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军;舒敏锐;傅宇;徐文华;李俊宁;曹盛生
目的:对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眼科在2010年7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4例(6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这68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6m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与眼压的情况,并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术后经过6m的随访,64例(68眼)患者手术后的视力为0.52±0.22(矫),明显高于手术前的0.18±0.15(矫),眼压、房角宽度与前房深度也优于手术前,具有差异性。且患者在手术后并没有出现大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及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付劲松;谢程阳;谢晖;李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照研究抽剥术和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4月分别应用两种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隐神经损伤方面,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组占有优势,但其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概率较大。结论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安全、美观、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叶波;陈伟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复方中药舒胸片方提取物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以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及喷雾干燥三种方法,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复方中药舒胸片方提取物粉体学性质的差异。结果三者中真空干燥产物流动性好,微波真空干燥产物的平衡吸湿量小,喷雾干燥所得圆整性好、粒匀,压缩成型性较优。结论干燥工艺不同导致了干燥产物粉体学性质的差异,各粉体学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萍;付建华;梁新丽;徐平;扶群英;吴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治疗蕈样肉芽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蕈样肉芽肿患者,观察其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及毒副反应、生存时间情况。结果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程化疗。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1例,进展1例,RR和 DCR分别为71.43%和85.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23.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42.8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 GEM治疗蕈样肉芽肿安全、有效,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廖清平;李辉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外科重症患者营养和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精氨酸组(n=16例)和对照组(n=16例),精氨酸组患者在常规营养支持基础上静脉给予精氨酸20g/d,连用7d。治疗第1d与第8d分别抽血检测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细胞免疫指标(CD3+、CD4+)、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结果精氨酸组患者第8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CD3+、CD4+、IgG、IgM均较第1d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仅第8d血清前白蛋白均较第1d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白蛋白、IgA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CD3+、CD4+、IgG、IgM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精氨酸的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外科重症患者免疫应答水平,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陶文强;周雯;蒋光辉;万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云南白药、山莨菪碱脐部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80例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病毒、益生菌、蒙脱石散、补液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云南白药、山莨菪碱脐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症变化,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75.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云南白药、山莨菪碱脐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用药方便,小儿易于接受,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并观察双嘧达莫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的疗效。方法观察所有入选患儿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LCR)的变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双嘧达莫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口服),观察疗效。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PLT、MPV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DW、P-LCR均低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各组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嘧达莫组患儿血小板参数、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血小板数量及质量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血小板活化双嘧达莫能加快血小板参数恢复正常,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陈婷婷;李德元;孙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白英汤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局部晚期癌症需要盆腔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白英汤保留灌肠30min,每日1次;对照组每日放疗结束后采用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每日1次,腹泻次数较多时给予抗生素加激素,适当补液。放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直肠急性放射性损伤程度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Ⅱ度、Ⅲ度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白英汤保留灌肠可减少盆腔部位放疗Ⅱ度、Ⅲ度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尹礼烘;张晓平;赵凤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了提升临床麻醉的安全性,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增进区域间麻醉同道的友谊,展现麻醉学的新成果和科研成就,2015年全国小儿麻醉学学术年会、第二届泛珠江地区六省麻醉学术交流会暨江西省第十五次麻醉学学术年会拟于2015年7月3-5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西省医学会主办,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承办。会议将设大会专题报告、各专业分会场学术交流等内容,并以专题板块和学术论文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届时将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麻醉专家包括小儿麻醉专家作专题报告。欢迎各位同仁积极撰稿,踊跃参会。投稿邮箱:jxmz@hotmail.com。
作者:江西省医学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门诊患者500例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其中宫颈细胞学异常(≥ASCUS)的患者108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分析两种方法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500例受检者中,HPV阳性127例,感染率25.40%,HPV感染高峰年龄为31-40岁,HPV感染率占该年龄组的50.58%(43/85)。 TCT结果中HPV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炎症18.36%(72/392),ASCUS 33.33%(17/51)、LSIL 53.33%(16/30)、HSIL 76.47%(13/17)、SCC 90.00%(9/10),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升高,HPV感染率显著上升。108例TCT (≥ASCUS)患者中,HPV阳性患者55例,病理结果中HPV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炎症23.40%(11/47)、CINI44.44%(8/18)、CINII70.58%(12/17)、CINIII88.23%%(15/17)、宫颈癌100.00%(9/9),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显著上升。TCT诊断为鳞状细胞癌,HSIL及LSIL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0.00%(9/10)、94.11(16/17)%及43.33%(13/30),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筛查宫颈病变的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陈岳青;王一凤;陈文学;邹学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丹参川芎嗪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眼底微循环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DR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240mg剂量,观察组采用120mg剂量,两组患者均采取静脉给药方式,1次/d,1疗程15d,中间有2周间隔,治疗为期30d,共2个疗程。所有患者于治疗的前后均使用彩超血流显像检测对眼动脉(OA),睫状后动脉(PC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在收缩期和在舒张末期时的血液流速(EDV),大血液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将指标各进行3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A,CRA和OA的EDV和PSV上升,RI下降,对其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几个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丹参川芎嗪可显著提高DR患者眼底微循环。
作者:饶鼎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行颅脑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颅内感染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颅脑手术治疗未出现颅内感染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产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脑脊液外漏、后颅窝手术、有创性机械通气、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及脑室外引流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脑脊液外漏、后颅窝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脑脊液外漏、后颅窝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义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注射吸毒人群干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注射吸毒人群分组开展传统模式以及同伴教育干预工作,通过干预前后效果评估,比较两种干预模式效果差异。结果对比传统干预模式,同伴教育干预模式在降低共用注射器、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提高吸毒人群接受针具交换服务效果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干预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付俊;龚正华;廖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脑肿瘤手术的选择。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全组32例中,22例肿瘤全切,症状消失,恢复良好;5例肿瘤全切后,症状部分改善;4例肿瘤次全切除,其中2例肿瘤次全切除术后症状加重;1例术后死亡。结论虽然条件有限,但可以有选择性行脑肿瘤切除术,效果良好,解决基层县级医院病人的痛苦和外出就医不便等问题。
作者:袁红新;许文婷;宋兴国;宋振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术治疗复杂孔源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10月入院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28例28眼,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的佳矫正视力( 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7眼(96.4%),终复位视网膜28眼(100%)。所有病例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前后BCVA≥0.1者分别为5眼(17.86%)、18眼(64.29%)。晶状体损伤2例,无医源性裂孔。术后无低眼压(<9mmHg),脉络膜脱离及眼内炎发生。术后一过性眼内压升高3眼。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缝合手术切口可避免并发症。
作者:陈乐民;王卫星;万阳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与其血压及血清内皮素-1( ET-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门诊健康体检人群178例。其中正常血压组5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68例,高血压组60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肝肾功能、CK;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T-1。分析3组间血清CK、ET-1的差异,以及血清CK水平与血压、ET-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⑴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中,血清CK水平分别为(106.52±23.10),(153.28±25.06),and(169.56±22.32)IU/L(P<0.05);血清 ET-1水平分别为(73.98±12.46),(85.98±15.82),(96.09±14.05)ng/L(P<0.05)。⑵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K与收缩压(r=0.35,P<0.05)、舒张压(r=0.36,P<0.05)、ET-1水平(r=0.33,P<0.05)呈正相关。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有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血清CK与血清ET-1密切相关。
作者:王凌玲;雷梦觉;周桂秀;魏伟荣;胡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旨在研究观察拘禁球囊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分叉病变分支保护中的即刻及近期临床疗效,为分叉病变的处理及治疗提供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策略和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分叉病变,并接受PCI治疗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球囊对吻组(36例);拘禁球囊组(38例),通过观察:(1)接受PCI治疗时患者的临床症状(胸痛有无出现、心电图有无相关导联ST段的抬高、血流动力学有无改变,满足其中一项即可),术后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的改变;(2)接受主支PCI后,分支有无闭塞或夹层,终的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3)手术耗材、曝光时间以及造影剂用量;(4)接受PCI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5)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球囊对吻组例发生3例分支闭塞或夹层,拘禁球囊组例发生2例分支闭塞或夹层,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边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MACE事件发生率和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拘禁球囊技术组节省了手术耗材,而且缩短了手术曝光时间及造影剂用量(P<0.05)。结论拘禁球囊技术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及节省了手术耗材,在即刻及近期随访中疗效不劣于经典球囊对吻技术,在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安全有效。
作者:张雨虹;贺铿;袁国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弹性测量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血清ALT、TBIL水平分为
作者:李艳艳;朱龙川;徐龙;黄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灸、HCG联合克罗米芬及补肾活血中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3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两组均在月经周期或激素撤退性出血第5d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mg/d,共5d,同时服用补肾活血中药,10-15d,一般至排卵后。同时于月经第11d开始监测卵泡,隔天监测一次,观察组于卵泡16mm时加用针刺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阴陵泉,3-5d,或直至排卵。对照组监测卵泡18mm-25mm时,肌注hcg10000U,48h后监测是否排卵。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6个月经周期。结果⑴观察组、对照组排卵率,P<0.05,其中前3个治疗周期排卵率,P>0.05,后3个观察周期排卵率,P<0.05。⑵两组内膜厚度(每个周期中测得的厚内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6个周期中第一、第二个周期两组内膜厚度比较,P>0.05,第(3、4、5、6)周期两组内膜厚度比较,P<0.05。⑶观察组、对照组6个周期累计妊娠例数,P<0.05,其中前3个治疗周期累计妊娠例数P<0.05,后3个观察周期累计妊娠例数,P<0.01。
作者:黄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纳米仿生Y型骨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运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8例多节段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减压、纳米仿生Y型骨板成形术后的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单开门角度数、颈椎前凸指数、神经功能(JOA)改善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12-21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及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分别为(15.2±1.5)mm和(13.8±3.1)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角度末次随访时为(23.1±4.1)°,未出现椎管“关门”病例;颈椎前凸指数末次随访为9.3±3.8,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轴性疼痛。结论纳米仿生Y型骨板能有效维持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椎管扩大成形的空间,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保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章荣;陈荣春;陈云生;游辉;郭朝阳;陈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