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蓉;周琼;陈娟;汪彬;彭萌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未出现异常。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提高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且使用简单、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宝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与阴道超声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PMB)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234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同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等数据差异。结果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及子非器质性因素的诊断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上,宫腔镜明显优于阴道超声检查(P<0.05);而在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中,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较阴道超声检查具有更为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诊断价值更高,可作为绝经妇女临床筛查等常规方法。
作者:蔡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陈旧性骨盆环损伤的手术经验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我院14例陈旧性骨盆环损伤经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骨折复位情况以及愈合时间等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采用Tornetta和Matta标准,均获得优良复位。根据Majeed评分优11例,占78.6%,良3例,占21.4%。结论严格掌握陈旧性骨盆环损伤的手术适应证,积极处理新鲜的不稳定骨盆环损伤可预防骨盆环的继发移位。术前仔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卫东;宋颖军;龚剑斌;汤敏予;吴新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ethothexate,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副作用。方法对10例47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alstic leukemia,ALL)患儿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连续24h持续静脉滴注,第42h四氢叶酸钙(FH4)解救,检测44h MTX血药浓度,观察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副作用主要为肝功能损害、口腔黏膜糜烂、肛周糜烂、消化道症状,1例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大部分患儿对于大剂量MTX的副反应可耐受,极少数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林媛媛;梁昌达;谢淑佩;范晓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漏斗法”和解剖标记法在颈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截取颈椎节段(C3-C7),供体年龄51-75岁,平均62.5岁,每例标本术前采用双源CT薄层扫描(1mm∕层)测量C3-C7的椎弓根形态,包括椎弓根的宽度、椎弓根的内偏角、矢状角度。所有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漏斗法”置钉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置钉法(解剖标记法)植入椎弓根螺钉,术中不借助任何影像设备,术后检测螺钉植入结果,根据是否造成邻近组织损伤分为一般破损和严重破损,对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皮质破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术前CT检查发现有5个椎弓根因太小不宜置钉,共计95个椎弓根植入螺钉纳入试验。漏斗法植入颈椎椎弓根钉50枚,其中41枚(82%)完全在椎弓根内,穿破椎弓根皮质9枚(18%),其中一般破损7枚(14%),关键破损2枚(4%),解剖标记法置入螺钉45枚,其中28枚(62.2%)完全在椎弓根内,穿破椎弓根皮质17枚(37.8%),其中一般破损11枚(24.4%),关键破损6枚(13.4%),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皮质破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漏斗法”植入技术植入颈椎椎弓根螺钉安全性和准确率均较高,优于解剖标记置钉法。
作者:肖强;刘静莉;漆启华;熊龙;陆欢;邓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刊讯江西省第十五届外科学术会议于2013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南昌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办,江西省人民医院承办;江西省400多位普外科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230篇,秦新裕、沈柏用、崔书中、刘颖斌、傅传刚、申英末、时军等55位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分别就“肝脏移植现状和肝胆外科精准治疗的探索”“胃肠外科的进展和方向”“胰脾外科的进展”“疝乳、血管外科新进展”等主题发表专题演讲。与会专家就每个主题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直达胸臆,充分展示出本次会议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作者:刘伟中;陈晓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哮喘症状评分及哮喘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EF比较:P<0.05,FEV1/FVC比较: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对于改善患者哮喘症状和肺通气功能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建彬;杨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采用克罗米芬配伍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06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PCOS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配伍来曲唑进行促排卵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克罗米芬进行促排卵治疗。以7d为1个疗程,在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排卵率、单卵泡率与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单卵泡率与子宫内膜厚度等各项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克罗米芬配伍来曲唑治疗PCOS患者,降低流产、多胎妊娠危险,值临床推广。
作者:李学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tide)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和抗核周因子抗体(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联合检测在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JIA患儿与40例健康患儿进行3项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患儿的3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JIA组患儿中抗CCP、AKA、APF的敏感性分别为55.73%、39.34%、26.23%,抗CCP抗体的敏感性高于AKA和A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在JIA患儿中的敏感性虽不及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但对JIA的诊断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对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JIA的诊断更有价值。
作者:刘小惠;陈月;刘建国;蔡素芬;邓宇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布加氏综合征(BCS)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1例BCS的超声表现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纯肝静脉阻塞8例,下腔静脉长段狭窄或阻塞18例,局限性下腔静脉阻塞11例,误诊肝硬化4例,诊断准确率为90.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分型过程中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应用价值较高,可以确定布加氏综合征的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类型,准确反映下腔静脉、肝静脉及侧支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江志文;蔡芳萍;商建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膀胱穿刺碎石术治疗老人和小儿膀胱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9年8月-2013年6月,我院采用微创经皮膀胱穿刺碎石术治疗老人和小儿膀胱结石患者21例,其中老年男性16例,小儿5例,结石直径0.9-3.0cm大小。经尿道置入导尿管,向膀胱内灌注生理盐水使膀胱充盈,于耻骨上1-2cm18G穿刺针穿刺膀胱,置入斑马导丝,沿导丝筋膜扩张器依次扩张通道至18-20F,留置peel-away套鞘,经套鞘置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击碎结石,碎石经套鞘冲出体外。术毕留置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术后3-5d拔除膀胱造瘘管,次日拔除导尿管。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65min,平均45min,出血少,一期清石率为100%。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微通道经皮膀胱穿刺碎石术治疗老人和小儿膀胱结石具有手术简便,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特点。
作者:张中华;谢文虎;刘军华;艾桂花;李赟;方谦;彭为华;刘云;黎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两种甲氨蝶呤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妇产科接诊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单次服用1mg/kg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0.4mg/(kg·d)甲氨蝶呤,肌注5d,并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762,P=0.7881)。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98,P=0.0015)。实验组患者的β-HCG恢复正常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9.4226,P=0.0000)。结论单次服用1mg/kg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明显优于0.4mg/(kg·d)甲氨蝶呤,效果良好。
作者:周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锁骨钩钢板(CHP)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20例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优30例,良13例。结论术中正确使用锁骨钩钢板,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是治疗的关键,骨折愈合后及时取出锁骨钩钢板是必要的。
作者:罗国强;乐海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阿立哌唑血药浓度与临床应用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测定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阿立哌唑的血浆药物浓度,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对血药浓度与疗效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推测阿立哌唑佳血药浓度。结果阿立哌唑血药浓度与药物剂量、PANSS减分率及TESS分值呈正相关。低有效血药浓度为364μg/L,发生不良反应的血药浓度阈值为550μg/L。血药浓度在364-550μg/L的范围内疗效较好,副反应较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佳血药浓度为364-550μg/L,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占海燕;胡茂荣;余斌;喻志敏;姜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运用塑料外鞘联合金属鞘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行MPCNL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目前国内现行的单外鞘行手术操作,观察组运用塑料外鞘建立操作通道,再运用金属外鞘行手术操作,比较两组病人在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清石率及通道丢失率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建立操作通道,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0±30)min、(95±28)min,出血量分别为(150±50)ml、(148±46)ml,术后一期清石率分别为71%(43/60)、75%(45/60),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通道丢失率对照组达6%(4/60),观察组无通道丢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运用塑料外鞘联合金属外鞘行手术操作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有效避免了操作通道丢失的发生。
作者:巫琪;顾六英;李炳花;邹安荣;章其鑫;刘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老年期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l月-2012年1月收治的32例老年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治愈31例,1例浆液性卵巢癌,1例术后转肿瘤科化疗,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泌尿系统感染2例,尿潴留1例,腹壁切口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应激性溃疡2例,肺部感染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均经相应处理病愈出院。结论老年妇科急腹症以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为主,其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易误诊。
作者:黄国婷;刘志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跟骨关节内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急诊(伤后6h内)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36例41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41足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1.5个月。所有患者关节骨折解剖复位,未出现移位关节面塌陷情况。37足切口一期愈合,皮缘部分坏死4足,坏死发生率9.75%。结论对于损伤能量小骨折相对简单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及时实施急诊手术(伤后6h内)可缩短病程,降低医疗成本,并不增加局部软组织手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游华斌;郭宁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基因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和环境因素(继发性因素)共同作用,互相促进,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重要的酶类,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与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1.1基质蛋白酶结构、分类基质金属蛋白酶(MM Ps)是一类对ECM有特异降解作用的内切蛋白水解酶,生物活性依赖Zn2+,稳定性依赖Ca2+,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MMP-1,-3,-8,-9,-11,-14)、平滑肌细胞(MMP-1,-2,-3,-8,-9)、巨噬细胞(MMP-1,-3,-8,-9,-11,-12,-14)、淋巴细胞(MMP-1,-2,-3,-9)、肥大细胞(MMP-9)、成纤维细胞(MMP-1,-3,-9)和单核细胞(MMP-1,-2,-3,-8,-9,-11,-12)分泌,参与炎性反应、缺血缺氧损伤、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3]。
作者:毛洪涛(综述);黄亮(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2年收治的24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发生在孕晚期,4例发生在产褥期。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其中2例出现低热,14例血尿淀粉酶升高,10例血尿淀粉酶正常。超声检查胰腺增大10例。保守治疗18例,手术治疗6例,6例术前均考虑阑尾炎在妇外联合下行剖腹探查+剖宫产,术中探查阑尾未见异常,均见胰腺水肿、僵硬、弥漫性渗出,行胰床松动+胰包膜松解+腹腔冲洗引流+空肠造瘘,其中1例术中因胆囊泥沙样结石行胆囊造瘘,另2例因严重高脂血症行血浆置换治疗,术后均转ICU治愈。24例患者中孕妇死亡1例,胎死宫内2例。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易发生在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发病急,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单凭血尿淀粉酶及胰腺B超检查易造成漏诊、误诊,多专科协作,可望提高诊治率,降低母婴死亡率。
作者:倪金莲;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运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鼻泪管探通综合疗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并泪囊炎的经验。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就诊时间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6-12个月,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以患儿无泪溢,无黏脓性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标准,在367例387眼中,治愈382眼。治疗有效率98.7%。结论综合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黏阻塞并泪囊炎效果良好。
作者:李宇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