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峰;伍琼芳;李游;苏琼;许定飞;黎梦溪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对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癌变诊断和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2年5月的168例经乳导管切除术治疗的自发性单个导管乳头溢液患者的资料。评价乳腺X线、乳腺超声、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在预测癌变和高危病变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乳腺X线的敏感性为10%,特异性为94%,阴性预测值为88%,阳性预测值为18%。乳腺超声的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为68%,阴性预测值为89%,阳性预测值为14%。乳腺导管造影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49%,阴性预测值为93%,阳性预测值为18%。结论对于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传统的影像学研究并不能很准确的鉴别其癌变或高危病变。所有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都应该实施导管切除术治疗。
作者:喻茜;王广珊;舒特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聚焦超声联合保妇康栓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42例,将其均分为A、B两组。 A组单纯用聚焦超声法治疗,B组用聚焦超声与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B组患者中,治愈患者达到51(71.83%)例,高于A组的28例(39.43%),两组存在着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5.093,P<0.01)。B组有5例(7.04%)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高于A组的15例(21.13%),两组存在着统计学差异(χ2=5.820,P<0.05)。结论聚焦超声联合保妇康栓对于宫颈糜烂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娟珍;潘兆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纳米仿生Y型骨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运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8例多节段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减压、纳米仿生Y型骨板成形术后的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单开门角度数、颈椎前凸指数、神经功能(JOA)改善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12-21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及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分别为(15.2±1.5)mm和(13.8±3.1)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角度末次随访时为(23.1±4.1)°,未出现椎管“关门”病例;颈椎前凸指数末次随访为9.3±3.8,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轴性疼痛。结论纳米仿生Y型骨板能有效维持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椎管扩大成形的空间,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保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章荣;陈荣春;陈云生;游辉;郭朝阳;陈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C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新鲜胃癌原发灶组织为原发灶组;术中发现胃癌腹膜转移的20例大网膜上的种植灶为转移组;以20例良性病变的手术切缘正常胃组织标本为对照组。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CCR2表达水平。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在高倍镜下测定免疫组化结果。结果3组之间的CCR2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转移组CCR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原发灶组和对照组(P<0.05)。 CCR2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CCR2在胃癌中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可促进胃癌细胞的胃黏膜转移。
作者:刘贵长;李辉;钟宝元;刘瑞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p16和IMP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97例CINⅠ、78例CINⅡ、68例CINⅢ和2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16和IMP3的表达。结果 p16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5.7%、97.4%、97.1%和91.7%。p16在慢性宫颈炎与低级别CIN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级别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CIN和慢性宫颈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高级别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没有差异(P>0.05)。IMP3在慢性宫颈炎和CINⅠ中不表达,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23.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16的表达强度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到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升高,IMP3表达主要在病变的晚期阶段。 p16和IMP3结合应用有助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分级。
作者:廖林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T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情程度分级的可行性及其预后的评估。方法收集并分析10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头颅、胸部及腹部CT资料,对每个患者的渗出水肿、积液及出血状况进行CT评分,然后将这些病例按临床分型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4组。计算各组CT总评分平均值,取其95%可信区间作参考范围值,进行CT分级(对应临床分型,CT分级分为A、B、C、D4级)。比较CT各级之间及临床各分型之间的CT总评分平均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临床各型之间及CT各级之间的CT总评分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82例(82%)患者的CT分级与临床分型相符合。6例死亡者中有4例因并发颅内出血而死亡,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应用CT对HFRS进行病情程度分级评估是可行的,CT检查能快速、简单、直观、全面的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颅内出血者,预后不良。
作者:戴小平;胡菊林;汪建辉;田克凰;罗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CTA及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44例患者,22例采取常规剂量(120kV,200mA),其余22例采取低剂量(120kV,120mA)平扫,将所得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行后处理,综合各项图像资料分别作出诊断,并对诊断准确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的扫描剂量约为常规扫描的3/4;该扫描方法可以完成血管系统与集合系统的同时显影;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肾门区肾血管系统和集合系统的形态和位置,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手术的制定等都有良好的指导意义。结论 CTA及CTU联合应用的扫描方法使血管系统与集合系统同时显影,可以为疾病影像诊断和临床手术制定提供更大帮助。
作者:张迪明;甘斌;糜建萍;陈江;杨海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硝酸甘油及艾司洛尔用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及苏醒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可减少术后药物用量,缩短拔管时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项忠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重症医学科(ICU)中贫血的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限制性输血及开放性输血,比较两种不同的输血策略对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需机械通气的贫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输血指征Hb≤70g/L;目标Hb71-90g/L)和开放性输血组(输血指征Hb≤90g/L;目标Hb91-110g/L)。比较两组的红细胞用量、平均血红蛋白值、机械通气时间、器官衰竭数量、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用量、干预后的Hb平均值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器官衰竭数量、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限制性输血组较开放性输血组60d病死率低(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输血策略,可以在节约输血成本的同时,增加机械通气患者的60d内无机械通气时间,降低60d病死率。
作者:贺慧为;陈志;卢院华;杨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与其血压及血清内皮素-1( ET-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门诊健康体检人群178例。其中正常血压组5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68例,高血压组60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肝肾功能、CK;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T-1。分析3组间血清CK、ET-1的差异,以及血清CK水平与血压、ET-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⑴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中,血清CK水平分别为(106.52±23.10),(153.28±25.06),and(169.56±22.32)IU/L(P<0.05);血清 ET-1水平分别为(73.98±12.46),(85.98±15.82),(96.09±14.05)ng/L(P<0.05)。⑵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K与收缩压(r=0.35,P<0.05)、舒张压(r=0.36,P<0.05)、ET-1水平(r=0.33,P<0.05)呈正相关。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有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血清CK与血清ET-1密切相关。
作者:王凌玲;雷梦觉;周桂秀;魏伟荣;胡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含苯环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发生高敏综合症的特点。方法通过介绍1例癫痫患儿在应用含苯环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高敏综合征的病例,结合相关资料阐明含苯环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引起的高敏综合征病例的成因及预防、治疗措施。结果使用含苯环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会导致儿童患者出现高敏综合征,临床工作人员应高度注意,并大程度地减少药源性伤害。结论抗癫痫药物高敏综合征对儿童危害大,临床工作人员有必要及早识别、诊断,及时治疗并停用可疑抗癫痫药物。
作者:朱慧婷;陶翔;黄志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并观察双嘧达莫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的疗效。方法观察所有入选患儿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LCR)的变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双嘧达莫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口服),观察疗效。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PLT、MPV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DW、P-LCR均低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各组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嘧达莫组患儿血小板参数、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血小板数量及质量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血小板活化双嘧达莫能加快血小板参数恢复正常,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陈婷婷;李德元;孙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了提升临床麻醉的安全性,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增进区域间麻醉同道的友谊,展现麻醉学的新成果和科研成就,2015年全国小儿麻醉学学术年会、第二届泛珠江地区六省麻醉学术交流会暨江西省第十五次麻醉学学术年会拟于2015年7月3-5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西省医学会主办,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承办。会议将设大会专题报告、各专业分会场学术交流等内容,并以专题板块和学术论文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届时将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麻醉专家包括小儿麻醉专家作专题报告。欢迎各位同仁积极撰稿,踊跃参会。投稿邮箱:jxmz@hotmail.com。
作者:江西省医学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141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RH拮抗剂组62例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对照组)79例,比较两组的基线水平、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指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获卵数、2PN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HCG日内膜厚度、HCG日E2及P水平、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拮抗剂组Gn总量及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拮抗剂组优胚率比对照组高(P<0.05);拮抗剂组HCG日LH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拮抗剂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拮抗剂方案较激动剂方案能降低OHSS发生风险,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方面不受影响;拮抗剂方案能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PCOS患者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田莉峰;伍琼芳;李游;苏琼;许定飞;黎梦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隐性失血的特点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5月-2013年8月已在本院行初次单侧TKA术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并通过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后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止血带时间、手术时间、术前诊断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结果总失血量(1307.54±1431.342)ml,术中出血量(338.46±276.667)ml,术后出血量为(374.43±282.531)ml,隐性失血量(594.65±872.144)ml,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45.5%,其中输血患者高达62.5%。结论隐性失血量与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年龄呈明显负相关性,与手术时间呈明显正相关。
作者:何敏;彭小龙;刘水红;杨涛;高志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细胞学结果与临床的联系及CEA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6例胸腔积液涂片细胞学、部分恶性胸腔积液CE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6例胸腔积液中,可见癌细胞42例,腺癌细胞41例,鳞癌1例;其中肺癌29例,胃癌4例,卵巢癌3例,结肠癌2例,乳腺癌2例,食道癌1例,肝癌1例。15例恶性胸腔积液CEA检测结果13例异常升高。结论恶性胸腔积液多是肺癌所致,且多为肺腺癌;胸腔积液CEA检测有助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
作者:胡贤春;赵艳萍;邹学森;疏云;王洪云;吴燕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需进一步研究。卵巢不敏感综合征(Resistant/In sensitive ovarian syndrome,ROS),又称Savage综合征,以卵巢内有多量始基卵泡,少见窦状卵泡,无成熟卵泡为病理特征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原发或继发闭经、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染色体组型正常,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指女性在40岁之前发生卵巢功能衰竭,主要特征为连续4个月以上闭经,促卵泡生成素(FSH>40IU/L),雌激素(E2)水平低下,患者卵巢皮质无卵泡或偶见少数始基卵泡。而育龄女性持续异常的FSH水平升高,其余激素水平处于正常水平,月经正常,卵巢内能见到窦状卵泡并有排卵,这种病例临床上并不多见,持续高FSH水平会不会影响到卵子的质量,会不会对外源性FSH有反应,能否获得成功妊娠。现将我院该病例成功妊娠1例报道如下。
作者:许定飞;伍琼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治疗蕈样肉芽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蕈样肉芽肿患者,观察其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及毒副反应、生存时间情况。结果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程化疗。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1例,进展1例,RR和 DCR分别为71.43%和85.7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23.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42.8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 GEM治疗蕈样肉芽肿安全、有效,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廖清平;李辉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外伤性胰腺炎与普通性胰腺炎的早期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胰腺炎CT表现,其中96例普通性胰腺炎和49例外伤性胰腺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变量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CT表现对比:49例外伤性胰腺炎中,以单个CT表现为主(χ2=10.311,P<0.05)。两组中外伤性胰腺炎以胰腺体积增大,结构不清、小网膜囊积液、腹腔内游离气体、腹腔积液、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的CT征象几率大于普通性胰腺炎(P<0.05)。肾筋膜增厚、假性囊肿及胸腔积液的几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96例普通性胰腺炎CT表现多样,但未见胰腺头、体部血肿及胰腺管断裂征象。结论腹部外伤史结合CT检查有助于外伤性胰腺炎与普通胰腺炎的鉴别。
作者:詹亚琨;罗艳;盛志勇;马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弹性测量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血清ALT、TBIL水平分为
作者:李艳艳;朱龙川;徐龙;黄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