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林瑞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肠, 分期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分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6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则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较对照组的66.7%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结肠镜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分期治疗方案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充血、糜烂、水肿以及溃疡等症状,更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予以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血脂正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治疗的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试验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35%)明显低于于对照组(20.6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其作用机制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加快冠心病的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瑞珺;徐海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宫颈锥切手术残留宫颈不同缝合方法的对比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宫颈锥切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8”字缝合法,试验组给予荷包缝合法。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对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44.12±9.49ml,手术时间为22.89±8.60min,术后出血量为18.35±4.37ml;对照组分别为75.34±12.01ml,33.23±10.55min,32.67±12.59ml。试验组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2例宫颈管粘连,试验组未发生,P>0.05。对于进行宫颈锥切手术的患者应当采取荷包缝合的方式,此种方式操作时间短、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常晓红;王春艳;李彦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组联合应用缬沙坦和肾炎康复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血肌酐、血浆白蛋白水平、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Scr、24h尿蛋白、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联合应用肾炎康复片和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够有效改善各项生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沈明亮;林永明;陈英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治疗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试验组2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选择常规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的排气时间上,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并发率为16.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治疗,身体损伤较小,疼痛程度低,恢复时间短,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高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扩容联合促宫颈成熟治疗对羊水过少足月妊娠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扩容联合促宫颈成熟治疗对羊水过少足月妊娠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妇产科羊水过少足月妊娠孕妇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扩容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促宫颈成熟治疗。比较两组围产期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容联合促宫颈成熟治疗通过改善宫颈成熟度从而提高羊水过少足月妊娠孕妇顺产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雪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同的腹腔冲洗液对阑尾穿孔手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

    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穿孔患者120例,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甲硝唑氯化钠溶液进行腹腔冲洗;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尔泰溶液进行腹腔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同时对比组间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腔脓肿情况并维持半年进行随访记录肠粘连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腔脓肿情况少于对照组;治疗后随访半年,对照组发生2例肠粘连。具体数据比较后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临床中阑尾穿孔患者,术后采用尔泰溶液进行腹腔冲洗可以显著使腹胀等症状快速好转,且治愈率高,术后肠粘连几率低,善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节护理对眼科患者的影响研究

    将我院90例眼科患者抽签随机共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5例,应用细节护理理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环境、感染、用药、饮食的细节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5.03±5.86、42.83±6.03分,与对照组50.11±4.39、52.76±5.34分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整体评价优良度91.11%,与对照组77.78%比较显著较高(P<0.05)。细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凤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催乳及康复的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9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95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BC-2000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康复和泌乳情况。观察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24h子宫下降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泌乳量足时间、量多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乳腺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2h乳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后康复,增加产妇泌乳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英;陈锦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略低于对照组(12.8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关节置换、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相当,但PFNA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较有优势。

    作者:万仲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探讨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等。观察组患者经改良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发生护理缺陷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时,应当密切留意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及时有效的保证与患者的沟通,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殷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硫酸镁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征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妊高征(PIH)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6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单药治疗,试验组采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母婴预后情况。1疗程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试验组血清尿素氮、尿酸、胱抑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母婴不良预后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硫酸镁及硝苯地平治疗PIH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及母婴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舒伟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球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球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产后出血的48例患者,根据止血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切除法对其产后出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球囊压迫宫腔法对患者的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止血方式治疗后的止血有效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止血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止血率也为100%,两组患者在术后止血效果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恢复较慢,且子宫正常生理功能受损,严重者有并发症产生。因此在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情况上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球囊压迫宫腔法进行产后出血治疗的疗效高,且方法简便易行,既可以保留子宫正常生理功能,又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宫晓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DR在尘肺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84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高千伏胸片摄影,观察组则采取DR摄片诊断方式。观察两组胸片质量以及摄片清晰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患者的1级胸片质量占比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摄片清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尘肺病筛查工作中,数字化X线摄影具有极佳的成像质量,其能够清晰显示肺内解剖标志,有力支持了尘肺病筛查工作,具有积极的检测意义。

    作者:黄宁;李丽霞;左金宝;伍武;黄建桂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将我院收治23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15例)患者实施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115例)则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9%,明显低于研究组98.26%,两组数值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在脑梗塞临床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临床效果较佳,应广泛运用。

    作者:李锐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研究

    将80例超早期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24、14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2例患者中17例临床治愈,治愈率为40.47%,显著高于对照组13.1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P<0.05。观察组发生颅内少量渗血3例,经治疗未出现进一步加重;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死亡。静脉用尿激酶溶栓在超早期脑梗塞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性较好。

    作者:吴小林;廖士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氟桂利嗪单用及联用血塞通治疗老年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单用氟桂利嗪及联合应用血塞通对老年偏头痛(MR)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在2012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96例MR患者作为疗效分析对象,分为氟桂利嗪组、联用组,联用组的治疗药物包括血塞通与氟桂利嗪。结果联合组MR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氟桂利嗪组为77.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血塞通、氟桂利嗪对MR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氟桂利嗪。

    作者:覃燕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梁燕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D-二聚体及凝血3项联合检测预防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作用

    对应用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孕妇实施产前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选择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未孕女性各50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研究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孕妇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指标较非孕女性有明显差异,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胜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尖不同阶段肥厚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尖不同阶段肥厚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例为试验组,其中根据不同患者年龄不同将试验组的50例患者分成A、B、C、D四组,每组患者平均年龄相差10岁。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心间各节段室壁厚度和心电图中胸导联、肢体导联的T、R波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差异。结果对于四组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尖端及心电图的检测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各组患各项检测参数比较结果显示,P>0.05,显示差异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AT、Lad这两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Vd、IVSd、LVPWd、LVEF这几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0.05,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应用用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下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胆囊炎胆结石的老年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中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3.18%(4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1%(36例),上述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腹腔镜手术比之开腹手术,在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中,更具临床价值。

    作者:刘贵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