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郭玲;叶君明;李晓梅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补钾, 补镁
摘要:目的 探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及终止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8 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转.结果 18 例患者均后获救.结论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积极地补钾、补镁.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为偏头痛患者提供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以2010 年9 月至2012年9 月我院收治的118 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托吡酯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1 年后的效果.结果 从12 个月后的随访发现,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优42 例,良11 例,优良率为76.81%;对照组优26 例,良7 例,优良率为47.8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有着良好疗效.

    作者:汪发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外伤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运用

    目的 评价肝外伤的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 年7 月-2012 年7 月收治的30 例肝外伤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1 例患者27 例经非手术治愈,3 例入院12h 后肝包膜下血肿破裂出血经中转手术治愈,死亡1 例.非手术治疗后并发肝脓肿4 例,腹腔感染3 例.结论 肝外伤的非手术治疗多应用于I、Ⅱ级损伤,对Ⅲ级损伤患者也可先严密观察,必要时应立即中转手术治疗.

    作者:蔡文德;唐平;高传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08 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升,实验组患者视力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t=2.1324,P<0.05);(2)眼压下降显著(t=2.0615,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前房角粘连分离术可以缩短治疗周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建斌;黄任强;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2例上肢离断再植术后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上肢离断再植术后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2 例上肢离断再植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全部成活,1 例再植术后1 年因肢体萎缩,无运动功能截肢.无死亡病例.结论 上肢神经损伤程度是判断是否有再植意义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巍;毛志庆;洪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双源螺旋CT 可评价PCI 后支架通畅性及左心室功能

    目的 观察双源螺旋CT(dual source spiral CT,DSSCT)评价冠心病患者PCI 后支架通畅性及左心室功能.方法 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入选的90 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62 枚,于PCI 术后第12 个月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及DSCT 检查(两者相隔5-7d).利用DSCT 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狭窄,应用左心室功能分析软件测定和计算左室功能相关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利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上述指标.结果 全部患者共植入162 枚支架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共有11 枚支架出现再狭窄(6.8%);DSCT 显示共有10 枚支架出现再狭窄(6.2%,P>0.05).相比冠状动脉造影,DSCT 的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98.7%,准确性为96.9%,阳性预测值80.0%,阴性预测值98.0%.EDV、ESV、SV、LVEF 的结果在心脏超声和DSCT 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双源CT 可用于PCI 术后支架通畅性及左室功能的评价.

    作者:周裔忠;杨明;张繁之;曹乾嫱;盛国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早期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64 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 组,观察组(22 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引流组(22 例)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抽液组(20 例)采用单纯胸穿抽液治疗,3 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方法相同.比较3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⑴观察组3d 内阴影面积消退显著及治愈率显著高于引流组和抽液组(P<0.05),观察组在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上显著低于抽液组(P<0.05).观察组第1d、第2d 及总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⑵观察组出院时及出院6 个月后的积液阴影面积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而FVC 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⑶观察组中包裹性积液、胸膜肥厚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且该组无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注入尿激酶治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疗效肯定.

    作者:殷亮;张春蕾;张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6 月-2013 年6 月收治的56 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照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28 例患者有1 例因粘连严重、视野不清转开腹手术,余27 例均行腹腔镜手术,28 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照组28 例患者有1 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衰竭,病死率为3.6%,余27 例均痊愈出院;实验组手术耗时、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具有恢复快、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

    作者:徐东昌;谢国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血肿清除法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观察

    目的 比较改良血肿清除法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与常规微创法的疗效.方法 改良血肿清除法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91 例(改良组),抽取我院曾行常规血肿清除法治疗的89 例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3d 后血肿清除率改良组90.87%,高于对照组71.12%(P<0.05),再出血例数改良组低于对照组P<0.05,1 周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 周及3 周神经功能评分改良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比较改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血肿清除法能明显减少再出血,快速、高效、安全清除颅内血肿,能有效地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

    作者:况小平;姚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鼠室性心动过速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建立室性心动过速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成年雄性SD 大鼠30 只,体重(300±35)g.均分为3 组:(1)异丙肾上腺素组:10 只,接受开胸法结扎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7d 后行心室电刺激诱发VT,诱发时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观察VT 诱发情况,记录电生理数据并进行评分;(2)对照组:10 只,接受开胸法结扎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7d 后行心室电刺激诱发VT,诱发时腹腔注射NS,观察VT 诱发情况,记录电生理数据并进行评分;(3)假手术组:10 只,开胸后冠脉下穿线,但不结扎,饲养相同的时间后进行相同的研究.结果 异丙肾上腺素组8/10 只大鼠成功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其中1 只因麻醉意外死亡,另外1 只术中出现心室颤动(VF)死亡.其余经ECG、病理检查证实AMI 模型成功.术后7d接受心脏电生理检查,运用程序或非程序电刺激方法,7 只成功诱发出持续性VT,其中1 只直接诱发出VF,1 只诱发出VT 不到30s 便转变为心室扑动、VF 后,2 只均抢救无效死亡.对照组7/10 只大鼠成功建立AMI 模型,4 只成功诱发出持续性VT,其中1 只直接诱发出VF,抢救无效死亡.假手术组1 只诱发出VT.结论 运用开胸法结扎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通过程序电刺激方法可成功建立VT 动物模型,成功率较高,容易推广.

    作者:陈仁华;谢志红;袁文金;彭俊;钟琳玲;陈丰;刘罗英;廖红英;王祥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的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的110 对夫妇,根据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分成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周期组.比较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周期组患者的妊娠率以及克罗米芬组(CC 组)和尿促性腺激素组(HMG 组)的妊娠率效果.结果 自然周期组67 个周期,临床妊娠数为5 例,临床妊娠率为7.5%;促排卵周期组196 个周期,临床妊娠数量30 例,临床妊娠率为15.3%.促排卵周期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优于自然周期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罗米芬(CC)组78 个周期,临床妊娠数为6 例,临床妊娠率为7.7%;尿促性腺激素(HMG)组118 个周期,临床妊娠数为19 例,临床妊娠率为16.1%.尿促性腺激素(HMG)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优于克罗米芬(CC)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明显优于自然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效果,促排卵药物尿促性腺激素治疗不孕症的妊娠率较高.

    作者:李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出血磁共振表现及其缺血性卒中的预防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其病因多见于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所致.长期高血压使脑细、小动脉发生透明变性及纤维素性坏死,管壁弹性减弱,血压骤升时血管易破裂出血.

    作者:李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CO2气腹压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不同CO2气腹压对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期行LC老年病人36 例,随机分成A、B 两组,A 组气腹压维持在10-3mmHg,B 组气腹压维持在14-16mmHg.结果 气腹前,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各参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气腹后,两组动脉血O2 分压(PaO2)无明显变化(P>0.05),动脉血pH值均有所下降,但组内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动脉血CO2 分压(PaCO2)及及CO2总量(TCO2)较气腹前明显增高(P<0.05),且B 组变化较A 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O2 气腹压力越大,对老年病人循环及血气影响越明显,因此,老年病人行LC 应严格控制好气腹压力,减少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提高安全性.

    作者:盛洪广;邓福谋;徐国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奥沙利铂(OXA)联合替吉奥(S1)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9 年1月-2013 年1 月我院28 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 例患者其中CR2 例(7.1%),PR12 例(42.9%),SD8 例(28.6%),PD6 例(21.4%),RR50%,DCR78.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为9.0 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1.9 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均能耐受.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崇;孙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我院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共78 例,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行随访,根据Matta 评分标准确定治疗效果,并观察包括年龄、性别、体型、合并伤、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康复治疗情况,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按照Matta 评分标准计算,髋关节功能优:35 例,良:24 例,可:10 例,差:9 例,优良率为75.6%.术后2 例患者合并有双下肢不等长,4 例髋关节强直,11 例创伤性关节炎,2 例出现神经损伤后遗症.影响不稳定骨盆骨折预后的Logistic 分析中表明,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为影响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为影响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智奇;侯明;谢小青;王德桂;李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东莨菪碱衍生物联合支气管扩张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衍生物联合支气管扩张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 年9 月-201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支持治的基础上加用氢溴酸东莨菪碱和沙丁胺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 个疗程后实验组PaCO2、PaO2 和SaO2 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莨菪碱衍生物联合支气管扩张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推广对我院2型糖尿病医疗费用的影响

    目的 了解2 型糖尿病诊治<指南>推广对我院2 型糖尿病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4 年-2012 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和全院降糖药的用药资料,分析医疗费用、费用构成比和各类降糖药的使用比例变化趋势.结果 (1)<指南>推广以来,2 型糖尿病患者人均住院总费用呈逐年增加,药费占总费用的比率稳中有降.(2)不同类别并发症单次住院医疗费用比较:3 种不同类别并发症患者医疗费用均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结论 <指南>推广使我院药占比稳中有降,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费用相对降低.

    作者:黄媛;胡瑞钺;程宗佑;田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意义

    目的 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 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114 例RA 患者检测抗CCP 抗体(金标法),类风湿因子(胶乳凝集法),93 例非RA 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抗CCP 抗体和RF 的敏感性分别为73.7%和62.3%,而抗CCP 抗体有更高的特异度(94.6%)RF(81.7%)和阳性似然比(13.65);抗CCP 抗体和RF 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97.8%),其阳性似然比高达(23.5).结论 抗CCP 抗体和RF 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RA 诊断的特异性及对RA 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熊丽;郭江梅;辛查香;陈青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探讨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自2009 年1 月-2013 年4 月对具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为先,防治并重原则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在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之前早期上机,观察发病率、抢救成功率、上机率,并和2004 年9 月-2008 年12 月未采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比.结果 2009 年1 月-2013 年4 月收治早产儿1403 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 例,发病率3.1%、抢救成功率达93%、上机率18.6%,较2004 年9 月-2008 年12 月收治早产儿1189 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5 例,发病率3.8%、抢救成功率71.1%、上机率40%,抢救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上机率有了明显的下降(P<0.05),发病率虽稍有下降,但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为先、防治并重原则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高了基层医院治愈率,减少上机率.

    作者:傅建平;胡安辉;袁水生;杨磊;刘华;胡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阴道前壁桥式修补术与传统术式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阴道前壁桥式修补术与传统阴道壁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 年1月-2013 年1 月收治的阴道前壁膨出患者49 例,其中采用阴道前壁桥式修补术组27 例,采用传统阴道壁修补术组22 例.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住院时间(d)、术后感染(例)、术后复发(例)以及术后阴道深度(cm)等临床指标为评价标准.结果 在出血量、术后感染和术后复发例数以及阴道深度方面,桥式修补组明显优于传统修补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前壁桥式修补术简单,易操作,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和术后感染,手术效果更好.

    作者:谭初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观察

    目的 比较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栓通与单独血栓通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 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栓通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血栓通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参照临床关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血栓通.

    作者:傅青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