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留迷走神经的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谢小平;朱国民;吴厚斌;周良本;刘逸;揭志刚

关键词:胃肿瘤, 外科治疗, 迷走神经,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的远端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7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进食后腹痛发生率等变化,随访观察患者术后1、3个月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淋巴结转移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食后上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观察组在吞咽困难、疼痛、返流、进食受限、躯体形象等方面的QLQ-ST022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3月,返流和吞咽困难的QLQ-ST022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留迷走神经的远端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手术安全方面是可行的、并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的生活质量。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及营养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即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和EEN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d 3个时间点上分别检测2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指标二胺氧化酶(DAO)及内毒素水平。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营养状况指标无差异,治疗后第7d,EEN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TPN组(P<0.05),第14d明显高于T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第14d,EEN组白蛋白水平与TPN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7d时EEN组内毒素水平与TPN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入院后第14dEEN组内毒素及DAO水平均低于TPN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肠黏膜屏障通透性。

    作者:朱国福;祝三秀;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泪液中胰岛素含量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明确它在2型糖尿病干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正常人(对照组)32人,2型糖尿病非干眼患者30例,2型糖尿病干眼患者30例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结果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正常对照组为(11.66±2.33)U/ml,2型糖尿病非干眼患者组为(9.40±1.85)U/ml,2型糖尿病干眼患者组为(7.73±1.62)U/ml;2型糖尿病患者泪液中胰岛素含量较正常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泪液中胰岛素含量较正常人低,泪液中胰岛素的缺乏导致泪膜不稳定,胰岛素有稳定泪膜和眼表的作用,胰岛素缺乏为2型糖尿病干眼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王金华;宋秀君;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前用药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前静脉给药对鼻内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试验组(A组)、地佐辛组(D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术前30min,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D组注射地佐辛0.1mg/kg、F组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DF组注射地佐辛0.1mg/kg+氟比洛芬酯1mg/kg。分别在拔管后10min(T1),30min(T2)、1h(T3)、3h(T4)4个时段行VAS和BCS评分评价术后镇痛效果。在拔管后3min(Ta),7min(Tb)及15min(Tc),观察比较四组患者躁动评分(RS评分)和镇静评分(RSS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D组和F组的T1、T2时间点及DF组T1,T2,T3,T4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BC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D组和F组比较,DF组T1,T2,T3,T4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BCS评分显著升高(P<0.05);Ta、Tb、Tc点DF组R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RSS均评分显著高于于A组和F组(P<0.05);DF组平均追加地佐辛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拔管后的烦躁和不适,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

    作者:周绪锋;郭善亮;张明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近十年国内乳癌术后乳房重建状况分析

    目的:为了总结我国乳房重建术式的现状,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对近十年国内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方法登陆万方医学网期刊全文库,以“乳房重建”为检索词,获取题录,然后下载全文进行分析。结果论文数量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主要集中LDMF和假体植入两种术式;LDMF、假体植入和DIEP手术例数逐渐增长,TRAM例数偶见出现。结论乳腺外科医生对整形技术的掌握愈来熟练,LDMF和假体植入仍会是两种主要术式,假体植入和DIEP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腔镜技术或其他部位的穿支皮瓣可能更多地出现在乳房重建领域。即刻重建仍是主流,延迟重建是必要补充。需要乳腺外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加强沟通,推进乳房重建的广泛应用。

    作者:郭祯;熊秋云;雷秋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盐酸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口服盐酸胺碘酮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做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疗效及24h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数、房性早搏数、交界性早搏数方面均显著少于治疗前,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恶性心律失常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胺碘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刘启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015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2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吡拉西坦口服)和观察组(奥拉西坦静滴),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效果确切,可有效修复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乐华辉;吴荷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运动平板与直立倾斜试验实验筛查晕厥原因

    目的:协助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方法对患者先行基础倾斜试验,阴性者再予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继续倾斜试验。直立倾斜试验阳性者,隔日或择日行运动平板试验。结果 HUTT阳性23例,占实验总人数的76.7%。其中BHUT阳性仅2例,占阳性人数的8.7%,占实验总人数的6.7%。NHUT阳性21例,占阳性人数的91.3%,占实验总人数的70%。HUTT阴性7例,占实验总人数的23.3%。BHUT总时间为45min。BHUT阳性反应出现时间在倾斜2min。NHUT阳性反应出现时间在用药后2-12min。运动平板试验10例均为阴性。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明确,运动平板试验阴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可适度运动。

    作者:罗淑珲;熊为国;梁资群;迟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64排CT脑灌注对脑组织缺血程度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64排CT脑灌注评价脑组织缺血程度。方法40例临床诊断急性脑梗塞,CT灌注显示单侧脑叶灌注异常患者,结合MRI判断梗塞,根据脑血流量进行分组,A组(低灌注组)与B组(梗塞组),分别评价两组的脑血流灌注参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A组18例,CTP图异常低灌注区表现为MTT延长(R约为1.28)、CBF可正常或轻度升/降、CBV基本无变化或轻度降低,其中仅MTT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梗塞组22例,对比MRI图梗塞周边IP区异常灌注表现为MTT延长(R约为1.48)、CBF明显下降(R约为0.45)、CBV轻度降低,其中MTT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01),CBF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塞中心区表现为MTT延长(R约为1.64)、CBF明显下降(R约为0.36)、CBV明显降低(R约为0.37)。其中MTT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01),CBF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组织低灌注区与梗塞中心区及周边IP区各灌注参数有显著差异,根据灌注参数的变化特点可对缺血梗塞的程度作出影像评估,当MRI未见急性梗塞时,CT灌注rCBF<0.5,提示梗塞风险极高,指导临床应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刘贯清;肖新兰;李晓;黄小宁;李五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抗凝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脑梗死17例,脑出血3例,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天1次,单药治疗;对照组脑梗死18例,脑出血2例,脑梗死患者口服华法林2.5mg,每天2次,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脑出血患者首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100U,每天1次,共14d,然后口服华法林2.5mg,每天2次。观察两组下肢疼痛、肿胀消失时间,应用彩超观察下肢深静脉管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临床治愈时间为25-30d,治疗过程中监测INR均在正常范围,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1例,临床治愈时间28-31d,无新发脑出血发生。两组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是有效的抗凝治疗方法,但利伐沙班单药治疗副作用少,出血风险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铭华;吴明超;江顺福;高黎明;毛元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清CEA、VEGF-C、Chemerin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 CEA、VEGF-C、Chemerin 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中CEA、VEGF-C、Chemerin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清中CEA水平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11.36±1.83)ng/ml、(14.33±1.71)ng/ml、(15.56±1.9)ng/ml、(17.56±1.83)ng/ml;血清中VEGF-C水平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513.3±61.1)pg/ml、(571.7±71.2)pg/ml、(611.5±63.2)pg/ml、(645.2±67.1)pg/ml;血清中 Chemerin 水平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1431.2±131.4)ng/L、(1611.3±135.1)ng/L、(1698.5±129.3)ng/L、(1898.5±129.3)ng/L。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CEA、VEGF-C、Chemerin可作为胃癌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吴平辉;徐芳;冯起放;刘晓平;王小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携带多个穿支的腓动脉远端蒂大型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携带多个穿支的腓动脉远端蒂大型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携带多个穿支的腓动脉远端蒂大型皮瓣修复同侧足踝部及前足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2例,缺损面积15.5cm×10.5cm-8cm×6cm,皮瓣切取面积26.5cm×12.5cm-9.5cm×7.0cm。结果12例术后均得到随访,皮瓣完全存活;1例创面轻度感染,经换药、调整敏感抗菌素等处理治愈。结论携带多个穿支的腓动脉远端蒂大型皮瓣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不要吻合血管、操作相对简单、蒂部旋转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足踝部较大软组织缺损时的一种理想皮瓣。

    作者:黄跟东;邓葵;付睿军;陈琴;徐星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015年全国小儿麻醉学术年会在南昌召开

    由江西省医学会主办,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2015 年全国小儿麻醉学术年会、第二届泛珠江地区麻醉年会暨第十五次江西省麻醉年会于2015 年7 月3~5 日在南昌召开。本次会议共吸引全国1000 余名麻醉医师参会,举办了近60 个单元的学术交流。会议以“生命因麻醉精彩”为主题,以小儿与成人麻醉学的新进展与麻醉质量控制为核心,开设1 个主会场、7 个分会场,分别讨论了小儿麻醉包括新生儿麻醉、小儿门诊手术麻醉、小儿麻醉气道管理、小儿术后镇痛镇静、小儿舒适化麻醉、小儿麻醉管理、危重症医学、气道管理、门诊及PACU 麻醉、腔镜手术麻醉、老年人麻醉等各亚专业学科和学组的新进展,同时就麻醉基础学研究、麻醉学临床科研、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与管理等领域展开交流。会议邀请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刘进教授,副主任委员薛张纲教授、姚尚龙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郑宏教授,王国林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小儿麻醉学组组长连庆泉教授以及泛珠江六省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小儿麻醉学组委员和特邀嘉宾等84 人到会作专题讲座。本次大学是迄今为止在江西举办的麻醉领域规模大的一次学术盛会。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宫腔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宫腔良恶性病变的临床鉴别和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宫腔良恶性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鉴别和诊断结果。结果全部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表现为DWI典型高信号,而大部分良性宫腔病变患者均表现为稍高信号和高信号,良性病变患者ADC水平(1.412±0.023)×10-3mm2/s,恶性病变患者ADC水平(0.967±0.042)×10-3mm2/s,恶性和良性病灶组织的ADC水平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DC水平的测量可作为良恶性宫腔内病变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常规MRI序列与DWI相互结合,能够为良恶性宫腔内病变的鉴别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作者:祝友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与静脉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4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Ⅱ-Ⅳ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麻组S组以6%七氟醚加6L/min吸入诱导,术中全凭七氟醚吸入维持。 R组以异丙酚1.5mg/kg,瑞芬太尼1μg/kg,司可林1mg/kg,诱导插管,术中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丙泊酚0.08-0.1mg/(kg· min)维持,胎儿断脐后静注咪达唑仑5mg,维库溴铵0.1mg/kg,手术缝皮时停用RF。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T0)、插管(放置喉罩)时(T1)、切皮时(T2)、拔管(拔出喉罩)(T3)各时点SBP、DBP、HR的变化、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停药至患者清醒时间、新生儿1min及5min Apgar评分及出生后1d及3d NBNA评分、统计产妇术后2h、6h、24h各时点总出血量。结果 S组产妇在T1、T3时刻HR、MAP均显著低于R组产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拔除喉罩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R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产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及NBN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行剖宫产术患者,是一种对产妇和新生儿都较为安全的一种麻醉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郭善亮;刘小兵;周涛;张明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1例均发现皮肤结节或肿块就诊,1例右上肢疼痛,1例左下肢疼痛,余29例无明显症状;单发12例,多发19例;首发15例,复发16例;躯干20例,四肢8例,颌面部2例,头皮1例;合并肺转移5例;密度均匀25例,密度不均匀6例,边界清晰23例,周围脂肪间隙模糊6例,侵犯横纹肌10例;增强扫描12例,实性部分均明显强化。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综合分析,对肿瘤的术前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志坚;胡少波;曾炳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口服咪唑斯汀10mg,一次1片,1次/d;研究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一次3片,3次/d。2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服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6.19%,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34%、41.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有14例出现口干、头晕、腹痛、腹泻、四肢肌肉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无1例患者退出试验。结论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IU具有起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胡飞;李玄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踝关节镜治疗踝前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结合术后康复治疗踝前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4年8月,对42例踝前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例,治疗组为关节镜+中药熏洗结合注射玻璃酸钠康复治疗组,对照A组为关节镜+术后注射玻璃酸钠组,对照B组为单纯关节镜组。结果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45个月。按照Ogilvie 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情况进行评估,组间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周(15.35±0.74)分与术前(6.85±1.4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7,P<0.05)。优良率100%。对照A组:术后12周(14.36±1.21)分与术前(6.88±1.4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36,P<0.05),13例踝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1例背伸活动轻度受限,活动时伴发疼痛、肿胀,优良率92.85%。对照B组:术后12周(13.93±1.59)分与术前(6.92±1.38)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72,P<0.05),12例踝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2例背伸活动轻度受限,活动时伴发疼痛、肿胀,优良率85.71%。治疗组优良率及术后12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B组,但组间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治疗踝前撞击综合症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中药熏洗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康复治疗方式,大大缩短康复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丁浩;谢水华;王小鹏;陈卫东;何建华;吴军;夏明华;胡前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抚州市城区社区妇女对健康体检项目的需求与利用调查

    目的:了解抚州市城区社区35-59岁妇女对公共卫生服务妇科健康体检项目的需求与利用情况。方法对每个社区卫生服务(CHS)中心(站)辖区内随机走访不少于50名居民。入户调查1260人,其中35-59岁妇女456名,收回有效问卷424份,问卷有效率93.0%。了解35-59岁妇女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体检项目知晓、需求与利用等。结果35-59岁妇女对公共卫生服务妇科健康体检项目知晓率为88.0%;愿意接受妇科健康体检人群占89.2%;公共卫生服妇科健康体检项目利用率为50.9%,参加妇科健康体检的35-59岁妇女存在妇科体检项目利用不全情况。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工作,普及妇女健康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改变陈旧落后的有病才求医的医疗消费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居民的信任度。

    作者:顾菱香;王克强;朱小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提睾肌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提睾肌的作用。方法我院8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试验组40例患者术中保留提睾肌并原位缝合,对照组40例患者术中切除提睾肌,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0例患者成功完成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35-60min,平均45min;出血20-60ml,平均35ml。术后第1d即可下床活动,逐步恢复饮食,平均术后3-6d出院。术后1年随访对照组复发2例,精索静脉曲张8例;试验组无复发,无精索静脉曲张。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保留提睾肌,预防疝复发,预防术后精索静脉曲张。

    作者:齐志保;江根喜;孙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