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松
通过对不孕不育机制的阐述,分析、解释不孕不育诊治常见的误区.
作者:沈敏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月1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护士正确的术前健康教育,各种医疗器械设备的充分准备,以及手术中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提高了手术质量.
作者:吕亚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w后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优11例,良22例,差9例,优良率78.57%;观察组优23例,良17例,差2例,优良率95.24%.两组在效果优良率上有显著性差异(x2=12.95,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利用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在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并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患者在经过医护人员为期4~10个月的精心治疗护理后,105例患者中有104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率达到99%.通过长期观察可以看出,利用骨外固定器进行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在术前、术后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达到促进骨折愈合以及防止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韩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48例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各74例,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 亚低温组治疗结束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恢复良好52例,中残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5例,中残1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3例,死亡7例.结论 通过亚低温治疗使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得到良好改善.
作者:任文博;刘振林;赵玉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耳鼻喉科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30例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在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后,18(60%)例治愈,10(33.3%)例好转,2(6.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状.在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的观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温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对105例初发AMI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个体进行ATIR基因A1166C多态性分析.结果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中AA和AC+CC基因型在AMI患者组的频率分别为88.6%和11.4%,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93.3%和6.7%; AA和AC+CC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92.8%和7.2%,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95.9%和4.1%.AMI组与对照组比较,AA和AC+CC基因型频率及A和C两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保护性因素(OR<1,95%CI 0.155~0.931),其余三项为危险因素(0R>1).结论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AMI的发生可能无关联.
作者:彭建业;张玲;尹凯;桂庆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症的现状.方法 通过量表测试焦虑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评分,做出分析.结果 合并焦虑症占50.5%,用黛安神联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抗焦虑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综合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焦虑治疗非常必要,且应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刘吉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5年1月~2007年6月来我院查体的150例初筛为肺癌高危人群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表现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每组各50人,三组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中、高危组对检测有阳性指标者进行病理学检查,低危组及多项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者或拒绝行病理检查者进行为期l~5年的跟踪随访,比较各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中、高危组共确诊47例肺癌,其中肿瘤标志物均为阳性者28例,约占59.6%,低危组及各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者共52例,经随访后做病理确诊为肺癌2例,约占3.8%,与中、高危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春梅;李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应用放疗间断与新辅助化疗方式联合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4例鼻咽癌患者,将其分为放疗组和联合组各47例.放疗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方式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放疗间断与新辅助化疗方式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者经过治疗鼻咽癌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放疗组;治疗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放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明显少于放疗组;存活率明显高于放疗组.结论 应用放疗间断与新辅助化疗方式联合对患有鼻咽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邓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1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有7例痊愈,11例好转,1例死亡,总治愈好转率为94.74%.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及时采取高效、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对减少并发症与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
作者:叶秀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神经内科住院的108例60岁以上的患有脑血管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结合相应的老年护理措施.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相应的老年护理相联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幅度增加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护理事业的提高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作者:周仲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主要包括心脏异位、心肌肥厚、左心或右心的发育不良、单心腔、心室单入口或双入口、心室单出口或双出口瓣膜关闭不全或瓣膜闭锁、室间隔以及房间隔缺损等.而彩色多普勒是产妇在产前宫内诊断胎儿心脏血管异常不可缺少的一种无创影像学方式,其对于妊娠期间及早发现及诊断胎儿先心病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正确、科学的进行产前彩色多普勒的检查,对于围产期的医学及优生优育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彩色多普勒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其所具有的优势及局限性以及彩色多普勒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希望能够为彩色多普勒的更加普及和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黄精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手术患者36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182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组患者180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分别就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概念及其判定标准、发生机制、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认为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相关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其血肿扩大的发生机制进一步显现,临床诊疗水平也随之改善.尤其是对于高血压,血肿部位、血肿形态、血肿体积、凝血功能障碍、渗透性利尿剂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影响因素更应充分重视,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终目的.
作者:陈继云;陈坚;周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总结99mTm-MDP骨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2例的经验.
作者:崔彬;王振辉;杨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分次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采用伽马刀分次治疗脑转移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伽马刀(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分次治疗,治疗剂量为3.2~3.6Gy/次,治疗总次数为8~9次,等剂量曲线为40%~60%,治疗完成后评价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1)1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治疗中死亡病例.患者脑转移瘤数目1~3(1.4±0.6)个;单发转移灶病例38例,2个转移灶病例76例,3个转移灶病例36例.(2)CR 51例,占34.0%;PR69例,占46.0%; SD 23例,占15.3%;PD7例,占4.7%.总有效率(CR+PR)为80.0%.对本组患者随访6~18个月,存活96例,存活率为64.0%.(3)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较轻微,仅出现3例乏力、5例恶心,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分次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可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且毒副反应轻微,是当前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雪莲;张业嵩;孙全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方式较多,其中两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左西孟旦与心钠肽治疗AHF.本文对AHF及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AHF的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舒利迭吸入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重度COPD稳定期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加盐酸氨溴索片和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μg/250μg吸入,2吸/次,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VC、FEV1及FEV 1/FVC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FVC 、FEV1及FEV 1/FVC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PaO2、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吸入是治疗重度COPD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晟;魏立平;康闪闪;黎振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9月所收治的72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72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其中71例患者出血停止,1例患者由于内科治疗无效而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在院期间未发生再次出血,所有患者均治愈[1].及时的治疗、正确的护理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治愈率.
作者:朱爱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