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助腹腔镜外科技术应用现状

赵宏志

关键词:手助, 腹腔镜, 外科技术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腹腔镜技术逐渐在临床应用,但由于腹腔镜手术缺少三维视觉、手的触觉不敏感等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复杂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手助腹腔镜外科(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方式,需要切一长6~7 cm的手助切口,在保持气腹状态下,允许外科医生将一只手进入腹腔配合腹腔镜器械完成较复杂的手术操作[1-2].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膏对创面愈合的作用

    目的:观察创伤膏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换药,创面涂抹创伤膏;对照组常规换药.比较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率、症状体征、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组织学观察的差异.结果:用药4周后,总体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率和抑菌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膏能够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阎伟;刘西斗;阎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胆囊颈部结石的腹腔镜切除治疗

    目的:探讨胆囊颈部结石伴发胆囊炎的腹腔镜切除方法.方法:226例胆囊颈部结石,根据胆囊炎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胆囊顺行切除、逆行切除和顺逆结合切除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不同情况的胆囊颈部结石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术中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吴瑜;王庆;勾承月;李宁;王震宇;邹富胜;赵宏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肾功能衰竭13例

    2005年10月-2007年9月,我院微创外科中心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输尿管镜下D-J管内置、微通道经皮肾碎石取石术(mPCNL)及一期经皮肾穿刺造瘘、二期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术后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KSWL)等微创方法治疗13例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衰竭,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康清;樊华林;匡春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浮挂引流药线对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作用

    目的:研究浮挂引流药线对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煨脓祛腐的作用.方法:65例患者分为3组,均采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A组为浮挂引流药线组,B组为浮挂引流线组,C组为不挂浮线组.分别从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分泌物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一次手术治愈率等方面比较疗效.结果:浮挂引流药线组在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分泌物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浮挂引流药线对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有煨脓祛腐的作用.

    作者:金振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助腹腔镜外科技术应用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腹腔镜技术逐渐在临床应用,但由于腹腔镜手术缺少三维视觉、手的触觉不敏感等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复杂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手助腹腔镜外科(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方式,需要切一长6~7 cm的手助切口,在保持气腹状态下,允许外科医生将一只手进入腹腔配合腹腔镜器械完成较复杂的手术操作[1-2].

    作者:赵宏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合并肠梗阻的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41例

    目的:探讨合并肠梗阻的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的适应证、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41例合并有肠梗阻的左半结肠癌病例,术中采用肠道灌洗,一期切除吻合.结果:4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7例.结论:只要手术适应证掌握得当,处理方法合理,合并肠梗阻的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作者:吴善水;吴荣兴;王文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18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合并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在重症监护、内镜技术、药物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使SAP的治疗效果有了较大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痊愈.

    作者:魏云志;丁守成;刘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Shouldice术与Lichtenstein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对照

    目的:比较Shouldice和Lichtenstein斜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两位高年资医师完成的Shouldice术和Lichtenstein术的资料,对两类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及术后复发上的差异无显著性;Shouldice术手术费用低,术后异物感小;Lichtenstein术在手术时间和牵拉感方面有优越性.结论:两类手术各有特点,疝修补术应按个体化处理.

    作者:石瑜;陈欣;王巍松;严光亮;田斌;夏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壁滑膜肉瘤1例病例报告

    患者男,47岁.因腹壁肿块3年于2007年5月就诊.肿块逐渐增大,于1年前增大约5 cm×5 cm×5 cm.曾行手术切除,术后3个月复发,增大迅速,脐右侧偏上可见一约8 cm×7 cm的肿块及一长约4 cm的手术疤痕,质硬,表面光滑,底部活动度尚可,四周活动度差,无压痛.

    作者:李明远;陈江敏;朱汉权;张记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贞芪扶正颗粒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骨髓毒性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的骨髓抑制毒性反应与贞芪扶正颗粒的解毒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回顾性调查接受FOLFOX或FOLFIRI联合化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血白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数量,154例分为FOLFOX、FOLFOX+贞芪扶正颗粒、FOLFIRI、FOLFIRI+贞芪扶正颗粒和对照等5组,化疗均为1疗程/月,共6疗程.第1次化疗后1月开始监测各组的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与血小板数量,1次/月,至化疗结束后3个月,共9次.结果:比较对照组,FOLFOX和FOLFIRI组的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量和平均体积均明显下降,并随化疗次数增加而下降,化疗结束后3月恢复至正常.加贞芪扶正颗粒的两组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量和平均体积下降幅度则明显小于无贞芪扶正颗粒组.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常见的FOLFOX或FOLFIRI方案联合化疗均可导致三系骨髓抑制,随化疗次数增加而加重.贞芪扶正颗粒有不同程度的解毒保护作用.

    作者:黄常新;陈灵芝;赵建刚;杨关根;王宇军;左振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钳夹经皮固定治疗青少年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

    按Lauge-Hansen[1]分类方法,踝关节旋后外旋型损伤共分为4度,其中3度骨折较为常见,而4度则多需手术切开治疗.对于青少年的踝关节旋后外旋型3度骨折,因患者骨骺尚未完全闭合,为临床治疗此种损伤增加了难度.

    作者:陈洪干;张江涛;吴亦新;李冰冰;陈伏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骨科大手术前后凝血系统相关指标改变对监测DVT发生的意义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机体凝血系统改变有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前24h、术后24 h和72 h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PL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I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IB)测定.结果:有8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其术前24 h与术后24 h和72 h的PLC、APTT和FIB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比较,术前APTT和FIB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 h、72 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PIE)、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动态监测对骨科大手术后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徐生根;毛强;毛兆光;俞光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煨脓生肌法治疗足跟部组织损伤38例

    目的:探索煨脓生肌疗法再生修复足跟部伴有跟腱、跟骨、脂肪垫等组织损伤的机制与质量.方法:38例患者均采用煨脓生肌疗法,局部外敷煨脓生肌膏,全身应用抗生素,记录治疗过程和愈合质量.结果:38例全部治愈,皮肤表面光滑平整,感觉正常,34例外形与功能正常,4例行走和负重功能基本正常.结论:煨脓生肌疗法方法简便,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治疗足跟部组织损伤能够大限度地维护足跟的外形与功能.

    作者:高步营;王本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23例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23例和观察组18例,针刺组采用针刺结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小便恢复正常,但针刺组平均治疗时间(2.1±0.4)周明显短于观察组(4.8±0.7)周.结论:针刺结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可明显缩短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治疗时间,促进其康复.

    作者:叶和松;周小庆;张巧玲;周东;李朋;蓝伟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气化瘀中药对大鼠糖尿病皮肤溃疡TGF-β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及其拆方(益气方和化瘀方)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化瘀组、贝复剂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外科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以贝复剂为西药阳性对照,运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的技术手段分别检测各组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 RI)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模型组TGF-βRI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P>0.05);益气化瘀方组创面TGF-β RI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糖尿病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与TGF-βRI的表达量可能无直接关系,益气化瘀中药可能通过增加TGF-β1与其受体的结合量,间接促进TGF-β1发挥其生物学活性,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张臻;阙华发;朱元颖;王云飞;刘晓鸫;郑培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金丸对大鼠炎性疼痛前列腺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大鼠炎性疼痛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制备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塞来昔布胶囊组,小金丸高、中、低剂量组.连续药物干预4周后,HE染色法观察炎性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法并结合图形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前列腺组织NGF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NGF呈强表达;小金丸高、中剂量组及塞来昔布胶囊组较模型组NGF表达明显降低(P<0.01);小金丸高剂量组NGF表达较塞来昔布胶囊组无显著差异(P>0.05),较中、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小金丸可抑制前列腺炎性疼痛大鼠前列腺组织NGF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此抑制作用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作者:曲晓伟;张培海;尹静;张蜀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枳术汤加味对外科手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枳术汤加味对外科手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外科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中药组(n=52),分别检测两组病人术前1 d、术后1、3、7 d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C反应蛋白(CRP)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浆DAO、D-乳酸、CRP浓度术后1、3,7 d明显升高,与术前1 d比较P<0.01;中药组各项指标术后1、3 d升高,术后7 d恢复正常水平,DAO、D-乳酸均低于对照组P<0.01;CRP术后3、7 d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科手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肠黏膜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中药枳术汤加味对患者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家衡;刘彦;金太欣;罗东;陈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黏膜反应30例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防治放射性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病人在放疗期间应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照组常规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但对照组中5例病人因黏膜反应严重,放疗过程中被迫中断1~2周;放射性黏膜损伤反应程度、黏膜损伤的出现时间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能减低鼻咽癌放射性黏膜反应临床症状,推迟其出现的时间,提高鼻咽癌放疗完成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石闻光;侯炜;周雍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NF-кB的表达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NF-кB)的表达以及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NF-кB蛋白的表达,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TNF-α的水平.结果:慢性胰腺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к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增加.大承气颗粒治疗组及丹参治疗组NF-кB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胰腺炎导致大鼠肝组织NF-кB蛋白的表达升高,大承气颗粒及丹参对NF-кB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鹏;赵战朝;梁泉;薛承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的疗效.方法:局麻下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63例75个椎体,椎体转移肿瘤4例5个椎体,血管瘤2例2个椎体.采用后路椎弓根入路.双侧18椎,余均为单侧.结果:随访5~24个月,患者胸腰背疼痛缓解明显,脊柱后凸畸形及椎体高度恢复明显.结论:该手术治疗中老年中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效果满意.

    作者:贾晋荣;胡浩;毛宇芳;邹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