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距离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龚巧英;李金高;罗庆丰

关键词:鼻咽癌, 淋巴结, 包膜外浸润
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与鼻咽癌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 病理检查38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56枚手术切除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应用显微标尺测量淋巴结包膜至肿瘤外侵的大距离,并分期外侵距离与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临床总分期的关系.结果 经单因素分组方差分析,淋巴结大小与包膜外浸润距离无明显相关性.24枚放疗前转移性淋巴结经单因素分组方差分析,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与T分期、N分期、总分期,淋巴结大小均无明显相关性.32枚放疗后复发性淋巴结经单因素分组方差分析,放疗后复发性淋巴结大小与包膜外浸润距离有明显相关性.ST-T检验结果示:放疗后复发性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大于放疗前包膜外浸润距离.放疗后复发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与淋巴结大小明显相关.结论 放疗前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与淋巴结大小无关.放疗后复发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大于放疗前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且与淋巴结大小相关.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组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36~78岁,中位年龄59岁.

    作者:张锦宏;杨权烈;黄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细针穿刺老年乳腺癌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老年乳腺癌细胞分化好,异型性小,不容易明确诊断,对临床的进一步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对细针穿刺的老年乳腺癌细胞学涂片进行观察并总结经验,以找出老年乳腺癌的特点.

    作者:杜芸;刘鹿宁;苏萍;王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的新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积聚,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同时伴有广泛的溶骨病变或骨质疏松及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目前,MM仍是不可治愈的血液恶性疾病,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治疗越来越困难,表现为更难获得缓解,缓解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因此,MM治疗目的是获得疾病缓解,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相关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姜超;杨锡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腺癌中ERK2、nm23、MMP9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ERK2基因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nm23、MMP9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96例乳腺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病灶中ERK2、nm23、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ERK2蛋白表达在乳腺浸润性癌中有高于原位癌的趋势(χ2= 3.783,P=0.052);nm23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 9.222,P=0.010),与ERK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χ2= 4.085,P=0.043);MMP9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 4.153,P=0.043),与ERK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RK2信号蛋白可能通过与nm23基因蛋白的作用影响乳腺癌的进展、淋巴结转移.

    作者:黄凌燕;张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膀胱原发性腺癌28例临床病理分析

    膀胱原发性腺癌(primary adeno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PAUB)罕见,包括膀胱原发性腺癌和脐尿管腺癌,预后较差.我们收集28例PAUB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作者:吴友信;张桂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TMS1/ASC基因CpG岛甲基化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TMS1/ASC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方法 应用MSP技术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TMS1/AS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MS1/ASC基因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生甲基化,而在癌组织中甲基化频率为46.9%(15/32),并且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其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χ2=23.106,P<0.05).在15例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BTCC标本中,14例同时伴有TMS1/ASC基因表达缺失或下调,两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γ=0.5842,P<0.05).TMS1/ASC mRNA和蛋白表达在正常膀胱组织和BTCC组织中分别为81.3%(26/32)、18.8%(6/32)(P<0.01),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S1/AS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该基因转录表达失活,使其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甚至缺失,这可能是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志华;郭柏鸿;车团结;郭利君;王锦明;李元;陈一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距离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 探讨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与鼻咽癌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 病理检查38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56枚手术切除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应用显微标尺测量淋巴结包膜至肿瘤外侵的大距离,并分期外侵距离与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临床总分期的关系.结果 经单因素分组方差分析,淋巴结大小与包膜外浸润距离无明显相关性.24枚放疗前转移性淋巴结经单因素分组方差分析,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与T分期、N分期、总分期,淋巴结大小均无明显相关性.32枚放疗后复发性淋巴结经单因素分组方差分析,放疗后复发性淋巴结大小与包膜外浸润距离有明显相关性.ST-T检验结果示:放疗后复发性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大于放疗前包膜外浸润距离.放疗后复发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与淋巴结大小明显相关.结论 放疗前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与淋巴结大小无关.放疗后复发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大于放疗前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浸润距离,且与淋巴结大小相关.

    作者:龚巧英;李金高;罗庆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消化道小细胞癌免疫表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消化道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以指导其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评估预后.方法 对30例消化道小细胞癌行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光镜形态:小细胞型15例;中间细胞型7例;混合型8例.免疫表型:EMA阳性21例,NSE阳性18例, Keratin 16例,CgA 10 例,S-100蛋白阳性5例,vimentin均阴性.结论 EMA、NSE、Ker 为小细胞癌的较为可靠的标记物,支持此瘤来源于内胚层全能干细胞.

    作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γH2AX形成的时间剂量效应

    目的 探讨正常造血组织在全身低剂量照射后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方法 将96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组,暴露于0~800 mGy γ射线下.分别于照射后24、48、72 h处死,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加γH2AX抗体染色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荧光强度.结果 单染及双染法结果均显示γH2AX表达呈J型曲线,所有时间剂量组中,100 mGy γ射线在48 h时诱发的DSB数量少.结论 γH2AX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DNA双链断裂及修复情况.造血组织低剂量照射后可以产生兴奋效应.

    作者:许芸;邬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转移相关基因BRMS1和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中BRMS1、MMP-9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BRMS1和MMP-9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6%(27/78) 和71.8%(56/78).乳腺癌组与癌旁正常乳腺组BRMS1、MMP-9 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BRMS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 P 均<0.01);MMP-9 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P=0.022),与肿瘤大小、临床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 P 均<0.01);BRMS1和MMP-9表达均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等无关,两者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结论 BRMS1与MMP-9在乳腺癌的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RMS1与MMP-9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作者:何雄斌;吴海燕;崔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江西省10 254例乳腺癌普查资料分析

    目的 调查江西省乳腺癌的发病率,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普查对乳腺癌早期发现的作用.方法 采用调查表、体检、乳腺钼靶X线、乳腺多普勒超对江西省10 254名妇女进行乳腺癌普查,比较普查发现乳腺癌与门诊发现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体检、乳腺钼靶X线和多普勒超声联合方法进行乳腺癌普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普查组发现13例乳腺癌(检出率为126.8/10万),好发年龄段为40~49岁,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还包括乳腺癌家族史、未生育、月经初潮小于12岁、未哺乳、高脂饮食、饮酒、乳腺疾病史.普查发现的乳腺癌早期比率显著高于门诊组.结论 体检、乳腺钼靶X线和多普勒超声联合方法是乳腺癌普查的有效手段,普查可以发现更多的早期乳腺癌,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可能减少乳腺癌发生.

    作者:马行天;孙正魁;熊美玲;吴毓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FGF-2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FGF-2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结直肠癌和2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中FGF-20表达情况.结果 结直肠癌中FGF-20阳性表达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 (P<0.01);FGF-20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FGF-20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结直肠癌研究的新靶点及为其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萍;李云峰;张捷;李强;高屹;魏万理;杨之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氨磷汀对顺铂致肾功能异常患者再化疗的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氨磷汀对顺铂(DDP)致肾功能异常患者再化疗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对19例因DDP化疗致肾功能异常患者,再次应用含DDP方案化疗,静脉用DDP前30 min加用氨磷汀250 mg/m2,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血尿素氮、血肌酐值,观察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有效4例,稳定12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达84.2%.结论 DDP化疗后肾功能轻度异常患者,再次采用含DDP方案化疗时,加用氨磷汀可以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作者:李园;程志强;谭煌英;崔慧娟;万冬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术中冷冻切片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收集近7年来我科310例卵巢术中冷冻切片与后石蜡切片,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术中冷冻切片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慧霞;许颖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艾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草酸铂失败的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首选手术.对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患者,含草酸铂方案化疗失败,选择合适的药物继续化疗,对于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意义.

    作者:尚红娟;何秀琴;疏云;吴燕玲;万保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卵巢癌中环氧合酶-2及CA125半衰期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和CA125半衰期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卵巢癌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情况,同时术前及术后每周用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血清中CA125水平.结果 ① COX-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而正常卵巢组织中无表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 COX-2表达强度与CA125半衰期之间有相关性,即CA125半衰期>4周者与CA125半衰期≤4周者比较,前者COX-2表达强度高于后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2年内复发者COX-2阳性率高于2年后复发者(P<0.05).④ CA125半衰期>4周者2年复发率明显高于CA125半衰期≤4周者(P<0.05).结论 COX-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强度与CA125半衰期的联合判断可以预测卵巢癌的耐药.

    作者:李燕华;张競;王蓓蓓;王亮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脑星形细胞瘤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生存素(Survivi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检测53例脑星形细胞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STAT3 、P-STAT3(磷酸化STAT3)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 STAT3 、P-STAT3及Survivin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 (P均<0.01),且与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发生部位无关(P均>0.05). STAT3 、P-STAT3及Survivin蛋白存在正相关.结论 STAT3及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在脑星形细胞瘤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汪鑫平;梅金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的临床价值并总结经验.方法 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25例,其中输尿管末端经尿道切除23例,经手辅切口切除2例.同时期行开放性肾输尿管全切30例作对照分析.结果 腔镜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59),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放组(P<0.01),腔镜组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开放组1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随访2~61个月,腔镜组1例肺部转移,1例发生膀胱癌;开放组1例出现肺部转移,1例腹膜后局部复发,1例发生膀胱癌.结论 腹腔镜结合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有望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喻彬;陈炜;邹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金花茶种子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水溶部分3个极性部位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RPMI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对U93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89.74、65.19、63.74 μg/ml,且抑制作用与样品浓度呈量效关系.结论 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为其抗癌活性的有效部位.

    作者:史丽颖;于大永;唐前;唐玲;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外科治疗肾癌32例临床体会

    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7年11月共收治肾癌患者32例,外科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1临床资料本组共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为52.

    作者:万敏;王国庆;邓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