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龙川;徐龙
目的 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 方法 病例选择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24例胃溃疡伴抑郁状态的患者. 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腹胀、腹痛、嗳气等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HAMD积分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和HAMD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D积分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6%)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 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有效改善溃疡病症,减轻抑郁状况,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改良式经胃镜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要给予肠内营养的11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式经胃镜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置管,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经胃镜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置管.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64%. 而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7.27%,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两组患者在置管之间及留管时间上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经胃镜空肠营养管置入术一次性成功率较高,而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经胃镜空肠营养管置管术,留管时间较常规常规经胃镜空肠营养管置管术要长,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冷梅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8例,联合治疗组28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并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进行胆总管取石;传统治疗组30例,传统手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各指标联合组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小切口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于无法行EST的基层医院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黄玉海;张奎林;唐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FGFR4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关系.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和CNKI数据库, 时间从1991年1 月至2014 年11 月的已发表文献. 终纳入3 篇中国的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显示 FGFR4 基因中 rs145302848 和rs64110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AD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rs192201146GA基因型和rs188755817CG基因型是CAD的危险因素, 增加了CAD 的发病风险. rs3511855 位点基因型中GA 和AA 是CAD 的保护因素, 可以降低CAD 的发病风险.rs147603016基因位点多态性中GA基因型也是CAD的保护因素,可以降低CAD的发病风险. 结论 中国人群中FGFR4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
作者:方科;陈丽梅;艾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临床诊治的经验. 方法 选取近3年来我科经超声诊断为CSP患者26例,根据不同分型,分别采取5种病灶处理措施,总结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孕囊部分植入型11例,孕囊完全植入型12例,混合型3例. 清宫术或加水囊压迫止血6例,剖腹清除病灶或子宫切除2例,经阴道径路病灶清除14例,腹腔镜和/或联合宫腔镜清除病灶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4例,全部治愈. 结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应高度重视,应在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下明确孕囊与子宫瘢痕位置关系,分别采取不同处理手段,避免产生严重后果.经阴道径路病灶清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符合微创特点,不需要特殊设备,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丽娟;钟云;金月凤;陈美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MMF)和环磷酰胺(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有过敏性紫癜病史,临床表现为肾病水平的蛋白尿和肉眼血尿或大量镜下血尿的患儿31例,患儿先给予甲泼尼龙冲击一疗程后分为MMF组19例和CTX组12例. MMF组:给予MMF胶囊20-25mg·kg-1·d-1,大剂量1g/d,早晚2次空腹口服,治疗6个月后逐渐减量,总疗程9-12个月;CTX组:采用CTX冲击疗法,10mg·kg-1·d-1,连续静脉滴注2d,间隔2周为一疗程,共6-8个疗程. 于治疗前后3,6,12个月测定血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同时随访过程中随时记录患儿的异常临床表现. 结果 治疗6、12个月MMF组和CTX组临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2.1%vs41.7%,84.2%vs75.0%(P>0.05);总缓解率分别为94.7%vs91.7%(P>0.05);两组在临床缓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MF组无明显不良反应,CTX组白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1例、脱发2例、出现消化道症状3例、出血性膀胱炎1例.结论 MMF和CTX联合激素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有相近的临床缓解率. MMF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TX.
作者:苗静;周俊霖;彭晓杰;郑卫民;傅睿;黄玉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单侧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对侧椎管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单侧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对侧椎管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参照Nakl分级法,优:恢复工作或其他日常生活活动无症状38例(占73%). 良:恢复工作或其他日常生活活动,但劳动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休息后就缓解8例(占15.8%). 可:遗留腰背痛或下肢肌力减弱,工作或其他日常生活活动少许受限6例(占11.6%).结论 单侧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对侧椎管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式,创伤小,出血量少,固定牢靠,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丁祥;许永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对高能损伤致四肢骨折合并重要血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对本院于2012年7 月-2015 年8 月治疗的62 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患者进行MESS评分系统评分评估伤情,统计每例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治疗结束后随访2月-3年,平均(24.5±1.2)月. 对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60例保肢患者MESS评分平均为(5±0.88)分. 2例截肢患者MESS评分均大于7分.52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显效,2例患者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结论 对于高能损伤致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进行治疗,应积极手术修复损伤的血管并行骨折修复,尽快改善伤肢缺血症状,降低截肢率,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董财荣;邓高荣;刘宏洋;陈绍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抗血小板药物及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方法 选择2006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90例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相关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诊治的120例非上述药物原因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并分析观察组患者预后因素.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溃疡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胃镜下溃疡数目及溃疡直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相比,观察组患者腹痛发生率降低,严重出血病例增加(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心脑血管疾病及消化性溃疡病史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输血量多于对照组,两组病死率、手术率、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溃疡病史是患者发生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与服药时间、是否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及高血压病史无关(P>0.05). 结论 抗血小板药物及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大,病情重,年龄及溃疡病史是患者发生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大于60岁的老龄消化性溃疡患者更容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王建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对AECOPD患者血气变化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ECOPD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NAC辅助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PaO2、PaCO2及FEV1/FVC、FEV1%pred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PaO2升高、PaCO2降低(P<0.05),对照组虽有PaO2升高,PaCO2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VC、FEV1%pred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改善不明显,无差异性(P>0.05). 治疗6个月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EV1/FVC、FEV1%pred改善明显,而对照组却改善不明显,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NAC治疗AECOPD能够改善动脉血气,升高PaO2,降低PaCO2,且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NAC的长期使用可以使AECOPD患者的肺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作者:万训等;高四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新型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Ⅱ,ADO-Ⅱ)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全组共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4.4±2.1)岁(1岁7个月-8岁4个月);体重15.45±5.94kg(8-38kg). PDA形状为管型、漏斗型和不规则型,肺动脉端窄处直径1-3mm不等. 经导管置入ADO-Ⅱ封堵器封堵PDA.封堵5min后,行降主动脉造影评价疗效,术后24h、1、3、6、12个月随访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再通.结果 全组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术后5min降主动脉造影显示,PDA均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术后随访结果1-12月,无残余分流及再通. 结论 应用ADO-Ⅱ封堵细小的,形态特殊的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手术方法,成功率高,即刻效果好,随访效果可靠.
作者:许飞;段君凯;周云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对神经肽P物质表达的影响. 方法 对46例患者随机分为SBK组和Epi-LASIK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术前、术后4h、1d、3d、7d泪液中P物质的表达. 结果 P物质在两组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F=344.71,P<0.001),且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物质表达在手术组和不同时间点有交互作用(P<0.001),对两组同一时间点进行对比,除术前两组P物质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在术后4h、1d、3d、7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Epi-LASIK组中,各个时间点P物质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SBK组中,除术前和术后7d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结论 Epi-LASIK和SBK术后疼痛可能与通过上调神经肽P物质表达相关,两组疼痛症状的差异与P物质表达不同相关.
作者:周水莲;许小毛;帅晓英;马丽芳;吴凌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白介素(interleukin,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在脓毒症小鼠小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脓毒症模型)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改良升结肠支架置入腹膜炎(colon ascendens stent peritonitis,CASP)脓毒症小鼠模型,通过ELISA法检测小肠组织匀浆IL-10、TNF-α的表达水平. 结果 模型组小鼠外周血TNF-α和IL-10迅速升高,TNF-α高峰的出现早于IL-10,尤其前6h TNF-α上升明显;IL-10水平呈现高表达,持续时间长于TNF-α,直到72h后,IL-10的水平仍然较高. 结论 脓毒症小鼠动物模型建立后的前12h,是炎症反应的重阶段.
作者:刘承远;陈海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对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之间收治10例晶状体半脱位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治疗,对比分析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后视力情况. 结果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改善,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情况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宋五德;钟文贤;秦章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98例肺癌患者、7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survivin mRNA、VEGFmRNA水平.结果 肺癌组患者外周血survivin mRNA、VEGFmRNA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以1. 50为外周血survivin mRNA诊断肺癌的佳阈值,其灵敏度(SEN)、特异度(SPE)分别为61.2%、96.0%. 以1.42为外周血VEGF mRNA诊断肺癌的佳阈值,其SEN、SPE分别为58.2%、98.7%.采用平行实验对外周血survivin mRNA、VEGF mRNA进行联合检测,其诊断肺癌的SEN、SPE分别为80.6%、94.7%.结论 外周血survivin mRNA、VEGF mRNA可以作为肺癌的分子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任剑;徐炎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儿消化道重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60例0-4岁行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儿,按病种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采取术后禁食的常规疗法,观察组采取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首次出现排便/排气时间、完全经口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也较对照组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消化道重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更利于患儿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伍俐亭;谢静波;张燕群;李维君;李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异丙酚维持镇静合理用量.方法 将1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选择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4组,术中泵注异丙酚速度分别为4、5、6、7mg/(kg·h).记录术中NT指数、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苏醒时间.结果 D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血管活性药用量更多,苏醒时间更长,P<0.05;A组的NT指数(NTI)为52±6,B组的NT为48±5,C组的NT为42±5,D组的NT为35±9. 结论 在复合硬膜外麻醉下,异丙酚用量在6mg/(kg·h),能满足所需的麻醉深度,且能保持循环的相对稳定.
作者:梁小虎;周兵;罗小群;黎丹萍;巫志国;彭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7例原发性膀胱淀粉样变患者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医生对膀胱淀粉样变的认识.方法 分析7例原发性膀胱淀粉样变的超声表现,观察病灶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及周围组织累及情况. 结果 超声表现分为结节型(4例)和弥漫型(3例);结节型4例中3例位于右侧壁,1例位于左侧壁,超声表现为单发基底较宽、边界清楚的实性等回声结节. 弥漫型3例均位于膀胱三角区,超声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弥漫性增厚,可伴有散在点状钙化,可累及输尿管出口,引起输尿管和肾脏积水. 结节型和弥漫型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结论 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膀胱淀粉样变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良云;刘燕娜;陈雪;代妮娜;沈孝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循环脑钠肽对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 选择8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果示23例排除冠心病,57例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确诊为冠心病,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 (SAP) 患者有21例, 不稳定心绞痛(UAP)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UAP与AMI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全部患者取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钠肽(BNP)水平和流式细胞仪测定CD133与KDR双阳性表达水平. 结果 ACS组患者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脑钠肽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P<0.01),稳定型心绞痛循环内皮祖细胞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脑钠肽水平的升高,早期内皮祖细胞的水平也呈有规律的动态变化.冠脉问题越严重,BNP水平越高,并且内皮祖细胞数量会更多.
作者:胡林;王洪;洪浪;李林锋;尹秋林;陈章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