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林林(综述);安云婷(审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它的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1种肺部破坏性的疾病。 COPD 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且与肺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肺癌(lung cancer,LC)是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腺体,近5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一些工业化大城市中,肺癌占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也迅速升高。肺癌俨然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1种主要疾病。
作者:温春生;木叶沙尔?皮达义(综述);克丽别娜?吐尔逊(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肺癌脊柱转移患者的手术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48例和保守治疗组15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状态。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中位 OS 为9.8个月,1年 OS 为39.8%,2年 OS 为18.7%和5年 OS 为3.6%。骨转移患者生存期远处转移患者显著延长(P =0.040)。稳定和不稳定骨转移的 OS 比较无显著差异(P =0.739)。保守组中位数 OS 为5.0个月,1年 OS 为22.9%,2年 OS 为8.8%,5年 OS为3.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脊柱转移数量对 OS 存在显著的影响。组织学类型,脊髓病变位置或治疗方案对生存率没有显著影响。手术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手术组有24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Z =2.673,P <0.05)。保守组 VAS 评分及 KPS 评分中位数均无显著改善。2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5)。此外,稳定性评估显示,脊柱稳定性对患者的预后无影响(P =0.739)。结论肺癌脊柱转移瘤手术效果显著,手术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优于保守组患者。
作者:钟广彬;陈志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新辅助化疗(CRT)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行腹腔镜手术+CRT 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治疗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病例30例(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和手术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淋巴清扫数目[(10.6±5.2)枚]低于对照组[(15.4±6.9)枚];治疗组保肛率为92.5%(74/80),高于对照组80.8%(97/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远端切缘阳性、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 CRT 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与单纯腹腔镜手术相同的手术学结果。
作者:张贻超;吴华平;陈胜君;汪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辅助化疗对老年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将78例结肠癌患者按照是否化疗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在根治术后进行辅助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以及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 GLQI 总分、生理功能状态及症状与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 GLQI 总分、生理功能状态及症状与体征评分也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 >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腹腔镜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治疗,能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并且能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
作者:陈建新;乔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性 T 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6例复发难治性 T 细胞淋巴瘤患者,移植前均接受过各种化疗方案仍未取得缓解或者复发难治性。单倍型供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采用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预处理方案为伊达比星、氟达拉滨、白消安、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全身照射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联合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 A、氨甲蝶呤等,移植后观察患者不良反应、GVHD 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 及血小板≥20×109/L 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7.3 d 及20.3 d,植入证据检测为100%完全供者造血,随访至2014年11月,中位随访时间24.0个月(8~40个月),2例患者死于复发,其它4例患者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无病生存率达到66.7%,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40个月。结论Allo-HSCT 治疗复发难治性 T 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郭智;陈惠仁;杨凯;刘晓东;何学鹏;楼金星;陈鹏;张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后放化疗在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行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但无血行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术后行放化疗82例,术后仅行放疗70例,分别设为 A 组和 B 组。术后化疗采用顺铂加紫杉醇方案,1个周期21天;放疗剂量50~60 Gy。观察2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结果2组患者1、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 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4.6个月,B 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0.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5年生存率方面化疗2~4个周期与化疗1个周期的患者差异明显(P <0.05),化疗2~4个周期的患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法和化疗周期数与患者预后有关(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周期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A 组患者的Ⅰ~Ⅱ级胃肠管反应、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和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患者术后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术后放化疗能够提高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潘险峰;龙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Y 盒结合蛋白1(YB-1)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中,是一种 DNA/RNA 结合蛋白,结构上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冷休克结构域(cold shock domain,CSD),能够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内部的 Y-box 序列(CTGAT TGG CCA A)特异性结合[1]。近年来,人们对 YB-1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成为恶性肿瘤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研究已证实 YB-1在前列腺癌[2]、非小细胞肺癌[3]、关节滑膜肉瘤[4]、乳腺癌[5]、卵巢癌[6]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出现异常表达或核移位现象,而 YB-1蛋白核定位则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中的一种新的标志物[7],因此有望成为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理想靶点。
作者:常林林(综述);安云婷(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辅助化疗方案在胆囊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80例晚期胆囊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同期注射四氢叶酸100 mg/m 2、5-氟尿嘧啶700 mg/m 2、阿霉素60 mg/m 2、丝裂霉素10 mg/m 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肌肉注射α-干扰素(剂量500万单位)。观察2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 CR 8例,PR 13例,SD 15例,PD 4例,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随访,实验组患者1、2、3、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0%、52.5%、42.5%、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统计,实验组患者除脱发外,发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等的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具有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干扰素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胆囊癌患者,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而且能明显降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迟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2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 DNA(HC2-HPV-DNA)对宫颈癌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准确性。方法选取110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检查、HC2-HPV-DNA 检测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观察分析 LCT 检查、HC2-HPV-DNA 检测和二者联合检查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及预测值情况。结果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C2-HPV-DNA 的阳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义意(P <0.05), HC2-HPV-DNA 与 LCT 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1%、40.0%、95.3%,敏感性较单独检测显著提高(P <0.05)。结论HC2-HPV-DNA 是宫颈癌病变筛选的良好参照指标,随病变程度的增加,筛选准确性尤为突出, HC2-HPV-DNA 与 LCT 方法联合运用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季冰;何浪驰;郭芝亮;施全;黄子健;黄峥;黄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胃癌微创 D2根治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治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配到微创组(腹腔镜辅助胃癌 D2根治术)和开腹组(开腹全胃切除胃癌 D2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并对引起并发症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微创组195.2 min和开腹组199.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是微创组101.2 ml 和开腹组162.5 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是微创组2.5天和开腹组4天,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6.2天和15天,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微创组23.8%(10例)和开腹组38.8%(14例)。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因素有:生活习惯(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等)、肿瘤大小、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类、手术吻合方法等。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 D2根治术伤口小,具有明显优势,术后并发症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肿瘤形态和手术方法等有关。
作者:林宝行;叶进军;闫玉矿;李德宁;陶绪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四肢骨肉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四肢骨肉瘤进行保肢术,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肢体功能、化疗期间毒性反应、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末梢神经毒性、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 Enneking 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3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较单纯保肢手术治疗四肢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延长术后生存时间和远期生存率。
作者:高强;李晓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诱导化疗治疗Ⅲ、Ⅳa 期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TP)组29例和顺铂联合氟尿嘧啶(PF)组30例。各组均接受3周期的诱导化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性,以及近期疗效。采用 Kaplan-Meier 分析,计算生存率。结果化疗结束后 TP 组有效率为89.6%,PF 组有效率为86.7%。治疗结束后,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 TP 组9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2例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3例转移且随后死亡。3年的整体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9%和84.7%。 PF组14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6例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5例转移,其中3例死亡。3年的整体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6%和79.5%(P <0.05)。 TP 组和 PF 组3级以上急性毒性有差异(P <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是一种可行且耐受的 NPC 治疗方法。
作者:韦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学表型、鉴别诊断以及诊治分析。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荧光染色对3例原发于睾丸类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例睾丸原发性类癌组织界限清楚,质地中等硬度,切面呈灰黄色;癌细胞较小,呈柱状或多角形,胞质中等,形态大小均一;细胞质略嗜伊红颗粒形态,胞界模糊;细胞核居中央,圆形单一,染色质点状,未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排列呈条索状和巢状,一些组织内可见不规则较大的腺腔样结构;各癌巢间有纤细的纤维组织间隔,未见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层次模糊,异型性不显著,周围见血管环绕;3例癌组织经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突触素(Syn)、和嗜铬素 A(CgA)呈阳性反应,而波形蛋白(Vimentin)呈阴性表达。结论睾丸原发性类癌临床罕见,特点尚缺乏统一性,需与其他睾丸肿瘤和转移性类癌相鉴别。
作者:陈响秋;郑少斌;何兵;张辉见;钟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 VATS 解剖性肺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 VAMT 解剖性肺切除术治疗的14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切口长度为(7.59±1.50) cm,手术时间为(149.58±10.45)min,术中出血量为(149.59±20.98) mL,平均住院时间(7.65±0.5) d。左下肺叶切除率高为25.68%,各肺叶切除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鳞癌发病率高为46.62%,各病理类型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N0期比例为65.54%,各病理分期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6%,各类并发症发生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 >0.05)。5年生存率为68.24%,各年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VATS 解剖性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采用 FOLFOX4化疗方案给予4个周期的化疗,术后继续行8个周期的化疗。对照组则在术后给予12个周期的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变化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 CEA 转阴率为69.44%,CA199的转阴率为6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1.31±1.0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2.04±2.13)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提高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安全性好。
作者:何正峰;曹胜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将达到100万人次[1],因此及时掌握青年与老年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可以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刘建民;涂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重组改构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局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的近期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收集53例中至大量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尽量排尽恶性体腔积液后,腔内注入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15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 ml,一周两次。治疗后1个月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及稳定(SD)38例,疾病进展(PD)6例,临床获益率(CBR)88.7%。生活质量提高并完成全身化疗者23例。主要毒副作用为发热及局部疼痛。结论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局部治疗恶性体腔积液近期疗效确定,副作用小,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局部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李淑娈;丛明华;代忠;刘金英;刘微微;刘雪辉;李啸宇;卢世琰;于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与分析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与肩胛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舌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老年舌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肩胛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阴性和阳性患者复发率及转阴率、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转阴率为86.49%(32/37),明显高于对照组64.86%(24/37)(P <0.05)。观察组转阴者和阳性者复发率分别为6.25%(2/32)、20.00%(1/5),与对照组8.33%(2/24)、37.50%(3/8)比较(前者 P >0.05)(后者 P <0.05)。2组患者KPS 改善率比较 P <0.05。结论采用肩胛舌骨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舌癌复发率较低,疗效更好及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翁海勇;郑根建;何龙;云蔓;王琼超;李鹏程;唐乃高;肖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医疗费用。方法纳入的100例中重度晚期癌痛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此用药基础上增加人体穴位生物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缓解程度有差异;治疗组恶心呕吐及便秘不良反应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其余不良反应2组间无差异。治疗组生物电费用为(97.9±65.3)元,其余费用治疗组医疗均少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中重度癌痛能明显提高止痛效果,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
作者:李秋宏;郑伟;刘志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TMZ)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脑胶质细胞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 TMZ 治疗,而对照组只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对2组的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54.2%,高于对照组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45.8%;2年生存率为58.3%,显著高于对照组25.0%。2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 TMZ 治疗术后脑胶质瘤患者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广升;马玉琢;张素美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