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氏针固定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胡林勇;陈秋生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佳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方法闭合或者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76例。结果随访3-4个月骨折愈合率为100%,远期随访时间1-3年,平均18个月,随访70例,占全组病例92.1%,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7.14%。结论闭合或者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为安全、损伤小、简捷,术后恢复效果满意。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包裹性胸膜炎并胸膜肥厚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包裹性胸膜炎并胸膜肥厚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包裹性胸膜炎并胸膜肥厚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在微创置管后给予药物地塞米松加异烟肼,胸腔内注射;观察组则给予药物尿激酶加异烟肼,胸腔内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引流量为(231.45±117.26)ml、胸膜厚度为(1.49±0.32)mm、注药次数为(5.2±1.21)次,观察组患者引流量为(921.23±114.23)ml、胸膜厚度为(1.01±0.25)mm、注药次数为(3.6±1.34)次,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引流量显著升高,胸膜厚度及注药次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微创胸腔置管,并给予尿激酶加异烟脐治疗包裹性胸膜炎并胸膜肥厚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赖启勋;廖开福;李丽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1例均发现皮肤结节或肿块就诊,1例右上肢疼痛,1例左下肢疼痛,余29例无明显症状;单发12例,多发19例;首发15例,复发16例;躯干20例,四肢8例,颌面部2例,头皮1例;合并肺转移5例;密度均匀25例,密度不均匀6例,边界清晰23例,周围脂肪间隙模糊6例,侵犯横纹肌10例;增强扫描12例,实性部分均明显强化。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综合分析,对肿瘤的术前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志坚;胡少波;曾炳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价值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 FABPs)是一族同源性较高的小分子蛋白质,近年来FABPs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得到重视,为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就FABPs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做一总结,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鹏(综述);吕农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产程标准处理产程2632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处理产程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组以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专家共识为依据处理产程;对照组以Friedman产程标准处理产程。比较2组分娩方式、产程中催产素使用及分娩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新产程标准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Friedman产程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产程标准组)产程中催产素使用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Friedman产程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产程标准组)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Friedman产程标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产程标准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稍高于对照组(Fried-man产程标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处理产程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程干预,且不会明显增加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分娩并发症。

    作者:曾晓明;郑九生;邹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应变率成像定量分析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前后左心功能

    目的:用应变率成像分析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前、后的左心功能,为评价手术效果及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活动提供客观指标。方法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分析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前1d,术后3d、7d、15d、1个月、3个月、6个月内的平均峰值应变(MSS)、平均收缩期应变率(MSSR)、传统测量方法所显示的心功能的各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SD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降低;术后1d至15d,EF、FS仍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上述各参数全部达到对照组水平。⑵VSD组左室各节段在术前MSSR普遍高于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术后7d,各节段的SRs均有所回升,但仍未达正常对照组水平、术后15d各节段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已完全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无明显差异。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在评价室间隔缺损患者外科治疗后的左心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比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更敏感、更全面、更准确的优势。

    作者:邹炜;孙红斌;李斌;肖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提睾肌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提睾肌的作用。方法我院8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试验组40例患者术中保留提睾肌并原位缝合,对照组40例患者术中切除提睾肌,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0例患者成功完成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35-60min,平均45min;出血20-60ml,平均35ml。术后第1d即可下床活动,逐步恢复饮食,平均术后3-6d出院。术后1年随访对照组复发2例,精索静脉曲张8例;试验组无复发,无精索静脉曲张。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保留提睾肌,预防疝复发,预防术后精索静脉曲张。

    作者:齐志保;江根喜;孙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清CEA、VEGF-C、Chemerin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 CEA、VEGF-C、Chemerin 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中CEA、VEGF-C、Chemerin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清中CEA水平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11.36±1.83)ng/ml、(14.33±1.71)ng/ml、(15.56±1.9)ng/ml、(17.56±1.83)ng/ml;血清中VEGF-C水平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513.3±61.1)pg/ml、(571.7±71.2)pg/ml、(611.5±63.2)pg/ml、(645.2±67.1)pg/ml;血清中 Chemerin 水平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1431.2±131.4)ng/L、(1611.3±135.1)ng/L、(1698.5±129.3)ng/L、(1898.5±129.3)ng/L。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CEA、VEGF-C、Chemerin可作为胃癌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吴平辉;徐芳;冯起放;刘晓平;王小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踝关节镜治疗踝前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结合术后康复治疗踝前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4年8月,对42例踝前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例,治疗组为关节镜+中药熏洗结合注射玻璃酸钠康复治疗组,对照A组为关节镜+术后注射玻璃酸钠组,对照B组为单纯关节镜组。结果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45个月。按照Ogilvie 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情况进行评估,组间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周(15.35±0.74)分与术前(6.85±1.4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7,P<0.05)。优良率100%。对照A组:术后12周(14.36±1.21)分与术前(6.88±1.4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36,P<0.05),13例踝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1例背伸活动轻度受限,活动时伴发疼痛、肿胀,优良率92.85%。对照B组:术后12周(13.93±1.59)分与术前(6.92±1.38)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72,P<0.05),12例踝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2例背伸活动轻度受限,活动时伴发疼痛、肿胀,优良率85.71%。治疗组优良率及术后12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B组,但组间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治疗踝前撞击综合症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中药熏洗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康复治疗方式,大大缩短康复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丁浩;谢水华;王小鹏;陈卫东;何建华;吴军;夏明华;胡前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豉翘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分析

    目的:观察对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小儿豉翘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联合组与单用组各为35例,联合组采用小儿豉翘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单用组仅采用小儿豉翘颗粒资料,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疗程结束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在患儿体温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与单用组比较均较短(P<0.05);联合组与单用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3%、6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接受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体征的改善,同时用药安全性高,效果确切。

    作者:胡会岗;匡薇;梁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在肝包虫囊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在肝包虫囊肿手术中处理隐匿型胆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到2014年11月在突尼斯西迪。布吉德省医院手术治疗的56例肝包虫囊肿病人术后残腔并发症(胆漏、残腔积液、残腔感染)的资料。结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后残腔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在肝包虫囊肿手术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可有效解决残腔胆漏等优点。

    作者:刘芳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游离前臂皮瓣在局部晚期下咽癌喉功能保留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皮瓣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从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对5例T3、T4期下咽癌患者行半喉半咽切除术,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喉以及喉咽缺损,根据缺损区大小和部位,切取相应皮瓣并塑形后,恢复喉和喉咽的正常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术后辅以放疗,平均剂量65Gy。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病例恢复正常进食与发音功能,其中3例拔除金属导管,另有2例带管。随访3年以上,长者随访6年,局部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游离前臂皮瓣用于下咽癌切除后的下咽、喉缺损修复,具有可靠、易存活、厚度适合、易于塑形的优点,有利于下咽癌手术的喉功能保留。

    作者:闵翔;余济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及营养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即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和EEN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d 3个时间点上分别检测2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指标二胺氧化酶(DAO)及内毒素水平。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营养状况指标无差异,治疗后第7d,EEN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TPN组(P<0.05),第14d明显高于T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第14d,EEN组白蛋白水平与TPN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7d时EEN组内毒素水平与TPN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入院后第14dEEN组内毒素及DAO水平均低于TPN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肠黏膜屏障通透性。

    作者:朱国福;祝三秀;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EDF对前列腺癌抗血管生成的调控研究

    目的:探讨PEDF对前列腺癌抗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方法加入PEDF或PBS溶液培养人前列腺癌上皮细胞株(PC3),RT-QPCR检测细胞中VEGF与CXCR4的表达水平;建立皮下种植肿瘤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与CXCR4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细胞株与皮下种植肿瘤组织验证,发现PEDF抑制VEGF与CXCR4的表达。结论 PEDF抑制前列腺癌中血管生成,可作为前列腺癌抗血管生成的靶标,为治疗前列腺癌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作者:毛允义;林伟;曾涛;朱心;江先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泪液中胰岛素含量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明确它在2型糖尿病干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正常人(对照组)32人,2型糖尿病非干眼患者30例,2型糖尿病干眼患者30例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结果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正常对照组为(11.66±2.33)U/ml,2型糖尿病非干眼患者组为(9.40±1.85)U/ml,2型糖尿病干眼患者组为(7.73±1.62)U/ml;2型糖尿病患者泪液中胰岛素含量较正常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泪液中胰岛素含量较正常人低,泪液中胰岛素的缺乏导致泪膜不稳定,胰岛素有稳定泪膜和眼表的作用,胰岛素缺乏为2型糖尿病干眼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王金华;宋秀君;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与静脉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4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Ⅱ-Ⅳ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组S组以6%七氟醚加6L/min吸入诱导,术中全凭七氟醚吸入维持。 R组以异丙酚1.5mg/kg,瑞芬太尼1μg/kg,司可林1mg/kg,诱导插管,术中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丙泊酚0.08-0.1mg/(kg· min)维持,胎儿断脐后静注咪达唑仑5mg,维库溴铵0.1mg/kg,手术缝皮时停用RF。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T0)、插管(放置喉罩)时(T1)、切皮时(T2)、拔管(拔出喉罩)(T3)各时点SBP、DBP、HR的变化、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停药至患者清醒时间、新生儿1min及5min Apgar评分及出生后1d及3d NBNA评分、统计产妇术后2h、6h、24h各时点总出血量。结果 S组产妇在T1、T3时刻HR、MAP均显著低于R组产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拔除喉罩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R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产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及NBN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行剖宫产术患者,是一种对产妇和新生儿都较为安全的一种麻醉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郭善亮;刘小兵;周涛;张明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本刊公告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窖蛋白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表达的初步观察

    目的:明确窖蛋白1(Caveolin-1,CAV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ML患者骨髓标本83例、对照组11例,运用实时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CAV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CAV1在AML不同阶段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结果⑴CAV1基因mRNA在AML初治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初治组与缓解组表达无显著差异(P=0.123);难治组与复发组CAV1表达水平比初治组、缓解组、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⑵初治组中化疗缓解组与化疗未缓解组之间CAV1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⑶AML初治组中CAV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比例、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AV1在AML中表达与白血病阶段有关,呈双向表达模式,随着病情进展而升高,可能成为预测白血病病情进展的指标之一。

    作者:钟金发;李振江;汤爱平;孙万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强化螺钉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近中期疗效

    目的: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骨密度测定诊断为骨质疏松症。采用VAS、JOA下腰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4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1.50±2.11)个月,不适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 VAS评分术前(7.55±1.30)、术后3个月为(3.65±0.87)、术后6个月为(3.15±0.71)、末次为(2.83±2.04);JOA评分术前为(8.66±7.01)、术后3个月为(14.09±2.07)、术后6个月为(16.88±1.95)、末次随访为(17.33±1.74);ODI评分术前为(0.71±0.31)、术后3个月为(0.44±0.12)、术后6个月为(0.31±0.11)、末次随访为(0.29±0.07)。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所有评价指标分别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复查相关影像学资料示只有1例因外伤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高达87%。结论对于老年性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临床疗效确切,有术后椎间融合率高、发生内固定松动率低、二次手术风险低等优势。

    作者:瞿岱彪;黄圣升;吴华;刘礼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盆腔晚期实性肿瘤疗效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盆腔晚期实性肿瘤的近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5例盆腔晚期实性肿瘤患者应用HIFU治疗共计58次。均于治疗前行影像学检查及进行疼痛评分,并于治疗后3月随访,观察其影像学变化、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疼痛的改善,了解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结果本研究中25例盆腔肿瘤HIFU治疗后3个月,彩色多普勒检查回声增强、血供明显减少,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肿瘤大小等的变化得出有效率为56%、疾病稳定率为84%。其中有一例出现皮肤灼伤,两例出现低热,未出现其它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HIFU治疗盆腔晚期实性肿瘤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玉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盐酸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口服盐酸胺碘酮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做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疗效及24h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数、房性早搏数、交界性早搏数方面均显著少于治疗前,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恶性心律失常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刘启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