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慧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体重84kg.因左手拇指屈拇长肌腱术后粘连,拟行肌腱松解术.患者一般状况良好.ASA Ⅰ级.入手术室测血压17.0/12.8 kPa(128/96 mmHg)、心率80次/min.行右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上法),注入2%利多卡因18 mL,5min后用针尖刺痛法测试麻醉效果好.
作者:原春雷;王英哲;张键;赵晓东;扬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因椎体因素致假性腰椎间盘膨出的CT征象.方法对87例腰椎间隙上下椎缘平面大小不一的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在CT轴位图像上测量椎间盘与相邻椎缘平面大横径和在定位像上测量出的椎间盘不大于相邻较大椎缘平面,且无腰椎间盘膨出的征象.结果 87例中,80例L4椎体下平面>L5椎体上平面.7例L3椎体下平面>L4椎体上平面.结论 CT诊断腰椎间盘膨出时,应注意膨出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平面大小的比较,以排除假性腰椎间盘膨出.
作者:高巍;刘利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一直是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发生率为40%~100%[1].我科用消炎痛栓直肠给药解痉镇痛,有效避免了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杰;韩玉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改良上颌平面导致矫正青少年深覆颌的效果.方法制作上颌平面导板,下颌双侧尖牙与其接触,后牙抬高3.0 mm.分为昼夜戴用导板及仅夜间戴用导板两组,观察疗效.结果深覆颌总矫正率72.2%,昼夜戴用该改良上颌平面导板组的深覆颌矫正率100%.结论改良上颌平面导板制作简单,戴用方便,效果明显.
作者:徐晓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医学亟待解决的难题.自颅内血肿微创术问世以来,这一难题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我院自2000-08~2005-03对30例脑出血患者施行微创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娟;李铁军;范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在1998年开始采用穴位排刺加拔罐治疗面部痤疮,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娟;刘炳香;姜春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光子嫩肤技术对患者进行面部皮肤美容的综合临床效果.方法用光子嫩肤仪特定宽光谱的强脉冲光能够穿透皮肤,被组织中的色素团及血管优先选择性吸收,在不能破坏正常皮肤的前提下,使血管凝固,色素团、色素细胞破裂、分解,从而达到治疗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的效果.结果因皮肤出现簌簌沉着或微血管异常而引起的问题,如各种色斑、痣、血管瘤、静脉曲张等1 300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结论是非介入方法以适应不同皮肤状态的高新技术.
作者:李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再阻断控制性温血灌注在心脏复苏障碍时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发生心脏复苏困难患者:①体外循环(CPB)方法:采用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4:1含血停搏液灌注心肌保护;②控制性温血再灌注方法:对5例主动脉开放后ST段抬高患者实施再次阻断升主动脉单纯温血灌注,7例发生心脏复苏困难患者给予再次阻断升主动脉高钾温血停搏液灌注.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CPB.结论解决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苏困难,再阻断控制性温血灌注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慧;姜静;秦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透析治疗创伤小、见效快,腹水及尿液的变化引起离子改变在透析中尤为显著.亦可导致心律失常,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护,可使心律失常及时得到纠正.我科2000~2005年对41例需透析治疗的患者施行了心电监护,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丽红;孙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气管切开术,是解救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手段,术后配戴气管切开套管,可以长期维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术早适用于呼吸道梗阻性疾病,如外伤、烧伤、昏迷等各种导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疾病,而在重症ICU,术后气管插管72 h之内无法脱离呼吸机支持的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以减轻病人不适并可随时清除分泌物,不影响进食.术后病人体位自然,便于护理,在行气管切开时,医护默契配合是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2004-11~2005-08,我科室对10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医护密切配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祎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高糖尿病肾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本实验考察了微循环改善药导升明(Doxium)与降血糖药达美康(Diamicron)联合应用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四氧嘧啶(Alloxan)3次皮下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经尿蛋白检测确定糖尿病肾病模型建立.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①Doxium治疗组(Doxium,n=20):糖尿病肾病大鼠每天接受Doxium灌胃100mg/kg;②Diamicron治疗组(Diamicon,n=20):糖尿病肾病大鼠每天接受Diamicron灌胃80 mg/kg;③Diamicron及Doxium联合用药组(Dox+Dia,n=20):糖尿病肾病大鼠每天接受Diamicron 40mg/kg及Doxium 50 mg/kg灌胃;④糖尿病肾病模型鼠(DM,n=20):糖尿病肾病大鼠每天接受生理盐水灌胃;⑤正常对照组(Con,n=20):血糖正常的大鼠每天接受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药物治疗后4、8周检测大鼠的红细胞山梨醇含量、尿量、尿蛋白,在药物治疗后8周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肾指数和肾脏脂质过氧化物(LPO).结果 Doxium及Diamicron合用明显改善红细胞山梨醇含量,肾组织LPO、尿量、尿蛋白等指标.结论提示Doxium及Diamicron合用较两药单独应用明显改善四氧嘧啶大鼠糖尿病肾病生理、生化指标,其机制可能与合用药物同时抑制蛋白非酶糖化、醛糖还原酶和氧自由基有关.
作者:姜宝红;苏环德;徐峰;李京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自2003-04~2004-01共有223例术后患者接受了自控镇痛(PCA),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桂芬;张亚仙;范叶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肾造瘘术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一种快速、有效,在B超监测下进行的肾区切口并将引流管置入肾盂内进行引流的手术.主要适用于:输尿管因某种原因梗阻(如损伤或结核等),患者状况不允许应用其他方法解除梗阻者;肾积脓,全身状况不允许做肾切除术者,或有其他原因必须保存病肾者;膀胱癌晚期,两侧输尿管堵塞者;肾结石取石术后[1].
作者:王晓东;张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对19例(21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结果随访6~12个月,19例(21眼)患者术后未出现溢泪、溢脓,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比鼻外法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式更为合理.
作者:郭维;任秀清;程方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表现,加深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收集我院1998~2005年经X线及临床确诊病例32例.均采用腹部仰卧前后位、立位摄片,必要时摄水平侧位片及多体位腹透方法诊断,对早期病变采用间隔12~24h追踪观察,观察其病变发展过程,指导临床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32例中,30例为早产儿,2例为未足周产儿,诊断早期表现仅5例,主要X线表现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肠间隙增宽、模糊,腹脂线不清,占16%.典型期表现21例,主要X线表现为胃/肠壁内局限性壁内积气,肠管积气扩张,排列紊乱,部分肠管固定,占66%.晚期表现6例,主要X线表现为胃肠壁内广泛散在积气及气腹影,占18%.32例病例中,伴门静脉积气2例,伴胃肠穿孔4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30例经临床治疗病愈后出院.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X线表现不明显,容易误诊、漏诊,若临床怀疑有NEC表现,X线检查一定要全面细致,如侧卧水平位投照可观察到少量气腹影,及早诊断胃肠穿孔,指导临床及早采取手术治疗,对挽救患儿生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彦伟;梁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120急诊急救工作开展已2年多,救治了吃错药或服毒自杀患者74例.其中,女性67例,男性7例.家人或本人做自救工作仅6例,占病例总数8%.因此,让病人懂得一些自救常识,至关重要.
作者:韩晓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我市志贺氏菌菌群8年来在分布比例上的变化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结果志贺氏菌的4种菌群在分布比例上未发生明显变化,志贺氏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结论志贺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上升趋势,与抗菌药物的持续大量使用有关,也与人们乱用广谱抗生素有关.
作者:夏秀红;刘滨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孕妇情况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01~2005-06-30在南岗区2个产院生产的孕妇情况,分析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体重指数(BWI)高、过期产的孕妇娩出体重偏大或巨大儿的几率高;早产和并发妊高征者娩出低体重儿的几率高;孕妇分娩年龄及是否患有乙肝对新生儿体重无影响.结论孕妇身高、体重、妊娠时间及孕期是否并发妊高征等因素对新生儿体重有重要影响.
作者:高志宏;赵亚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发生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将98例中晚期鼻咽癌随机分为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放化疗组在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DDP30~40mg/m2,每周1次.结果两组口腔黏膜反应、皮肤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道反应、血白细胞变化差异显著(P<0.05),但病人能耐受.结论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对治疗无影响.
作者:高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对ICU护士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其原因有: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负荷、个人价值观、人际关系冲突、学习及职称评定等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护士对应激的适应能力、提高护士地位及实现社会价值、创造良好的环境、减轻压力及维护个体身心健康、提高对职业性危害的认识,加强自身防护和普法教育,从而使护士能从容面对压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林少颜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