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

邱前辉;陈少华;蒙翠原;胡利富

关键词:鼻咽肿瘤, 癌, 易感基因, 位点, 连锁分析
摘要:目的对鼻咽癌高癌家系进行基因扫描,从而找出鼻咽癌易感基因的位点.方法收集了9个鼻咽癌高癌家系47例外周静脉血标本,其中鼻咽癌23例,健康者24例,以80个位于第5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荧光标记的微卫星DNA序列为引物,进行基因扫描和基因定型,并将其结果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在9个鼻咽癌高癌家系中,6个家系在第5号染色体的D5S2021位点存在连锁关系,3个家系拒绝连锁关系,其总的Lods值为2.1,而第6号染色体上未发现有价值的Lods值.结论9个鼻咽癌高癌家系的连锁分析结果,支持D5S2021位点存在连锁关系,提示D5S2021位点可能隐藏着鼻咽癌易感基因.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急性左半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75岁以上的结直肠癌致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患者的急诊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采用Mile's术2例,Ⅰ期切除吻合术4例,Ⅱ期切除吻合术2例,Hartmman术23例,23例中有19例于首次术后2~3周内安全施行造口回纳术,4例自愿永久造口,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①高龄不是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②在急诊手术中,主要目的是切除肿瘤、解除梗阻.根治性切除不是努力追求的目标.③Hartrmman术式较其它常用术式更适合于高龄急性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的病理生理要求.

    作者:朱培谦;曹家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以左腘窝疼痛为首发症状的髓外硬膜内神经鞘瘤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以发作性左下肢剧烈疼痛2年,于2000年3月14日入院.患者自1998年开始出现患肢疼痛,发作时呈闪电样,钉子钻痛样.发作时疼痛难忍,发作时间不定,各种止痛剂治疗无效.体检:BP 20/12 kPa.神清,一般情况佳,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脊椎及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疼痛发作后如常人,辅助检查脑电图正常,头颅CT正常.诱发电位:左右两侧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均为中度异常,提示有神经受激惹的表现.腰椎CT扫描显示腰椎间盘脱出.腰穿脑压1.35 mmH2O;脑脊液蛋白1.25/L,入院诊断为椎管占位病变.椎管造影示C5-6水平髓外硬膜内肿瘤.

    作者:杨丽;胡永涛;蒲德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

    目的对鼻咽癌高癌家系进行基因扫描,从而找出鼻咽癌易感基因的位点.方法收集了9个鼻咽癌高癌家系47例外周静脉血标本,其中鼻咽癌23例,健康者24例,以80个位于第5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荧光标记的微卫星DNA序列为引物,进行基因扫描和基因定型,并将其结果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在9个鼻咽癌高癌家系中,6个家系在第5号染色体的D5S2021位点存在连锁关系,3个家系拒绝连锁关系,其总的Lods值为2.1,而第6号染色体上未发现有价值的Lods值.结论9个鼻咽癌高癌家系的连锁分析结果,支持D5S2021位点存在连锁关系,提示D5S2021位点可能隐藏着鼻咽癌易感基因.

    作者:邱前辉;陈少华;蒙翠原;胡利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化疗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Ⅳ期胃癌患者采用ELF方案进行常规化疗,测定其化疗前后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并分析比较其化疗疗效.结果化疗前NK细胞活性为24.78±8.42,化疗后为19.40±6.3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的影响不明显;NK细胞活性下调组化疗疗效显著下降.结论化疗对NK细胞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但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且NK细胞活性下调组化疗疗效显著下降.

    作者:王娴;黄建瑾;李旭芬;张苏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晚期鼻咽癌40例综合治疗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晚期鼻咽癌4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10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54岁.未分化癌11例,低分化鳞癌14例,低分化腺癌15例.根据198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鼻咽癌TNM分期法分期,Ⅲ期27例,Ⅳ期13例.

    作者:张秀凤;杨艳;史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青蒿琥酯对小鼠肝癌及S180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用移植性肝癌和S1801:1肿瘤组织生理盐水混悬液,每只小鼠腋窝皮下接种0.2 ml,24 h后,肌肉注射青蒿琥脂,连续10天.结果青蒿琥酯60mg/(kg·d)、30 mg/(kg·d)和15 mg/(kg·d)对小鼠肝癌的抑瘤率分别为39.79%~54.49%、37.79%~49.96%和40.38%~53.96%.青蒿琥酯100mg/(kg·d)、50 mg/(kg·d)和25mg/(kg·d)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48.53%~49.60%、47.78%~57.96%和58.87%~68.57%.对2种瘤株经重复实验,均有抑瘤作用.结论青蒿琥酯对小鼠肝癌和S180均有抑瘤作用.

    作者:肖柳英;林培英;张丹;陈绮文;李浩亮;冯昭明;张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诺维本、表阿霉素、顺铂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32例报告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32例,均经病理及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女性31例,男性1例,年龄32~58岁,中位年龄44岁.病理类型:单纯癌16例,导管浸润癌11例,腺癌3例,小叶浸润癌1例,大汗腺样癌1例.初治12例,复治20例(既往采用过CMF、CAF、CAP等方案化疗).临床分期按UICC标准,Ⅲ期9例,Ⅳ期23例.单发性转移10例,多发性转移22例.转移病灶部位:区域淋巴结20例,胸壁10例,骨10例,肺9例,对侧乳腺7例,肝脏7例.全组病例近1个月内未接受抗肿瘤治疗,一般状况(PS)按Karnofsky评分标准均≥60分,预计生存期长于3个月.

    作者:杨小红;王平辉;李晶;周定;刘莉萍;欧阳取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卵巢癌肉瘤4例报告

    卵巢癌肉瘤临床上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目前手术和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令人遗憾的是化疗效果较差,患者多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我院1980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20日收治卵巢癌肉瘤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新民;丘仑兴;李诚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不同病理状态急性白血病患者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

    β2微球蛋白(β2-MG)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Ⅰ类分子的轻链或称β链.HLAⅠ类抗原广泛、不均一地分布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表面,β2-MG对维持HLAⅠ分子天然构象的稳定性及其表达有重要意义.在多种病理情况下,体液中β2-MG含量增加.研究表明脑脊液(CSF)中的β2-MG水平上升与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或受恶性肿瘤侵犯有关[1~3],但关于在急性白血病(AL)不同病理状态下,患者CSFβ2-MG的含量变化如何,尚缺乏报道.我们分析处于不同病理活动状态下,AL患者CSFβ2-MG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陶文;黎金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端粒酶反义RNA对人肾癌细胞系GRC-1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端粒酶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端粒酶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BBS212-hTR)导入人肾癌GRC-1细胞系中,采用TRAP法测定端粒酶活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动力,电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及端粒酶反义RN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端粒酶反义RNA能显著抑制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结论应用端粒酶反义RNA抑制肾癌端粒酶活性是治疗肾癌的潜在途径.

    作者:张运涛;姜茹;刘利;刘凡;汪勇;刘荣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16和Rb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p16和Rb蛋白与胃癌发生、发展、预后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同步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p16和Rb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16和R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3%和60.4%,p16阳性和Rb阴性表达者生存率高于p16阴性和Rb阳性表达者.p16阴性和Rb阳性者术后辅助化疗复发转移率高于p16阳性和Rb阴性者.结论p16和Rb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疗效及推测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刘新兰;李蓉;吕怀盛;秦景;张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术前放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

    我院自1990年2月至1995年2月,共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398例,其中有24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行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为1 000~5000 cGy,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亮高;杨世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由丝裂霉素(MMC)、长春花碱酰胺(VDS)、顺铂(DDP)组成的MVP方案治疗76例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MMC 8 mg/m2,静脉注射,第1天;VDS 2.5~3.0 mg/m2,静脉注射,第1、8天;DDP 40~50 mg/m2,静脉滴注,第2、3天;3~4周为1个周期,连用2~3个周期.结果CR 1例,PR 25例,总有效率为38.16%.初治有效率为44.00%,复治有效率为15.38%.鳞癌有效率为38.46%,腺癌有效率为37.90%.中位缓解期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该方案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白细胞下降,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为39.83%.结论采用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价格适中,可作为临床治疗NSCLC的一线方案.

    作者:高建飞;杜光祖;朱宇泽;欧武陵;刘英;何俊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发性早期胃癌7例报告

    随着对早期胃癌的深入研究,多发性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也逐渐增高,但仍易漏诊.现对1995年~2000年间我院收治的7例多发性早期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多发性早期胃癌的漏诊原因.

    作者:陈国斌;李海根;林云;漆筱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胸段食管癌术中胸腔冲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食管癌生长过程中是否有胸膜腔内癌细胞的脱落种植,文献报道甚少.1997年12月至1999年11月,我们对100例行开胸手术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了胸膜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eural lavage cytology,PLC),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石;严福来;徐海淼;周星明;陈奇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TEN基因及PCNA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关系

    目的研究胶质母细胞瘤中PTEN基因突变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2例胶质瘤石蜡切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其PTEN基因突变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有11例胶质母细胞瘤发生PTEN基因突变,突变发生率为26.2%(11/42),显著高于其它胶质瘤(x2=11.62,P<0.01);胶质母细胞瘤PCNA阳性表达的平均指数为45.13%±8.72%,其它胶质瘤的平均指数为19.47%±9.98%,后者PCNA指数显著小于前者(F=18.38,P<0.01).结论PTEN基因突变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脑胶质瘤中PCNA的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胶质母细胞瘤中PTEN基因突变与PCNA表达强度呈正相关.

    作者:屈洪涛;袁先厚;袁忠惠;曹长军;文志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神经内分泌细胞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神经内分泌(NE)细胞的存在及其与临床预后有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根治术组织标本5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1组NE分化的指标:NSE、Syn、CgA以检测NE细胞的存在,同时行电镜检查证实.结果53例乳腺癌中,NSE、Syn、CgA 3种标志物均阳性14例,占26.4%,电镜检查找到肿瘤细胞中存在神经内分泌颗粒.NE阳性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NE阴性者,其pS2蛋白和nm23-H1表达均低于NE阴性者.结论根据WHO分类的病理类型乳腺癌中,部分可存在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属乳腺癌异质性的表现,具有与一般病理类型乳腺癌不完全一致的生物学行为,在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的决策上需引起应有的重视.

    作者:徐美荣;陈云;池鸣鸣;沙宝熙;方庆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食管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与DNA含量的关系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与DNA含量、S期细胞比值(SPF)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DNA含量(DI)和S期细胞比值(SPF).结果48例食管癌组织中仅有16例(33.33%)为p27蛋白高表达,而32例癌旁组织中25例为p27蛋白高表达(78.12%);食管癌组织DI和SPF的平均值分别为1.48±0.32和19.48%±12.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1.02±0.17和9.39%±5.75%),p27蛋白低表达组的DI和SPF均明显高于p27高表达组(分别为1.66±0.28和9.78%±6.12%;1.10±0.19和5.56%±5.18%).结论p27基因作为细胞负性调节因子,表达减少,DNA含量增加,推测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马萍;宋敏;任常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超分割放疗及同步CA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同步放化疗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探索性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新力法,但目前仍无固定的模式.我院自1993年4月~1996年12月采用超分割放射治疗及同步CAP方案的方法治疗了42例非小细胞肺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朝辉;奚继明;马惠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肾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6例肾癌组织中的VEGF进行检测.结果肾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3.9%,阳性着色于细胞质和细胞膜,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细胞类型和病理分级均无关(P>0.05),Ⅲ+Ⅳ期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VEGF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VEGF表达对肾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其可能成为预测肾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石岐兴;白晓军;关宏华;郭洪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