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仁妹
目的:探讨慢性阑尾炎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68例慢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合临床症状找出规律.结果:268例慢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可分为(1)卷曲型139例,占52%;(2)管壁增厚型83例,占31%;(3)异物阻塞型46例,占17%.结论:不同超声表现的慢性阑尾炎与对应的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作者:易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epathy,TMA),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复杂多变的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与发热等.TTP是一种罕见病.近些年来对该病的认识更深入,继发于其他疾病和药物的患者增多.现将我院临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TTP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钟雯婷;李海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早中期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肝衰竭早中期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及对照组63例;两组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血浆置换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早中期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曾敬科;许飞;温蕾;陈珍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稀土离子Ce3与香豆素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配合物的组成为Ce (C10H3F3O4)Ac(H2O)6.香豆素衍生物及其铈配合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且铈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配体组.结论: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
作者:刘霞;李伟;丁冶春;范小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131I治疗前后的心电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水平变化.方法:对160例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患者行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检测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分析对比在”1I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心电图检查有不同程度的ST-T病理性下降和T波改变,在Ⅱ、Ⅲ导联可出现“不典型的肺型P波”或低振幅的双峰变型P波,P-Q间期延长及Q-T间期延长,FT3、FT4升高TSH降低.在治疗后相关指标多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和心电图检测是指导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131I治疗的重要方法.
作者:罗冬云;何莹;陈小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经临床证实的12 例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图像特征.结果:12例患者图像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处5例为混合回声型包块,5例为孕囊型,2例为无回声型,局部肌层均变薄.结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有特征性图像,超声能准确诊断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
作者:廖祥凤;吴小洁;林水华;任苓;罗琼;陈艳;陈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绝育术切口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及控制绝育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3 869例经腹输卵管绝育术的切口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腹输卵管绝育术切口感染率为0.336%,切口感染以术后、远期并发症为主,相关因素与手术方法方式、术后护理、个体差异有关.结论:计生技术服务单位应充分重视对节育并发症的管理,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推行手术辅助方式,重视术后护理,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我国,头颈部肿瘤的年发病率为15.22/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45%[1].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颈肿瘤的主要手段.肿瘤切除手术破坏了机体原有的生理结构,患者术后1~2周内不能经口进食,为了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鼻饲饮食成为解决营养的主要途径.由于术后口腔、颈部有较大的缺损,患者吞咽功能下降;术中组织受牵拉,致使鼻咽黏膜充血水肿,患者痛觉敏感度高;加之经历了手术的打击,患者身心疲惫,处于焦虑高峰,对插管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插管时极度不配合,加大了胃管置入难度.临床上使用常规方法插管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较低,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困扰.现将头颈肿瘤术后鼻饲置管方法综述如下,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经验和启示.
作者:邢秋燕;魏清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是一种少见的潜在低度恶性胰腺肿瘤.现对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1:患者女,15岁.因腹痛3h入院.患者因进食时突感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无向他出放射,无恶心、呕吐,无腹泻腹胀,无发热.体检:腹平坦,腹肌软,无腹壁浅静脉怒张,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剑突下可触及一6 cm×5 cm大小的肿块,质中,压痛,活动度小,表面光滑,边界尚清.
作者:杨志根;涂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为促进患者痊愈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保持正确体位、饮食指导、加强康复训练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结果:76例手术患者经随访3~12个月,无1例出现骨不愈合、延迟愈合、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未出现内固定钢板脱落、松动、断开等,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手术有效率100%.结论:在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围手术期给予多种优质、有效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加快患肢的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晴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比脑梗塞患者与无心脑血管疾病人群的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探讨颈动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塞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44例脑梗塞住院患者(脑梗组)及40例无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及椎动脉彩超检查,观察其内径、斑块,测量IMT厚度及PSV、EDV、RI等参数.结果: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照组在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也存在部分改变,但占总人数比例较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仅占12%.结论:颈动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塞密切相关,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可以作为一种无创伤、简便的、可重复应用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钟周华;廖萍;陈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现状,为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本院150名护士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有待提高,高年资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年轻护士.结论:应加强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监测和报告水平.充分发挥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终实施者和监护者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作者:朱玉洁;彭碧霞;钟瑜绿;彭冬玲;廖为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是呼吸和非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病变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病死率极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呼吸衰竭患儿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友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定期产检、孕前无糖尿病并于我院分娩的孕妇病例,所有孕妇均在孕24~28周进行75 g葡萄糖筛查试验,采用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 DPSG)推荐的GDM诊断的新标准进行诊断.结果:两组的年龄大于30岁、孕前体重指数≥25 kg·m-2、多次分娩史、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死胎引产)、巨大儿分娩史、家族性遗传病史(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史)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肥胖、多次分娩史、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死胎引产)、家族遗传病史、巨大儿分娩史等是引发GDM发生的高危因素,对此类高危人群早期进行临床干预,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刘萍;李梅;叶洪云;邹前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调强计划设计方法在上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传统9野调强计划和简易调强计划,统一处方剂量60 Gy/30 F,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结果:传统9野调强计划与简易调强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对于高剂量区1%体积的脊髓受量和双肺20 Gy和30 Gy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V20,V30),两种计划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简易调强设计方法可以减少脊髓、肺两种重要器官的低剂量受照体积,同时减少投射跳数(P<0.05).结论:简易调强设计方法可以在胸上段食管癌中应用.
作者:袁军;郭海亮;谢美荣;付爽;王祥财;许明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是引发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十分必要的[1].我院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勇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系用某种刺激物,诱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试验.由于直接测量支气管管径困难,所以常借助肺功能指标判定支气管狭窄的程度来测定其反应性[1].近年来,以咳嗽及无明显原因的胸闷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我院肺功能室采用组织胺为刺激物,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谢启蔚;余娟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明显下降,处方合格率明显上升.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切实有效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黄慕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营养支持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十分重要[1].胃癌患者极易发生营养不良,使得治疗和预后的难度加大,同时也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研究表明为胃癌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2].我院采取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手术治疗方面,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宝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前心理护理对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产程时长、顺产率.结果:心理护理组产妇的SAS评分显著小于常规护理组(P<0.05),其产程比对照组短,顺产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前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无痛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起到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作者:蓝彩旋;钟玉旋;刘辉姐;黄秀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