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斌;张大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早期流产患者.根据黄体酮不同给药方式将其分为口服组和肌注组各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口服组总有效率90%,肌注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口服组和肌注组孕妇治疗前后孕酮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和妊娠正常组早产儿、畸形儿、Apgar评分低分儿、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黄体酮口服与肌肉注射疗效均较高,且对围生儿妊娠结局影响不大,可根据孕妇情况、意愿合理选择.
作者:蔡敏;朱瑞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降低至正常水平时间.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0.0%,包块消失及血β-HCG降低至正常水平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家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ERCP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比均具有显著优越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用ERCP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娟;杨柳;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探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90例体股癣患者根据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两组分别采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任振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50例,对照组单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莫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9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6%,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已有研究表明,体内铁负荷与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可以影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但迄今为止,铁负荷在冠心病发病中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认为主要与氧化应激、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等有关.
作者:沈超;石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w后,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5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清白细胞介素8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将乌司他汀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全身炎性反应,控制病情发展,阻断胰腺的内消化,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文良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旋耕机绞伤致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早期救治方法.方法 对2007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5例旋耕机绞伤致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行一期清创、敞开创口、VSD密闭覆盖,加创腔持续灌洗,加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都进行了术后随访,25例患者中,12例在伤后3~6个月后达到临床愈合直接去除外固定支架.10例二期手术改为钢板内固定,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2个月.2例演变成慢性骨髓炎,经清除死骨及窦道等治疗,1年后骨折愈合.1例开放截肢.结论 旋耕机绞伤致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深、污染重,皮肤软组织损伤重,骨折毁损程度相对轻.早期在确保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尽量一期以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固定骨折,创面以VSD覆盖,加上创腔持续灌洗等治疗,对感染控制及伤口早期愈合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后期治疗及肢体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罗国华;蒋本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56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及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予依帕司他及阿司匹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w.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鹏飞;雷国大;黄碧珍;石炳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康复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6w分别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2、6w后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孙树乾;杨军;邹荣成;文洪波;薛昌春;王国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疝气手术的120例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患儿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生命体征、术后苏醒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不同时间段的SBP、DBP以及HR均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躁动程度弱于对照组.七氟醚吸入麻醉有助于稳定术中生命体征、促进术后苏醒、控制苏醒过程中的躁动,是小儿疝气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陈一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中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开始时,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收缩压比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心率、收缩压、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率以及舒张压,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小儿静脉麻醉,能够保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而且术后苏醒用时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姝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4月1日~2014年5月31日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48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6).对照组给予采用鼻胃管进行喂养和对症治疗,同时给予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支持,存在感染时予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结合非营养性吸吮方法进行治疗,然对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为残留量减少,呕吐或腹胀消失时间短,胃内奶液量显著减少(起始奶量,喂养频率不变);对照组在治疗后1~3d时胃内残奶量超过上次喂奶量,或出现奶量不增,出现残存奶量滞留.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雷日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2例小儿发热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退烧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烧消退情况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6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0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5.36%,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7.1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儿科临床上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能在治疗早期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正常服用该药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运辉;曾倩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各项血脂指标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谢程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水肿性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呋塞米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托拉塞米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中N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中Na+含量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于水肿性疾病患者,临床上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的效果好,能够显著利尿,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奚亚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病例临床表现与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60例肺炎支原体诱发小儿哮喘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哮喘宁和喘乐宁(沙丁胺醇)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且观察组大峰流速、咳嗽消失时间、复发率及抗体阳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剧烈咳嗽,喘息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发作较晚;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范华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对拓普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敏感复发小细胞肺癌与单药治疗该疾病的疗效及生存进行观察与相关对比,挑选出合适的敏感复发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 方法 我院肿瘤科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征求患者意愿,按照所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拓普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小细胞肺癌者31例,即为观察组,其余31例患者接受拓普替康单独给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生存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 结果 根据相关比较可以发现采用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的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存情况普遍好于单独用药的对照组,差距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拓普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敏感复发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存情况良好,该方法治疗总体效果较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志刚;谭金龙;余美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并观察替硝唑合剂与甲醛甲酚或CP进行暂封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用药的安全性做出合理评价.方法 选取来本校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牙髓病患者采取甲醛甲酚或CP进行暂封,采取根管充填剂或干髓剂作为填塞剂,进行永久性充填;观察组牙髓病患者则采取替硝唑合剂联合甲醛甲酚或CP进行暂封进行治疗,采取根管充填剂作为填塞剂,进行永久性充填.治疗7d一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 7d一个疗程结束后,分析上述10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好转,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替硝唑合剂局部根管内给药,对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应用替硝唑合剂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较快,痛苦减少,应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白军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2型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保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口服治疗,1次/d,剂量30~60mg,并配合饮食控制与运动锻炼辅助;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添加阿卡波糖50mg进行口服治疗,1~3次/d,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病患在治疗前后的早餐2h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情况、体重指数以及格列齐特用量等相关指标情况,以此分析两组疗法的疗效.两组病患在治疗前各临床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早餐2h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格列齐特用量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差异(P>0.05).格列齐特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好于格列齐特单药治疗,值得推广[1].
作者:严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