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阳;周莉萍;周鑫;漆滨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线粒体中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路(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成年健康Wister大鼠2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染毒组。其中对照组100只,用1ml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染毒组100只,将百草枯(paraquat,PQ)按50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ml,一次性灌胃染毒。分别于灌生理盐水及灌药后1、24、72、120、168h各取20只大鼠,麻醉下解剖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分离提取线粒体并测定其VDAC的含量。结果染毒后的大鼠VDAC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百草枯中毒可上调大鼠肺组织线粒体VDAC的表达,VDAC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过程。
作者:赖登攀;夏金明;王建峰;魏霞;钱瑾;楼秋英;任晓华;黄学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老年PILO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尾号单双将其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效率为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PILON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李忠僖;蒋月姜;陈安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及健康老年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的高低,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30例(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例(CA组),以及老年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比较三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⑴血清Hcy、IMT、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在三组患者中具有明显的差异(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发现,观察组Hcy、IMT水平明显高于CA组和对照组(均P<0.05),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C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⑵高Hcy水平、颈动脉硬化、血脂异常、高血糖、高收缩压,均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Hcy可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积极控制并降低Hcy水平,以防止脑血管意外再发。
作者:罗和平;王娟娟;高夫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析枸橼酸氯米芬与补肾促排卵汤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5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补肾促排卵汤联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排卵率为80.2%,妊娠率为25.1%,而对照组的总排卵率为59.5%,妊娠率为10.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枸橼酸氯米芬与补肾促排卵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兴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国的疗效。方法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例。给予对照组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3d、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2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手术治疗前(P<0.05)。而手术前手术后3d、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2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不同时段的融合节段cobb角均高于手术治疗前(P<0.05)。而手术前、手术后3d、手术后6个月融合节段cobb角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后12个月融合节段cobb角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cobb角度丢失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效果更优,有效改善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吴建明;王卫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介绍一种既能缩短脱钙时间又能提升骨组织制片质量的改良脱钙方法。方法选取68例手术骨标本使用改良脱钙液进行脱钙,观察其脱钙情况及染色效果。结果此方法处理的标本脱钙效果完全,组织切片质量好,无明显刀痕,厚薄均匀,颜色鲜艳,对比清晰。结论改良脱钙液有利于临床骨组织及钙化组织的脱钙处理。
作者:何蓉;陈建萍;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外斜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60例外斜V征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60例中有49例(78眼)行下斜肌减弱术。11例(22眼)行外直肌后退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其中6例(6眼)行内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下移位术。术后眼位恢复正位52例(86.7%),术后获得34例(56.7%)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8例(13.3%)获得立体视觉。结论儿童外斜V征的手术方法是根据下斜肌功能是否异常,选择下斜肌减弱术或者水平肌止端移位术联合外斜视矫正术,手术矫正利于以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作者:杨洋;殷小龙;彭小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5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90例和对照组290例。试验组患儿服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抗生素治疗或住院3d出现继发性腹泻后再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果580例肺炎患儿中共有178例发生继发性腹泻,其中试验组51例,发生率为17.59%(51/290),对照组127例,发生率为43.79%(127/290),试验组患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2,P<0.01)。发病年龄、住院时间、应用激素、联合使用抗生素(≥2周)以及侵入性操作均与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年龄小、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是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作者:曾启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217例(381只眼)超高度近视眼(-15.00±-5.00)DS患者植入后房屈光晶状体(ICL)。术后1周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比术前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及一行以上者占78.74%(300/381);术后6个月比术前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及一行以上者占89.50%(341/381)术后12个月比术前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及一行以上者98.68%(376/381);6个月时与12个月的裸眼视力没有改变;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术后6、12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深度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晶体ICL拱高为0.52-0.86mm,平均拱高(0.626±0.248)mm,1例ICL后表面与自身晶状体相贴。1个月时16眼ICL表面炎性反应物沉积;1眼瞳孔呈轻度椭圆形。13眼主诉夜间出现眩光症状,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满意程度较高。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
作者:杨夏玲;金奇芳;张倩;刘菲;俞益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1],在当前新医改的形势下,加快发展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根本保障。我国中医药具有“简、便、效、验、廉”的特点,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力发展中医全科医学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
作者:徐晓英;钟天;张文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护对策,达到减少职业伤害。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血源性暴露的3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发现锐器伤的有22名,发生率为64.70%,羊水暴露5名,占了14.71%,其他7例,占了20.59%;其中临床护士12名占了35.29%,实习护士16名占了47.05%,临床医师5名占14.71%,医技人员1名占2.94%;按工龄分段工龄<5年28名占了82.35%,工龄6-10年的4名占11.76%,工龄10年以上2名占5.88%;34名均已结束追踪观察,无血液性传染性疾病发生。结论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主要发生在护士、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少的工作人员,加强职业培训教育,提高义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规范操作技能,将有助于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
作者:程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纳米仿生Y型骨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运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8例多节段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减压、纳米仿生Y型骨板成形术后的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单开门角度数、颈椎前凸指数、神经功能(JOA)改善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12-21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及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分别为(15.2±1.5)mm和(13.8±3.1)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角度末次随访时为(23.1±4.1)°,未出现椎管“关门”病例;颈椎前凸指数末次随访为9.3±3.8,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轴性疼痛。结论纳米仿生Y型骨板能有效维持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椎管扩大成形的空间,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保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章荣;陈荣春;陈云生;游辉;郭朝阳;陈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膈疝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先天性膈疝患儿行胸腔镜矫治术的处理方法,其中男24例,女8例,麻醉时间56-156min,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H值、体温等指标。结果均安全渡过手术,生命体征较平稳,虽然气胸后出现不同程度的SpO2下降和PETCO2升高但在可接受范围(SpO2大于85%,PETCO2低于6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呼吸循环管理和严密的术中监测是完成手术的关键,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凯;胡华琨;章征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门诊患者500例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其中宫颈细胞学异常(≥ASCUS)的患者108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分析两种方法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500例受检者中,HPV阳性127例,感染率25.40%,HPV感染高峰年龄为31-40岁,HPV感染率占该年龄组的50.58%(43/85)。 TCT结果中HPV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炎症18.36%(72/392),ASCUS 33.33%(17/51)、LSIL 53.33%(16/30)、HSIL 76.47%(13/17)、SCC 90.00%(9/10),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升高,HPV感染率显著上升。108例TCT (≥ASCUS)患者中,HPV阳性患者55例,病理结果中HPV阳性率分别为正常、炎症23.40%(11/47)、CINI44.44%(8/18)、CINII70.58%(12/17)、CINIII88.23%%(15/17)、宫颈癌100.00%(9/9),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显著上升。TCT诊断为鳞状细胞癌,HSIL及LSIL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0.00%(9/10)、94.11(16/17)%及43.33%(13/30),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筛查宫颈病变的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陈岳青;王一凤;陈文学;邹学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和应用丝裂霉素配合中药治疗于单纯翼状胬肉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6例106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48例53眼。 A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第2d加用0.2%丝裂霉素C滴眼,每天2-3次,连续使用2周,术后6d拆线后给予中药汤剂口服,观察术后角膜修复结膜创面愈合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A组中有18眼复发,B组有2眼复发。结论单纯翼状胬肉手术应用丝裂霉素C配合中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胬肉复发,方法简单、疗效满意、适宜在农村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谭布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接受治疗的155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接受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方法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手术进行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大尿流率、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IPSS评分等数据,运用统计学知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IPSS评分和大尿流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等离子电切术具有无需开刀、痛苦轻、出血少、创口较小恢复快、疗效高的优点。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耐受性更好,术后生活质量更高,更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作者:柯维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RGB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23例复发型GBS患者,分析初发和复发时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电生理检查、治疗资料。结果84%的患者发作有前驱感染史,重症患者比例比初发高(初发组60.%,复发组81.5%),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异常率增加。结论 RGBS与经典GBS临床症状相似,感染是重要诱因,反复发作症状逐渐加重。
作者:张骥;吴晓牧;谢旭芳;屈新辉;张昆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照研究抽剥术和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4月分别应用两种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隐神经损伤方面,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组占有优势,但其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概率较大。结论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安全、美观、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叶波;陈伟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手术策略、难点分析,规范手术指证。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采用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前循环动脉瘤病例30例,共计66个动脉瘤,分析手术方法、所遇困难,风险对策。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动脉瘤渗漏4例,破裂3例,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死亡2例,出现神经功能损害2例,其余均恢复满意。结论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在争取治疗时间、有效降低双侧开颅或二次手术风险、减轻经济负担上有积极意义,但应细致分析术中对侧动脉瘤在显露、分离、出血处理、夹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严格掌握此类手术的指证。
作者:甘智龙;王俊;黎凤生;马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141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RH拮抗剂组62例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对照组)79例,比较两组的基线水平、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指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获卵数、2PN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HCG日内膜厚度、HCG日E2及P水平、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拮抗剂组Gn总量及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拮抗剂组优胚率比对照组高(P<0.05);拮抗剂组HCG日LH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拮抗剂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拮抗剂方案较激动剂方案能降低OHSS发生风险,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方面不受影响;拮抗剂方案能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PCOS患者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田莉峰;伍琼芳;李游;苏琼;许定飞;黎梦溪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