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彧;喻荣;单益民
感染性休克是全身性感染(导致以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大于25%,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2]。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22岁,已婚。因停经33周,腰腹胀痛1周,发热2d入院。2012年5月8日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腹胀痛,伴尿频尿急,无尿痛,于5月13日晚上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未测体温),伴头昏、乏力,经门诊以“妊娠合并右肾积水”收入院。入院查体:T:38.1℃,P:90次/min,R:20次/min, Bp:120/60mmHg。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min,心律齐,心音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未扪及宫缩,肝脾肋缘下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右肾区有叩击痛。双下肢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产检:身高155cm,体重65kg,宫高25cm,腹围96cm,胎方位LOA位,先露:头,浮,胎心160次/min,规则。骨盆外测量正常,内诊未做。辅助检查:5月15日门诊 B 超:双顶径77mm,胎盘Ⅱ级,羊水指数164mm,头位,脐带绕颈1周。孕妇右肾大小123mm×67mm×52mm,集合系统分离18mm,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宽约6mm,提示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血常规:WBC 18.70×109/L,N85.3%,Hb 102g/L,NEUT 15.9×109/L。今日尿常规:酮体(2+),蛋白(+),白细胞(LEU)3+,白细胞(D03)2+,尿比重6.0。入院诊断:(1)妊娠合并右肾积水;(2)孕1产孕33周头位;(3)泌尿系统感染。入院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于2012年5月16日因“胎儿宫内窘迫、泌尿系统感染、妊娠合并右肾积水、2孕1产孕33周”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2012年5月19日血培养结果:大肠埃希氏菌,考虑感染性休克,转SICU治疗,给予亚胺培南(1g Q8h×12d)抗感染,纠正治疗酸碱失衡,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抗感染中出现中毒性心肌炎,尿崩症等,予对症治疗,术后7d腹部切口拆线II期/甲级愈合,于抗感染2周同时给予两次监测尿、血培养均为阴性,患者自动出院。
作者:何志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曼氏迭宫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猫和犬等动物体内,偶见于人体,该病发现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全球记载裂头蚴病约1400余例[1],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在我国迄今也有数千例报道[2]。裂头蚴进入人体后,可移行寄生于多个部位,但以眼睑部多发,四肢、躯干、皮下、口腔颌面部、脑部和内脏器官均可寄生。被侵袭部位可形成嗜酸性肉芽囊肿包,致使局部肿胀,甚至发生脓肿。笔者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ethothexate,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副作用。方法对10例47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alstic leukemia,ALL)患儿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连续24h持续静脉滴注,第42h四氢叶酸钙(FH4)解救,检测44h MTX血药浓度,观察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副作用主要为肝功能损害、口腔黏膜糜烂、肛周糜烂、消化道症状,1例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大部分患儿对于大剂量MTX的副反应可耐受,极少数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林媛媛;梁昌达;谢淑佩;范晓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运用塑料外鞘联合金属鞘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行MPCNL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目前国内现行的单外鞘行手术操作,观察组运用塑料外鞘建立操作通道,再运用金属外鞘行手术操作,比较两组病人在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清石率及通道丢失率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建立操作通道,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0±30)min、(95±28)min,出血量分别为(150±50)ml、(148±46)ml,术后一期清石率分别为71%(43/60)、75%(45/60),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通道丢失率对照组达6%(4/60),观察组无通道丢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运用塑料外鞘联合金属外鞘行手术操作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有效避免了操作通道丢失的发生。
作者:巫琪;顾六英;李炳花;邹安荣;章其鑫;刘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Joher-Wruhs评分标准:优23例,良3例。结论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对骨折处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备战;张志辉;陈胜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生物反应调节剂香菇多糖联合替吉奥和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香菇多糖6mg/次,腹腔内注射,每周1次,联合替吉奥,60-80mg/(m2·d),分2次服用,连服14d,奥沙利铂100mg/m2静滴,3周为1疗程,每治疗2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24例,无CR病例, PR11例(45.8%),SD4例(16.6%),PD9例(37.6%),总有效率(CR+PR)45.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9.2个月。1年生存率76.7%。主要毒性反应为恶心、呕吐与骨髓抑制。结论香菇多糖联合替吉奥和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
作者:吴平飞;涂黄;李小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童近视的调节刺激与调节反应的关系。方法阿托品散瞳验光,确定115例研究对象,停药3-4周后采用MEM动态检影法,分别测量7-14岁60例近视、25例正视、30例远视儿童,并确定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结果60例近视患儿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滞后值分别为(0.74±0.31)D和(0.82±0.36)D,25例正视儿童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滞后值分别为(0.66±0.29)D和(0.70±0.33)D,30例远视儿童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滞后值分别为(0.65±0.30)D和(0.70±0.34)D,近视患儿的主导眼和非主导样的调节滞后比正视和远视儿童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视组主导眼调节滞后度小于非主导眼调节滞后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远视组和正视组主导眼非主导眼的调节滞后度无明显差别。结论不能确定调节滞后是影响儿童近视眼发病的原因之一,但儿童近视主导眼调节滞后与非主导眼调节滞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远视及正视儿童却无此现象,提示研究儿童近视发生与发展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的调节反应的差别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单飞;罗炜;梁建国;罗明媚;谌柳萍;柒清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对于早产儿脐带护理,目前国内医院多使用消毒剂预防脐带感染,脐部应用消毒剂后,随时间推延,脐周菌群会再建立,因此,对脐带表面应用消毒剂的效果还存在争议。为此,我们对脐部护理零干预,并对其安全性和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NICU 住院的胎龄<37周早产儿2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观察组101例。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为12-41d;胎龄为28-36周;体重1010-2850g;排除脐炎、脐疝的患儿,同时排除其母有羊膜早破和不洁生产史等;第一诊断为新生儿肺炎,危重症评分≥90分,住院期间均接受抗生素治疗原发病;两组住院早产儿从出生断脐后至住院前脐部均未干预,且出生医院级别、断脐方式、性别、胎龄、年龄、出生体重、生产方式、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丽清;聂娇;黎英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烟酰胺凝胶与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6例外搽烟酰胺凝胶,2次/d,晚上临睡前外搽2%氢醌乳膏;对照组50例,采用0.05%维A霜外搽,1次/晚,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根据治疗前后皮损颜色变化进行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5.53%,与对照组(6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烟酰胺凝胶联合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胡国红;万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直径710-1000μm明胶海绵颗粒在胃及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3例胃及十二指肠动脉出血患者的使用710-1000μm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胃及十二指肠动脉出血患者均成功施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血管造影动脉出血阳性率94.5%(69/73),术中即时止血技术成功率100%,随访中1例术后出血加重,2例因再次出血而行外科手术,其余患者随访无再出血,止血临床成功率95.8%(70/73)。结论710-1000μm明胶海绵颗粒在胃及十二指肠动脉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万严;王杰文;胡俊松;叶宁;刘勇;易本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及超声多普勒在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术后血供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行下颌骨缺损游离血管化骨瓣修复的41例,共计88条吻合血管,其中41条动脉,47条静脉,术后1周采用CT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技术及超声多普勒检查以评价移植骨瓣术后血供的情况。结果88条吻合血管中,85条血流通畅,3条血管未见显影考虑闭塞,其中动脉1条,静脉2条。CTA和超声多普勒两种方法在血管化骨瓣重建下颌骨术后血供评价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A及超声多普勒都能够准确显示吻合口血管的通畅性。
作者:邵益森;习伟宏;曾献军;曹钟义;王伟;钱永;张绚;严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及双染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9例、子宫内膜间质结节35例、正常子宫内膜40例中VM及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VM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之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三者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核分裂计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VM和MMP-2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VM和MMP-2蛋白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揭由坤;付竹筠;叶璐;于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tide)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和抗核周因子抗体(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联合检测在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JIA患儿与40例健康患儿进行3项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患儿的3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JIA组患儿中抗CCP、AKA、APF的敏感性分别为55.73%、39.34%、26.23%,抗CCP抗体的敏感性高于AKA和A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在JIA患儿中的敏感性虽不及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但对JIA的诊断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对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JIA的诊断更有价值。
作者:刘小惠;陈月;刘建国;蔡素芬;邓宇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后1、2、3年随访期间内的妊娠率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腹腔镜下治疗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输卵管不孕的方法更有利于患者切口愈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王晓晖;周景俭;胡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运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鼻泪管探通综合疗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并泪囊炎的经验。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就诊时间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6-12个月,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以患儿无泪溢,无黏脓性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标准,在367例387眼中,治愈382眼。治疗有效率98.7%。结论综合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黏阻塞并泪囊炎效果良好。
作者:李宇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视网膜有髓鞘神经纤维是一种发育异常性疾病,正常视神经仅从外膝状体至巩膜筛板段有髓鞘包绕,球内段神经纤维无髓鞘。若是存在发育异常,在出生后的数月内,髓鞘可持续生长并越过筛板水平,眼底形成白色混浊的有髓鞘纤维。该病的患病率约为0.3%-0.6%,男性是女性的2倍,多单眼发病,约20%为双眼发病[1]。我们遇到1例单眼大面积视网膜有髓鞘神经纤维伴弱视,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蓉;周琼;陈娟;汪彬;彭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与分娩镇痛联合应用的效果和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在我院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经常规产程处理2h,产程无明显进展,产力正常者,行硬膜外镇痛,直至分娩结束。Ⅱ组:经常规产程处理2h,产程无明显进展,产力正常者,行硬膜外镇痛加一对一心理疏导,直至分娩结束。Ⅲ组:常规产程处理直至分娩结束。观察3组产程进展情况、阴道分娩比例、剖宫产比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Ⅱ组活跃期时间、顺产率、剖宫产率与Ⅰ、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第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加心理疏导组活跃期缩短、顺产率高、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李莉;赵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S-100蛋白在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均分为神经功能正常和神经功能异常(轻微的神经功能障碍17例,肯定异常13例)。检测血清S-100蛋白、TBC、白蛋白水平,计算B/A 比值。结果异常组血清S-100蛋白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4,P<0.05)。神经功能异常组中,轻微异常与肯定异常血清S-100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7,P>0.05)。 S-100蛋白与TBC、B/A比值均呈直线正相关(P<0.05)。结论作为神经系统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清S-100蛋白含量有助于诊断胆红素脑病。
作者:王君庆;江英;李琳;郭天华;熊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两种甲氨蝶呤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妇产科接诊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单次服用1mg/kg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0.4mg/(kg·d)甲氨蝶呤,肌注5d,并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762,P=0.7881)。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98,P=0.0015)。实验组患者的β-HCG恢复正常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9.4226,P=0.0000)。结论单次服用1mg/kg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明显优于0.4mg/(kg·d)甲氨蝶呤,效果良好。
作者:周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在危重症患儿的临床应用。方法30例危重症患儿根据小儿危重症评分分组,70-80分为危重组,共10例;<70分为极危重组,共20例。普通病房一般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乳酸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3组患儿血乳酸水平分别为(0.75±0.19)mmol/L、(4.99±1.78) mmol/L、(8.49±3.70)mmol/L,3组比较F值48.85,P<0.01;两两比较,非危重组与危重组、极危重组及危重组与极危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乳酸水平在临床应用中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疾病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卫萍;万秋清;黄丽丽;陈媛媛;朱友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