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迭代次数对 CMSXIO4.64制定鼻咽癌调强计划时子野权重优化的影响

庄建发;管凯;田华斌;陈大朝

关键词:迭代次数, CMSXIO4.64, 调强放疗, 鼻咽癌
摘要:目的:探讨CMSXIO4.64制定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子野权重优化时迭代次数的选择对计划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鼻咽癌放疗病例,采用CMSXIO4.64制定调强放疗计划。在SWO 过程中,调整迭代次数形成不同计划,在不影响临床靶区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其子野数,机器跳数及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结果对同一个患者在一定范围内的选择迭代次数进行SWO,形成的不同计划之间相比较,总机器跳数和子野数变化不明显。同时脑干、脊髓和腮腺的受照剂量基本没变化。结论在使用CMSXIO4.64制定鼻咽癌的调强放疗计划过程中,适当的缩减迭代次数进行SWO,能在不增加机器跳数、子野数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条件下,缩短计划的优化时间,提高物理师的工作效率。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Maspin 和 VEGF-C 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asp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大肠癌组织中Maspin及VEGF-C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97例大肠癌组织中,Maspin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 Maspin蛋白的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及Duke's分期相关(P<0.05)。虽然淋巴结转移组的Maspin 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但其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水平( P=0.059)。而VEGF-C蛋白过表达则与肿瘤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结状态相关( P<0.05)。 Maspin与VEFG-C的表达呈负相关(γ=-0.237,P=0.019)。结论大肠癌中Maspin的低表达和VEGF-C的过表达均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于判断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国武;廖志东;黎佳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FiO2及 PEEP 对腹腔镜行下宫颈癌根治术全麻患者 P(a-ET)CO2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吸入氧浓度( FiO2)和呼气末正压( PEEP)对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全麻患者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腹腔镜下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分为4组,每组27例:第1组给予FiO2(100%的纯氧)和0 mmHg的PEEP;第2组给予FiO2(100%的纯氧)和7.0 mmHg的PEEP;第3组给予FiO2(50%的纯氧)和0 mmHg的PEEP;第4组给予FiO2(50%的纯氧)和7.0 mmHg的PEEP,均在即时(T1)和30 min(T2)和60 min(T3)三个时间点时分别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a-ET)CO2。结果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T1时1、2、3、4组间PaCO2、和P(a-ET) CO2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1组与2组比较、3组与4组比较、1组与3组比较、2组与4组比较PaCO2和P(a-ET)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O2浓度较高时,同时一定要相应提高PEEP,则可以有效降低P(a-ET) CO2;PEEP较低时,同时一定要降低FiO2浓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P(a-ET) CO2。

    作者:王瑚;曹奕;华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根治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需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结局,并对2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3+、CD4+、CD4+/CD8+、NK各免疫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 <0.05),而 CD8+无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营养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 CD3+、CD4+、CD4+/CD8+、NK 各免疫细胞活性分别为(35.6±4.2)%、(42.2±3.0)%、(1.7±0.3)%、(27.3±5.3)%,接近于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临床结局较好,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卫;周铃;孙浩;陈刚;陈利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XCL12-CXCR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腹腔转移的意义

    目的:探讨CXCL12-CXCR4轴在胃癌腹腔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有腹腔转移及无腹腔转移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CXCR4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分析CXCL12-CXCR4轴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在有腹腔转移的胃癌中, CXCR4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腹腔转移的胃癌(72.41% vs 38.23%,P<0.05);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中,CXCL12能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为(52.80±6.69)个细胞,对照组为(27.80±8.23)个细胞,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L12-CXCR4轴在胃癌腹腔转移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评估胃癌腹腔转移的1个观测指标。

    作者:峗淑莉;冯起校;刘振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1/103),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6%(13/103)。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24/103)。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多与操作不熟练、解剖层次不清晰有关。随着操作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并发症会逐渐减少。

    作者:陈海明;陈福佳;王金重;郭永学;林群护;胡学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江西省7261例乳腺普查结果分析

    2005年4月由中国抗癌协会发起和美国癌症协会提供技术支持的“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正式在中国启动,我院先后普查数量达到17515人次。2009年7月我们曾对2005年5月-2009年5月的普查数据进行了1次分析和报道[1],现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普查对象的不同年龄、职业的乳腺疾病发病情况,普查分级与病理结果关系,乳腺癌高危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1次初步分析。

    作者:熊美玲;吴毓东;孙正魁;张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老年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

    内分泌药物去势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被推荐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1]。诺雷德(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和康士得(比卡鲁胺)是目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常见的用药搭配[2],但两药合用引起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多,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从传统中药黄芪、党参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具有补中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们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放弃去势手术的前列腺癌高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绢;寇光;邱元芝;彭乐;陈发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老年、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瘤体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结果老年组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多于中青年组(P<0.05),接触性出血者明显少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非鳞癌比例(10/36)低于中青年组(23/36)(P<0.05),肿瘤分期晚于中青年组(P<0.05),瘤体小于中青年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老年组(47.22%)低于中青年组(77.78%)(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常见,病理类型以鳞癌多见,临床分期较晚,瘤体相对较小,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中青年患者好。

    作者:谭国柱;王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晚期胃癌二线化疗的研究现状

    权威数据表明,2008年全球仍有738000名患者死于胃癌,在肿瘤相关性死亡中排第二位[1-2]。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治疗手段,然而,超过2/3的患者在诊断胃癌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而实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中,仍有70%以上出现复发或转移[3]。目前,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而有关胃癌化疗的大型研究绝大多数关注在一线治疗[4-6]。一线化疗无效或疾病进展的患者部分需要接受二线治疗,据报道,15%~40.8%的患者接受了二线化疗[7-8]。

    作者:张慧卿(综述);何波;万以叶(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其中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63例,肿瘤扩大切除术13例。术后均辅助放、化疗,部分同时行内分泌治疗。结果经美容效果评价,优良率89%。随访24~60个月,局部复发1例,远处转移死亡1例,与同期仿根治术比较根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保乳手术疗效确切,与仿根治术比较,美容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应提倡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李献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迭代次数对 CMSXIO4.64制定鼻咽癌调强计划时子野权重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CMSXIO4.64制定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子野权重优化时迭代次数的选择对计划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鼻咽癌放疗病例,采用CMSXIO4.64制定调强放疗计划。在SWO 过程中,调整迭代次数形成不同计划,在不影响临床靶区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其子野数,机器跳数及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结果对同一个患者在一定范围内的选择迭代次数进行SWO,形成的不同计划之间相比较,总机器跳数和子野数变化不明显。同时脑干、脊髓和腮腺的受照剂量基本没变化。结论在使用CMSXIO4.64制定鼻咽癌的调强放疗计划过程中,适当的缩减迭代次数进行SWO,能在不增加机器跳数、子野数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条件下,缩短计划的优化时间,提高物理师的工作效率。

    作者:庄建发;管凯;田华斌;陈大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 SRT )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大分割剂量低分次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放射生物剂量为DT 60 Gy,同期配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0次。结果近期局部有效率为90.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7%(102/128)、53.1%(68/128)和46.1%(59/128);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AFP及CA199水平变化显著( P<0.05);治疗3个月后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立体定向低分次放射治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减少放射性肝病的发生,是治疗失去手术指征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晖;龚金兰;李莉;王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实用癌症杂志》2014年改月刊及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脏转移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诊断的肝脏转移性黑色素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结果3例患者临床上以腹胀为主要表现,5例均无皮肤先天性色痣,2例谷丙转氨酶ALT升高,3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肿瘤标记物值均正常。3例腹部CT检查:动脉期:1例病变无增强,2例明显强化;2例腹部核磁检查:1例肝实质可见长T1长T2结节影,1例肝实质散在多个团块状及结节状短T1稍长T2信号。结论肝脏转移性黑色素瘤临床上以肝病相关表现为主,不一定并存皮肤黑色素痣,腹部影像学表现多样,提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肝脏穿刺病理检查能够确定诊断。

    作者:曹瑞珍;王春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的特点及治疗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的特点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各种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患者156例,同期经腹腔积液检查为良性腹腔积液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通过比较分析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的特点。结果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出现浮肿、发热症状的可能性较低,出现移动性浊音体征的可能性高,与良性腹腔积液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恶性腹腔积液组和结核性腹腔积液组LDH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腹腔积液组,恶性腹腔积液组和肝硬化腹腔积液组ADA水平明显低于结核性腹腔积液组(P<0.05);恶性腹腔积液组CEA、AFP、CA199水平显著高于结核性腹腔积液组和肝硬化腹腔积液组(P<0.05)。156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CR 3例,PR 50例,有效率为34.0%;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结论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患者较少出现浮肿、发热症状,ADA水平偏低,CEA、AFP、CA199水平偏高,采用中医药联合灌注化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陈天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自动图像细胞法、荧光原位杂交法、流式细胞仪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和意义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 )及全自动图像细胞法(ICM)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非尿路上皮癌和40例膀胱肿瘤患者的尿液采用全自动图像细胞法及FISH、进行尿细胞学检查。另对确诊的45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及10例排除膀胱肿瘤患者的正常膀胱黏膜,行流式细胞VEGF及VEGFR检测。结果 FISH的敏感性显著高于ICM的敏感性(P<0.05)和常规尿细胞学的敏感性(P<0.05),同时ICM敏感性也显著高于常规尿细胞学的敏感性(P<0.05);ICM、FISH和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与患者病理分期无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 FISH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ICM和尿细胞学检查。 VEGF、VEGFR定量分析可作为膀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评估方法之一。

    作者:顾沈阳;俞俊杰;刘亚东;王业华;杜拥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癌多次 TACE 术后的肝硬化分级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对肝癌患者肝硬化分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科采用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治疗4次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6例纳入本次研究。观察首次TACE术后肝功能变化,多次TACE术后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变化,并分析多次TACE对肝硬化分级及预后的影响。结果①42例Child-Pugh A级与14例Child-Pugh B级患者TACE术后1周均出现 ALB降低,TBiL、DBiL、AST、ALT升高,但在术后1个月内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多次TACE术后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较术前显著升高( P<0.001)。②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9~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1年、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7%、39.5%。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有无假包膜、TNM分期、肿瘤大小、是否有门静脉癌栓、Child-Pugh 分级、肿瘤碘油沉积情况与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将有意义的因素置入Cox模型,根据相对危险度由高到低排列,对预后生存有影响的因素分别为Child-Pugh分级、碘油沉积分型、门静脉癌栓。结论肿瘤因素是影响肝功能较好患者的主要预后因素,但对于治疗前肝功能损害较重的患者,应合理制定TACE治疗方案,避免多次治疗引起的损伤。

    作者:刘金明;张克勤;李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癌和肝纤维化发生EMT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上皮-间质转化(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 , EMT )是由连接紧密、不能运动的上皮细胞向连接疏松、具有迁移活动的间质组织转化的过程[1],即上皮细胞间的游离面-基底面极性和细胞间紧密连接、黏附连接的丧失,紧接着间质表型标志物呈现表达,细胞的播散特性和能动性获得增加,细胞向间质表型转化[2]。但EMT是可逆的,即间质上皮转化( 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MET对发生EMT的肿瘤细胞转移至新位点定居并长期增殖具有重要意义[3]。 EMT 有三型[4-6]:Ⅰ型EMT与着床、胚胎形成和器官发育有关;Ⅱ型EMT与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Ⅲ型EMT发生与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因其基因方面倾向于克隆生长和局部肿瘤的发展,癌细胞发生EMT后增强了向远处侵袭和扩散的能力,迁移到远处脏器后,癌细胞又通过MET在转移部位形成新的病灶[4]。目前大量文献[7-11]表明肝细胞恶性生长发展到肝癌,癌细胞从肝细胞肝癌脱落并获得迁移和侵袭能力时均发生了 EMT。但是目前对EMT的相关信号通路及特异性标志物尚缺乏研究。本文综述近年来研究肝癌及相关病变中发生EMT的意义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的进展,从分子水平理解EMT的发生与通路机制的作用,寻找肝癌发生及复发转移的预测标记和干预治疗靶点,为研究和治疗肝癌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汤志杰;张茂娜(综述);陈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力尔凡辅助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力尔凡辅助吉西他滨联合顺铂( GC)治疗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价值。方法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单用GC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顺铂30 mg/m2,化疗第1~3天静脉滴注,28 d为1个疗程。实验组除给予GC方案化疗,并给予力尔凡辅助治疗。静脉滴注力尔凡20 mg+生理盐水100 ml,每天1次,连用21天。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KPS评分、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CR 5例(11.9%),PR 16例(38.1%),SD 13例(31.0%),PD 8例(19.0%);实验组中CR 6例(15.4%),PR 20例(51.3%),SD 10例(25.6%),PD 3例(7.7%)。实验组总有效率(66.7%)虽比对照组(50.0%)提高,但是没有显著差异(P=0.18)。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治疗2个周期后实验组KPS评分稳定及提高人数(34/39)比对照组(28/42)显著增加(P=0.037)。实验组骨髓抑制比对照组较轻,其中Ⅲ~Ⅳ度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实验组显著降低(P=0.006),且实验组周期推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结论力尔凡对膀胱尿路上皮癌具有一定治疗作用,而且能够保护骨髓,对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有一定作用,耐受性好。

    作者:解放;孙晓刚;李岩;赵继明;牛志宏;吕家驹;丁森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种化疗方案应用于鼻咽癌肺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DF、NP、TP方案化疗鼻咽癌肺转移的疗效。方法 A组初治( A1组)予DF( DDP 20 mg/m2,第1~5天;5-FU 0.5 g/m2,第1~5天)化疗,有效者( CR/PR)共3~4个周期。复治( A2组):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NP( NVB 25 mg/m2,第1、8天;DDP 30 mg/m2,第2~4天)方案化疗2周期;既往曾DF化疗者予NP化疗2周期,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TP( PTX 175 mg/m2,第1天,DDP 30 mg/m2,第2~4天)方案2周期。 B组初治( B1组)予DF化疗,有效者( CR/PR)共3~4个周期。复治( B2组):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TP方案2周期;既往曾DF化疗者TP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NP方案化疗2周期。均每21天为1个周期。结果 DF、TP初治者2组有效率相近,白细胞、血红蛋白毒性,无显著差异,P值>0.05;NP、TP方案对曾DF方案化疗者有效率42.5%、45.0%,NP、TP方案化疗无效者互换方案化疗有效率低于10.0%;TP方案初治中位进展期5.3个月。结论 NP、TP方案二线使用更有优势。

    作者:陈卓明;严浩林;黄羽;苏贞栋;苏中华;谭莉萍;阙丽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