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临床研究

段炤;林智平;徐汉云;徐坤;邹峥

关键词:手足口病,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补体
摘要: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 以临床确诊的85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及NK细胞;用放射免疫扩散法测定IgA、IgG、IgM、C3及C4;并与72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的CD3+、CD4+、CD8+及NK细胞百分数降低;血清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IgM水平高于健康儿童.血清C3及C4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1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9例79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出院后均得到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4个月;按Harris评分由手术前的33分增加至术后85分,髋臼及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未出现假体松动和下沉,术后无坐骨神经损伤及股血管神经损伤病例,术后假体均无脱位及松动,髋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改善.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正确评估和处理、术中的正确操作、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欧阳少明;高勇;饶放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 以临床确诊的85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及NK细胞;用放射免疫扩散法测定IgA、IgG、IgM、C3及C4;并与72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的CD3+、CD4+、CD8+及NK细胞百分数降低;血清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IgM水平高于健康儿童.血清C3及C4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段炤;林智平;徐汉云;徐坤;邹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髋动力锁定钢板治疗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髋动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髋动力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 22例患者全部回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3个月,以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分,优9例,良10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4%.结论 应用髋动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06年4月-2012年4月收治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40例(49眼),将40例(49眼)分为治疗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用药后眼压仍≥40mmHg),另统计42例(44眼)为对照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用药后眼压<40mmHg).对两组患者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40例(49眼)患者治愈34例,有效11例,无效4例;对照组42例(44眼)患者治愈3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结论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华;陶怿泉;高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86例儿童白血病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白血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86例白血病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急淋、急非淋、慢粒、混合型白血病分别有126、46、12、2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7.74%、24.73%、6.45%、1.08%.急淋、急非淋、慢粒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7%,75.9%、71.4%;完成疗程的患儿中标危急淋、中危急淋、高危急淋、急非淋、慢粒3年DFS分别为55.9%、28.0%、13.0%、17.2%、42.9%.其中标危急淋与中危急淋(P<0.05)、标危急淋与高危急淋(P<0.01)、中危与高危急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标危急淋与急非淋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慢粒与各型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淋占儿童白血病的发病总数的2/3,其诱导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急非淋;急淋中标危急淋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中、高危急淋和急非淋.

    作者:陈启文;占诗贵;黄正刚;张丽娜;吴星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螺旋CT平扫和彩超联合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平扫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过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螺旋CT平扫与彩色多普勒联合检查的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螺旋CT平扫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为41例,符合率89.1%;46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为33例符合率为71.7%.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 螺旋CT平扫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海;王永平;方智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3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使用电凝钩的体会

    目的 探讨电凝钩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作为主操作器械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为30例结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肿瘤距肛门口2-25cm.其中17例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均为乙状结肠癌),12例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1例为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术.结果 手术时间为150-200min,出血量50-300ml.30例中均完成了乙状结肠、直肠中上部的游离,肠系膜下动静脉的根部淋巴结清扫及断扎.平均清扫淋巴结8.5-12.6枚.结论 电凝钩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根治术中作为主操作器械可行,电凝钩可以完成直肠中上部的游离,但需扶镜手以及第一助手的默契配合.

    作者:林增烜;林长国;周腾攀;段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羊水栓塞急救技术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新的技术.方法 将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的4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新急救技术抢救的5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结果 对照组2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50%;研究组5例患者治愈,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新急救技术可以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

    作者:郑九生;曾晓明;周群;诸丰英;刘淮;蔡庆华;欧阳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电位(ASNR)对听力正常耳的研究

    目的 探讨ASNR对听力正常耳的研究.方法 对20个正常人(志愿者)分别进行气导VEMP短声刺激,记录下VEMP的出现率、潜伏期;再进行气导ABR测试,记录出ABR波,再通过气导强声刺激,骨导噪声掩蔽,诱发ASNR波出现,探讨ASNR波的出现率、潜伏期.结果 20个正常人(40只)耳中12耳出现ASNR,出现率为30%,做VEMP测试时,气导短声刺激40耳有19耳诱发出p13和n23波,出现率为47.5%.结论 利用高强度短声刺激配合噪音掩蔽在正常人耳能成功诱发ASNR波,说明ASNR只依赖于正常的球囊功能,与其它部位无关.

    作者:杨甜;农东晓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出血少,恢复快;5例行清宫术或剖宫产术,术中、术后出血多,恢复慢.结论 子宫瘢部位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预处理后,手术的出血及风险可明显减少,成功率高.

    作者:周景俭;刘霄妮;王晓晖;朱翠筠;詹士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和蜕膜中PCNA的表达.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PCNA表达强度弱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A的激活参与了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病.

    作者:杜晓梅;肖玲;付广红;舒俊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子痫前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血浆PRA、AngⅡ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孕妇ACE基因I/D多态性的分布、血浆PRA、AngⅡ水平.结果 病理组ACE基因I/D多态性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ngⅡ水平在病理组和对照组各基因型间无差异(P>0.05);病理组携带D等位基因者血浆PR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内DD基因型血浆PRA水平低于ID基因型(P<0.01);ID基因型血浆PRA水平低于Ⅱ基因型(P<0.05);DD基因型血浆PRA水平低于Ⅱ基因型(P<0.01).结论 (1)ACE基因I/D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2)ACE基因I/D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ngⅡ水平无关.(3)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与子痫前期患者血浆PRA水平相关,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通过改变血浆PRA水平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过程.

    作者:徐颖颖;蔡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蓝宝石单晶托槽摩擦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蓝宝石单晶托槽的摩擦力学性能进行初步测试,并与相同槽沟尺寸的金属托槽进行比较.方法 使用Instron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测试托槽与3种金属弓丝在不锈钢丝结扎下的大静摩擦力和平均动摩擦力.结果 蓝宝石单晶托槽的大静摩擦力及平均动摩擦力与对照组金属托槽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蓝宝石单晶托槽的摩擦性能可以满足口腔正畸临床的需要.

    作者:胡月华;徐有英;刘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颈椎钛网内固定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颈椎钛网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颈椎钛网内固定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4μg/ml的右美托咪定0.4μg/(kg· h);B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1 ml/(kg·h),记录患者入室、切皮、拔管时的血压、心率以及术中维持丙泊酚的用量,术后拔管时和拔管即刻烦躁发生情况.结果 切皮、拔管时与入室时比较,A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B组拔管时血压和心率改变明显(P<0.05).A组术后烦躁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使颈椎钛网内固定术患者丙泊酚平均用药量减少,同时可减少拔管时的烦躁发生率,从而使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更安全.

    作者:易明波;李卫;陈可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与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生物羊膜移植术两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患者321例(362眼),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患者389例(465眼).随访平均6个月,观察两组手术后胬肉是否复发,比较两种不同移植材料治疗翼状胬肉不同效果.结果 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复发率为1%,生物羊膜移植复发率5%.结论 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效果优于生物羊膜移植.

    作者:周方兴;李建发;徐联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维生素D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来源于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合成,少数来自于饮食摄取.维生素D只有经过羟化酶的催化才具有生物活性.维生素D首先在肝内25-羟化酶的作用下形成25羟维生素D3,然后又在肾近端小管1α-羟化酶的催化下成为活性更高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维生素D类似物又称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VDRA),具有维生素D相似的作用.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与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发挥生物效应,其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利于新骨的生成和钙化.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身体中大多数组织及细胞都存在维生素D受体及1-α羟化酶(CYP27B1).目前许多研究证实,维生素D还与肌肉骨骼系统、抗炎、免疫、心血管系统、肿瘤、代谢性疾病及精神神经系统等有关,其中包括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作者:黄水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CD68与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D68与VEG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子宫内膜腺癌(EAC)、20例正常子宫内膜(NE)及2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AH)组织中的CD68与VEGF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1)EAC组织CD68的表达明显高于NE、EAH组织(P<0.05); EAC组织CD68的阳性率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肌层浸润无关(P>0.05).(2)EAC组织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NE、EAH组织(P<0.05);EAC组织VEGF的阳性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无关(P>0.05).(3)CD68和VEGF蛋白在EAC中的表达呈现正相关(rs=0.420,P=0.007).结论 CD68与VEGF在EAC组织中过量表达,呈明显正相关.CD68阳性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VEGF可能与EAC的发生发展有关,TAMs可能通过表达VEGF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作者:余期龙;胡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治分析

    目的 评价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早期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诊断为重症MPP感染90例患儿临床资料,将早期(1-7d)40例设为观察组,病程大于7d50例设为对照组,经规范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存在后遗症10例,对照组存在后遗症3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重症MPP有助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作者:胡次浪;陈强;刘建梅;李岚;章高平;李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肾上腺髓脂肪瘤诊治体会

    目的 提高对肾上腺髓脂肪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16例肾上腺髓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治疗进一步探讨.结果 16例肾上腺髓脂肪瘤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3.5岁.其中5例行开放手术治疗,2例经腹腔切口,3例经腰部切口,其余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论 肾上腺髓脂肪瘤系良性肿瘤,且多数无内分泌功能.CT检查是肾上腺髓脂肪瘤诊断首选,治疗方法可等待观察或手术切除.

    作者:陈卫民;曹雷华;陈佳;王珊珊;陈捷;谢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的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4例HELLP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例HELLP的临床资料. 结果 4例诊断后均终止妊娠,其中2例并发产后出血,1例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1例出院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结论 HELLP综合征易误诊.

    作者:吴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