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婷;陶翔;黄志新
目的:探讨弹性测量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血清ALT、TBIL水平分为
作者:李艳艳;朱龙川;徐龙;黄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气管内插管麻醉与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作为对照,观察其对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择60例拟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老年患者,选择麻醉方式随机分为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硬膜外阻滞组(B 组)、和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组(C 组)。记录麻醉前、麻醉药物使用后1min、5min、10min、30min 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相关副作用。结果 A组在麻醉药物使用后1min、5min、10min、30min的SBP,DBP及HR非常稳定。B组在麻醉药物使用后10min的SBP、DBP、HR明显低于A组,30min的SBP,DBP也有所降低。 C组在麻醉药物使用后SBP、DBP、HR后1min即明显低于A组。 A组患者接受该麻醉操作后无副作用,B组和C组患者需要术后导尿预防尿潴留。 C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麻醉苏醒后咽喉异物感强烈。结论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范围局限对机体影响小,无胃肠道反应和尿潴留现象发生,是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杜俊群;李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2014年12月27-28日,江西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年会暨第二届江西省关节镜技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全省共100余位运动医学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在本次大会上,南昌大学一附院高志增等14位学者分别作了14个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与会专家还对《美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新治疗指南》进行了解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冬春两季儿童肺炎感染病原学构成,为儿童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4月肺炎患儿194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痰培养、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及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43例肺炎患儿中,病原阳性946例,阳性率48.7%,感染病原中病毒感染633例(66.9%),细菌感染195例(20.6%),支原体感染147例(15.5%),衣原体感染39例(4.1%),混合感染221例(23.4%)。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高(62%),其次是巨细胞病毒(30.2%),流感/副流感(9.3%),腺病毒(5.5%)。细菌病原以肺炎链球菌多见(12.5%),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9.8%)。1岁以下肺炎感染病原阳性率(64.8%)高于其他年龄段,以RSV、CMV感染为主,肺炎支原体是3岁以上儿童肺炎主要感染病原。重症肺炎218例,病原阳性146例,阳性率67.0%,以RSV感染为主,占62.2%,重症肺炎混合感染多,占24.3%。结论儿童肺炎发病以1岁以下儿童常见,病毒是冬春两季儿童肺炎常见感染病原,且主要以RSV感染为主,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率高,尤其是重症肺炎更为明显。
作者:朱晓华;李岚;陈晨;朱双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牙齿修复治疗的68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牙冠修复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牙冠修复术前,对患者先进行牙龈、牙槽嵴修整术。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整体美容效果,修复满意度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为97.1%(33/3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为76.5%(26/3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94.1%(32/3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76.5%(26/34),两组恢复情况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7,P=0.0399)。结论患者在口腔修复前进行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可以很好的保护牙龈,提高修复固定的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熊永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处理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方案。方法针对彩超、查体、体征符合后,确诊23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在彩超监视下行温盐水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结果其中22例患儿成功复位,1例转急诊手术治疗,治疗中无患儿出现发生肠穿孔和误吸等情况发生。结论早期在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显著,复位成功率高,且无损伤,避免手术创伤。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较之X射线下空气灌肠有一定优势。基层医院掌握此项技术尤为可贵。
作者:郭陵;王卓;丁发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聚焦超声联合保妇康栓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42例,将其均分为A、B两组。 A组单纯用聚焦超声法治疗,B组用聚焦超声与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B组患者中,治愈患者达到51(71.83%)例,高于A组的28例(39.43%),两组存在着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5.093,P<0.01)。B组有5例(7.04%)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高于A组的15例(21.13%),两组存在着统计学差异(χ2=5.820,P<0.05)。结论聚焦超声联合保妇康栓对于宫颈糜烂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娟珍;潘兆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白英汤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局部晚期癌症需要盆腔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白英汤保留灌肠30min,每日1次;对照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每日1次,腹泻次数较多时给予抗生素加激素,适当补液。放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直肠急性放射性损伤程度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Ⅱ度、Ⅲ度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白英汤保留灌肠可减少盆腔部位放疗Ⅱ度、Ⅲ度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尹礼烘;张晓平;赵凤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重症医学科(ICU)中贫血的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限制性输血及开放性输血,比较两种不同的输血策略对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需机械通气的贫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输血指征Hb≤70g/L;目标Hb71-90g/L)和开放性输血组(输血指征Hb≤90g/L;目标Hb91-110g/L)。比较两组的红细胞用量、平均血红蛋白值、机械通气时间、器官衰竭数量、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用量、干预后的Hb平均值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器官衰竭数量、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限制性输血组较开放性输血组60d病死率低(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输血策略,可以在节约输血成本的同时,增加机械通气患者的60d内无机械通气时间,降低60d病死率。
作者:贺慧为;陈志;卢院华;杨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32例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32例(VAMT组)及35例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传统手术组)患者病例资料,观察指标为切口长度、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VAMT组在切口长度、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胸腔镜下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潘朝阳;周莉萍;周鑫;漆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照研究抽剥术和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4月分别应用两种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隐神经损伤方面,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组占有优势,但其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概率较大。结论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安全、美观、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叶波;陈伟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钴、铬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I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钴、铬离子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试验分为对照组(成骨细胞培养液无金属离子)和实验组(钴、铬离子与小鼠成骨细胞体外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液ALP活性及I型胶原蛋白含量、收集细胞检测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钴、铬离子能明显抑制成骨细胞的ALP活性;离子组干预24h后,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及mRNA分别下降45.3%、26.8%(P<0.05),48h后分别下降49.2%、32.6%(P<0.05)。结论钴、铬离子明显抑制成骨细胞ALP活性及降低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
作者:袁晓军;舒敏锐;傅宇;徐文华;李俊宁;曹盛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mFOLFOX6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晚期胃癌患者32例,给予mFOLFOX6化疗方案4个周期后评价化疗效果,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体重改变,并采用EORTC QLQ-C30量表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患者mFOLFOX6化疗方案有效率为46.9%;患者化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末梢神经炎、白细胞下降、口腔黏膜炎;患者化疗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生存质量较化疗前有所改善。结论 mFOLFOX6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有效并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婷;吴旭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老年PILO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尾号单双将其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效率为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PILON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李忠僖;蒋月姜;陈安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护对策,达到减少职业伤害。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血源性暴露的3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发现锐器伤的有22名,发生率为64.70%,羊水暴露5名,占了14.71%,其他7例,占了20.59%;其中临床护士12名占了35.29%,实习护士16名占了47.05%,临床医师5名占14.71%,医技人员1名占2.94%;按工龄分段工龄<5年28名占了82.35%,工龄6-10年的4名占11.76%,工龄10年以上2名占5.88%;34名均已结束追踪观察,无血液性传染性疾病发生。结论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主要发生在护士、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少的工作人员,加强职业培训教育,提高义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规范操作技能,将有助于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
作者:程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我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2013年两年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134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医院感染的感染率14.18%,感染例次率为20.90%;住院时间明显延长;>60岁老年患者院感发生率较高;呼吸系统感染居首位,占46.43%;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为主,真菌也常见。结论医院感染发生与患病年龄、住院时间、肿瘤发生部位、放化疗的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白细胞下降、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等等有关。又由于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性,其机体免疫力较低,则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针对易感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杨丽琴;王国兰;唐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sFRP、WIF-1、CD133、CD44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食管癌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经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40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食管癌患者,采用RT-PCR方法分析sFRP(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WIF-1(Wnt抑制因子-1)、CD133(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第133号)、CD44(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第44号)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方法。结果 sFRP、WIF-1、CD44、CD133基因在食管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2.50%,42.50%,60.00%,72.50%,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5.00%,70.00%,37.50%,47.50%。 CD44、CD133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sFRP、WIF-1基因则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FRP、WIF-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CD44、CD133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sFRP、WIF-1基因低表达及CD44、CD133基因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志强;喻国平;周斌锋;彭兵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介绍一种既能缩短脱钙时间又能提升骨组织制片质量的改良脱钙方法。方法选取68例手术骨标本使用改良脱钙液进行脱钙,观察其脱钙情况及染色效果。结果此方法处理的标本脱钙效果完全,组织切片质量好,无明显刀痕,厚薄均匀,颜色鲜艳,对比清晰。结论改良脱钙液有利于临床骨组织及钙化组织的脱钙处理。
作者:何蓉;陈建萍;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成人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的变化情况,分析研究其对成人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3例,将之分为单纯性肺炎组(51例)和肺炎合并心衰组(42例),另外随机选取4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B型利钠肽水平,并同时用心脏超声对心脏指数(C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测定,比较分析3组病例的BNP、LVEF和CI水平。结果肺炎合并心衰组患者同对照组和单纯性肺炎组患者相比,血清B型利钠肽明显升高,CI和LVEF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型利钠肽对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章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360例颅内动脉瘤组患者术中临床资料,总结各种类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3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前交通动脉瘤135例,后交通动脉瘤105例,颈内动脉眼动脉瘤15例,大脑前动脉瘤12例,大脑中动脉瘤69例,基底动脉瘤6例,小脑后下动脉瘤6例,脉络膜动脉瘤12例。采用夹闭方式:瘤颈单纯直接夹闭、瘤颈瘤体电凝塑形后夹闭、多瘤夹技术夹闭、联合方式夹闭及其他类。结果采用瘤颈单纯直接夹闭占37.2%,采用瘤颈瘤体电凝塑形后夹闭占35.2%,采用多瘤夹技术夹闭占13.1%,联合方式夹闭占11.4%,其它类3.1%。360例患者出院时 GOS 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73例,轻残57例、重残18例、死亡10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获得满意效果,术中如何夹闭动脉瘤主要依动脉瘤的形态、部位等多因素而定,术中应尽可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贺建雄;谢德斌;梁爱军;习斌;万登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