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赵莉
目的:评价跟骨关节内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急诊(伤后6h内)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36例41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41足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1.5个月。所有患者关节骨折解剖复位,未出现移位关节面塌陷情况。37足切口一期愈合,皮缘部分坏死4足,坏死发生率9.75%。结论对于损伤能量小骨折相对简单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及时实施急诊手术(伤后6h内)可缩短病程,降低医疗成本,并不增加局部软组织手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游华斌;郭宁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胸腔闭式引流与传统胸腔穿刺用于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124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和对照组(行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5.48%)(P<0.05);实验组患者胸穿次数、积液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曹祖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单药序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3例,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9例;A组患者改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B组患者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至48周时分别观察、比较其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下降幅度、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生化学应答率。血清HBV DNA阴转患者继续原方案治疗至96周,并观察其维持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HBV基因耐药变异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8周,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下降幅度、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HBV DNA阴转患者继续原方案治疗至96周,两组患者维持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HBV基因耐药变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或改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种优化方案维持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率及HBV耐药变异率均无明显差异,安全性良好均适用于患者临床治疗。
作者:吴锦瑜;黎明;郎梅春;陈志勇;张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哮喘症状评分及哮喘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EF比较:P<0.05,FEV1/FVC比较: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对于改善患者哮喘症状和肺通气功能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建彬;杨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及双染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9例、子宫内膜间质结节35例、正常子宫内膜40例中VM及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VM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之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三者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核分裂计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VM和MMP-2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VM和MMP-2蛋白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揭由坤;付竹筠;叶璐;于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热性惊厥的脑电图表现及其发展癫痫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9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脑电图表现及其发展为癫痫的概率。结果9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中,6例有癫痫家族史,长程发作20例(22.2%),丛集式发作46例(51.1%),局灶性发作和(或)伴有发作后神经系统异常12例(13.3%),既往有神经系统损伤史12例(13.3%)。脑电图正常57例(占63.3%),异常33例(占36.7%)。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后2周脑电图改变无法预测其以后发展为癫痫可能(P>0.05)。结论复杂性热性惊厥与脑电图关系复杂多变,脑电图并不能作为CFS预测癫痫发生的依据。
作者:徐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对在正常妊娠(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IF的表达进行组织学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IF均呈现阳性表达,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滋养细胞胞质中,胞核无明显着色。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胎盘组织的染色强度及范围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胎盘组织染色范围和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F对维持正常妊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LIF在胎盘组织中的低表达,影响了滋养细胞的浸润导致胎盘浅着床,从而失去对正常妊娠的保护作用。 LIF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形成机制。
作者:汪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未出现异常。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提高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且使用简单、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宝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锁骨钩钢板(CHP)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20例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优30例,良13例。结论术中正确使用锁骨钩钢板,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是治疗的关键,骨折愈合后及时取出锁骨钩钢板是必要的。
作者:罗国强;乐海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出血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近3年在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150例,观察并分析研究对象术后并发出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2 cm者并发出血的发生率较低(P<0.05);恶性病灶较良性病灶更易发生出血(P<0.01);穿刺深度较深者更容易并发出血(P<0.01);肺不张患者并发出血的可能性低(P<0.05)。结论病灶直径较小、恶性病灶、穿刺深度较深时可能增加经皮肺穿刺并发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柯昌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感染性休克是全身性感染(导致以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大于25%,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2]。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22岁,已婚。因停经33周,腰腹胀痛1周,发热2d入院。2012年5月8日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腹胀痛,伴尿频尿急,无尿痛,于5月13日晚上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未测体温),伴头昏、乏力,经门诊以“妊娠合并右肾积水”收入院。入院查体:T:38.1℃,P:90次/min,R:20次/min, Bp:120/60mmHg。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min,心律齐,心音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未扪及宫缩,肝脾肋缘下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右肾区有叩击痛。双下肢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产检:身高155cm,体重65kg,宫高25cm,腹围96cm,胎方位LOA位,先露:头,浮,胎心160次/min,规则。骨盆外测量正常,内诊未做。辅助检查:5月15日门诊 B 超:双顶径77mm,胎盘Ⅱ级,羊水指数164mm,头位,脐带绕颈1周。孕妇右肾大小123mm×67mm×52mm,集合系统分离18mm,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宽约6mm,提示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血常规:WBC 18.70×109/L,N85.3%,Hb 102g/L,NEUT 15.9×109/L。今日尿常规:酮体(2+),蛋白(+),白细胞(LEU)3+,白细胞(D03)2+,尿比重6.0。入院诊断:(1)妊娠合并右肾积水;(2)孕1产孕33周头位;(3)泌尿系统感染。入院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于2012年5月16日因“胎儿宫内窘迫、泌尿系统感染、妊娠合并右肾积水、2孕1产孕33周”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2012年5月19日血培养结果:大肠埃希氏菌,考虑感染性休克,转SICU治疗,给予亚胺培南(1g Q8h×12d)抗感染,纠正治疗酸碱失衡,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抗感染中出现中毒性心肌炎,尿崩症等,予对症治疗,术后7d腹部切口拆线II期/甲级愈合,于抗感染2周同时给予两次监测尿、血培养均为阴性,患者自动出院。
作者:何志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痰孟鲁司特联合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方法纳入6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给予抗感染、舒张气道、祛痰等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及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总疗程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IL-8和TGF-β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抑炎细胞因子TGF-β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同对照组相比更具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运动耐力明显增强,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痰热清治疗,可有效阻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平衡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并能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对控制病情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志力;彭涛;姜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的B超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传统手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9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多发性良性肿瘤患者(单侧或双侧肿块,2个≤肿块数目≤10个)200例,其中行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乳腺外形满意度、术后切口并发症(出血血肿)、切口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局部有无复发再发6个方面进行优劣势比较。结果真空辅助旋切术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为2.5d、手术平均时间为40min、术后乳腺外形满意度99%、术后血肿1例、切口愈合平均时间3d、术后3个月复查局部无复发再发。传统手术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为6d、手术平均时间为60min、术后乳房外形满意度85%、术后并发症(积液裂开感染)7%、切口愈合平均时间7d、术后3个月复查局部无复发再发。结论对于乳腺多发良性肿瘤患者,B超引导下行真空辅助旋切术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董赟;石岚;吴毓东;孙正魁;王芹;乐飞;黄传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后1、2、3年随访期间内的妊娠率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腹腔镜下治疗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输卵管不孕的方法更有利于患者切口愈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王晓晖;周景俭;胡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运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鼻泪管探通综合疗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并泪囊炎的经验。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就诊时间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6-12个月,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以患儿无泪溢,无黏脓性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标准,在367例387眼中,治愈382眼。治疗有效率98.7%。结论综合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黏阻塞并泪囊炎效果良好。
作者:李宇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浓缩骨髓干细胞治疗动物骨不连的实验效果。方法制作兔骨不连模型32只,并根据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均分为两组:干细胞组和内固定植骨术组。定期拍片测量骨折间隙宽度变化(8周、12周)、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两组术后8周、12周X线测定、组织病理切片均形成骨性连接,新骨形成、骨改建及骨髓成熟度指标相当,且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移植自体浓缩的骨髓干细胞参与了骨不连的成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与自体骨移植效果相当。
作者:刘亚云;杨保华;陈光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Meek植皮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月我院接诊的60例大面积烧伤深度创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Meek植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邮票状皮肤移植,治疗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植皮面积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所需的供皮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植皮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皮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Meek植皮治疗效果优于邮票状植皮。
作者:谭建岗;杨晋杰;余雪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与分娩发动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选择40例孕妇,分别检测其36孕周、37孕周、38孕周、39孕周及临产时静脉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宫颈成熟度,同时检测22例过期妊娠孕妇及50例已婚未孕正常女性的外周静脉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分析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宫颈成熟度的关系。结果孕36周至临产期间孕妇调节性T细胞比例大于正常未孕女性;随着孕周的增加调节性T细胞比例逐渐下降,由孕36周时的9.09%下降至临产时的5.48%,宫颈Bishop评分逐渐升高,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宫颈成熟度成直线反向相关;过期妊娠孕妇调节性T细胞比例小于临产产妇。结论调节性T细胞与分娩发动有关。
作者:罗蒲英;熊员焕;彭诗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计算机X线摄影(CR)床旁摄片的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3月-9月之间CR床旁摄影756张平片,组织放射科资深医师2名、全体技术人员9名对每幅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优级、良级及废片3种,结果进行统计。结果756张CR床旁摄影平片中,优级片496张,占65.6%,良级片258张,占34.1%,废片2张,占0.03%。结论 CR床旁摄片数据经图像后处理,影像质量优良,且图像可作数字化存储和远程传输。
作者:包江萍;张建模;余霞平;晏飞虎;易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62例儿童下肢长骨骨折,其中股骨骨折35例,胫骨骨折27例。结果随访全部病例,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3年5个月。术后愈合优57例(占92%),良3例。61例一期愈合,无骨感染和骨不连发生。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是可行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它具有皮肤组织损伤小、不损伤骺板及影响骨的生长发育、不影响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环、骨折愈合恢复快、住院周期短、患儿易耐受、将矫形外科与整形外科有机结合等优点。
作者:林智锋;熊斌;江琦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