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锥孔穿刺行血肿与脑室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

甄云;刘宏亮;郎铁成

关键词:脑出血, 基底节, 血肿, 脑室引流, 锥孔穿刺
摘要:临床资料显示,基底节区出血存在血肿量较大、死亡和致残率均较高的危险性[1]。临床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搜集1995年至今我们采用一次性穿刺行血肿与脑室引流的方法治疗33例基底节区脑出血,初步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并均经头颅CT证实。本组男18例,女15例,30~79岁,出血量38~120ml,均破入脑室系统,其中破入同侧脑室21例,破入双侧脑室9例,破入4个脑室3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2例丹参与奈替米星药物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丹参注射液为一种中药制剂,每毫升相当于丹参、降香、生药各1克,具有活血化瘀、通心养脉、清心安神等作用。用于治疗胸痹血瘀症侯,如胸闷、心悸、心绞痛等。丹参临床用途广泛,它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溃疡的愈合。奈替米星是抗菌素类药物,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引起的感染均有良好的效果。临床治疗中,通过我们反复多次的观察发现丹参不仅与B6、Vc发生反应,而且在静点过程中与奈替米星融合后,亦可迅速发生凝集反应,出现乳白色混浊,小剂量应用于人体中可引起局部皮肤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等,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

    作者:王秀梅;白今英;王学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印模浸泡消毒前后的形状观察

    目的:为探讨口腔印模在消毒液浸泡后,是否引起形状变化而影响修复效果。方法:通过数字化仪对印模消毒浸泡前后的形状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消毒液浸泡前后的印模形态无明显差异。结论:说明可采用该方法预防印模造成的交叉感染。

    作者:徐连利;韩淑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肌注安痛定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62岁,农民,患偏头痛,原因不明,发作时服用颅痛定即可减轻,未用过安痛定。1998~04~14晨,患者因偏头痛加重,肌注安痛定2ml,2min后,突感头晕、恶心、下腹痛、有便意,继而意识丧失,四肢发凉,大小便失禁。急送我院就诊。患者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脉搏未能触及,血压测不清。立即给氧,肌注肾上腺素1mg,并用10%葡萄糖液500ml,加入地塞米松15mg、阿拉明30mg及多巴胺60mg进行静注。30min后患者神志恢复,肢体温暖面色红润,血压16.0/10.7kPa,病情好转。

    作者:孙桂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生素C在深二度三度烧伤创口换药中的应用

    深二度及三度烧伤是严重的烧伤反应引起表皮、真皮部分或全部的损伤,后转归为瘢痕愈合,在治疗过程中,湿敷创面,无论是在植皮前去除脓焦痂,还是植皮后促进创面愈合均是必要的,作者发现,维生素C在烧伤创口换药时应用,能缩短病程,减少渗出,效果理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47例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3~59岁,平均年龄31.5岁。诊断根据五度四分法标准,深二度30例,三度17例。病史短者5h,长者20d。其中伴糖尿病者3例,伴继发感染者8例,碱烧伤1例。

    作者:陈秉魁;石红梅;姚宪义;金松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闭合穿针治疗本奈氏骨折21例分析

    本奈氏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合并掌腕关节脱位,属关节内骨折。常因固定不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关节功能。我院1996~1998年共收治21例本病,经X线下闭合穿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6~52岁,新鲜骨折18例,陈旧骨折3例,全部病例X线片均有程度不同脱位及骨折。

    作者:马跃琨;张波;高贤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326例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本文对1993-04~2000-04间我院326例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与同期非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提高老年人胃镜检查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我院1996-03~2000-04门诊共做胃镜1167例,其中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为老年组,共有326例,年龄60~87岁,平均66.7岁;小于60岁者确定为非老年组,共有841例,年龄17~59岁,平均42.6岁。两组资料人群的饮食习惯、风俗、遗传、气候、种族及地理等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红梅;武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塞治疗方法评价与预后

    为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对预后的影响,对12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病例分组-对照研究。结果:14d后比较各组神经功能,溶栓-神经保护疗法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疗效与入院时间关系密切。认为发病后尽早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对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金龙;任桂霞;范业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清胃温脾法治疗寒热互结胃脘痛107例临床观察

    胃脘痛临床较常见,尤以寒热互结型为多,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灼热,吞酸,嘈杂嗳气,肠鸣,呕吐,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笔者采用清胃温脾法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8-12~2000-08间共收治107例患者,其中男67例,女40例,平均年龄(39.8±5.67)岁。2 治疗方法采用清胃温脾法中药汤剂治疗,基本方:黄芩10,黄连7.5,大黄5,公丁香7.5,半夏15,吴萸7.5,干姜7.5,甘草15,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顿服。随症加减:腹胀甚,加槟榔、金铃子、川朴;吞酸重,加海鞘,炸牡蛎;口干加沙参、石斛等。

    作者:王艳秋;万学荣;黄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鲜姜与芦荟交替贴敷防治输液滚针效果观察

    具中医书记载,生姜有散寒解表,温中止痛,化痰清暑,消散止痛的功效。芦荟有消炎止痛祛腐生机等功效。近年来,我们在儿童输液渗漏肿胀处采用生姜与芦荟交替贴敷法,收到显著效果。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均为输液滚针后漏出血管外造成的局部肿胀者,其中周岁以内小儿16例,新生儿6例,1~3岁9例,3~15岁7例。渗出液的性质分述如下:20%甘露醇2例,5%碳酸氢钠8例,10%葡萄糖酸钙15例,50%葡萄糖10例,COAA 3例。渗出液的局部皮肤性质分布如下:根据颜色分为,红肿软17例,皮色肿胀16例,苍白硬者5例。

    作者:张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危重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1例

    一氧化碳中毒为临床常见病,尤其北方秋冬季节是高发期。一氧化碳吸入后,在血内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 Hb),导致组织缺氧。2000-05我科成功地救治了1例危重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真玉;安真玉;殷文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护理

    胸部损伤,伴支气管断裂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问题。胸外伤后出现血气胸、张力性气胸和肺不张为该病的主要特征。临床有时因延误诊断和治疗,结果引起急性呼衰而导致病人死亡。本人结合我院诊治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体会,讨论其诊断治疗及护理的要点。1 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病人,男8例,女2例,年龄7~63岁。均为胸外伤病例,其中颈断气管断裂1例,左主支气管断裂2例,右主支气管断裂2例,左支气管断裂4例,右支气管断裂1例。伤后到入院时间1~10h内6例,72h内3例,10年1例。诊断方法:胸外伤史和临床体征,结合胸片,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方法:常规手术治疗和术后抗炎对症等为主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治疗效果:治愈8例,死亡2例。

    作者:王雪英;刘玉霞;李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开塞露高位保留灌肠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体会

    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一般在46%左右,而脑出血后再出血死亡率高达70%以上。多数患者发病时有明显诱因,常因排便用力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针对这些情况,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103例脑出血患者除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及注意心理护理外,采用了开塞露高位保留灌肠,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使脑出血患者因排便用力再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荣;周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膀胱异物5例报告

    膀胱异物除少数为医源性外,大多数为手淫所致,本院1990-10~1999-10共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2~68岁,平均35岁。病程2d~10年。异物种类:男4例中,1例为在外院拔除造瘘管时将蕈状导管头断入后形成结石,1例为针灸针,2例为塑料电线;女性1例为微风吊扇的平衡杆。2 诊断医源性1例因病史明确,经摄X线片证实。手淫所致者,因隐瞒病史给诊断带来困难。本组1例针灸针所致者,从插入至取出长达10年之久,长期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后因怀疑结石,经摄片提示,追询病史后确诊。2例塑料电线,诉有异物插入尿道史,经膀胱镜检证实。女性1例自诉用微风吊扇平衡杆搔痒时不慎滑入膀胱,经摄X线片证实,诊断并不困难。

    作者:孙延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8例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90年代活血化瘀的单味中成药制剂。近年来多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现将我院近2年期间用云南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的48例脑梗塞,并设42例用维脑路通治疗为对照组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组共48例脑梗塞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3~78岁。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的同期脑梗塞患者,共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1~77岁。全部病例均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并做脑CT检查确诊。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无差异。

    作者:贾桂芝;刘国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治初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上或游离于血清中的自身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速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近20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继发者日益增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近10年来收治25例溶血性贫血患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8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本组资料:男8例,女10例,发病年龄5个月~14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前常见的诱因,以呼吸道为主者7例,上感,发热伴黄疸,其中有一例右下肺炎,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者6例,表现为腹胀、腹泻、腹痛,严重者便血,牙龈出血2例,有阵发性血红蛋白尿2例,有1例两次入院后出现一过性骨髓受抑制。

    作者:王禹;邓范艳;孟庆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胎盘早期剥离死胎2例

    例1,患者,24岁,1997年10月15日23时入院,病案号704。停经36周双下肢浮肿,头痛7d,阵发性腹痛5h,阴道流血超过月经量。查体:呈贫血貌,双下肢浮肿(++),T:36.2℃,P:88次/分,Bp:22.7/17.4kPa。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子宫持续性收缩状态,腹围90cm,宫底高33cm,胎心胎位不清。内诊检查;颈管消失,宫口开大1.5cm,胎胞形成,先露头-2cm,急检血常规:Hb:100g/L,BT:2'30''、CT:1'30''、WBC;10×109/L、尿比重:1.025,尿Pr:(+)。诊断:第一胎妊娠36周妊高征,胎盘早剥死胎,处置:静点硫酸镁、肌注安定,于10月16日4时宫口开大5cm,行人工破膜,静点催产素,同时输血400ml,9点宫口开全行穿颅术娩出一男死胎,产时流血500ml,Bp:12.0/9.0kPa,徒手取出胎盘,见有2/3早剥面,一直静点催产素、输血、按摩子宫,阴道前穹窿上卡孕栓一枚,子宫收缩时好时差,从产后1~6h又流血500ml,病人呈严重贫血状态,P:100次/分,Bp:12.0/8.0kPa,再次查血常规:Hb:60g/L,考虑有子宫卒中。急行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成人头大,子宫底部及后壁呈紫色,双侧阔韧带血肿达盆壁,双侧输卵管充血水肿,行子宫次全切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输血800ml,术后Bp:14.7/10.7kPa,术后又输血400ml,静点广谱抗生素7d拆线,刀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病理报告:符合子宫胎盘卒中。

    作者:段泽霞;程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脑出血12例分析

    小脑出血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误诊。而早期诊断、正确治疗与小脑出血的预后密切相关。现将我院于1992-02~2000-10收治的12例小脑出血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例病人中,男8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小36岁,大74岁,平均54.5岁,50岁以上发病9例,占75%。全部病例中,9例有高血压病;3例无高血压病患者中,2例CT检查疑为脑血管畸形,1例为应用尿激酶溶栓引起。

    作者:杨霄伟;张晓梅;朱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阴道按摩直肠法缩短第二产程的体会

    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妇用力不当是第二产程中常见的导致产程延长的因素。作者应用经阴道按摩直肠法对促进宫缩,加强腹压,从而缩短第二产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例患者,初产190例,经产10例,年龄21~39岁,孕周36~43W,第二产程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或产妇用力不当、或应用催产素后效果不佳,均无明显头盆不称,且已破膜者。

    作者:宋志芳;鞠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对新生儿窒息抢救的配合

    新生儿窒息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剖宫产的患者,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较顺产发生率更为高。能否正确及时地抢救新生儿的生命和保证其终生健康。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规程,以确保新生命的延长,解除产妇及其家人的痛苦。1 术前准备接到剖宫产手术通知后,参加手术的护士应立即进入手术间备齐用物,以待患者入室。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准备好药物:25%尼可刹米2ml;1%山梗茶碱1ml;肾上腺素1ml;阿托品1ml。准备好氧气、注射器、吸引器并检查性能是否良好,以防用物缺损而延误抢救时机。

    作者:杨春香;金彩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体会1例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NMT)传导障碍,分三型:眼型、球部型和肌型。治疗原则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现认为在疾病早期对有手术指征患者进行手术,可使症状改善,甚至痊愈。因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对麻醉用药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就笔者曾接治的一较典型病例的麻醉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白炳生;暴风;孔凡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