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化文;万邹;宋增亮;姚勇;郑鹏
目的:探索大斜面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积水的可行性。方法自2006年10月-2011年10月以来,对6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儿实行大斜面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显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除梗阻的连接部及裁剪扩大的肾盂,将远端输尿管自内上向外下斜行裁剪,内侧比外侧高1cm左右,形成自内上向外下的大斜面,与肾盂吻合成形,自肾盂与膀胱之间放置双J管,经尿道留置导尿管。结果术后7d拔除导尿管,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6-12个月做SPECT,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复查肾脏恢复的情况:影像学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1例患儿出现再次梗阻现象。结论大斜面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具有吻合口宽广,不易梗阻,手术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智峰;唐静;王江华;李贺;吴文波;饶品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4例4眼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均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治疗,其中1例摘除人工晶体。结果4例中2例眼内炎细菌培养阳性,均为表皮葡萄球菌。4例眼内炎均得到控制,恢复了良好的视功能,好达到0.8。结论结膜囊污染是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主要因素之一,规范操作并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可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术,尽量保留人工晶体对患者视功能的恢复有益。
作者:张倩;刘菲;付书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评估生长抑素、大黄、泛影葡胺的联合应用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将7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⑴常规保守治疗: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胃肠减压;⑵生理盐水50ml+生长抑素6mg持续静脉泵入;⑶76%泛影葡胺80ml胃管注入并夹管2h;⑷生大黄20g放入水中煮沸,冷却至30℃左右后灌肠,2次/d,300-500ml/次。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肥皂水灌肠、抗感染、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有效37例,对照组保守治疗有效27例,治疗组首次肛门通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治疗组4例中转手术治疗,其中1例肠粘连松解术、3例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肠吻合,对照组7例中转手术治疗,其中2例肠粘连松解术、5例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肠吻合;治疗组无死亡,对照组1例因高龄患者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合并心衰而死亡。结论生长抑素、大黄、泛影葡胺的联合应用治疗在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安全、经济、疗效协同的作用,在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谭洪育;黄凌敏;罗满生;雍铁山;张和林;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的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将5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静脉治疗组: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24h后继以顺铂75mg/m2静脉滴注;腹腔灌注组: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24h后继以顺铂100mg/m2腹腔灌注,第8d予紫杉醇60mg/m2腹腔灌注。每3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静脉治疗组CR 3例,PR 10例,总有效率50.0%;腹腔灌注组CR 7例,PR 15例,总有效率84.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大多数患者毒副反应较轻,多为Ⅰ°-Ⅱ°,少数Ⅲ°-Ⅳ°,但均能耐受。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消化道症状、关节肌肉痛等反应肾毒性、肌肉关节痛等不良反应腹腔灌注组较静脉滴注组发生率较高,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结论紫杉醇与顺铂腹腔灌注给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腹腔内给药剂量增大有关。
作者:邹厚文;罗会俊;余瑛;王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3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CT、MRI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获得诊断,除2例全胰癌行保守治疗,其余21例均行PD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年,手术切除肿瘤的胰头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胰体尾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2例保守治疗的患者分别存活为6个月和4个月。结论 PD仍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精细操作,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作者:马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3种行为。为了规范论文写作,促进科研诚信,防止抄袭、伪造、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本刊已启用“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对检测出有严重不端行为的稿件,编辑部将一律退稿。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检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6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开展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检测,而后进行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水平均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则较健康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水平较未透析治疗者发生逐渐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则较未透析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肾衰患者预后效果越差。结论对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水平进行准确检测,可为肾功能衰竭的诊断、病情以及预后效果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康利根;罗志强;朱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表达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年4月-2013年7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水平,给予所有研究对象2个疗程的化疗,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79例NSCLC患者,37例ERCC1呈阳性表达,42例ERCC1呈阴性表达。(2)ERCC1阳性表达组与ERCC1阴性表达组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吸烟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RCC1阴性表达组的化疗疗效显著优于ERCC1阳性表达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检测ERCC1有助于预测患者对顺铂的耐药性。
作者:任剑;吕赛平;徐炎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90锶敷贴治疗鸡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鸡眼患者随机分成敷贴组和对照组,敷贴组32例共40处皮损,采用90锶敷贴治疗;对照组31例共42处皮损,行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治疗鸡眼2个月后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敷贴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0.05)。敷贴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2/40)、52.4%(2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17,P<0.01)。结论90锶敷贴治疗鸡眼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晓琴;欧阳良;陈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5例中1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均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余35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如果患者年龄偏大,颅脑损伤常较轻、积液量不多,经保守治疗或钻颅引流可治愈。
作者:刘化文;万邹;宋增亮;姚勇;郑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5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95例正常健康体检妇女(健康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受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及NK细胞(CD16++CD56+)数量情况,观察两组及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中上述细胞数量情况变化情况。结果宫颈癌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情况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3+、CD3+CD4+及CD16++CD56+细胞数量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期呈负相关性(P<0.05);外周血CD3+CD8+细胞数量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免疫功与临床病理分期呈负相关。
作者:蔡艳平;谭金龙;吴美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由上海市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学会、安徽省医学会、福建省医学会及江西省医学会(排名不分先后)联合主办,江西省医学会消化病及消化内镜分会承办的第十二届华东地区消化病学术大会将于2014年4月25日-4月27日在江西南昌召开。这是本年度华东地区消化界的一次盛会,会议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将有数位国内外消化及消化内镜领域的顶尖级专家就当前消化系统疾病的新进展、新理念和新技术作学术报告,并参加主持疑难病例分析会。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华东各省市以及江西省各地的消化、消化内镜及相关学科医护人员参加本次学术会议(参会代表可获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作者:赵菊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雄性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患者毛囊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毛囊活检方法获取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顶部、枕部以及非脱发者顶部毛囊及周围组织标本,观察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staining, HE)染色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雄性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结果患者顶部毛囊及周围组织中HE染色可见单一核细胞浸润,AR表达率79.17%,明显强于枕部(20.83%)和非脱发者顶部(20%)(P<0.05),患者枕部与非脱发者顶部毛囊及周围组织中A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毛囊活检为AGA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手段,也为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患者早期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梁皓;赵云杰;金磊;涂艳;陈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经验。方法对23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加行直肠壁悬吊术,术后4周和术后1年分别评价疗效,并作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疗程12-26d,平均(15.05+10.20)d,术后未见后遗症及并发症。术后4周,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术后1年,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5%。两个时点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的基础上附加行直肠壁悬吊术近、远期疗效均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余灵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COPD和哮喘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皮质醇的变化,探讨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患者40例,其中轻症组15例,重症组25例;哮喘患者30例,其中控制组12例,未控制组18例;对照组3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于清晨8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1)COPD组CD3+为(839.43±433.29)个/μl,CD4+为(439.43±246.99)个/μl,CD8+为(411.23±246.19)个/μl;哮喘组CD3+为(1080.67±623.78)个/μl,CD4+为(546.23±441.43)个/μl,CD8+为(524.43±226.89)个/μl;对照组CD3+为(1158.23±508.00)个/μl,CD4+为(586.40±351.33)个/μl,CD8+为(571.83±315.52)个/μl。 COPD组CD4+、CD8+T细胞数比对照组低(P<0.05);哮喘组CD3+、CD4+、CD8+T细胞计数比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内源性皮质醇COPD组为(3.61±1.99)ng/ml,哮喘组为(5.88±3.16)ng/ml,对照组为(8.47±3.02) ng/ml。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1)COP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病情越重,下降越明显;COPD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亦下降明显。为干预COPD患者细胞免疫及使用外源性激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2)哮喘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对两者干预均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乾中;周海凤;徐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不同病情分级、不同中医证型中COX-2表达差异,及不同证型、分级患者血清COX-2疗效差异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入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90例,分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各30例。收集3组对象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法)对患者的COX-2进行检测。结果肝肾亏虚型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气滞血瘀型(t=9.8301,P=0.0000),也明显低于风寒湿痹型患者(t=6.3159,P=0.0000),气滞血瘀型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高于风寒湿痹型患者(t=3.2669,P=0.0018)。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OX-2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Ⅱ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4.7011,P=0.0000);Ⅱ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Ⅲ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3.0037,P=0.0044);Ⅲ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Ⅳ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4.6004,P=0.0000)。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和不同X线片等级的COX-2表达存在差异性,气滞血瘀型和X线显示等级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OX-2表达增高。
作者:徐孝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西咪替丁片和酮替芬片联合服用,治疗组24例除采用对照组相同药物外,还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方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率17.6%,对照组复发率40%,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χ2=7.76,P<0.01)。结论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低。
作者:李玄芳;胡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658例(男296例,女362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24.9%,男性少于女性,HBV感染组高于非HBV感染组;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升高;大约90%的患者发生在用药后3个月内。结论年龄、HBV感染是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女性患者及HBV-DNA阳性患者更易出现药物性肝炎,对于此类患者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作者:吴于青;戴亮;雷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患者急性大量出血时小剂量肝素对于防治休克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行择期剖宫产时急性出血量超过2000ml者,随机均分为肝素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肝素组患者静脉注射肝素500U,根据试管法测凝血时间≤10min者,追加肝素500U;对照组20例不用肝素。所有患者均采用抗休克治疗,成分输血,必要时切除子宫去除病因。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和术后转归。结果肝素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渗血)明显减少;D-二聚体呈下降趋势。对照组5例肾衰,1例死亡。结论小剂量肝素用于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有助于减少出血,防治肾衰、DIC等并发症。
作者:程良道;宋劼;张冰;陈蒙蒙;周群;王庆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后诱发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84例行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结束前20min给予地佐辛静脉缓慢推注,对照组患者于同一时间给予芬太尼静脉缓慢推注,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T 0(苏醒后即刻)、T1(苏醒后30min)、T2(苏醒后60min)时VAS、BCS和SAS评分以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各时间段VAS、BCS和SAS评分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1和T2时VAS、BCS和SAS评分均发生明显改变,与T0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佐辛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后诱发痛觉过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付智俊;苗卉;陈文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