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芳
目的:探讨中药自拟方干眼方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肾阴虚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滴眼液治疗组和干眼方治疗组,每组各30例。滴眼液治疗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1滴/次/眼,4次/d,滴眼),干眼方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干眼方1剂/d,2次/d,口服。连续用药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患者干眼症状的变化及记录泪液分泌量( SⅠt)、泪膜破裂时间( BUT)。结果两组患者眼部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前后SI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干眼方临床疗效显著,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缓解干眼症状的作用。
作者:王玉斌;徐清妍;李秀娟;张旗;林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α( Livinα)特异的短发夹状 RNA( shRNA)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对外源 Livinα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4组EGFP-Livinα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其中两组分别含shRNA 1、shRNA2对应的不同序列的cDNA干扰片断,分别电转染入MCF7乳腺癌细胞中,48h 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实验组细胞中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Livin α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质粒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载体成功转染入MCF7乳腺癌细胞;干扰片段shRNA2可有效抑制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的含目的基因有效干扰片断的质粒可抑制目的基因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饶冬梅;张春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童矮小症病因、治疗及与年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3~2014-02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200例矮小症儿童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诊断及相关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出儿童矮小症病因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性早熟、营养缺乏为儿童矮小症常见病因。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特发性矮小、性早熟>7岁儿童发生率明显高于≤7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营养缺乏、Tumerg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7岁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7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中致儿童矮小症病因较多,常见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性早熟、营养缺乏等,临床早期诊断并干预可促进患儿生长,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林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检测在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05~2014-12间在我院确诊的6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例的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FeNO浓度以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同时评定FeNO情况与哮喘控制测试( ACT)的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人群的FeNO浓度明显低于观察组FeNO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同时,健康对照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也明显少于观察组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且通过测定FeNO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进行诊断时患者的阳性率依次是95.38%、81.54%。同时,哮喘患者的FeNO情况和ACT的评分之间呈现负相关,(r=-0.33,P<0.05)。结论 FeNO检测能够有效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诊断。
作者:陈钊成;陈必达;张卫芳;张建芳;吴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非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SH分别为(6.5±2.1)mU/L、(1.8±1.0)mU/L,TG分别为(1.8±0.5)mmol/L、(1.4±0.4)mmol/L,TC 分别为(5.8±0.7)mmol/L、(4.4±0.4)mmol/L,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分别为(4.8±1.4)mg/L、(3.1±1.3)mg/L,BNP分别为(94.2±11.3)pg/mL、(72.1±10.7)pg/mL,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分别为(56.4±8.5)%、(61.5±9.0)%,观察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能够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CRP水平升高,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
作者:程卫;肖辉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04~2014-05间我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 CMV)治疗,观察组采用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24 h后呼吸机参数FiO2、MAP、OI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气分析中PCO2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患儿通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慧恩;陈志凤;邸晓华;谢桂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早孕期11~13+6周超声筛查胎儿异常,探究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2~2014-02间47例早孕期产前超声筛查出的胎儿异常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所有胎儿均经中孕期复查及引产后证实。结果47例胎儿异常中,露脑畸形10例,无脑儿3例,全前脑1例,脊柱裂1例,联体双胎1例,颈部水囊瘤12例,NT增厚11例,脐膨出3例,双侧唇腭裂1例,左足内翻1例,右上肢缺如1例,左侧桡骨缺如1例,右房增大1例。结论尽早对胎儿异常进行诊断,可减轻孕妇身体损害,但在临床上仅可以对较为严重、早发的胎儿异常情况进行诊断,所以不能替代中晚期产前超声筛查。
作者:黄翠平;姜伟;江宁珠;陈瑞云;张海燕;卫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瘘修补同时在输尿管放置D-J管的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阴道瘘的效果。方法选择6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明确诊断,给予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除1例患者行开放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外,5例患者手术成功,随访1~2年,效果满意,无复发。结论对输尿管阴道瘘患者采取阴道瘘修补同时放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手术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李明;张万峰;王洪杰;杨振涛;王百峰;王贵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并运用柏拉图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肠道清洁度的主要原因有:服药后活动,饮食准备,便秘史和饮水量等方面。设立目标、制定整改措施,然后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肠道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肠道准备合格率从活动前的83.3%提高至活动后的9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合格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徐岩;刘丹;谭刘婷;陈伟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采取串联质谱技术研究脑瘫病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11~2013-01间惠州市惠阳区32252例新生儿接受串联质谱筛查。结果一共筛查出阳性患儿270例,11例确诊患遗传代谢病,其中包含5个可致脑瘫的病种,分别为同型半胱氨酸缺乏症、苯丙酮尿症、BH4缺乏症、甲基丙二酸血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羧化酶缺乏症。通过对确诊患儿进行早期干预,避免了部分患儿脑瘫的发生,部分患儿因各种因素未接受正规治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脑瘫症状。结论串联质谱技术可以为临床初期检查以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阳;钟婉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有效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营养不良、贫血、睡眠障碍、低血压、心理因素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以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方法分析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较多,积极调查并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能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陆红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从耳科学基础研究、耳科学临床研究进展及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许轶;任飞;周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产小于胎龄儿(SGA)产后24 h血清中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INS)水平与胎龄以及发育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6-10~2013-10间的出生的早产SGA500例,按照出生体重将病例分为三组:1000~1500 g的为A组(121例),1500~2000 g的为B组(245例),2000~2500 g的为C组(134例),所有的患者分别于开奶前抽取静脉血2~3 mL,离心去血清后分别测定Ghrelin、IGF-1、INS水平,研究与胎龄以及体格发育的相关性。结果早产SGA产后24 h内血清Ghrelin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且经过统计学检验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IGF-1、INS水平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升高,并且两种因素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产SGA产后24 h内血清Ghrelin水平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BMI呈负相关,而与出生头围相关性不明显;IGF-1水平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BMI 呈正相关;INS水平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BMI呈正相关。结论早产SGA产后24 h内血清Ghrelin、IGF-1、INS水平与胎龄及体格发育指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可以将Ghrelin、IGF-1、INS水平作为婴儿体格发育的有效的指标。
作者:萧文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应用Excel表格函数运算功能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动态调配。方法以单位时间内全院总床护比作为医院平均床护比,应用Excel表格将各科室床护比按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序,得到各科室各职称缺编、多编护士数次序。结果以医院平均床护比为基准,应用Excel函数公式快速完成机动护士库护士及高于医院平均床护比的科室护士的自动调配。结论在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或季节性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下,公平公正、动态快速地调配人力资源,可实现护理工作人与事相宜,事与职匹配,达到人、事、职能效益大化。
作者:尤敏;任广姝;汪宁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肺癌的病理类型、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并研究肺癌病理分型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210例肺癌患者的病理情况等资料。结果210例肺癌患者中鳞癌92例,腺癌56例,小细胞癌29例,肺泡细胞癌16例,大细胞癌9例,其他类型癌症共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大多以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为主,咯血、胸痛、头疼及无力等为次。210例肺癌患者中男患者共156例,占74.29%,女54例,占25.71%,平均发病年龄(43±4)岁;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容易导致肺癌的发生,本文中吸烟患者占到89.52%。结论肺癌极大地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了解注重肺癌的病理分型、症状及其与不良生活习惯等问题并积极进行预防,对肺癌的确诊及及时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许丽萍;郑海燕;孙翠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Orr式Roux-en-Y吻合术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 FJI)对于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Orr组和FJI组,每组各48例。 Orr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Orr式Roux-en-Y吻合术,而FJI组为郝氏重建设计的FJI术式,1年及2年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1年,除体重变化两组差异不明显外,其他指标FJI组均有优势( P<0.05);术后2年,FJI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Orr组(P<0.05)。结论 FJI术式对于提高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均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贵;杨振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段髓腔解剖参数测量与不同类型人工股骨假体的选择。方法选取375例髋关节(含股骨上段)正侧位CR影像学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股骨近段髓腔径长度参数、形态参数特点及其同患者年龄、性别间的相关性。对其中102例(106髋)行四种人工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予以术前观察及术后随访,记录其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情况,分析其翻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女性患者的年龄与峡部内径呈显著正相关性,同CFI呈显著负相关性,男性患者峡部内径及CFI则同年龄因素无显著相关。采取四种不同人工股骨假体的患者在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上均无明显差异( P>0.05),说明其皆获得理想疗效。其中使用直柱型柄假体植入的A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高于其余三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 P<0.05)。术后四组均无无菌松动翻修情况发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医师在临床评估股骨近段髓腔解剖参数及形态时可采用DCFI、MCFI及CFI相结合的方式,不同人工股骨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各显优劣,均具有理想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可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合理选择。
作者:钟镇彬;林楚标;郑泽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在妊娠合并轻型地中海贫血中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2-02~2014-03间我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5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患者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浓度( Hb)、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MCV、MCH,血红蛋白电泳,筛选出贫血患者,采用地贫基因明确诊断地贫患者,根据筛查结果分成正常组(380例)、非地贫组(124例)、地贫组(56例)。对比分析三组红细胞参数,并计算MCV、MCH筛查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结果非地贫组RBC明显少于正常组和地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地贫组和非地贫组Hb明显少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组RDW明显少于地贫组和非地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地贫组MCV、MCH值明显低于非地贫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地贫基因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CV、MCH筛查灵敏度为91.07%,特异度为90.32%,阳性符合率为91.07%。结论 MCV、MCH筛查妊娠合并轻型地中海贫血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符合率,检查简便、经济,可作为筛查妊娠合并轻型地中海贫血重要筛查手段。
作者:叶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漏诊原因,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以2010-01~2014-01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出现产前漏诊将其划分为漏诊组( n=48)和确诊组( n=132)。对比两组发病诱因、临床症状与体征、胎盘早剥面积、总出血量、胎盘附着位置,分析产前漏诊的原因。结果漏诊组存在明确诱因者较确诊组明显更少(P<0.05),且漏诊组诱因以引产及催产为主;漏诊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腹痛及阴道出血者占比明显低于确诊组(P<0.05),且漏诊组多表现为胎心监护异常;漏诊组胎盘早剥面积、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确诊组( P<0.05);漏诊组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确诊组( 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多因引产及催产导致,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明显,临床确诊需采取多种检测方案、结合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唐翠兰;何进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碘染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50例经内镜检查有食管黏膜可能病变者给予碘染色检查,详细记录病灶的形态、位置以及大小等,行多处活检并把食管鳞状上皮组织具体的着色结果同相应的病理临床检查相互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接受碘染检查前怀疑病变点共63处,行碘染后40例出现无染色区以及淡染区共58处,约1/3病例出现≥2处无染色区以及淡染区。结论对早期食管癌以及癌前出现病变患者应用内镜下食管碘染色检查,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检出效果,临床检诊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兴亚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