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红;钟远辉
目的:分析研究使用甲状腺近全切术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共42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试验组患者使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无复发,手术时间长,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给予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降低手术后的复发率,值得应用。
作者:唐玉玲;郑高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足月妊娠胎儿临产出现胎儿窘迫时采用剖宫产术或者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资料分析我院产科足月妊娠临产妇女,因存在胎儿窘迫,故采取剖宫产术或阴道助产方式进行分娩的病历资料,126例分2组(即剖宫产组及阴道助产组),各73例。结果剖宫产组中引起胎儿窘迫的主要因素是头盆不称。阴道助产组中引起胎儿窘迫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出现延长。剖宫产组中,宫口开大小于3cm的产妇例数明显多于阴道助产组;剖宫产组中S+3产妇例数明显少于阴道助产组(P<0.05)。剖宫产组出现新生儿窒息共25例(34.2%),阴道助产组出现新生儿窒息共27例(37.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科中对于存在胎儿窘迫,需采取剖宫产术或者阴道助产方式进行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采用剖宫产术或者阴道助产后围产儿结局均良好。
作者:陈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索大承气汤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以常规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营养支持等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性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内服大承气汤。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仑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10月收治的7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并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81.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7.89%,对照组为21.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加快患者疾病的康复,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射频联合局部填塞止血与常规前后鼻孔填塞止血在鼻出血诊治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止血,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射频联合局部填塞止血。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一次鼻出血控制率为97.5%,耐受评分为2.38±0.08分,住院时间为2.38±0.08d,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为5.0%,而对照组的一次鼻出血控制率为74.4%,耐受评分为7.91±0.13分,住院时间为6.61±0.35d,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为14.6%,两组观察指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联合局部填塞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德;程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6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对照组患者给予6.25mg/d,以3个月为一个治疗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血清雌二醇、促黄体激素及孕酮等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之前有所减小,但试验组患者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血清雌二醇、促黄体激素及孕酮等指标变化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优于6.25mg/d,临床应广泛应用。
作者:黄少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对56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认真的术后病情观察及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正确的出院指导。本组患者无一例并发感染,术后功能恢复均达到满意效果。加强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邓欢;肖枫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方法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各54例,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5.28±8.27mmHg和76.81±5.10mmHg,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降压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宇;祝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行优质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9例患者比较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占4%,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9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占45%,7例患者比较满意,占35%,4例患者不满意,占20%,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治疗和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葛凤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对亚健康的分类及健康指导干预的效果,探讨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的优势及意义。方法将200名亚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西医体检+健康指导,观察组增加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体质类型予健康指导,采用亚健康评价问卷评估受试者的亚健康状态。结果体质辨识分类发现亚健康个体中无平和质个体,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为常见(27.0%);与干预前相比,对照组在胃肠症状、心血管症状方面干预后评分明显较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疲劳症状、精神症状及免疫力症状和总分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对亚健康个体进行健康指导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干预,在亚健康调理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择16例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例。研究组给予血栓通胶囊+艾条外熏梨状肌+复方丹参注射液三联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时间短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通胶囊+艾条外熏梨状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疗效可靠,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萍;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130例胃溃疡门诊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转阴率、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84.6%,止血时间6.3±2.5d,与对照组的58.5%和9.9±2.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轻度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观察组患者无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优于法莫替丁,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Hp感染率,缩短止血时间,同时安全性较佳,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治疗前检测对照组和感染组儿童的CRP和WBC,并进行比较。细菌感染组在抗生素治疗48h后检测CRP和WBC,比较治疗前后结果。结果治疗前病毒感染组的CRP和WB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CRP和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WBC和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可作为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指标,CRP联合WBC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小红;黄国清;陈六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处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参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减轻,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33%(49/61),与观察组的93.44%(57/61)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改善水平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参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多项血液指标均能得到有效恢复,能显著改善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嘉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采用随机化分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珂立苏治疗,对照组给予固尔苏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在用药治疗12h及24h后,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中pH、PO2均较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新生儿升高的程度与对照组接近,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PCO2均较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新生儿降低的程度与对照组接近,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用药治疗期间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珂立苏与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可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是珂立苏价格低于固尔苏,性价比相对较高,在临床应用具有更好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叶春华;张路;齐华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云南汉族人群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 ̄1639A/G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与其他民族间的差异,为临床应用华法林初始剂量及维持剂量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以提高病人应用华法林的依从性。方法采集30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INR值在1.5~3.0患者的外周血液,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英简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英简RFLP)分析技术,评价VKORC1 ̄1639 A/G基因的基因型。结果所有样本中,AA型为204例(占68%)、AG型为87例(占29%)、GG型为9例(占3%),等位基因A占82.5%,等位基因G占17.5%。所需华法林维持剂量GG型(4.83±1.15 mg/d)>AG 型(3.57±1.62mg/d)>AA型(2.72±1.35)mg/d。此外,云南汉族人群VKORC1 ̄1639A/G 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性别和年龄上无差异,但与高加索等欧美人群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与VKORC11173 C/T 及VKORC13730 A/G 存在高度连锁不平衡。结论 VKORC1基因多态性是一项对华法林个体间用量之间的差异有所影响的重要遗传因素,其还能够对患者VKORC1 ̄1639位点给予准确基因分型,可指导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治疗。
作者:李文慧;郭刚;邓建强;龙仁;林少影;许冰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至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长期以及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β2 ̄微球蛋白(β2 ̄MG)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β2 ̄MG、PTH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β2 ̄MG、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β2 ̄MG、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β2 ̄MG、P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有效清除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体内β2 ̄MG以及PTH等中分子物质,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水平,从而弥补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具有着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汉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在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以及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可缓解相关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红兵;李斌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24例肾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A、B、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131例。观察组患者均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2ml肌注,A组加用间苯三酚40mg静滴,B组加用间苯三酚80mg静滴,C组加用间苯三酚120mg静滴,D组给予山莨菪碱10mg静滴以及吲哚美辛栓100mg塞肛。用药30min后观察患者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用药30min后D、A、B和C组的NRS评分依次降低;A、B和C组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D组,A、B和C组之间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随着间苯三酚用药剂量的增加止痛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王宗强;杨嘉雯;汤天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危重急性呼吸衰竭患儿80例,其中给予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的40例为对照组,给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40例为观察组,观察统计两组患儿学氧饱和改善情况、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7.1±2.9%,明显高于对照组92.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氧分压为57.1±9.6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4±8.3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为39.1±4.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5.1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统计在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应用过程中可使患儿血氧维持于较高的浓度,而且在应用过程中气压伤、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路;叶春华;姚如婕;夏跃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