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对兔视网膜光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仇晶晶;桂馥;付书华;张倩;刘菲;孙涛

关键词: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黄斑变性, 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短波长蓝光对兔视网膜造成损伤的可能机制及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功能。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兔26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行晶体摘除术后植入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和普通紫外线阻断型人工晶体,后用UVR光源(350-450nm)每天照射实验兔眼8h,3个月后取视网膜组织制成冰冻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TUNEL法检测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RPE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UVR照射后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较普通紫外线阻断型人工晶体黄斑区视网膜RPE细胞出现凋亡改变减少,免疫组化法检测植入普通紫外线阻断型人工晶体组VEGF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短波长蓝光能导致兔视网膜RPE细胞凋亡,功能障碍,同时刺激VEGF表达增多,导致眼底视网膜病变。滤蓝光变色人工晶体能有效阻断紫外蓝光,对视网膜细胞有保护作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薰洗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僵硬的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薰洗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诊断为踝关节骨折术后僵硬患者采用中药薰洗配合手法松解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参照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本组优20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结论中药薰洗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僵硬,可以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新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对比剂自动化推注系统新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应用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对比剂自动推注系统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通过使用对比剂自动推注系统的新技术,观察患者的造影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记录观察工作人员被X射曝光的辐射次数及相关症状的表现。通过与传统手工推注对比剂方法相比较,分析对比剂自动化推注技术的优越性。结果(1)实验组中优、良、差级影像图像质量数分别为60/110(59.1%)、40/110(36.4%)、5/110(4.5%)。对照组中优、良、差级影像图像质量数为40/85(47.1%)、34/85(40.0%)、11/85(12.9%)。两组比较以实验组图像质量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中患者造影后出现轻、中、重度不良反应分别为35例(31.8%)、1例(0.9%),而对照组出现轻、中、重度不良反应分别为32例(37.6%)及1例(1.2%);两组患者均无大出血及输卵管破裂情况。两组患者造影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工作人员全部脱离被X线曝光辐射环境,对照组工作人员平均每例在机房被曝光时间为(60±30)s。实验组工作人员在操作室的辐射剂量处在绝对的安全范围。结论应用自动推注对比剂系统新技术可杜绝工作人员被X射线辐射损害机会,具有重要的防护意义,同时能获得更好的影像图像质量,该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人工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为提高女性不孕症诊断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易容;王文华;易国琼;谢志丹;周晟;黎萍;刘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错畸形伴牙列缺失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错畸形伴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错颌畸形伴牙列缺失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先开辟种植义齿修复间隙,而后行种植修复缺失牙。结果22例患者经正畸种植联合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功能和美观效果,种植义齿稳定。结论对错畸形伴牙列缺失的患者,采用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方法,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矫治效果。

    作者:郑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注射用川芎嗪与辅酶Q10注射液配伍的研究

    目的:研究以辅酶Q10注射液为溶媒溶解注射用川芎嗪后产生沉淀的原因及生成物判别。方法将注射用川芎嗪、辅酶Q10注射液及两药混合后产生的白色沉淀物和过滤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注射用川芎嗪、辅酶Q10注射液混合产生的沉淀物为川芎嗪。结论将辅酶Q10注射液直接作为溶媒溶解川芎嗪,两者配伍时会产生沉淀,不宜配伍使用。

    作者:朱烈彬;胡小峰;何淑军;张辉华;梁斌;徐挺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采用下腰痛JOA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评分,采用Macnab评分对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X线平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JOA评分较高,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为100%,Macnab评分的优良率为89.8%。所有患者在5-9个月内发生了骨性融合,且未发生钉棒折断、松动。结论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明;王卫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014年江西省结核和呼吸疾病学术年会在南昌召开

    2014年11月14-16日,由江西省医学会、江西省胸科医院主办的2014年江西省结核和呼吸疾病学术年会暨全国结核和呼吸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在南昌召开。江西省结核病防治相关专业人士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音乐治疗干预孤独症儿童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h音乐治疗和0.5h音乐治疗训练孤独症儿童的疗效。方法将36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1h和0.5h音乐治疗组。3个月后比较患儿与训练者目光对视次数及时间、模仿次数及时间和ABC、CARS的得分。结果两组患儿3个月治疗前后与训练者目光对视、模仿、ABC躯体运动、交往、语言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评分和CARS视觉反应、听觉反应、总印象评分1H组患儿较0.5H组明显增加。结论适当延长音乐治疗时间可以帮助患儿目光对视,模仿能力和言语能力的提高。

    作者:邵江洁;姜华;邱晓露;邹时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两种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克氏针张力带组(A组)97例和空心螺钉张力带组(B组)54例。随访6-18个月,对2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情况、术后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差别的情况下(P>0.05),空心螺钉张力带组在愈合时间、愈合率均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且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组对髌骨及膝关节部位刺激较轻(仅4/54),解剖复位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31.48%vs 63.92%),且优良率(68.04%vs 85.19%)明显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张力带较当前流行使用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更适合治疗髌骨骨折,其固定效果可靠,疗效高,并发症较少。

    作者:许振波;黄海明;吴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砷化氢中毒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控制溶血,合理输液,维持尿量,碱化尿液,血液透析在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15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5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控制溶血,合理输液,维持尿量,碱化尿液,血液透析是救治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关键所在。

    作者:何钦;王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目的:观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检测胱抑素C(Cystain C,Cys C)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对5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与非脑、脊髓病变患者34例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的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0.01)。急性脑梗死组内比较,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P<0.01),有意识障碍亚组的血清Cys水平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亚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的两亚治疗15d后的血清Cys C水平明显低于入院第1d(P<0.01)。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可作为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参考指标,对判断预后、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和平;王娟娟;陈春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变化在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在ⅢA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提高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确诊为ⅢA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6例,根据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分为轻度(10≤WBC<20/HP)、中度(20≤WBC<30/HP)和重度(WBC≥30/HP),探讨各组患者血清fPSA、tPSA 和fPSA/tPSA 与疾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以上指标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清fPSA和tPSA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fPSA/tPSA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经治疗后血清fPSA和tPSA水平逐渐降低,fPSA/tPSA值逐渐增加,就诊时与治疗8周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ⅢA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动态检查血清fPSA、tPSA和fP-SA/tPSA,可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及临床治疗情况。

    作者:周道平;吴银华;刘云松;张龙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南站街道高血压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在本社区建档及管理的2049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中,按管理编号随机抽取400名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和一般分级随访管理,干预组结合患者家属干预管理和自我管理。结果经过3年的干预管理,干预组患者在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的控制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和自我管理,能有效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云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戒烟行动期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戒烟行动期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3例戒烟行动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戒烟行动期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3.33%,抑郁标准分为48.12±9.27,分析发现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业、不同烟草依赖程度的患者抑郁得分存在差异;此外患者抑郁标准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0.19,P<0.05)。结论戒烟行动期患者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加强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有助于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周胜亮;许萍;李平;徐春燕;胡招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哮喘儿童血清25-(OH)D3、总IgE、特异性IgE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总免疫球蛋白E(TIgE)及特异性IgE(sIg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18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为哮喘组,哮喘组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5岁)60例及儿童组(≥5岁)120例,分别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采用免疫印迹法)、血清总IgE,血清25-(OH)D3的检测及肺功能(5岁以上)及气道阻力测定(5岁以下),比较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组血清25-(OH)D3含量(28.14±9.34)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4.41±10.75)nmol/mL,且TIgE含量(300.01±102.13)I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8.12±45.12)I-U/mL,哮喘组sIgE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血清25-(OH)D3与TIgE呈负相关(r=-0.655,P<0.01),血清25-(OH)D3水平与sIgE阳性之间存在相关性(χ2=19.432,P<0.01)。儿童组sIgE阳性中食入性过敏原占25.86%,吸入性占74.14%;婴幼儿组sIgE阳性中食入性过敏原占70.21%,吸入性占29.79%;两组sIgE阳性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患者血清25-(OH)D3与FEV1%pred呈正相关(r=0.568,P<0.01)。哮喘患者血清25-(OH)D3与气道阻力呈负相关(r=-0.439,P<0.01)。结论血清25-(OH)D3缺乏及不足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存在联系,推断血清25-(OH)D3水平增高可以抑制IgE的过度表达,纠正血清25-(OH)D3水平缺乏、不足,可能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减少过敏发生率,故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爱民;陈强;刘建梅;李岚;张帆;吴丹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621例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进行临床分析,为I类切口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的患者621例,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27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342例患者在围手术不使用抗生素,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无显著差别。结论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涂黄;李小珍;詹亚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者随机均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20mg/d口服,于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12周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APN的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于4周、12周抽血检测血浆APN,分别为(4.92±0.86)mg/L和(5.12±0.91)mg/L,较服药前(4.48±0.78)mg/L均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d口服,于4周、12周抽血检测APN,分别为(5.11±0.48)mg/L和(5.67±0.72)mg/L,较服药前(4.52±0.59)mg/L均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瑞舒伐他汀可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APN的水平。

    作者:蔡新勇;王赎;李林峰;王洪;洪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冬虫夏草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人工冬虫夏草制剂对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虫草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和抗纤维化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24只成模组随机分为DN模型组,虫草组,虫草组予400mg/(kg·d)灌胃给药,分别于第2、4、8周处死大鼠(每组4只)分别检测血糖值、体重、24h 尿微量蛋白、肌酐(Scr)含量、肾脏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中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果 DN模型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加(P<0.01)现高表达。虫草治疗组与DN模型组比较,虫草治疗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显著减少(P<0.01)Scr 水平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肾组织内TGF-β1和CTGF表达下调(P<0.05或P<0.01)。结论虫草制剂对DN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使TGF-β1/CTGF的表达下调而实现的。

    作者:张莉;鄢艳;胡秀华;何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衰竭的预后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侯群[1]。肝衰竭起病急骤、病情重、进展快、疗效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因此,准确判断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对提高治疗成本/效果、合理应用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减少或防止医疗资源浪费及判断肝移植适当时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早期诊断肝衰竭、判断肝损害程度及其预后成为对肝衰竭诊疗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将介绍CTP评分、MELD评分、King’s College Hospital标准(KCH标准)、Clichy标准、SOFA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等,并对它们在判断肝衰竭预后的意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谢能文(综述);何金秋(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诊治的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45例患者分为A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及B组(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别。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切口长度小,术后负重时间提前(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未见显著差别(P>0.05);A组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及髋内翻,B组内固定物松动及髋内翻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0%(P>0.05);两组术后3个月关节优良率分别为88.0%和85.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对机体损伤小,更适合老年体弱手术者。

    作者:郑常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前后肺淤血X线表现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12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前后肺淤血X线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62例二尖瓣置换病例和64例联合瓣膜置换病例(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按术后复查的X线表现分成2组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所得χ2值为6.13, P<0.05。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肺淤血愈合率不相同,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后肺淤血愈合率高于联合瓣膜病变患者术后肺淤血愈合率。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半个月,单纯二尖瓣病变术后肺淤血有明显改变。部分患者肺淤血未减轻主要考虑为术前病史长,心功能差,以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还有远期遗留左心房增大、肺动脉高压、风湿活动、服药不规律等因素。

    作者:罗艳;詹亚琨;梁利民;徐昌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