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组份混合DNA的法医学分析

刘小莹;朱承仁

关键词:混合DNA, STR, 法医DNA
摘要:目的:探讨刑事案件生物学检材中二组份混合DNA 的STR分型拆分方法,从而确定未知犯罪嫌疑人DNA STR分型。方法收集15起案件中阴道拭子、外阴拭子、捆绑胶带、指甲内容物、乳头拭子、现场饰品、现场工具、混合血斑、手套等检材62份,进行常染色体和性别染色体法医DNA STR检验,参照受害人等已知样本DNA分型,分析混合DNA的STR图谱,拆分出另一未知供体DNA分型。结果15起案件检出二组份混合DNA分型,拆分出案件嫌疑人DNA分型,其中11起案件利用DNA分型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共11名,其余4例因嫌疑人未归案,拆分结果有待验证。结论混合DNA的法医学分析可为案件的侦查起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3例非透明细胞肾癌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非透明细胞肾癌的CT、MRI表现及病理改变特点,以提高对非透明细胞肾癌各亚型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嗜铬细胞瘤2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17例嫌色细胞癌中9例位于左肾,8例位于右肾,6例病灶内钙化,1例囊变,17例中12例行CT增强,病灶实性成分强化,CT值为(88.1±35.2)(46-169)HU,强化密度低于正常皮髓质。6例乳头状癌3例位于左肾,3例位于右肾;4例可见病灶内钙化或高密度影,1例囊变,6例中3例行CT增强,病灶实性成分强化CT值为(56.7±24.2)(38-84)HU,病灶强化密度均低于正常肾皮髓质。23例非透明细胞癌MRI上,T1WI呈稍低,T2WI呈稍高,DWI呈稍高。结论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癌在CT增强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余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32例脑肿瘤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脑肿瘤手术的选择。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全组32例中,22例肿瘤全切,症状消失,恢复良好;5例肿瘤全切后,症状部分改善;4例肿瘤次全切除,其中2例肿瘤次全切除术后症状加重;1例术后死亡。结论虽然条件有限,但可以有选择性行脑肿瘤切除术,效果良好,解决基层县级医院病人的痛苦和外出就医不便等问题。

    作者:袁红新;许文婷;宋兴国;宋振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癌围手术期中营养风险筛查的应用研究

    目的:术前对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制定营养支持方案,为临床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应用NRS2002评分表,对60例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后,随机分入营养支持组(对该组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和非营养支持组(未对该组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分析营养支持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存在营养风险的28例患者,16例给予营养支持,与未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比较,术后第7d的ALB、PA水平明显升高(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无营养风险的32例患者,14例给予营养支持,与未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比较,血清ALB、PA、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住院费用明显增加(P<0.05)。结论胃癌患者建议术前常规应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作者:傅平;周凯;张骥;徐连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气管内插管麻醉与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作为对照,观察其对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择60例拟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老年患者,选择麻醉方式随机分为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硬膜外阻滞组(B 组)、和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组(C 组)。记录麻醉前、麻醉药物使用后1min、5min、10min、30min 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相关副作用。结果 A组在麻醉药物使用后1min、5min、10min、30min的SBP,DBP及HR非常稳定。B组在麻醉药物使用后10min的SBP、DBP、HR明显低于A组,30min的SBP,DBP也有所降低。 C组在麻醉药物使用后SBP、DBP、HR后1min即明显低于A组。 A组患者接受该麻醉操作后无副作用,B组和C组患者需要术后导尿预防尿潴留。 C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麻醉苏醒后咽喉异物感强烈。结论选择性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范围局限对机体影响小,无胃肠道反应和尿潴留现象发生,是高龄老人髋关节置换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杜俊群;李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sFRP、WIF-1、CD133、CD4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FRP、WIF-1、CD133、CD44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食管癌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经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40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食管癌患者,采用RT-PCR方法分析sFRP(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WIF-1(Wnt抑制因子-1)、CD133(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第133号)、CD44(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第44号)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方法。结果 sFRP、WIF-1、CD44、CD133基因在食管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2.50%,42.50%,60.00%,72.50%,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5.00%,70.00%,37.50%,47.50%。 CD44、CD133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sFRP、WIF-1基因则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FRP、WIF-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CD44、CD133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sFRP、WIF-1基因低表达及CD44、CD133基因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志强;喻国平;周斌锋;彭兵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58例长骨干骨折患儿,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髓内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手术情况及治疗后恢复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稍低,但差异不显著,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优良率为89.7%(26/29),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5.5%(22/29),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81,P=0.027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4/2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9%(11/29),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2,P=0.0358)。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剑军;鄢秋元;谢静波;闵智蓉;肖义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眼科在2010年7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4例(6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这68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6m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与眼压的情况,并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术后经过6m的随访,64例(68眼)患者手术后的视力为0.52±0.22(矫),明显高于手术前的0.18±0.15(矫),眼压、房角宽度与前房深度也优于手术前,具有差异性。且患者在手术后并没有出现大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及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付劲松;谢程阳;谢晖;李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自发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对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癌变诊断和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2年5月的168例经乳导管切除术治疗的自发性单个导管乳头溢液患者的资料。评价乳腺X线、乳腺超声、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在预测癌变和高危病变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乳腺X线的敏感性为10%,特异性为94%,阴性预测值为88%,阳性预测值为18%。乳腺超声的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为68%,阴性预测值为89%,阳性预测值为14%。乳腺导管造影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49%,阴性预测值为93%,阳性预测值为18%。结论对于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传统的影像学研究并不能很准确的鉴别其癌变或高危病变。所有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都应该实施导管切除术治疗。

    作者:喻茜;王广珊;舒特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老年PILO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尾号单双将其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效率为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PILON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李忠僖;蒋月姜;陈安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迎春花水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迎春花水提取物镇静催眠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1g/kg、0.2g/kg迎春花水提取物组。采用抖笼法测定小鼠自发活动和对阈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0.1g/kg、0.2g/kg的迎春花水提取物对小鼠自发活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0.1g/kg、0.2g/kg的迎春花水提取物能显著(P<0.05;P<0.01)加速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显著(P<0.05;P<0.01)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并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结论:迎春花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和镇静催眠作用。

    作者:潘莉丽;徐昕丹;徐升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5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90例和对照组290例。试验组患儿服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抗生素治疗或住院3d出现继发性腹泻后再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果580例肺炎患儿中共有178例发生继发性腹泻,其中试验组51例,发生率为17.59%(51/290),对照组127例,发生率为43.79%(127/290),试验组患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2,P<0.01)。发病年龄、住院时间、应用激素、联合使用抗生素(≥2周)以及侵入性操作均与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年龄小、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是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作者:曾启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CT分级对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目的:探讨CT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情程度分级的可行性及其预后的评估。方法收集并分析10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头颅、胸部及腹部CT资料,对每个患者的渗出水肿、积液及出血状况进行CT评分,然后将这些病例按临床分型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4组。计算各组CT总评分平均值,取其95%可信区间作参考范围值,进行CT分级(对应临床分型,CT分级分为A、B、C、D4级)。比较CT各级之间及临床各分型之间的CT总评分平均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临床各型之间及CT各级之间的CT总评分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82例(82%)患者的CT分级与临床分型相符合。6例死亡者中有4例因并发颅内出血而死亡,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应用CT对HFRS进行病情程度分级评估是可行的,CT检查能快速、简单、直观、全面的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颅内出血者,预后不良。

    作者:戴小平;胡菊林;汪建辉;田克凰;罗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模式血液保护措施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模式的血液保护措施,探讨临床实践中较为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行心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年龄18-7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抗纤溶组(A组)、自体血回收组(R组)、急性等容稀释组(D组)、自体血液回收+抗纤溶+急性等容稀释(F组)、对照组(C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患者的人群特征、手术特征、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观察5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有无输血反应。观察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1d CD3+、CD4+、CD8+、PT、APTT、ACT、PLT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较,A、R、D、F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明显减少(P<0.05),其中F组出血量少,与A、R、D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D、F 3组自体血输注量输注量较A组明显增多,血浆输注量明显减少(P<0.05)。 C组输血反应发生率较其他四组明显增多(P<0.05)。5组患者术毕及术后第1d血小板计数(PLT)较术前要明显减少,C组CD3+、CD4+计数术后第1d较术前要明显减少(P<0.05)。 A、R、D、F四组CD3+、CD4+计数术后第1d较C高(P<0.05)。结论氨甲环酸抗纤溶、自体血液回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等血液保护措施对减少临床失血及异体血、血制品的输注有着重要的作用。实施综合的血液保护措施会收到更安全、有效的效果。

    作者:梁应平;王兰英;陈勇;胡衍辉;邓福谋;周志东;应俊;徐国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肝癌消融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癌微波消融术(MWA)疗效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80例,MWA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行CEUS检查,并比较MWA前后病灶组织的TIC定量参数。结果完全灭活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病灶的TIC均为一平直线条。部分残留或复发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肿瘤组织的上升时间(RT)、平均通道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均明显小于同期的周围肝组织(P<0.05),内洗斜率(WIS)均明显大于同期的周围肝组织(P<0.05)。结论超声造影TIC能准确反映肝脏肿瘤、肝实质、残留或复发肿瘤以及无活性肿瘤组织间的差别,MWA术后可及时、准确地辨别出残留或复发的肿瘤组织,为肝癌MWA治疗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兰芳;刘燕娜;章春泉;皮小兰;叶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改良式Nance弓结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式Nance弓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先用直丝弓矫治器排齐整平牙列,拓展间隙,再采用外科手术暴露埋伏尖牙,粘结托槽后,应用改良式Nance弓牵引上颌阻生尖牙。结果12例患者上颌埋伏尖牙均牵引入正常牙列,牙髓活力正常,牙周健康。结论改良式Nance弓与直丝弓矫治器相结合,可有效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作者:郑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拮抗剂方案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141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RH拮抗剂组62例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对照组)79例,比较两组的基线水平、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指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获卵数、2PN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HCG日内膜厚度、HCG日E2及P水平、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拮抗剂组Gn总量及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拮抗剂组优胚率比对照组高(P<0.05);拮抗剂组HCG日LH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拮抗剂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拮抗剂方案较激动剂方案能降低OHSS发生风险,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方面不受影响;拮抗剂方案能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PCOS患者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田莉峰;伍琼芳;李游;苏琼;许定飞;黎梦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FOLFOX6方案对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mFOLFOX6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晚期胃癌患者32例,给予mFOLFOX6化疗方案4个周期后评价化疗效果,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体重改变,并采用EORTC QLQ-C30量表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患者mFOLFOX6化疗方案有效率为46.9%;患者化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末梢神经炎、白细胞下降、口腔黏膜炎;患者化疗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生存质量较化疗前有所改善。结论 mFOLFOX6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有效并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婷;吴旭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肠道菌群状况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便秘等,发生原因可能与心理、精神、感染、饮食等因素有关[1]。 IBS虽不是器质性疾病,但表现形式不一,治疗困难,给患者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已有研究证明,IB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改变[2]。由于IBS患者亚型不同,其肠道菌群状况也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亚型IBS病人的肠道菌群状况,并与健康正常人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IBS 提供一种有利的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华;张凤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抗癫痫药物高敏综合征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含苯环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发生高敏综合症的特点。方法通过介绍1例癫痫患儿在应用含苯环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高敏综合征的病例,结合相关资料阐明含苯环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引起的高敏综合征病例的成因及预防、治疗措施。结果使用含苯环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会导致儿童患者出现高敏综合征,临床工作人员应高度注意,并大程度地减少药源性伤害。结论抗癫痫药物高敏综合征对儿童危害大,临床工作人员有必要及早识别、诊断,及时治疗并停用可疑抗癫痫药物。

    作者:朱慧婷;陶翔;黄志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牙齿修复治疗的68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牙冠修复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牙冠修复术前,对患者先进行牙龈、牙槽嵴修整术。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整体美容效果,修复满意度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为97.1%(33/3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为76.5%(26/3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94.1%(32/3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76.5%(26/34),两组恢复情况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7,P=0.0399)。结论患者在口腔修复前进行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可以很好的保护牙龈,提高修复固定的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熊永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