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探讨

曾俊峰

关键词:前列地尔, 奥曲肽,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高脂血症性AP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醋酸奥曲肽针0.1mg静脉注射后,再静脉泵入醋酸奥曲肽0.3mg生理盐水+50ml,按25-50μg/h持续,共5d。治疗组另外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疗程5-10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轻度高脂血症性AP患者腹痛持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高脂血症性AP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轻度高脂血症性AP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高脂血症性AP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胰腺炎,对轻症AP患者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将同期行上颌前牙区延期种植修复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PI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前6个月,观察组骨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种植体松动脱落,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 70.0%,P<0.05)。结论即刻种植修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PIS,减少骨吸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疗程短,手术次数少,减轻创伤。

    作者:俞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常规联合用药加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研究血钾和ARR对螺内酯治疗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4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观察组)和安慰剂组(对照组),每组各82例。两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螺内酯20mg/d和安慰剂。随访3个月,观测血压、血钠、血钾、血肌酐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除螺内酯组有4例患者因明显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外,其余16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螺内酯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降幅分别达到-13.4(-17.7,-8.3)mmHg、-5.8(-7.3,-3.4)mmHg和-8.1(-11.9,-2.8)mmHg,与安慰剂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1)。螺内酯导致血钾和血肌酐升高,以及轻微的血钠降低(P均<0.01),但均在可控范围之内。螺内酯对血糖无影响(P=0.804)。此外基线血钾≤4.1mmol/L的亚组或基线ARR≥141.5的亚组,在经螺内酯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更大(P均<0.01)。结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加用小剂量螺内酯能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同时基线血钾和ARR能有效预测螺内酯治疗的反应性。

    作者:曾潇;周宁;曹少雄;乐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微波消融术联合化疗夹心模式治疗直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癌的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术联合化疗夹心模式治疗直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直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癌无外科手术指征(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化疗+微波消融术+化疗(化疗方案:伊立替康+5-FU,次选择方案:奥沙利铂+5-FU,共完成8个周期);对照组: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伊立替康+5-FU,次选择方案:奥沙利铂+5-FU,共完成10个周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7.14%(12/21)和23.81%(5/21),部分缓解率分别为23.81%(5/21)和28.57%(6/21),稳定率分别为4.76%(1/21)和28.57%(6/21),有效率分别为80.95%(17/21)和52.38%(11/21),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9-9转阴率实验组为71.43%(15/21),61.9%(13/21),对照组38.1%(8/21)、23.81%(5/21),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延长5.9个月,3/4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实验组为19.04%(4/21),对照组治疗47.62%(10/21)。结论微波消融术联合化疗夹心模式治疗直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正清;兆明;俞根;汪云;花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科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病例资料,皮瓣切取面积为3.0cm×4.0cm-4.0cm×8.0cm。结果10例皮瓣全部移植成活,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术后效果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血运可靠,对供区影响小,皮瓣厚薄适中,制取简单、方便,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严俊峰;林尊文;曹钟义;熊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横结肠黏膜下囊肿1例报道

    结肠囊肿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征是生长于黏膜下层、肌层或浆膜下层,形成囊状或管状构造[1]。因囊肿的位置、大小、阻塞肠腔、合并感染、出血、是否与肠壁或肠腔内相通等不同,此类患者可呈现完全不同症状;临床诊疗有一定特殊性。笔者近期在临床工作中诊疗1例横结肠黏膜下囊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梅;袁喜红;李坚;周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淋巴免疫疗法联合中西医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淋巴免疫疗法联合中西医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HA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HCG注射液、维生素E胶丸等西医疗法及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淋巴免疫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IgM、CD4+和CD4+/CD8+明显下降、IgG和CD3+显著上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愈显率8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2%(P<0.05)。结论淋巴免疫疗法联合中西医疗法可有效提高HA的临床疗效,调节免疫功能及分娩结局。

    作者:李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评价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的安全性与麻醉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0月来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400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SpO2、HR、SBP、DBP、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及各种不适反应发生率。结果检查前两组患者的SpO2、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和苏醒后1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明显低于对照组(67.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4.56,P<0.01)。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分别为(3.4±1.2)min、(9.6±1.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3.5)min、(18.6±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具有安全、起效快、可控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睑松弛症合并泪腺脱垂1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增生型睑松弛症合并泪腺脱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重睑切口,泪腺复位固定,加固眶隔的手术方法。结果14例28眼患者手术后眼睑肿胀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脱垂泪腺固定术后随访8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睑松弛症合并泪腺脱垂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实现患者美容和功能的双重疗效。

    作者:李宇平;朱家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氨蝶呤在腹腔镜辅助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与甲氨蝶呤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例和34例。术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和甲氨蝶呤,对照组未注射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出血量)、术后血β-hCG浓度、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病例数、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病例(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β-hCG浓度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两组患者术后第1d血β-hCG浓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第4d、第7d和第11d血β-hCG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的输卵管通畅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因出血和渗血过于严重,术中行患侧输卵管切除。结论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过程中注射垂体后叶素和甲氨蝶呤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彭莉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麻醉前访视病情自动评估系统的研究

    目的:针对麻醉术前访视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程序开发,快速解决麻醉医生术前访视相关病历资料的采集。方法在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上进行开发设计,建立临床数据中心数据库,设计程序从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中检索并导出患者各项术前病史、诊断、治疗、检验、影像学、心电图等资料,对异常结果进行标识记录,显示其异常值临床意义。结果该系统开发应用可为麻醉医师快速查找患者术前病史及检查信息,以及异常值的结果,显示其异常值临床意义,为麻醉医师制定麻醉方案提供辅助帮助作用。结论麻醉前访视病情自动评估系统的开发为麻醉医师快速提供术前相关信息,提高了麻醉工作效率。

    作者:崔颖;叶艳文;彭永明;武玲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国基层乙肝防治与健康管理技术培训项目江西站启动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基层乙肝防治与健康管理技术培训项目江西站于2016年8月5-6日在南昌启动。本次培训班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提供学术支持,江西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协办,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开设了专题讲座,来自江西省各县级基层医院及南昌市医院等共15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血清心肌酶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其在诊断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患手足口病的80例患儿资料,按照患儿的病情,将其中的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研究A组,6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研究B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组儿童的各项血清心肌酶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A组的血清AST水平为(88.92±8.19)U/L、LDH水平为(330.14±43.15)U/L,α-HBDH水平为(265.17±39.26)U/L,CK水平为(236.14±17.78)U/L,CK-MB 水平为(35.82±5.51)U/L,显著高于观察B组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中观察B组患儿的各项血清心肌酶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更高。急性期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AST水平为(66.71±8.19)U/L,LDH水平为(342.51±20.78)U/L,α-HBDH水平为(215.24±22.76)U/L,CK水平为(225.83±24.16)U/L,CK-MB水平为(34.35±3.57)U/L,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变化对于评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重视。

    作者:陈瑞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江西省儿童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特征及病原谱研究

    目的:了解江西省儿童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对2011年135例江西省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PCR和RT-PCR方法对这135例患儿结膜拭子同时进行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病毒24型变异株和腺病毒3种病毒检测。结果2011年江西省儿童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特征还是以眼红、眼部疼涩和异物感伴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和分泌物多症状为主,其中,48.15%出现伪膜,35.56%出现发烧症状;PCR和RT-PCR检测结果为腺病毒阳性103份,占98.10%,肠道病毒70型阳性2份,占1.90%。结论2011年江西省儿童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特征还是以眼红、眼部疼涩和异物感伴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和分泌物多症状为主;病原谱主要由腺病毒和HEV70两种病毒组成,腺病毒为绝对优势病原。

    作者:杨洋;龚甜;殷小龙;施勇;周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粗隆间骨折髋内固定术(DHS)的老年患者60例,均无椎管内穿刺的禁忌证。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0.5%重比重布比卡因2.2-2.8ml.腰麻联合硬膜外麻,观察组患者头高脚低5-10度采用0.15%的布比卡因5-8ml腰麻联合硬膜外麻。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稳定情况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而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镇痛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可安全应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患者。

    作者:王东;高四华;高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河源市无偿献血ALT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与性别、年龄、职业、献血次数的关系,探讨献血者ALT增高的原因。方法 HB-sAg、抗-HCV、抗-TP、HIV(Ag/Ab)初复检均采用ELISA方法检测。ALT初复检检测由深圳迈瑞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速率法的检测,由LIS完成对室内质控进行分析。结果在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无偿献血的43735份全血标本中,ALT不合格在所有检测不合格项目中所占比例大;不合格率男性高于女性;ALT增高在不同职业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ALT升高的原因以肥胖、饮酒、劳累常见,通过针对性的对无偿献血进行宣传教育,降低ALT不合格率是有效的。结论加强献血健康知识宣传,开展ALT初筛,可以有效地降低ALT不合格率,节约宝贵血液资源。

    作者:叶登凰;周雪年;刘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D44+CD133+在胃癌干细胞分离与鉴定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验证不同恶性程度、分级、分期的胃癌,其恶性程度与肿瘤干细胞有无关联。方法分离、无血清培养人胃癌原代sphere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原代胃癌spheres中CD44+CD133+胃癌干细胞。体外克隆形成实验及RT-PCR检测spheres中干性基因的表达情况鉴定sphere细胞的肿瘤干细胞特性。比较原代胃癌细胞及spheres在裸鼠体内成瘤差异,对移植瘤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Ki67的表达来比较原代胃癌细胞及sphere在裸鼠体内的增值能力来确定培养的spheres是胃癌干细胞在体外的聚集体。结果经原代无血清培养分选出来的细胞中85.93%的细胞是胃癌干细胞。体外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形态变化不显著。Villin(a)和LGR(b)的表达在胃癌干细胞中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调。结论 CD44和CD133可以作为胃癌干细胞的分选标记,并且胃癌细胞中确实存在胃癌干细胞。

    作者:王艳华;刘冬兰;熊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仪器自动化批量分离全血不同人组的效率评估

    目的:使用仪器自动化批量分离全血,寻求佳人组配比,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仪器自动化批量分离全血制备红细胞和血浆时,每批次不同数量全血不同数量人组的工作效率、产品质量等,比较工作效率,寻求佳人员数量配比。结果仪器法制备的血液外观质量及全项质量抽检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5-60袋全血2人组、3人组及4人组效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120袋及61-120袋全血均为4人组高于3人组效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仪器自动化批量分离全血制备的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每批次60袋以上全血使用4人组的人员配比进行分离制备效率高。

    作者:李莹;杨剑;黄丽红;彭世球;苗燕平;徐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瓷表面处理与粘接强度的研究进展

    口腔修复材料的研发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制作方法上来看:传统的粉浆涂塑、渗透陶瓷、压铸陶瓷,已发展到目前数字化的CAD/CAM切割陶瓷(做减法加工),和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加工的陶瓷(做加法加工);从成分上看:有二氧化硅基陶瓷、氧化铝类陶瓷、氧化锆类陶瓷以及多孔陶瓷与有机聚合物形成的混合陶瓷(弹性瓷)。上述牙色修复材料广泛用于牙体缺损修复(嵌体、高嵌体、贴面),牙列缺损(冠、桥修复)和种植上部修复体。这些修复体都要通过粘接剂水门汀,粘结在基牙、桩核或种植体上行使功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粘接剂磷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树脂致性的玻璃离子水门汀、化学固化的树脂水门汀,光固化树脂水门汀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修复体牢固地粘接在基牙等结构上,是修复体形使功能,防止微渗漏,继发龋的重要因素。目前常用于口腔修复体表面处理的方法有表面打磨,喷砂,酸蚀,碱蚀和硅烷化处理。本文将对陶瓷材料表面处理与粘接强度的研究现状,做如下综述。

    作者:朱嘉(综述);廖岚(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中微小RNA-100和PLK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微小RNA-100(miRNA-10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PLK1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NA-100和PLK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NA-100与临床病理特征及PLK1表达的关系。结果 miRNA-100和PL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 miR-100低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0.016),TNM分期更晚(P=0.001)。而miR-100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miRNA-100高表达患者,PLK1表达水平较低(P=0.009)。结论 miRNA-100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与PLK1表达呈负相关。 miRNA-100有可能作为提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恶性进展的潜在标志物。

    作者:邓莉;杜哲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二届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江西省脑血管病论坛召开

    2016年7月16-17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二届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江西省脑血管病论坛”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