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琴(综述);胡坚方(审校)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疗效。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喷他佐辛复合异丙酚组(P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F组),每组40例。P组喷他佐辛0.5mg/kg缓慢静注,F组芬太尼1ug/kg缓慢静注,随后两组静脉给予异丙酚1-2mg/kg进行麻醉。观察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术中体动,呼吸循环功能,不良事件(如呼吸暂停,眩晕,恶心呕吐,谵妄、定向力差),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中等音量唤醒指令+轻拍肩膀唤醒),满意度评分(术者操作和麻醉科医师满意度以及病人3者满意度评分的均值),异丙酚使用剂量和不良事件。结果 P组异丙酚使用剂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少于F组,P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短于F组,P组满意度评分高于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的苏醒时间与F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喷他佐辛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术,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朱晶;张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的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将5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静脉治疗组: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24h后继以顺铂75mg/m2静脉滴注;腹腔灌注组: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24h后继以顺铂100mg/m2腹腔灌注,第8d予紫杉醇60mg/m2腹腔灌注。每3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静脉治疗组CR 3例,PR 10例,总有效率50.0%;腹腔灌注组CR 7例,PR 15例,总有效率84.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大多数患者毒副反应较轻,多为Ⅰ°-Ⅱ°,少数Ⅲ°-Ⅳ°,但均能耐受。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消化道症状、关节肌肉痛等反应肾毒性、肌肉关节痛等不良反应腹腔灌注组较静脉滴注组发生率较高,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结论紫杉醇与顺铂腹腔灌注给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腹腔内给药剂量增大有关。
作者:邹厚文;罗会俊;余瑛;王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内疝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对腹内疝影像表现的认识,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腹内疝的临床资料及多排螺旋CT表现。CT检查采用平扫及双期增强,并进行了多平面重组及大密度投影处理。结果19例术前CT检查均表现为肠梗阻,7例诊断为肠管发生绞窄。14例考虑腹内疝,其中网膜孔疝2例,十二指肠旁疝3例,大网膜裂孔疝4例,盲肠周围疝1例,肠粘连束带腹内疝4例。各型腹内疝的共性征象及其个性征象与手术结果及病理存在相关性。结论多排螺旋CT能明确诊断腹内疝,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张园;孙多成;汪新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单药及丙戊酸钠和托吡酯(TMP)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时VPA的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癫痫患儿单用VPA及VPA联用TMP治疗癫痫的病例,对VPA的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及患儿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血药浓度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179例单用VPA的患儿中VPA血药浓度低于50μg/ml的有127例,其中已控制+基本控制的有95例(74.80%),无效的有32例(25.20%),在50-100μg/ml 之间的有52例,其中已控制+基本控制的有37例(71.15%),无效的有15例(28.85%),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0例(5.59%);69例VPA联用TMP 的患儿中VPA的血药浓度低于50μg/ml的有46例(66.7%),其中已控制+基本控制的有34例(73.9%),无效的有12例(26.09%)。在50-100μg/ml之间的有23例,其中已控制+基本控制的有17例(73.92%),无效的有6例(26.08%),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4例(5.80%)。结论当VPA与TMP联用时,与单用VPA相比,VPA的血药浓度对两组之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
作者:欧阳伶;吴华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大斜面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积水的可行性。方法自2006年10月-2011年10月以来,对6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儿实行大斜面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显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除梗阻的连接部及裁剪扩大的肾盂,将远端输尿管自内上向外下斜行裁剪,内侧比外侧高1cm左右,形成自内上向外下的大斜面,与肾盂吻合成形,自肾盂与膀胱之间放置双J管,经尿道留置导尿管。结果术后7d拔除导尿管,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6-12个月做SPECT,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复查肾脏恢复的情况:影像学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1例患儿出现再次梗阻现象。结论大斜面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具有吻合口宽广,不易梗阻,手术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智峰;唐静;王江华;李贺;吴文波;饶品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西咪替丁片和酮替芬片联合服用,治疗组24例除采用对照组相同药物外,还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方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率17.6%,对照组复发率40%,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χ2=7.76,P<0.01)。结论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低。
作者:李玄芳;胡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5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95例正常健康体检妇女(健康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受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及NK细胞(CD16++CD56+)数量情况,观察两组及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中上述细胞数量情况变化情况。结果宫颈癌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情况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3+、CD3+CD4+及CD16++CD56+细胞数量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期呈负相关性(P<0.05);外周血CD3+CD8+细胞数量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免疫功与临床病理分期呈负相关。
作者:蔡艳平;谭金龙;吴美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4例4眼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均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治疗,其中1例摘除人工晶体。结果4例中2例眼内炎细菌培养阳性,均为表皮葡萄球菌。4例眼内炎均得到控制,恢复了良好的视功能,好达到0.8。结论结膜囊污染是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主要因素之一,规范操作并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可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术,尽量保留人工晶体对患者视功能的恢复有益。
作者:张倩;刘菲;付书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3种行为。为了规范论文写作,促进科研诚信,防止抄袭、伪造、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本刊已启用“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对检测出有严重不端行为的稿件,编辑部将一律退稿。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评价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病人膝关节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手术治疗成功率、骨折愈合的情况并根据Hohl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评价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随访观察,1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的Hohl评分为:11例优,4例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复查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无移位、无畸形、关节面无塌陷。结论选择膝关节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皮硝外敷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将3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6例,除观察组加用皮硝外敷外,2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IL-6水平和TNF-α水平等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感染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腹胀均明显缓解(P<0.05),肛门排气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5d血清CPK值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3d 、7d血清CRP水平也分别降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血清IL-6、TNF-α水平下降速度也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采用皮硝外敷可有效地缓解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功能恢复和改善患者临床转归。
作者:谢小平;朱国民;吴厚斌;刘逸;揭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不同病情分级、不同中医证型中COX-2表达差异,及不同证型、分级患者血清COX-2疗效差异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入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90例,分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各30例。收集3组对象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法)对患者的COX-2进行检测。结果肝肾亏虚型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气滞血瘀型(t=9.8301,P=0.0000),也明显低于风寒湿痹型患者(t=6.3159,P=0.0000),气滞血瘀型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高于风寒湿痹型患者(t=3.2669,P=0.0018)。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OX-2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Ⅱ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4.7011,P=0.0000);Ⅱ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Ⅲ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3.0037,P=0.0044);Ⅲ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Ⅳ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4.6004,P=0.0000)。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和不同X线片等级的COX-2表达存在差异性,气滞血瘀型和X线显示等级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OX-2表达增高。
作者:徐孝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炎发展的晚期阶段,临床上起病隐匿,多以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并发症就诊而发现。肝硬化为常见病,世界范围内的年发病率约为100(25-400)/10万[1],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较高,腹水是肝硬化常见并标志着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并发症,因此,本文对肝硬化腹水形成与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邵琴(综述);胡坚方(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3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CT、MRI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获得诊断,除2例全胰癌行保守治疗,其余21例均行PD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年,手术切除肿瘤的胰头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胰体尾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2例保守治疗的患者分别存活为6个月和4个月。结论 PD仍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精细操作,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作者:马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检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6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开展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检测,而后进行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水平均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则较健康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水平较未透析治疗者发生逐渐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则较未透析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肾衰患者预后效果越差。结论对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水平进行准确检测,可为肾功能衰竭的诊断、病情以及预后效果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康利根;罗志强;朱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提高本刊采编时效,加速推进本刊采编作业的现代化;为更加方便作者投稿,及时了解审稿进展,本刊于近日正式启用网上采编系统。本系统开通后,正式实现了本刊投、审、编网上一体化运作,整个采编流程更加透明、公开、高效,采、编、审互动更方便,更准确。这也标志我刊的软硬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超声解剖分区与淋巴结超声特征相结合对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超声途径分别观察颈部I至VI区域的淋巴结超声回声特点,结合原发肿瘤在颈部淋巴结的引流特征分析。结果不同性质的颈部淋巴结病变具备各自超声特征声像;转移性淋巴结偏心性宽厚型皮质内杂乱镶嵌型回声极具特征,与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高。不同恶性肿瘤的淋巴引流有客观规律性,使转移性淋巴结颈部分布各具区域特征。颈部淋巴结超声解剖分区与淋巴结超声表现相结合可以对淋巴结定性,同单独依据淋巴结超声特点定性诊断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解剖分区与淋巴结的超声特点相结合分析,对区别颈部淋巴结尤其是异常淋巴结中的良恶性病变极为重要,可以提高超声定性诊断颈部淋巴结的可靠性。
作者:邱日锋;饶文康;余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雄性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患者毛囊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毛囊活检方法获取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顶部、枕部以及非脱发者顶部毛囊及周围组织标本,观察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staining, HE)染色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雄性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结果患者顶部毛囊及周围组织中HE染色可见单一核细胞浸润,AR表达率79.17%,明显强于枕部(20.83%)和非脱发者顶部(20%)(P<0.05),患者枕部与非脱发者顶部毛囊及周围组织中A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毛囊活检为AGA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手段,也为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患者早期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梁皓;赵云杰;金磊;涂艳;陈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感染患儿的生物学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2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180株(77.25%),革兰阳性(G+)菌48株(20.60%),真菌5株(2.15%)。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6.05%)、肺炎克雷伯菌(28.33%)、表皮葡萄球菌(10.30%)。G-杆菌对β-内酰胺类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性较高。 G+球菌对新生儿常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的分析,有利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李德元;陈婷婷;陈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90锶敷贴治疗鸡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鸡眼患者随机分成敷贴组和对照组,敷贴组32例共40处皮损,采用90锶敷贴治疗;对照组31例共42处皮损,行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治疗鸡眼2个月后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敷贴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0.05)。敷贴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2/40)、52.4%(2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17,P<0.01)。结论90锶敷贴治疗鸡眼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晓琴;欧阳良;陈菁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