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国峰
目的 观察定时报警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止血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尺动脉通畅试验(Allen 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介入的900 例患者,按止血方法均分为3 组:常规组,TR-Band 止血器组,定时报警止血器组,观察其止血效果、局部皮肤变化、压迫止血时间、压迫侧手部肿胀情况、患者对止血器价格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及定时报警止血器组止血效果分别为98.0%及99.5%,均高于TR-Band 组的90.0%,TR-Band组和定时报警器组压迫处局部皮肤异常情况及手部肿胀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 0.05),且定时报警器无重度肿胀发生.定时报警器组成功压迫止血的时间为(5.4±3.2)min,均小于常规组(18.2±7.5)min及TR-Band组(7.5±2.1)min(P < 0.05).常规组和定时报警器组患者对价格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且定时报警器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常规组及TR-Band 组(P < 0.05).结论 定时报警桡动脉止血器是一种方便、安全高效、值得推广使用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工具.
作者:章玉玲;周云英;刘小寒;陈再华;洪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儿科临床上肌注盐酸异丙嗪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4-2010年我科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肌注盐酸异丙嗪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10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盐酸异丙嗪过程中,有4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 结论 盐酸异丙嗪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频率颇高,虽然其不良反应较少见,但还需合理使用异丙嗪,防治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左洪;黄娟;黄恒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囊炎的病机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6年6月以来收治的120例胆囊炎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胆囊炎总有效率达95%.结论 大柴胡汤加减联用抗生素治疗胆囊炎作用协同,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作者:詹国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人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国家参比品3份,国家临检中心质控品2份,单采血浆公司血浆1000份,分别用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放射免疫试剂盒、北京万泰公司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放免仪和酶标仪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结果 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试剂盒检测表面抗体效价无明显的偏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0.95).结论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乙肝表面抗体效价,具有准确度高、特异性强、方法简单快捷、检验成本低等特点,对血液制品行业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生产用原料血浆乙肝表面抗体效价的筛查具有广泛应用的意义.
作者:邱芳;吴泽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吞咽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及气管切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1例无神经功能障碍的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进行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 FEES),使用变量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达.结果 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9.3%;显著延误气管套管拔除.结论 对行PDT的危重患者行FEES评价吞咽功能,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作者:郭经华;王曾庚;杨春丽;聂祥碧;杨小刚;王荣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肾组织的表达.方法 36只小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术后3、7、14d处死小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与RT-PCR检测.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TGF-β1及α-SMA表达呈进行性升高,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增高(P<0.O1).结论 TGF-β1及α-SMA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小辉;陈红;钟爱民;李赟;王友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T在胸部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57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胸部淋巴瘤患者的CT资料,回顾性地观察各型的CT表现.结果 胸部淋巴瘤按侵犯部位可分为4型:肺门纵隔型(27例)、肺型(15例)、胸膜心包型(7例)、混合型(8例).其侵犯纵隔和肺门主要表现为不对称性肿大的淋巴结并大多融合成块.侵犯肺组织主要表现为:肺部肿块影、结节空洞影、渗出实变影.侵犯胸膜或心包的主要表现是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较少有明显的胸膜增厚或心包增厚.结论 胸部淋巴瘤具有较明显的CT特点,CT在胸部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宣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cholecystolithotomy,EMIC)的技术与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46例行EMIC和48例行LC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对比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及住院时间;随访比较两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保胆组术后第3 、6、12个月、2年、3年复查B超.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消化不良、腹胀和腹泻发生率方面EMIC低于LC;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住院时间及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方面EMIC与LC无显著差异,保胆组随访期间未见结石复发.结论 EMIC是一种安全且值得推广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保留胆囊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玉海;杨萍;周文明;丁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 切除面颈部瘢痕,创面移植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术后14d拆包拆线,持续佩带弹力面罩6个月-1年.结果 62例皮片均成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随访6个月-3年,5例术后3个月内可见较明显花斑或轻度色素沉着,随时间推移逐渐减退,1年左右颜色、感觉、质地和饱满感均接近周围正常皮肤.结论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面颈部瘢痕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能使面颈部外观及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恢复.
作者:梁茶;彭云;庄君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临时血液净化留置双腔导管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总结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随访血液透析患者临时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 在872例临时静脉留置管中,其中颈内静脉置管516例,股静脉置管366例.20例患者出现出血或形成血肿;90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其中33例为颈内静脉置管,57例为股静脉置管;15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4例导管脱出;3例导管断裂;1例股动静脉内瘘.结论 我院血液净化临时静脉留置导管总的并发症为15.4%,为减少并发症需提高静脉置管技术,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蔡得汉;魏小昌;钟爱民;李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通气模式下对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 行妇科腹腔镜手术48例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30-35,随机平分为4组.GV组为常频VCV模式,HV组为高频VCV模式,GP组为常频PRVCV模式,HP组为高频PRVCV模式.分别观察4组在围术期6个时段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IP)、肺顺应性(CL)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值,测量各组术中及术后各30min时段的氧合指数(PaO2/ FiO2)值.结果 行高频通气(18-22次/min)的HV、HP两组围术期MAP无明显变化(P<0.05);行PRVCV模式的GP、HP两组术中PIP不致过高(P<0.01);氧合情况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频通气可有效防治高碳酸血症;同时,PRVCV模式能有效地降低PIP,防止气压伤.
作者:李跃兵;李晴宇;袁勇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水经腹腔镜下不同的手术处理方式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方法 选择2007年7月-2009年7月因输卵管因素在本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90例不育患者,随机分为3组:A 组:输卵管切除组30例;B 组: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30例;C组:输卵管远端造口30例;术前查基础内分泌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彩超测量基础窦卵泡数(Fo)、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IVF前复查基础内分泌(FSH、LH、E2),彩超测量基础窦卵泡数、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3组术前基础内分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较术前的FSH 水平显著升高(P<0.05),E2、Fo 、PSV 显著降低(P<0.01);A组FSH支数、刺激天数均较其他两组多,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取卵数多,临床妊娠率也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卵管积水对IVF-ET 结局有负面影响,3组术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均有影响,以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大.
作者:赵琰;喻金梅;王长华;汪利群;伍琼芳;辛才林;姚力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472例妊娠期女性心电图,将妊娠早、晚期心电图改变做对照分析.结果 妊娠晚期心电图异常改变较早期明显增多.结论 大多数妊娠期女性心电图异常改变,通常无需特殊处置,均能顺利通过分娩.
作者:宋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因急性肾损伤而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重症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并对其与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需要行CRRT 治疗的急性肾损伤的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收治的2106例中伴急性肾损伤且需行CRRT治疗的有189例(9%),而其死亡率为64%.多元统计分析显示高血清肌酐值为预后较好的一个独立的因素,而机械通气(MV)的需求则成为一个预后较差的独立的因素.结论 ICU需行CRRT治疗的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死亡率高.
作者:王金艳;钟爱民;杨小刚;杨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腐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临床较罕见疾病,其特点是黏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或网膜种植而导致腹膜内大量胶冻状黏稠物质积聚以及腹膜多发黏液肿块形成,常伴有阑尾、结肠或卵巢的黏液性肿瘤.该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误诊率高.现将我科2011年收治的1例巨大腹膜假黏液瘤报道如下.
作者:俞根;文兆明;胡正清;龙绍华;周开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余姚市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全面准确了解余姚市碘盐食用情况,为进一步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和<浙江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抽样,对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余姚市监测居民户盐样共1152份,共检出碘盐1136份,碘盐覆盖率为98.61%;合格碘盐11027份,占97.44%;非碘盐16份,占1.39%;余姚市的各项碘盐监测指标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GB16006 -1995).结论 由于榨菜加工使用非碘盐的情况长期存在,仍需加强监测.
作者:项云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和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在妇科全麻开腹子宫全切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行全麻开腹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BF组(N=20)布托啡诺5mg+舒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5mg.B组(N=20)布托啡诺10mg+托烷司琼5mg.两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并于手术结束后给予布托啡诺1mg负荷剂量.观察比较两组在给药4、8、12、24 、48h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BF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 BF组与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科开腹手术静脉镇痛较单独使用布托啡诺可明显增强镇痛效果,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孙敏;刘瑞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WI和STIR在鉴别脊椎陈旧与新鲜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67个椎体)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T1WI、T2WI和STIR扫描.结果 52例67个椎体压缩骨折中,51个椎体诊断为新鲜骨折,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STIR为高信号.16个椎体诊断为陈旧骨折,T1WI和STIR均与正常椎体信号一致.结论 (1) 磁共振STIR序列对新鲜骨折的检出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T1WI、T2WI;T1WI次之;T2WI敏感性明显不如STIR和T1WI.(2) 磁共振STIR和T1WI对椎体陈旧与新鲜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率达100%,能准确、可靠地为临床和法医学鉴定伤情提供有力的影像依据.
作者:王达进;周晟;谢志丹;胡明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例HVO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有服用土三七病史,临床表现为肝肿大、腹水,均予以护肝、利尿、改善微循环及补充白蛋白等支持治疗.1例死亡;1例甲强龙治疗后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放弃治疗;1例腹腔置管引流及白蛋白、血浆支持治疗后好转;2例治愈.结论 临床医师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在接诊类似病例诊断尚不明确的患者时,应认真分析病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钟岚;张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脂多糖(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后,对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NR8383细胞分成LPS处理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培养8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自噬体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LC3 mRNA的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LC3Ⅱ/LC3Ⅰ蛋白水平.结果 LPS处理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pg/ml)较PBS对照组明显升高(639.20±43.49 vs 6.47±1.23,P<0.01),细胞LC3 mRNA转录水平较PBS对照组上调(3.4±0.36倍,P<0.01),细胞LC3Ⅱ/LC3Ⅰ较PBS对照组升高(1.03±0.15 vs 0.53±0.12,P<0.01).结论 LPS刺激NR8383细胞后,细胞自噬体形成增多,其可能参与了NR8383肺泡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调控.
作者:邵强;李勇;刘芬;曾振国;聂成;丁成志;卿城;钱克俭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