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137例的疗效观察

赖光海;李悠然

关键词:慢性咽炎, 中药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将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及慢性萎缩性咽炎,按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肺阴不足、肾阴亏损、元阳虚弱及胃腑积热4种基本类型,分别对症给予中药治疗。结果均获得较好疗效,尤其对慢性单纯性咽炎疗效较为明显,总有效率为85.4%。结论应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不失为研究提高慢性咽炎疗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新生儿疾病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炎症、细胞应激、凋亡、细胞周期和生长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在多种细胞外刺激下,p38MAPK的上游激酶通过使肽链上的丝氨酸和苏氨酸双重磷酸化而启动可被激活,启动其上游和下游的蛋白磷酸化,控制多种转录因子的活性和基因表达,从而介导参与如缺血-再灌注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近年研究发现p38MAPK 在新生儿的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就p38MAPK的结构、功能及其与新生儿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程慧芳(综述);陈晓(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137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应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将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及慢性萎缩性咽炎,按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肺阴不足、肾阴亏损、元阳虚弱及胃腑积热4种基本类型,分别对症给予中药治疗。结果均获得较好疗效,尤其对慢性单纯性咽炎疗效较为明显,总有效率为85.4%。结论应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不失为研究提高慢性咽炎疗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赖光海;李悠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我社区妇科门诊754例妇女进行常规阴道分泌物细菌学检测,同时检测分泌物性状、滴虫、假丝酵母菌、子宫颈、清洁度等。结果阴道细菌感染总阳性率为23.34%(176/754),细菌感染率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阴道清洁度、阴道分泌物性状、配偶职业等密切相关,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细菌感染阳性率与宫颈糜烂、阴道假丝酵母菌、滴虫感染和居住情况等无明显关联,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高,妇产科临床应当将阴道细菌学检测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以利尽早诊治,防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乔宪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案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原因及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68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手术方式为甲状腺肿块摘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49例,甲状腺患侧叶切除术17例,另有2例为颈部淋巴结活检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首次手术病理类型:乳头状癌55例,滤泡状癌9例,髓样癌4例。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将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范围不够;再次手术中原发灶残癌率为54.4%(37/68)。结论首次手术方式不规范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重要因素,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解剖与保护是确保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德斌;吕云霞;陈万志;余济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食管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而研究组则给予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自控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以及麻醉诱导前30min(T0)、切皮后1h(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2、T3和T4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患者血清Cor和PRL水平T1时均先逐渐升高,T3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T4时趋于基线水平,而血清IL-8水平T1-T4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研究组患者T1、T2、T3、T4时点血清Cor、PRL和IL-8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激素水平,减轻应激反应,效果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沈艳喜;黄乐林;邓小兵;涂成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盐酸小檗碱与氟哌酸粉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与氟哌酸粉外用治疗糖尿病足(DF)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8月-2015年8月DF溃疡住院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清创后用盐酸小檗碱与氟哌酸粉调成糊状外涂与创面,对照组清创后用雷夫奴尔纱布换药。结果盐酸小檗碱与氟哌酸粉外用治疗DF溃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与氟哌酸粉外用治疗DF溃疡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5-Aza-dC在肺癌细胞系中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5-Aza-dC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正常肺细胞以及5-Aza-dC分组处理的A549细胞进行MTT检测,并检测TFPI-2基因甲基因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经5-Aza-dC处理的A549细胞相比,经5-Aza-dC处理后的A549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高,并呈量效关系,RT-PCR检测发现,经5-Aza-dC处理的A549细胞其TFPI-2基因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增高,并也呈现出量效关系。结论5-Aza-dC可通过促进TFPI-2在细胞中的表达对肺癌细胞的生长进行抑制。

    作者:童波;钟进生;梁莹;吴西雅;肖祖克;夏顺生;郭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66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注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100.0%、止血时间(30.81±16.94)h、治疗有效率93.9%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63.6%、(33.04±16.11)h以及63.6%(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可明显缩短患者止血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

    作者:夏扣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足月妊娠自发性脾破裂1例并文献复习

    本病例为罕见病例,故在第一入院时间能完全正确诊断实属不易,当第二次手术时发现脾破裂后回想诊疗过程患者的所有症状和体征才能得到合理的临床解释,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也清晰明朗。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永温;朱小眉;徐升;谢叶竹;王慧娟;李桂珠;朱雅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一6、单核细胞黏附分子浓度变化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HD)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单核细胞黏附分子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并诊断为CHD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同时选择拟诊CHD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将CHD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于PCI治疗前、后测定所有患者血浆IL-6、单核细胞黏附分子的浓度。结果治疗前,ACS组和SAP组的血浆IL-6、ICA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S组又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CS组和SAP组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CAM-1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PCI前、后血浆IL-6、ICAM-1浓度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浆IL-6、ICAM-1的浓度对判断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参考意义,这也为预防PCI治疗后再狭窄的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陈新华;莫承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王共先教授团队一项机器人手术技术获国内外同行肯定

    在美国圣迭戈举行的今年世界大规模的泌尿外科学术年会--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学术大会和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微创泌尿外科学术大会上,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本刊副主编王共先教授代表团队分别作了“机器人经后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和“机器人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大会发言,获得国内外同行一致肯定和好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组MIF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包装与纯化及其意义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检测AD-MIF腺病毒转染人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ASMC)后蛋白表达。方法用凝胶电泳、测序、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鉴定MIF质粒。用PCR技术扩增MIF基因,构建MIF-EGFP基因载体,重组到pAd腺病毒,转染HEK293细胞后扩增病毒,经3轮扩增后病毒达到合适的滴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腺病毒感染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内MIF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结果凝胶电泳、测序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IF基因分子量、序列以及蛋白表达正确,并且成功构建MIF腺病毒,病毒浓度达2E+9PFU/ml。结论成功构建MIF腺病毒,为MIF基因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蓝海兵;罗亮;齐协飞;龚园其;陈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硒对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硒对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丰城市非富硒区域与富硒区域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富硒区域95位老年人与非富硒区域104位老年人的血液生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富硒区域较非富硒区域老年人群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富硒区域较非富硒区域老年人载脂蛋白A水平升高(P<0.01);富硒区域较非富硒区域老年人载脂蛋白B水平下降(P<0.05);富硒区域较非富硒区域老年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下降(P<0.01)。结论富硒环境能够降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硒可能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起作用。

    作者:袁亚辉;黎斌;刘友清;黄新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江西医药》简介

    《江西医药》于1961年创刊,是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大型综合医学类学术期刊,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专业权威媒体。本刊是中国科技期刊协会创始成员,并担任事理单位至今;是早一批被国内三大数据库收录期刊之一;2011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2008-2011年本刊连续四年获中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优秀期刊奖;201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和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三等奖。近5年,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保持35%以上的年增幅,2015年本刊影响因子达0.735,连续二年进入全国同类排名前三分之一强。本刊入选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年报》统计源期刊,并被授予证书。本刊已被江西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列为国家级期刊,在包括正高在内的各级别职称评审中发挥重要参考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在婴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在婴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1例婴儿重症肺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静滴,观察患儿热退、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热退、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是辅助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的有效药物,能促进排痰,畅通呼吸道,改善缺氧,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刘美华;熊伊;王丽;汤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压氧结合传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早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脑卒中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1)两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技术(如Babath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等),联合组加用高压氧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分、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两组之间及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⑴治疗后,两组患者NFDS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MMSE评分则显著增加(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⑵治疗后,联合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为73.2%,显著高于对照组43.9%(P<0.05)。结论对脑卒中早期患者进行高压氧联合传统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其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贵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会阴侧切术切口威伐光照射治疗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在在会阴侧切术切口使用威伐光照射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186例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4例于术后第二天开始采用威伐光进行光照治疗,对照组92例则采用自制白炽灯进行光照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5d为1疗程,比较疗程结束时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威伐光组患者切口愈合和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白炽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威伐光照射能够促进会阴侧切切口愈合,并减轻切口疼痛。

    作者:魏建梅;万权;朱梦叶;肖红;王志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枇杷木白皮及枇杷叶对小鼠呕吐模型脑组织中5-HT、DA影响的差异研究

    目的:对比枇杷木白皮及枇杷叶分别对小鼠呕吐模型脑组织中5-HT、DA的影响,探讨其止呕作用的差异。方法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顺铂建立小鼠呕吐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枇杷木白皮组、枇杷叶组、模型组4组,各组均灌胃给药2周,通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检测试剂盒测定小鼠脑组织内5-HT及DA的含量。结果枇杷木白皮组及枇杷叶组小鼠脑组织中5-HT、DA含量明显低于造模组(P<0.01),但枇杷木白皮组小鼠脑组织内5-HT、DA含量与枇杷叶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枇杷木白皮对顺铂所致小鼠呕吐模型脑组织中5-HT及DA的影响不弱于枇杷叶。

    作者:资晓飞;詹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美罗华联合GEMOX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析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GEMOX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GEMOX化疗,全部患者完成6个周期化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为92.85%,其中CR36例,PR3例,SD3例。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共随访4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率9.52%(4/42),生存率为90.48%(38/42),出现WBC下降、胃肠道反应、带状疱疹、转氨酶增高、便秘、贫血共18例,经对症处理后均顺利度过化疗期。结论美罗华联合GEMOX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志学;肖牛明;肖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5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75例中,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达标人数比是22.7%,老年患者的平均疾病数有3.95种,抗菌药物平均治疗天数12.72d,入院前发生感染的抗感染用药天数明显高于入院后发生的感染。结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徐小芳;康圆超;朱春黎;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