术,结合中药热敷等治疗,对照组予中药热敷及抗炎镇痛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为80%,(P<0.05),治疗组Lysholm评分为(89.95±0.87)分,对照组为(76.37±1.28)分,(P<0.05)。结论:局麻下关节镜清理术结合中药热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单独中药热敷更显著。

    作者:何彦国;张志强;陈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52例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缪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